1、新模式唤醒村里老宅,打造野奢乡居!在密云古村,在山口内,高台上,一位村书记,给村里的老房子装了颗年轻的心。北台村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全村共有村民262户,642口人,村里的房子很整齐地排列着。风雨打尽红墙绿瓦,丹青留下明日黄花。村口的老树一如往常,小小的村庄却换了新装。村内产业匮乏,村民长期以种地为主,因收入微薄,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村内很多农宅出现荒废现象,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村里的李书记想了个办法,成立农宅合作社,将闲置房屋统一经营管理,充分利用资源,使村民不仅通过打工获得一份收益,还可以通过流转闲置房屋再加一份收益。首先对老房子进行改造设计,不懂设计的书记也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改造前房屋
2、的骨架健全,身板硬朗,只是部分房梁有待修缮。杂草丛生的庭院,破旧的铁门与藤草难舍难分。传说中的小多肉,就这样原生态长在了墙上。改造后改造后的房子,外观和其他古朴民居一样,未曾过分粉黛、未经刻意雕饰,安静定格在北台的画面里。改造过程中,设计师也是一直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老房子一切都是宝,房子里的老物件能用的、不能用的都留了下来。奶奶辈们陪嫁的柜子,结婚的时候置办的镜子。毛爷爷的像和鸡毛摊子清风半夜鸣蝉1号院清风堂1号院清风堂2号院明月居3号院听泉居4号院望山居5号院扶杏堂。清风堂是五个院落中比较大的,分为南房和北房,适合两个家庭入住。中间有个宽敞的院落,院落中种的有丝瓜,葫芦,西红柿等都是农家常
3、种的一些蔬菜,绿色有机,并且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厨房,可以自己做饭。 明月松间照2号院明月居明月居是最小的一个院落,屋地有三间,中间一进屋摆放的是毛爷爷的像,大幅的为人民服务很有年代带入感。印象最深的是鸡毛摊子,小时候父亲教训我们的时候都会拿着吓唬我们。屋内摆设是从各处老村中淘来的老物件,衣橱、木箱、钟表、雕花妆凳,算算也有几十年历史了,老房子的韵味弥漫在整个房间。床上的用品套件却是上万元一套的富安娜,舒适却不突兀。俯而听泉3号院听泉居听泉居位于村子的中央,适合一个家庭入住,可听蝉鸣蛙叫,泉水叮咚。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打造的,屋内的摆设,细节的设计,都与整个乡居主题相扣。屋内看不到什么新的设计,所
4、有的都是老的,但是你能深刻的感受到原来的那种安静的空间。仰而望山4号院望山居疑是无路,实则柳暗花明,几经辗转,来到一篇玉米地菜园,转角便到了望山居。门口很是隐蔽,进门迎面而来的是雕琢精致的壁影,还须再转才是庐山真面目。古朴的三间主房,静静的朝我们敞开了。老电话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新鲜物卫生间的设计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很现代化。门掩杏花从5号院扶杏堂之所以取名为扶杏堂,是因为院子中有一颗老杏树。每处宅院都有自己的灵魂与性格,在设计中留意每一个细节,慢慢摸索老宅的性格,并表达出来。扶杏堂在5个院子中是比较有特点的,两件卧室很大,土炕通铺的形式,很适合小团体入住。北台乡居在整个修复改造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是让已经存在的,原有的东西熠熠生辉,让老宅火活了过来而不是加入太多刻意的新设计。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山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听晨钟暮鼓,炊烟牧笛。看青苔漫漫,碎叶满地,四季春秋时,苍山泱水间,就着月明星稀,把酒言欢。湖上泛舟,阳春三月与你山河同游,柳下垂钩,闲情惬意坐看碧水长东。来源丨网络整理丨做好乡村旅游 编辑丨辛晓晓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