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审计准则的结构.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549541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9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准则的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审计准则的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审计准则的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注会审计高频考点汇总审计注会审计高频考点: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注会审计高频考点: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注会审计高频考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注会审计高频考点: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审计高频考点: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注会审计高频考点:审计的总体目标注会审计高频考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2016审计高频考点: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高频考点: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2016审计高频考点:保持职业怀疑2016审计高频考点:认定2016审计高频考点:审计的总体目标注会审计高频考点:PPS抽样的优缺点注会审计考点: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注会审计高频考点: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注会审计高频考点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注会审计高频考点:执行抽盘注会审计考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注会审计考点:对重要组成部分需执行的工作注会审计考点:持续经营审计结论与报告基本知识审计准则的结构每个审计准则通常都包括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一)总则提供与理解审计准则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可能说明:1.审计准则的目的和范围,包括与其他审计准则的关系;2.审计准则涉及的审计事项;3.就审计准则涉及的审计事项,注册会计师和其他人员各自的责任;4.审计准则的制定背景。(二)定义审计准则以定义为标题单设一章,有助于保持审计准则应用和理解的一致性。(三)目标目标使注册会计师关注每项审计准则预期实现的结果。目标

3、足够具体,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1.理解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在必要时为完成这些工作使用的恰当手段;2.确定在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下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以实现目标。(四)要求注册会计师恰当执行审计准则的要求,预期会为其实现目标提供充分的基础。针对某项业务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一些特定事项,需要实施准则要求之外的审计程序,以达到规定的目标。具体来说,如果认为执行一项准则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1.评价通过遵守其他审计准则是否已经获取或将会获取进一步的相关审计证据;2.在执行一项或多项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3.实施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

4、。审计的含义审计的含义。1、定义: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2、有关审计含义需要重点掌握的几个观点:三方关系三方关系。1、注册会计师: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管理层:(1)重要考点: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2)重要观点:对管理层责任的进一步理解:3、预期使用者: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财务报表编制基础。1、鉴证标准的适当性(1)5点特征特征描述相关性相关的标准有助于得出结论,便于预期使用者作出决策完整性完整的标准不应忽略业务环境中可能

5、影响得出结论的相关因素,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可靠性可靠的标准能够使能力相近的注册会计师在相似的业务环境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中立性中立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无偏向的结论可理解性可理解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会产生重大歧义的结论(2)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的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易错点(3)对公开发布标准的考虑对于公开发布的标准,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对标准的适当性进行评价,只需评价该标准对具体业务的适用性。2、标准对执行工作的影响采用的标准的类型不同,注册会计师为评价该标准所需执行的工作也不同。3、财务报告编制

6、基础是财务报表审计的鉴证标准。4、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审计证据。1、含义:获取途径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列举(1)内部来源的信息,如会计记录等(2)外部来源的信息,如专家编制的信息等(3)以前审计中获取的信息(4)接受与保持客户或业务时实施质量控制程序获取的信息2、范围:(1)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2)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如管理层拒绝提供要求的书面声明)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的总体目标。1、财务报表审计的两点总体目标:发表意见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

7、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报告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2、重要观点: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值得关注的缺陷提供合理保证、发表审计意见,不是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认定的含义及类别认定的含义及类别。1、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1)这一概念表述晦涩,我们来进行缩句:认定是指管理层作出的表达。(2)理解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学习审计的基础之一,但不要将它想得过于复杂,本质上认定就是一种意思的表示,通过阅读财务信息

8、,我们就可以获取管理层表达的这些意思。2、认定的类别:认定分三类:与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五项认定与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五项认定。与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五项认定在实务中,也经常被简称为与利润表相关的认定:a)发生认定:定义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理解要点i)真实的、与自身有关的而不是虚构的;ii)没有“多计”和“高估”。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型的违反发生认定的情形就是虚构主营业务收入等,这同样也是考试中几乎必考的内容之一。b)完整性认定:定义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理解要点i)完整的、没有遗漏的;ii)没有“少计”和“低估”。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

9、型的违反完整认定的情形就是隐瞒成本和费用进而调高利润等,这同样也是考试中几乎必考的内容之一。c)准确性认定:定义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恰当记录。理解要点i)记录的金额是准确的;ii)既不多计,也不少计,恰到好处,没有差错。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型的违反准确性认定的情形就是资产减值损失计量不准确等。辨析准确性认定和完整性认定容易混淆,而且有时的确没有明确的区分界限,请结合板书的举例加以理解。d)截止认定:定义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理解要点i)入账期间正确;ii)既没有将本期应记录的推迟,也没有将后期应记录的提前。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型的违反截止认定的情形就是提前确认下一年度的

