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计指标培训(科技).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5904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指标培训(科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统计指标培训(科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统计指标培训(科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统计指标培训(科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统计指标培训(科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计指标培训(科技),二一二年十月,1.调查表式107-1表: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 107-2表: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107-3表: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表107-4表: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情况表 填报范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以取得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为单位统一填报,包括企业本部及全部所属的科技机构和工业生产活动单位的科技活动情况。,一、关于工业企业科技报表的说明,对于有科技活动的企业,需按要求完整填写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107-1表)和科技活动情况表(107-2表),填表的顺序是先填报科技项目表,在此基础上再核算填报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对于没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对于没有开展科技活

2、动的企业,不能简单地将此表做空表处理,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报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科技活动产出及相关情况以及其他情况中的有关指标。,一、关于工业企业科技报表的说明,一、关于工业企业科技报表的说明,3科技年报表中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千元”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调查年12月31日的平均汇率(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内部折算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 4科技年报表所有数字一律取整数,凡未满一个计量单位的,应四舍五入,不留小数。,一、关于工业企业科技报表的说明,5如某项指标是负值,要在数字前冠以“-”号。 6对科技年报表的每个指标都要根据审核要点逐一审核,发现问题

3、要先进行核实再予以订正。主要指标还要与上年年报数据进行比照检查,对于变动较大的指标要附文字说明。,二、填表说明及注意事项,科技活动的构成,科技活动,基础研究(工业企业极少发生),应用研究(工业企业较少发生),试验发展,1.研究与试验发展R&D,2.研究与试验发展(R&D)成果应用,3.科技服务(年报不涉及该类活动),在企业大量存在,技术开发活动,对工业企业是否有科技活动的基本判断,:在报告期内是否有本单位科技人员为主开展的科技项目活动?如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制或科学理论研究等。是,否:是否有技术开发机构(包括在建机构)或临时组织的科研公关小组。是,否:是否有专门用于科研或部分用于

4、科研的基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投资?如科研楼、实验场地、中试车间等。 是,否、任意一项为“”的,就判断企业有科技活动。,(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确定科技活动项目科技活动项目是指:企业开展的所有科学研究(通常为课题)和技术开发项目。名称按企业确定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名称,或项目合同书确定的名称填报。 具体包括:(1)在2012年立项并有开展工作的科技项目(2)在以前年份立项且2012年仍在继续进行的科技项目(3)在2012年完成和年内研制工作已告失败的科技项目,(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名称:一般按企业科技项目的立项计划书、

5、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等有关立项资料中确定的项目名称填写。(如果项目书很笼统,则必须细化填列);尽量填写完整(便于审核和查询,关系到项目类型的判断),去年国家根据项目名称中的“平台建设、基地项目、管理系统、生产技术、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涂料、*项目、*产业化实施、公用电话系列、安防产品系列、CFA6473、CD101终端”等直接将这些项目排除在R&D项目外。 企业必须用中文详细填写每个项目的项目名称,例如“某种产品研制”,绝不能简单地填写“产品开发”,要写清楚研发什么产品和开发什么技术。,(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来源:按相应的分类填写代码。项目来 源的分类及

6、代码是:“1”为国家科技项目 包括: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也包括由中央政府部门下达的各类科技项目。,(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来源:按相应的分类填写代码。项目来源 的分类及代码是:“2”为地方科技项目 包括:各类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由地方 政府部门下达的各类科技项目;“3”为其他企业委托科技项目;“4”为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5”为来自国外的科技项目;“6”为其它科技项目。,(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合作形式:按相应

7、的分类填写代码。项目合作 形式的分类及代码是:“1”为与境外机构合作;“2”为与境内高校合作;“3”为与境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4”为与境内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合作;“5”为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6”为独立研究;“7”为其他。,(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成果形式: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1-2个项目成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1”为论文或专著(R&D);“2”为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R&D) ;“3”为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R&D) ;“4”为发明专利(R&D);“5”为实用新型专利;“6“为外观设计专利;”7“为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

