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5899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自我意识的发展 道德发展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E.H.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及在教育中的应用1、信任感不信任感(希望品质) 信任感是形成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青少年形成同一性的基础。 父母要重视育儿技巧,适时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要重视亲子关系的双向性。(婴儿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意志品质) 父母给予的一定自由和限制的危机解决,能使儿童形成意志的品质,它能使个体成功驾驭自己的情感。 允许并鼓励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过分包办一切,不利于自主感的发展。(幼儿期),3、主动感内疚感(目标品质) 父母如果鼓励孩子发现问题并解答,则会促进儿童

2、主动性的发展;如果经常采取否定与压制态度,则会产生内疚感。 提倡儿童开展各类游戏或自己从事某些活动。(学前期),4、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 肯定及奖励促进了勤奋感的发展,遭到批评产生了自卑感。在此阶段中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运用。 在危机的解决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心理效应和强化手段。(小学期),5、自我同一感同一混乱感(忠诚品质) 儿童在此阶段出现了同一感,尝试把自己的各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协调的整体。 他人要对其进行帮助或者引导学生的人格、心理、性别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6、亲密感孤独感(爱的品质) 亲密关系的建立要求个体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统一性融合起来,体现牺牲精神。,7、繁殖

3、感停滞感(关心品质) 成家立业阶段的两种发展可能: 除了关心家庭外,会扩展到社会上其他人; 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幸福,8、自我整合感绝望感(明智品质) 此阶段主要的矛盾是完善和绝望,所形成的明智品质能使他们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或死亡。,1、自我意识 定义: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 围人的关系的认识。 两个方面:主观的我及客观的我, 构成 自我认识:自我的认知与评价,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自我体验: 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和态度,羞耻 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是体验的最主要方 面。 自我控制: 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 调整和控制,包括激发和抑制作用。,2、自我概念 定义:由个体

4、对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态度组 成的混合物。 自我概念随着情景和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3、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 婴幼儿 自我意识从无到有,自我评价的五个特点: 依从性 被动性 表面性 主观情绪性 不稳定性, 学龄初期 由于语言符号的更好利用及客观环境的要求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评价出现了五个变化: 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渡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从注重行为的效果到注重行为的动机 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够过的性质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加强,具有了批判性 从具体的行为评价到品质的评价, 青少年 同伴作用加强,不断调整与周围的关系。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迅速发展。但此阶段容易产生敌对及反

5、社会行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A.妈妈不在家,一个小孩为了帮妈妈做家务,不小心打破了一盘玻璃杯 B.妈妈不在家,一个小孩为了偷吃桌子上的糖果,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玻璃杯 问题: 这两个小孩是否能一样内疚? 这两个小孩哪个更不好,为什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 一、海因兹偷药救妻 海太太患了一种特别的癌症,生命危在旦夕。经医生诊断,只有一种药物可治,而该药只能在镇上一家药房买到。因为是独家生意,药房老板就把原价两百美元的药物提高十倍,索价两千。海先生为了太太久病,已用尽所有积蓄,四处求亲告友,也只能凑到半数。海先生恳求老板仁慈为怀,先付一千,稍后补足。老板不为所动,

6、坚持一次付现。海先生绝望离去,在第二天夜里,他破窗潜入药房,偷走了药物,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先生的做法对不对呢?,二、警官的矛盾 与海先生同住在一镇的警官布朗先生,在夜间当值完毕下班回家的途中,正好看见海先生击破窗子进入药房内,而且他也听说海先生缺钱买药的困境。布朗警官觉得虽当值时间已过,但维持全镇治安,仍属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海先生已经偷得药物而离去。布朗警官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先生破窗偷药的案件呢?,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一个行动是否到得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 第二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服

7、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你让我玩积木,我就给你糖吃”。,第三阶段: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他们更关心他人的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使得意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 第四阶段: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的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职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人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第五阶段:契约、个人权利

8、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这一阶段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它是可以修正的。 第六阶段: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即遵守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以尊重他人为基础。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柯尔伯格理论研究上的问题 方法上:理论从道德两难问题中获得的关于儿童对于道德的判断分数是凭直觉的,其内部相关性不高,主观性不强,以致影响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 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区分性不强 研究中的被试都是男性。只表明了男性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男性性别偏向,你的烦恼是什么?,(1)学业成绩 (2)自我价值 (3)心理健康,(1)学习成绩(2)个人的行为特征(3)教师的评价(4)个人的身体特征,1、影响同伴关系形成的因素,(1)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2)为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3)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4)不利影响:服从、拒绝、同伴群体错误,2、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