10、收入、推迟确认本年度的成本费用等,这同样也是考试中几乎必考的内容之一。e)分类认定:定义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理解要点入账科目正确。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型的违反分类认定的情形就是营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划分错误、成本和费用划分错误等。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四项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四项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四项认定,在实务中也经常被简称为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认定:a)存在认定:定义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理解要点i)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ii)没有“多计”和“高估”。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型的违反存在认定的情形就是虚增资产(如虚增收入的同时虚增了应收账款、虚构了本不存在的存货)

11、等,这同样也是考试中几乎必考的内容之一。b)完整性认定:定义所有应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理解要点i)完整的、没有遗漏的;ii)没有“少计”和“低估”。违反情形实务中,最典型的违反完整性认定的情形就是低估负债(如隐瞒应付账款、长期借款不记账)等,这同样也是考试中几乎必考的内容之一。c)权利和义务认定:定义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理解要点权利和义务认定通常会与其他认定结合考虑。d)计价和分摊认定:定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违反情形i)如存货成本计量不准确、固定资产入

12、账金额不准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等;ii)通常涉及各种准备金计提不足,如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iii)通常涉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折旧摊销金额计提有误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四项认定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四项认定。知识点: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四项认定认定含义a)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b)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c)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d)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具体审计目标知识点:具体审计目标认定,是确定具体审计

13、目标的基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认定做出的,是评估风险、设计和实施程序的基础。认定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存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存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确实为公司拥有查阅所有权证书、购货合同、结算单和保险单计价和分摊以净值记录应收款项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评估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准确性应收账款反映的销售业务是否基于正确的价格和数量,计算是否准确比较价格清单与发票上的价格、发货单与销售订购单上的数量是否一致,重新计算发票上的金额截止销售业务记录在恰当的期间比较上一年度最后几天和下一年度最初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保持职业怀疑知识点:保持职业怀疑1.含义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

14、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错报的情况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1)本质:秉持质疑的理念职业怀疑与客观和公正、独立性两项职业道德密切相关。(2)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应当运用职业怀疑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a)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b)引起对文件记录、对询问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c)表明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d)表明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3)审慎评价审计证据a)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注重进一步调查并确定需要修改或追加的审计程序。b)重要观点: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

15、进行权衡。c)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常见事项如路途遥远而放弃监盘等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4)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即使认为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职业怀疑的要求。2.作用(1)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有助于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有针对性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有助于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充分考虑错报发生的可能性和重大程度,有效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有助于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恰当设计进一步程序的性质、时

16、间安排和范围,降低选取不适当程序的风险;有助于对已获取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形保持警觉,并作出进一步调查。(3)在评价审计证据时,有助于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有助于纠正仅获取最容易获取的审计证据、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证据的偏向。(4)保持职业怀疑对发现舞弊、防止审计失败至关重要。合理运用职业判断知识点:合理运用职业判断1、含义“在什么的要求下,运用什么,作出怎样的行动决策”在审计准则、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和职业道德要求的框架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作出适合审计业务具体情况、有根据的行动决策。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精髓。2、运用

17、环节贯穿始终从决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到出具业务报告各类决策(1)与具体会计处理相关的决策;(2)与审计程序相关的决策;(3)以及与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相关的决策。3、运用情形4、运用步骤(1)确定职业判断的问题和目标(2)收集和评价相关信息(3)识别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4)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5)得出职业判断总结并作出书面记录5、衡量标准(1)准确性或意见一致性准确性职业判断结论与特定标准或客观事实的相符程度意见一致性不同职业判断主体针对同一职业判断问题所作判断彼此认同的程度(2)决策一贯性和稳定性决策一贯性同一注册会计师针对同一项目的不同判断问题,所作出的判断之间是否符合应有的内在逻辑稳定性同一

18、注册会计师针对相同的职业判断问题,在不同时点所作出的判断是否结论相同或相似(3)可辩护性可辩护性是否能够证明自己的工作,通常,理由的充分性、思维的逻辑性和程序的合规性是可辩护性的基础提高可辩护性的渠道作出适当的书面记录:a)对职业判断问题和目标的描述;b)解决职业判断相关问题的思路;c)收集到的相关信息;d)得出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理由;e)就决策结论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的方式和时间。重大错报风险知识点:重大错报风险1.含义(1)定义: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2)理解要点:a)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属于客观存在的风险;b)换言之,重大错