8、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8“为基础软件(R&D) 。,(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技术经济目标: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或以上目标,应选择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填写。技术经济目标的分类及代码是:“1”为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为技术原理的研究;“3”为开发全新产品;“4”为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为提高劳动生产率;“6”为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为节约原材料;“8”为减少环境污染”9“为其他。,(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定协议后,有组织进行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对科技项目进行人力、物力、

9、财力投入的年月,为6位编码(不得为空)。如项目起始时间为2012年2月,则在相应的栏目填写201202。项目起始日期不晚于调查年12月,可早于调查年1月。,(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不得为空)。如2012年9月完成并通过鉴定,则填写201209;如项目至2012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跨年项目所处进展阶段:“1”为研究阶段“2”为小试阶段“3”为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不属R&D活动)非跨年项目该指

10、标免填,(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本年度参加项目人员:即当年编入企业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组人员合计,但不包括实际参加各类科技项目活动的时间(不包括加班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10%的人员。此指标填报有五个要点。,(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本年度参加项目人员五个要点参加项目人员不得重复计算,如某人同时担负几个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则按其主要参加的项目填报,其他项目免填。专职负责项目管理,并且是某些项目组的成员,视其主要隶属情况,归入某一项目填报,其他项目免填。一般科技管理人员,不填报在项目组内。开发项目在报告期内确认研究、开发工作失败,也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参加本项目组活动的人

11、员。项目组人员不包括外单位参加本企业研究项目的人员和临时协作人员。,(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107-1),本年度参加项目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指报告年度项目组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按月计算。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但一人在报告年度内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本年度项目经费内部支出:指本年度在本企业内部开展科技项目活动的经费支出,即项目组人员的劳务费(含工资)、原材料费、购买和自制设备支出、其它支出。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注意填报的是当年实际支出的经费而非立项经费。,(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107-2),科技活动人员、指工业企

12、业在报告年度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2、科技活动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制度工作时间必须在10%以上。科技活动人员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科技活动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10%的人员3、不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人员。107-1表(本年度参加项目人员8列) 107-2表参加科技项目人员(4),科技管理和服务人员,指企业中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包括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中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

13、的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中心、科研院所、中试车间、试验基地、实验室等机构内的管理人员。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直接为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含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的工人)。但不包括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以下的人员。也不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人员。为避免重复计算,该指标应扣除已计入参加科技项目的人员数。,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该指标不仅国家正式承认的职称要计入,企业自行认定的职称也要计入。 全时人员 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在报告年度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90%以上(

14、含90%)的人员。在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专职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人员、企业所属常年有开发任务的科技机构中专职从事科技活动及其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以外在报告年度主要从事科技项目开发的人员可视作科技活动全时人员。,科技活动费用支出:,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对境外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一、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二、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三、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四、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人员人工费原材料费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科技活动费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

15、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指在报告期企业内部用于全部科技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用于科技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以及外协加工费等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科技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也不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和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以及购买专利等无形资产支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指企业在报告期形成的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原价。对于科研与生产共

16、用的固定资产应按比例进行分摊。为避免重复统计,本项指标不含由政府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仪器和设备:指报告期形成的用于科技活动的仪器和设备原价。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指企业在报告期使用的从政府有关部门得到的科技活动资金,包括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等。,科技项目,全部科技项目数:指报告期当年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的项目数,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究工作已告失败的科技项目,但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的科技项目数。全部科技项目数(22)107-1的项目数合计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内部在报告期进行科技项目研究和试制等的实际支出。包括劳务费、原材料费、设

17、备购置费、其他日常支出、外协加工费等;不包括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项目研究而拨付给对方使用的经费、企业科技活动管理部门的费用、用于科技活动目的的基建支出以及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人员的费用等。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23)107-1的“项目经费内部支出”(10)的合计项 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与107-1表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合计之比应2倍或之差1000万元,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9)-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12)-无形资产摊销(13)+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中的仪器和设备(20)+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21)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23)。,企业办科技机构企业

18、办科技机构数:企业办科技机构是指企 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者单独核算的专门科技活动机构,如企业开办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开发中心、开发部、实验室、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等。企业办科技机构经过资源整合,被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的,可按一个机构填报。企业科技管理职能科室(如科研处、技术科等)一般不统计在内;若科研处、技术科等同时挂有科技机构牌子,视其报告年度内主要工作任务而定,主要任务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可以统计,否则不统计。本指标不含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科技机构数。,企业办科技机构,机构经费支出:指报告期企业办科技机构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总费用

