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3516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制造 2025 南通实施纲要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国家、省制造业转型提升战略部署,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我市制造业固本强基、提档升级、高端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将南通打造成为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特制定印发本纲要。纲要实施期为 20152025 年。一、发展形势和重要意义(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步入新常态。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

2、,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二)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意义重大。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是国家、省着眼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沪甬通“一体两翼”格局对我市的战略定位,也是南通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在江苏

3、江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需要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而南通制造业占经济总量接近半壁江山,作为地方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做出更大贡献。因此,围绕历史机遇的把握、战略目标的达成,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时不我待。(三)制造业转型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南通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新征程中,制造业作为重要支柱,相对基础较好,生态较优,具备率先发展、支撑发展的一定条件,同时也面临结构性的矛盾。一是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有待增强。虽然

4、我市已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但往往自成体系,关联程度不高,协作关系不深,带动作用还需增强。二是产业链式发展亟待加速。除纺织服装产业链相对成熟外,其余产业链短、配套发展缓慢,部分关键节点缺失。三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产业结构层次普遍偏低,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而最终产品也大多集中于一般消费品,以传统技术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部分行业发展尚显粗放,缺乏高、精、尖产品,产品结构仍需优化。四是部分产业增长乏力。当前,整体经济发展面临产能过剩、出口不旺等一系列问题,从我市实际来看,部分产业也面临订单不足、利润收窄、产能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

5、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把握“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速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过渡,产业链由短缺向完善延伸,发展方式由简单粗放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全面实施“南通制造业高端发展攻坚战略” ,围绕做优做强六个主导产业、做特做大八个新兴产业、做精做专制造业服务化产业,实现南通制造向南通“智”造的新跨越。(二)基本原则1.市场主导,政府引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新的动能,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6、活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立足实际,分步实施。针对制约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把握经济转型规律,明确阶段性目标,通过试点示范引领,由点及面,分步实施,梯次突破,加快结构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增强南通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存量支撑,增量带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注重存量改造的同时,一着不让抓好新项目招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转化,加强对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信息化改造,引导现有产业向高层次、新领域延伸。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努力引导各类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凝聚各方共识,整合优质资源

7、,形成整体合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实施重大工程,重推关键产业,在重点领域力争实现跨越和赶超。5.注重效益,永续发展。以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为中心,打造工业精品,实施品牌战略;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发展目标五年目标:到 2020 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制造业产业产值达到 2 万亿。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40%,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级工业企业 8十年目标

8、:到 2025 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产值达到 2.8 万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力争达到 50%;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级工业企业达到 15 家。指标体系:围绕五年和十年目标,建立中国制造 2025 南通实施纲要指标体系 ,共分为 5 大类 18 个指标。创新能力方面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企业

9、每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等 3 个指标。质量效益方面包括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等 3 个指标。两化融合方面包括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产供销财管理集成覆盖率等 4 个指标。结构优化方面包括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00 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数、10 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数、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等 4 个指标。绿色发展方面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10、下降幅度等 4 个指标。中国制造 2025 南通实施纲要指标体系(略)三、重点领域结合南通产业发展的实际,准确把握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趋势,突出市场导向和技术的先进性,实施制造业高端发展攻坚战略,持续做优做强主导产业,迅速培育放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释放南通产业转型红利。(一)创新引领,做优做强六个主导产业1.高端纺织。支持联发集团、大生集团、鑫缘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化纤仿真技术、多种纤维复合染整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技术,提升天然纤维抗皱免烫、纯棉超柔软、舒适性针织物等各类高档面料生产水平。支持恒力科技、文凤化纤等企业,全力培育特种增强纤维、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纺

11、织新材料产业。支持罗莱家纺、金太阳、恒康家居等企业开发生产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高品质配套化家纺面料和产品,打造新文化思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集合于一体的拳头产品。2.轻工食品。支持东成电动工具等企业发展电子调速和控速电动工具,开发大功率、低噪音、高效率、节能型产品。支持高档纸业发展,做大做强高档精炼油、保健油、面粉深加工等产业特色。鼓励发展独具南通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挖掘和提升扎染、绣衣、工业鞋帽、蓝印花布及红木雕刻等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水产品深加工,开发速冻、即食、调味等功能性水产品及净品,扩大贝类、藻类的加工能力及品种。支持美利达自行车等企业发展中高端自行车的设计、制造。

12、3.船舶及重装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高技术船型、主流常规船型的研发建造。加强绿色节能环保型 VLCC、VLOC 等产品研发,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支持中远川崎、韩通重工等企业,力争突破 1.9 万标箱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培育游轮游艇等高附加值船型生产能力。重点发展船用推进器、发电机组、齿轮箱、舵机、全自动码头及港口设备、船用导航、自动控制设备等。4.石油化工。持续推进大型炼化工程等沿海重大项目建设,通过石化产品的应用延伸和深度开发,与沿江沿海精细化工产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互补的产业群。支持江山农化等企业开发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广谱新型农药技术、定向合