19、报风险不应提及“升高”或“降低”,应提及“评估”。2.类别重大错报风险包含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含义指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的重大错报风险理解要点a)通常与控制环境和其他因素(如经济萧条)有关b)需要考虑舞弊引起的特别风险c)难以界定于具体认定,通常影响不同的多项认定(2)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含义指与某类交易、事项,期末账户余额或财务报表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分类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a)固有风险含义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一认定发生错报的可能性理解要点固有风险独立于内部控制,是由某一事项等内在性质、外在环境等所决定的举例i)复杂的计算比

20、简单计算更可能出错;ii)由于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计估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较大;iii)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项产品发生减值,进而产生高估错报等。b)控制风险含义指某一认定发生错报,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理解要点a)控制风险取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b)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控制风险始终存在c)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关系理解要点a)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b)既可以单独评估,也可以合并评估。检查风险知识点:检查风险1、定义: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2、理解要点

21、:a)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b)不能为零:由于注册会计师通常不对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不可能将检查风险降低为零3、降低检查风险的途径:a)适当计划审计工作b)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c)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d)监督、指导和复核项目组成员执行的工作审计模型知识点:审计风险模型1.定义: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一定两反”(1)前提:审计风险是既定的;(2)两者关系: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3.风险的表达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不

22、一定用绝对数量表达这些风险水平。审计固有限制知识点:审计固有限制1.财务报告的性质2.审计程序的性质(1)管理层或其他人员可能有意或无意地不提供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或注册会计师要求的全部信息;(2)舞弊可能涉及精心策划和蓄意实施以进行隐瞒;(3)审计不是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官方调查。3.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成本效益的权衡注册会计师在合理时间内以合理成本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1)计划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2)将审计资源投向最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并相应地在其他领域减少审计资源;(3)运用测试和其他方法检查总体中存在的错报。初步业务活动知识点:初步业务活动一、初步业务活

23、动的目的和内容1.内容初步业务活动做些什么?关键词内容考量对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考量自身(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达成一致(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2.目的初步业务活动为了什么?二、审计前提条件1.前提:存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管理层已认可并理解其承担的三项责任。2.管理层履行责任的确认形式:提供书面声明。三、审计业务约定书1.五项基本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管理层的责任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4)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5)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以及对在特定情况下出具的

24、审计报告可能不同于预期形式和内容的说明2.特殊考虑(1)考虑特定需求教材中共列举了15项特定需求,在存在这类需求的情况下,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列明内容也随之丰富。(2)考虑组成部分的审计组成部分的概念我们将在第16章展开学习,此处请同学们理解注册会计师在适用的条件下,可能向组成部分单独致送业务约定书。(3)考虑连续审计重点考虑提醒管理层关注或修改现有业务约定条款的七种情形:a)有迹象表明被审计单位误解审计目标和范围b)需要修改约定条款或增加特别条款c)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新旧交替d)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发生重大变动e)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化f)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变化g)编

25、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生变更3.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1)变更业务的三种情形:情形合理性a)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通常合理b)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c)管理层施加的或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一定合理(2)重要观点:没有合理的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同意变更。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而管理层又不允许继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以下措施:a)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审计业务约定;b)确定是否有约定义务或其他义务向治理层、所有者或监管机构等报告该事项。(3)审计业务变更后的要求:情形能否在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和已执行程序审计审阅

26、不应提及审计商定程序可以提及总体审计策略知识点:总体审计策略1、确定审计范围确定审计范围时,教材共列举了14项考虑因素,如果死记硬背,可以说难于上青天,我们尝试着将这些因素分为三大类来理解:通用考虑因素:(1)财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2)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如某些行业监管机构要求提交的报告;(3)对利用在以前审计工作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如获取的与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相关的审计证据)的预期。(4)预期审计工作涵盖的范围,包括应涵盖的组成部分的数量及所在地点;(5)母公司和集团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控制关系的性质,以确定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6)由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组成部分的范围;(

27、7)拟审计的经营分部的性质,包括是否需要具备专门知识;(8)除为合并目的执行的审计工作之外,对个别财务报表进行法定审计的需求。工作条件因素:(9)外币折算,包括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10)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获得性及注册会计师拟信赖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度;(11)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情况,及注册会计师如何取得有关服务机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证据;(12)信息技术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包括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对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预期;(13)协调审计工作与中期财务信息审阅的预期涵盖范围和时间安排,以及中期审阅所获取的信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14)与被审计单位人