19、。包括机构人员劳务费(含工资)支出、机构业务费支出、管理费支出、固定资产购建支出以及其他维持机构正常工作的日常费用等的支出总和。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9)-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12)-无形资产摊销(13)+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19)+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21)机构经费支出(29)。,科技活动产出及相关情况,专利申请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向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专利申请数中发明专利: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向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有效发明专利数:指报告期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期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

20、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至2012年年末的累计数。有效发明专利数中境外授权:指报告期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外及港澳台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新产品情况,新产品(科技统计用)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若产品只在外观、颜色、图案、包装上有改变,或仅在技术上有较小的变化,不作为新产品进行统计。本报表中的新产品指标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21、。,新产品情况,新产品产值:指报告年度本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的产值。 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年度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收入:指报告年度本企业将新产品出售给外贸部门和直接出售给外商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年度用于购买国外技术的费用支出,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等技术资料的费用支出,以及购买关键设备、仪器、样机和样件等的费用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指本企业在报告年度购买国内其他单位科技成果的经费支出。包括购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技术诀窍及关键设备的费用支出。,引进技术的

22、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指本企业在报告年度对国外引进项目进行消化吸收所支付的经费。包括:人员培训费、测绘费、参加消化吸收人员的工资、工装、工艺开发费、必备的配套设备费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指对引进技术的掌握、应用、复制而开展的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通过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达到掌握引进技术,提高自我创新能力的目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中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除包含在本项外,还要计入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指本企业在报告年度进行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技术改造指企业在坚持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产品、设备、工艺等),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技术,用

23、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设备,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全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在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中,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除了包含在本项外,还要计入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三)填表注意事项,107-2表应在科技项目一览表107-1的基础上进行填报,应在完成了项目表的填报之后再进行107-2表的填报工作。 对于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不能简单的将此表做空表处理,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报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情况,新产品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情况,专利情况,技术改造和技术获取情况等指标。,(三)填表注意事项,对于企业技术中心,

24、不论其组织构成如何,企业办科技机构均按一个机构统计;尚未建立技术中心的,按实际存在的机构数进行填报。 工业企业一套表统一使用了科技统计原有的新产品概念,即无论是否为政府认定,只要对企业来说是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的,均做新产品统计。,(三)填表注意事项,正确理解本表各指标之间逻辑关系。 本表指标与工业表有关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新产品产值”应小于或等于“工业总产值”。 本表指标与项目表相关指标为大于或等于关系。 如107-2“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23)”应大于或等于107-1“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合计(10)”。

25、,三、填表注意事项,.本表审核要点表内审核关系1)科技活动人员合计(3)=参加科技项目人员(4)+科技管理和服务人员(5) 机构人员合计(25)博士毕业(26)+硕士毕业(27)+本科毕业(28)2)科技活动人员合计(3)全时人员(8)3)科技活动人员合计(3)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7)4)科技活动人员合计(3)女性(6),表内审核关系,5)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9)=人员人工费(11)+原材料费(12)+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12)+无形资产摊销(13)+其他费用(14)6)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15) 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16)+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17)+对境外支出

26、(18)7)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19)仪器和设备(20),表内审核关系,8)仪器和设备原价(30) 进口(31)9)专利申请数(32)发明专利(33)10)有效发明专利数(34)境外授权(35)11)新产品销售收入(39)出口(40)12) 拥有注册商标(42) 境外注册(43)13)若科技活动人员合计(3)0,则人员人工费(10)0;若人员人工费(10) 0,则科技活动人员合计(3)0,表内审核关系,14)若参加科技项目人员(4)0,则全部科技项目数(22)0,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23)0,反之同理。15)若机构数(24)0,则机构人员合计(25)0,机构经费支出(29)0,仪器和设备原价(30)0,反之同理。,提示性审核关系1)科技活动人员人均劳务费一般应大于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2)科技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一般不超过20%,三、上报要求,上报时间:报表下载网址:数据上报邮箱:,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