13、成技术、农药制剂低溶剂化、水基化、缓释化技术等。支持醋酸化工、江天化学等企业提升发展山梨酸及其衍生产品、吡啶系列产品、甲醛系列下游产业链、新型纺织助剂、高档染料系列产品、功能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5.电子信息。支持中天科技、通光集团、华灿电讯、中电振华等企业重点发展特种光纤光缆、超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及配套材料、大尺寸蓝宝石晶体衬底,氮化铝功能复合陶瓷基板和光电器件等光通信产品,加快高效能、低成本智能终端机芯片、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高端网络服务器和安全产品、智能家居、智慧家电、车载终端、全闪存阵列、文物保护装备等开发和应用。支持富士通微电子、展华电子、中航深南电路和大唐恩智浦等企业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

14、造、封装测试以及整机制造等下游配套产业和多晶硅等材料研发上游领域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江海电容器、中联科技等企业的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和关键仪器仪表研发和产业化。6.新型电力装备。推动发电、输电、变电、调度、配电和用电等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神通阀门等企业加快发展超临界火电、大型核电机组的配套设备,以核电阀门、核级金属海绵锆为重点,打造新一代核电设备相关配套产品。支持中天海缆全面掌握特高压大容量交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核心技术,继续巩固电力线缆及金具、设备原材料等生产制造能力,延伸拉长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链。支持东源电器、思源电器、晓星集团、神马科技等企业加强新型中高压变

15、压器等配电设备技术研究,积极发展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高效节能变压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等输变电成套设备,以及断路器、互感器、智能化设备、绝缘材料及设备等关键产品。重点发展包括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柜) 、智能导线、智能电表等在内的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以及柔性输变电设备。(二)前瞻把握,做特做大八个新兴产业1.海洋工程装备。以高配套率为重点,支持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工等企业,努力提升前端工程设计和基本设计能力,重点发展新型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工程作业船、起重铺管船、水下工程装备、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等。依托重点船舶配套园区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钻井包、抬升锁紧装置、动力定位系统、

16、电子电控系统等海工关键技术和设备。2.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以总装及核心零部件为标志,支持海门机器人产业园、海安机器人产业园、振康机械为重点,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档伺服系统、智能数控系统等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及部件,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型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推进增材制造(3D 打印)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3.航空航天装备。以关键材料和部件为标志,抓住市政府与中航工业签订的战略协议的契机,突破新型航空材料等关键技术,以通州湾新区、苏通园区、空港产业园为重点,鼓励研制中小型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等整装制造和飞机

17、维修改装,放大尊翔公务航空公务机运营影响力,发展航空小型发动机、装备电缆以及机场设施等配套产品,加快开发北斗导航接收、发送等关键设备和部件。4.生物医药。以终端产品为重点,支持领航干细胞、百奥迈科生物、秋之友等生物科技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广干细胞、小核酸等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利用。支持希迪制药、联亚制药、默克制药、现代制药、天成科技、海尔斯药业等,重点发展一批抗肿瘤、抗肝病、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以及治疗感染的抗生素药物。支持双林生物、辰星海洋生物等,加大海洋药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海洋药物及保健品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艾滋病、肿瘤、衰老等方面的产业化进程。重点开发分子生物学诊

18、断试剂、免疫学诊断试剂、生物化学试剂、高通量生物芯片、肿瘤标志物等产品。支持精华制药、启东盖天力等企业,重点开展“王氏保赤丸”等南通传统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开发喜树碱、紫杉醇、阿霉素等抗癌药物的糖苷前药和治疗糖尿病药物。5.现代建筑。基于南通建筑产业优势,以实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智慧建筑为发展目标,建设一个包括设计、建造、运维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南通智慧建筑产业研究院,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研发力量,聚焦建筑信息化、智慧化领域的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南通建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自主核心技术的新突破;促进南通优秀建筑企业以预制化建筑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的发

19、展和应用,以及建筑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吸引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优秀技术和智力资源落地南通。6.新材料。以高性能、广覆盖为重点,发挥现有产业的技术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支持甬金金属、中兴能源装备、海安远东新材料等企业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铁材料和不锈钢材料;支持申华公司、台橡公司、星辰材料、九鼎新材料等企业,重点发展特种合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膜材料、玻纤等新型合成材料;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和本地企业开发聚乳酸、聚丙烯纤维、聚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材料项目,把南通打造为国家级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基地。努力拓展先进半导体制造材料、光纤预制棒等电子材料。7.可再生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以市场运用推动新能源

20、产业提升发展,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掌握国内领先技术,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风电装备。支持中船海装、九鼎天地风能、宏达机电、通达动力等企业,发展大容量海上风电整机及碳纤维风机叶片、关键铸件、大型塔架、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风电产品,开展新型测风技术、海上工程技术、智能风电场技术研究,搭建风电公共检测试验平台,依托智能电网完善风电并网技术。光伏产业。支持中天光伏、韩华、综艺、欧贝黎等企业巩固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制造能力,积极研究新一代光伏核心技术及产品,突破集中监控、微电网、光伏储能等光伏发电应用、并网技术,完善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以光伏为能源的电源

