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42.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362781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4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4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4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4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4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考:在刚才四幅图片中,大家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呢?,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断流,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风化加速,东北森林的例子,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材 料,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P93“活动”: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地形水文生物土壤气候,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由湿润变得

2、干燥,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逐渐由湿变干,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发育差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内流河,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其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格局。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其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格局。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时间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一、分层结构 二、渗透结构 三、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一、分层结构,密度小的物质分布于上部,密度小的物质分布于下部。分层结构规定了三大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沿垂直方向

3、进行。分层结构是自然地理环境普遍的结构特征。,二、渗透结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内部物质的渗透明显,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它地圈的物质。,分层结构 +渗透结构=垂直结构,自然地理系统在垂直方向上组成物质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组成“千层饼”式的构型,称其为自然地理系统的垂直结构。这种垂直结构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系统中表现出来的格局不尽相同。如等级较低的生物群落中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地下层。它们之间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C、H、O2 、N2的循环)和代谢等组成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等级较高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草食消费者、肉食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吃与被吃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特殊“流”的形

4、式食物链组合成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垂直结构,这种垂直结构使生态系统能够分层、分级地利用自然界提供的能量和物质,因而能养育如此众多的生物物种; 更高层次的自然地理系统通过更复杂的物质和能量联系组成垂直方向上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有序结构。尽管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系统其垂直结构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系统中异质要素在垂直方向上物质与能量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垂直结构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三、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格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关系组成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水平结构的复杂与简单与否是由物质、能量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决定的。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具有

5、等级性。如全球尺度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和区域尺度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地域结构分异因素:1、地带性因素:形成以地带性特征占优势的结构单元。如热量带、自然带。2、非地带性因素:形成以非地带性特征占优势的结构单元。如宽阔的山地、广大的高原、内陆盆地。,水平结构可以根据其形状进行分类:,(1)棋盘式结构。它是由块状自然地理单元绝对规则分布构成的最规则的结构类型。这仅存在于近乎均质自然地理系统中。如平地上开垦的耕地与林带的组合就是典型的棋盘式结构。 (2)平行式结构。它是由平行分布的条带状自然地理单元构成的。平行式结构多有相对直的边界,如热量带、垂直带等。 (3)交错式结构。它是由非平行的条带状

6、自然地理单元构成的,多具有不规则的边界,其组分通常相互交叉。如坡度不同的地貌区、多流域的山区等。 (4)镶嵌式结构。它是由块状自然地理单元不规则分布的组成的结构类型。如已退化的草地(草斑和碱斑镶嵌分布)。,1.4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对流层的物质交换 水圈的物质交换 岩石圈的物质交换 有机界与其他地圈的物质交换,对流层的物质交换,对流层经常含有其他地圈的各种物质。这类“杂质”使大气及其地理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流层的现代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是大气对流层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气环流也是这类结果之一。,水圈的物质交换,水参与大多数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过程,其它地圈的物质也不断进入

7、水圈。,岩石圈的物质交换,岩石圈只有一部分即由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为主构成的沉积岩石圈参与地理环境的组成。岩石圈被水和大气圈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渗透,参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其它地理环境要素对岩石圈的作用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物的堆积和成土作用。,有机界与其他地圈的物质交换,有机体由无机物组成,有机体又改变了水、大气和岩石圈的组成。有机体的全部活动同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相联系。有机界的物质交换导致自我保存和不断的自我更新。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形成了物质的生物循环,这种循环常常具有不可逆性质。有机体所引起的化学元素迁移、分类、富集和从新分配,最终改变了大气、水和岩石等地圈的组成和构造。,1.5

8、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一、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发展过程,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陆地表面起伏程度的改变以及地面物质的大规模迁移。 气候变化 生物界的发展,二、新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年青山系大幅度上升,古老山系的“回春” 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所有组成成分的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组成成分发展的同时,成分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得到了加强。其次,这种发展具有前进式发展的特点,表现为新组成成分的陆续出现,太阳能的逐渐积累和自然界的地域分异日益强化。第三,发展是突越式的而非直线过程,周期现象并不决定主要发展方向。第四,纬度地带性作为普遍规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最后,自然地理的发展是事物矛盾斗争的结果。其中,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起着特殊的作用。,四、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节律性是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各自然地理要素受外部所有节律的影响,必将模糊单个节律的精确性。任何长周期节律都作为中短期的背景而对其有制约作用,长周期节律发生变化将使中短周期节律受到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课后习题:,1、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和地域结构? 2、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