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各种网络优化 PPT课件.ppt

上传人:君。好 文档编号:135994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网络优化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各种网络优化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各种网络优化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各种网络优化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各种网络优化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7/3,1,第11章各种网络优化,2018/7/3,2,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1 TD-SCDMA网络优化实施的步骤11.1.1 网络优化目标 TD-SCDMA的网络优化目标主要参考覆盖率、导频区域优化、接通率、掉话率、寻呼成功率、切换成功率等。现就网络初建阶段,用户数不是很多的情况,给出一组优化目标参考值。当网络建设已经完成,用户数逐渐增多之后的优化目标还需要根据客观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2018/7/3,3,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覆盖率 不小于95%的区域内PCCPCH RSCP大于-95dBm;不小于75%的区域内PCCPCH Ec/I

2、o大于-3dB; 2、导频区域优化 不大于7%的区域存在3个以上导频,且这些导频的强度大于-85dB,互相之间的差值小于6dB;不存在无主导频现象;,2018/7/3,4,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3、接通率大于90%; 4、掉话率小于10%; 5、寻呼成功率大于80%; 6、切换成功率大于85%;,2018/7/3,5,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1.2 组织团队,图11.1网络优化的团队组织,2018/7/3,6,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1.3 制定优化流程,图11.2优化流程,2018/7/3,7,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在优

3、化流程中,网络评估测试是整个优化的基础。测试项目的选择要求尽可能全面反映整个优化区域的无线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优化区域进行以下5组测试即可基本了解本区域的无线性能: 1、空闲状态(IDLE)测试 本项测试用来采集PCCPCH的覆盖性能 2、短呼测试 采用呼叫间隔15s,呼叫保持60s;本项测试用来采集网络的接入性能和掉话性能(CS业务和PS业务),2018/7/3,8,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3、长呼测试 长时间保持呼叫状态,测试终端尽量遍历优化区域;本项测试用来采集网络切换性能 4、PS业务PDP激活测试 激活间隔10秒,激活保持20秒;本项测试用来采集网络PDP激活成功率性

4、能。 5、寻呼测试(MMC) 用固定电话呼叫测试终端,被叫测试终端处于空闲模式;本项测试用来采集网络的寻呼性能指标。,2018/7/3,9,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 TD-SCDMA网络优化的实施,图11.3优化的顺序,2018/7/3,10,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1 清频测试在开始其它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确认网络的整体干扰情况,了解周围无线基站使用的频谱情况,避免与其它系统或者其它运营商发生干扰。否则在后期的问题定位上会浪费时间和人力,甚至需要进行大的调整。,2018/7/3,11,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2 Idle状态

5、测试的优化 清频测试后,首先让手机在idle状态进行覆盖测试,然后再做拨打测试,可以提高优化的效率。在idle状态下,测试手机只进行小区选择和重选、位置更新等,状态比较稳定。测试的参数主要是P-CCPCH RSCP和P-CCPCH C/I。,2018/7/3,12,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3 单站测试与优化 由于每个基站周围的地物环境都是十分复杂的,这就需要对每个基站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进行合理的设置。在网络规划阶段设置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还需在实际的优化中进行调整,争取达到每个基站的均匀覆盖。 先对单个基站进行优化,很容易发现基站和扇区过覆盖或弱覆盖的情况。过覆盖的情况在全网

6、优化时,常会造成邻区漏配,对服务区形成干扰。如果在单站阶段不能发现,到全网优化时是很难发现并解决的。,2018/7/3,13,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4 邻区优化 邻区的优化主要是排查是否有邻区漏配的情况发生。 如发生邻区漏配的情况,主要会对网络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小区重选时终端不会重选到本来信号较好的邻区,而是一直驻留在信号差的小区,导致呼通率等指标降低;二是影响扰码的优化,如A、B两个小区是邻区,但没有配成邻区,那么就有可能把这两个小区的扰码配成一样,造成解调的困难。,2018/7/3,14,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5 扰码优化 扰码配置

7、的原则为:相邻小区不能使用相同的下行导频码和扰码。 在切换过程中,核心网和终端是以频点和码字来区分小区。如果有相同的码字出现,核心网和终端无法区分要切换的小区,会导致切换失败。 邻区优化完成后,再对扰码进行优化。如果邻区关系改变了,需要再次对扰码进行排查,避免相邻小区间有同频同码字出现。,2018/7/3,15,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6 强干扰区域 对于发现的强干扰区域,可以采取下调下倾角或减小基站发射功率等手段来降低干扰基站的信号电平。,2018/7/3,16,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2.7 弱覆盖区域 对弱覆盖区域可以上调下倾角、增大发射功率、

8、改变方位角、使天线主瓣避免正对高大建筑物等手段来达到增强覆盖的目的。但在改变方位角时,还需注意网络对称与天线交叠。 网络对称 目前网络采用三叶草站型(三个扇区的方位角分别是0度、120度、240度),为尽可能保证理想的蜂窝形状,应尽量保持三个扇区的相对位置,否则会带来相邻扇区(包括本基站和相邻基站)的交叠,使有些地方的干扰增大而有些地方则覆盖减弱。,2018/7/3,17,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天线交叠 三扇没有交叠时(三个扇区间距120度,即0度、120度、240度),交界区的信号衰减10dB,如果发生的交叠达到20度(三个扇区的方位角分别是0度、120度、220度),则交叠