28、员的时间协调和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有关的考虑因素共7项:(1)被审计单位对外报告的时间表,包括中间阶段和最终阶段;(2)与管理层和治理层举行会谈,讨论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3)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讨论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报告的类型和时间安排以及沟通的其他事项(口头或书面沟通),包括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和向治理层通报的其他事项;(4)与管理层讨论预期就整个审计业务中对审计工作的进展进行的沟通;(5)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沟通拟出具的报告的类型和时间安排,以及与组成部分审计相关的其他事项;(6)项目组成员之间沟通的预期性质和时间安排,包括项目组会议的性质和

29、时间安排,以及复核已执行工作的时间安排;(7)预期是否需要和第三方进行其他沟通,包括与审计相关的法定或约定的报告责任。3、确定审计方向4、调配审计资源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的定义1.含义:什么是重要性宏观:审计开始时,必须对重大错报的规模和性质作出判断,确定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微观:(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金额、性质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2.运用目的重要性的

30、确定识点:重要性的确定(一)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1.含义:(1)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2)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应当考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2.确定时间: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审计方向3.确定过程:(1)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经常根据事务所惯例和自身经验予以考虑,但不考虑与具体项目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2)具体方法: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3)基准的确定方法:考虑因素多选题/简答题必考点a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31、)b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c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d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e基准的相对波动性考虑因素(a)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b)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c)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d)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等。与基准的联系如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1.含义: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发生错报时,即使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如果能够合理预期该错报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作出的

32、经济决策,应确定该认定的重要性水平。2.确定方法:考虑因素举例a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预期;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等b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等c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新收购的业务等3.实际操作:(1)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应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2)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相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也需要相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1.含义:(1)财务报表层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

33、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2)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3)还指为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确定的实际执行重要性。2.确定方法:(1)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运用职业判断;(2)考虑因素:a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b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c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3)实际操作:财务报表层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3.运用(1)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需要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2)但

34、是不代表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a)汇总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汇总起来可能金额重大,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汇总后的潜在错报风险b)低估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仅仅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C)舞弊对于识别出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四)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1.含义:如果注册会计师将低于某一金额的错报界定为明显微小的错报,意味着这些错报无论从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无论单独或者汇总起来,都是明显微不足道的。2.作用:注册会计师应

35、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设定的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低于该金额的错报可以不累积。3.确定方法:(1)经验百分比: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至5%,通常不超过10%。(2)考虑因素:a以前年度 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错报)的数量和金额b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c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会与其沟通错报的期望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投资者的期望错报错报1.定义:(1)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2)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

36、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必要的调整。2.来源:错报来源于舞弊或错误。3.类型:类型内容事实错报定义收集或处理数据错误,或舞弊导致的对事实的误解或忽略,或故意舞弊行为;本质是违反客观事实;举例存货、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录入错误,与发票、合同等不符。类型内容判断错报定义注册会计师认为由以下情形而导致的差异:(1)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2)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举例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不合理;存货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类型内容推断错报定义通常指根据样本推断的总体错报;举例运用审计抽样,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审计证据的定义和分类知识

37、点:审计证据的定义和分类(一)审计证据的定义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二)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证据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解读】1.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1)依据会计记录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会计记录以获取审计证据。(2)根据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教材1.3),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这里的“错报”主要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实质性程序所获取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强调“错报”在哪里。2.其他信息(1)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

38、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2)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证据、了解内部控制时所获取的“预期控制有效”的审计证据,控制测试时所获取的“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等,这些更多属于“其他信息”。其他信息的审计证据强调如何识别“错报”。(三)两类审计证据缺一不可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地说:1.如果没有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强调“错报”在哪里);2.如果没有其他信息,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强调如

39、何识别“错报”);3.只有将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审计证据的性质知识点:审计证据的性质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1.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含义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2.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1)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2)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3)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

40、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所考虑的相关认定之间的逻辑联系。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评价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知识点:评价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一)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1.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和维护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

41、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二)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1.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的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需要足够完整和准确;2.如果针对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获取审计证据是所实施审计程序本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可以与对这些信息实施的审计程序同时进行;3.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打算将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用于其他审计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受到该信息对于审计目的而言是否足够精确和详细的影响(管理层的业绩评价对于发现错报可能不够精准)。(三)审计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1.如果针对某项认定从不同来源获取的

42、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2.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四)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1.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2.为了保证得出的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高低和难易程度作为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理由。审计程序知识点:审计程序(一)总体审计程序按照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等,审计程序可以分

43、为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二)具体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基于审计的不同阶段和目的等(比如:风险评估程序,或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单独运用或组合运用的具体审计程序,包括:1.检查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2.观察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3.询问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4.函证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5.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6.重新执行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原本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7.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财务报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