9、区的信号衰减只有6dB,交叠区会出现较强的同频干扰。因此天线交叠一般应控制在10度左右。,2018/7/3,18,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3 TD-SCDMA网络优化的案例分析11.3.1 弱覆盖,图11.4弱覆盖优化前,2018/7/3,19,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从路测数据分析,覆盖区域内信号强度衰落过快。在距离天线200米处P-CCPCH信号电平为-75dBm,到300米处P-CCPCH信号电平快速衰落到-100dBm,可能与天线下倾角设置有关。 天线下倾角规划为5度,经实地检查发现由于天线挂扣松脱的制作工艺问题,使天线实际下倾角只有8度,造成覆盖半径

10、过小。更换部件后,覆盖半径达到600米,与系统仿真结果基本吻合。,2018/7/3,20,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3.2 邻区漏配,图11.5弱覆盖优化后,2018/7/3,21,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图9.6邻区优化前,2018/7/3,22,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3.3 弱覆盖、强干扰,图9.7邻区优化前拉线图,2018/7/3,23,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从图9.7的拉线图(路测点与服务小区的连线图)可以看到,区域3由扰码为45的小区越区覆盖。经过查找终端上报的邻区列表,始终没有扰码为25和112的小区,因此怀疑是

11、扰码为45的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漏配了25和112这两个小区。再去查看邻区关系表,果然漏配,将25和112加入45小区的临区列表,即可解决图9.6中区域3的强干扰问题。,2018/7/3,24,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3.4 扰码优化,图9.8优码优化,2018/7/3,25,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如图9.8所示,基站1与基站3都有一个扰码为2的小区,站间距只有1.2公里,且基站1与基站3之间只隔了一个基站2。在扰码规划阶段,认为基站1与基站3不存在临小区,所以使用了相同的码字。 但是,在实际的路测中却发现,由于基站2的3扇有高大建筑物遮挡,到达区域1的信号强

12、度很弱,反而是基站1与基站3的信号比较强。这样就造成了在区域1存在同码字的干扰,系统在此处解调失败。,2018/7/3,26,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优化方案重新进行扰码规划,站间距在2米以内的基站都避免使用相同的码字,而不管是否是相邻的基站。优化后没有再次出现扰码干扰的情况。,2018/7/3,27,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3.5 天线朝向的优化 在正常的无线环境下,天线的主瓣方向要避免正对高大建筑物,尤其是玻璃幕墙外立面。玻璃幕墙会对无线电波产生很强的反射效应,造成背向覆盖、越区覆盖等。,2018/7/3,28,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图9.

13、9天线主瓣要避开高大建筑物,2018/7/3,29,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天线背向覆盖优化一,图11.10天线背向优化前,2018/7/3,30,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由图11.10中可以看到,扰码为18的3扇主瓣的覆盖距离只有343米,而背瓣却有289米。在距离天线289米的背瓣方向,信号场强依然大于-75dBm,这严重干扰了1扇的主瓣方向。 优化方案减小3扇天线的发射功率,并减小下倾角。优化后路测图如图11,减小了背瓣的覆盖距离为133米,同时加大了主瓣的覆盖距离为387米,结果比较理想。,2018/7/3,31,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图

14、11.11天线背向优化后,2018/7/3,32,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2、天线背向覆盖的优化二 如“天线朝向的优化”一节中所述:在正常的无线环境下,天线的主瓣方向要避免正对高大建筑物。但在特殊环境下,也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反射弥补背向覆盖的不足。如图11.12、11.13所示,3扇的北面有高大建筑物遮挡,对街道1的覆盖很差。使用其它优化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短时间内又不具备加站的条件。只好利用2扇的背向覆盖帮助解决3扇的覆盖问题。让2扇打向主瓣内的高大建筑物上,使其反射的信号覆盖3扇无法覆盖的区域。,2018/7/3,33,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图11.12天线背向

15、覆盖的优化二,2018/7/3,34,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图11.13第二扇区背向覆盖很强,2018/7/3,35,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3.6 切换区的优化 切换区位于基站覆盖的边缘,信号不会很强。如果同时切换区又位于街道的拐弯处或十字路口,切换区就会成为掉话的高发区。 在路口的两边,信号通常会差20dB左右,如果同时又进行切换,会造成本小区与目标小区都低于切换门限,造成切换失败。 因此在优化过程中,要尽量使切换区避开街道的拐弯处或十字路口。可通过减小发射功率、更改天线方位角或下倾角来前后移动切换区,使切换区位于直路上,这样在切换前后本小区与目标小区的

16、信号强度变化不会太大。,2018/7/3,36,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图11.14切换区的优化,2018/7/3,37,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11.4 案例分析小结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系统,实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语音、数据业务和用户的快速增长,会造成网络局部区域覆盖变差、网络性能下降,因此对网络的相关监测工作及网络优化工作都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次就完成所有的优化工作。,2018/7/3,38,第11章 TD-SCDMA的网络优化,网络优化工作就是不断监视网络的各项技术数据和不断的路测,根据发现的问题,通过对设备、参数的调整,使网络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能力,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 在TD-SCDMA网络优化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强干扰、弱覆盖、越区覆盖、导频污染、频繁切换和异常切换、邻区漏配或错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