21、模块、电气设备、穿戴设备等终端应用产品。新能源汽车。提升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创新能力,重点突破整车集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支持陆地方舟、康迪、英田集团、明诺机械等企业重点发展多元化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支持中天储能、海四达、天丰电子、吉泰科电气等企业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电池隔膜、电机控制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8.节能环保装备。围绕设备总装为主、工程总包与装备配套结合,着力培育特色节能环保产业。热交换产业。支持南通万达锅炉、星球石墨等企业,打造循环流化床、工业余热锅炉、水泥余热锅炉的生产基地,加快节能锅炉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开发空气源热泵、地源热

22、泵、水源热泵用户新产品,增强集成和工程能力,提供节能、安全、环保、智能化的中央热能系统解决方案。节能型风机。支持金通灵等企业,重点发展钢铁冶炼、火力发电、新型干法水泥、余热回收、煤气回收及核电等大型风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开发 60MW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机等大型风机拳头产品。环保装备。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装备制造能力、环境工程总包能力和具有品牌特色的节能环保企业(集团) 。支持江苏天楹赛特环保能源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能力。LED 产业。大力支持 LED 产业发展,做强南通同方半导体等企业芯片技术和生产能力,拉长产品链。积极推进南通开发区

23、高亮度 LED 芯片和应用产品产业基地建设。(三)创新模式,做精做专制造业服务化产业1.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支持南通软件园、海安软件园、如皋软件园、开发区软件园等省级软件园以及中天科技和富士通微电子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及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动自主开源操作系统、中间件、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及其在现代装备、电子信息产品中的应用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生物医药外包、动漫创意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和供应链管理外包等外包服务,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群。2.云计算和大数据平

24、台产业。围绕制造业需求,合理确定南通云计算发展定位及布局,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以传感器与传感节点、射频识别设备、物联网芯片、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为核心的云计算产业。支持企业使用公共数据开发推广各类智能终端APP。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集成创新,支持企业重点突破资源管理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系统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核心技术。3.高端物流产业。鼓励大型制造企业整合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扩大物流外包需求;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的过程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条码采集等高端物流服务;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以及条形码、射频标识等技术

25、,实现运输、装卸、保管、流通、加工、配送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4.融资租赁产业。积极引导南通国有平台、金融单位和社会法人发展融资租赁产业,鼓励培育大型混合所有制融资租赁企业,促进融资租赁与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挥融资租赁的资金杠杆优势,迅速做强我市先进制造业。支持制造业企业采取售后回租的方式,实现资产轻量化经营,运用融资租赁扩大对外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根据母体公司供应链,开展设计、生产、销售等一体化服务,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四、主要任务围绕南通制造业持续转型,凝聚各级、各部门、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和企业合力,实施“智能、创新、绿色、品牌、基础”五

26、大关键制造工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南通实际、体现跨越赶超的发展道路。(一)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撑放大效应,以生产智能化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增强企业全流程管控能力。推进智能车间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打造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全面推广普及自动识别、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物流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制定我市智能车间建设标准体系,每年认定1020 家智能车间,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流程管理数字化、企业信息网络化、智能制造云端化发展。提升智能装备支撑能力。加快重点装备

27、领域智能化,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围绕本地化应用,积极发展精密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专用设备等智能化装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着力解决智能工控系统本地化问题。搭建本地智能装备生产企业与应用项目对接平台。加速两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在协同设计和研发、协同制造或云制造、供应链协同、规模个性化定制、C2B、移动 O2O、众包、云平台、大数据服务、集成创新、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工厂等领域,结合南通实际,培育一批融合创新示范工程。贯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程,力争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优化“工业云” 、 “中

28、小企业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公共云服务平台提供基于 PaaS、SaaS、IaaS 的公共服务信息化服务,提升中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物联网应用。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支撑产业,支持传感器件、集成电路、融合通信设备等技术和产品研发,打造良好的支撑环境,围绕纺织服装、船舶制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在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上的应用发展。重点引导行业内工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推广物联网技术,通过进料设备、生产设备、包装设备等的联网,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企业能耗、污染物排放

29、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促进企业绿色制造;利用物联网开展产品在线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运用物联网技术,将信息要素与智能网络连接,通过服务端云计算分析和统计,实现车间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努力构建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提升普及规模和网速水平,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 、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重点推进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解决重点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问

30、题。大力支持重点园区探索开通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满足园区内企业软件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带宽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新业态发展。大力实施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 ,全面推广高带宽专线服务。(二)实施创新制造工程。整合调动各类创新资源,努力做到资源链向技术链倾斜,技术链为产业链服务,全力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先进技术应用和产业成果转化,提高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南通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

31、撑。引导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收购兼并海外科技企业、研发机构或关键产品技术。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大力促进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建设。面向南通主要制造业行业,依托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快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资源

32、在南通布局。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研发任务,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紧扣产业发展重点,以更大力度推进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和产业人才发展 312 行动计划,突出高端引领,统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梯度建设,制定并加大人才投入,整合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功能平台等资源,落实更加开放、宽松、宽容的人才配套集成政策,重点向领衔项目、重大工程倾斜,在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制造、智能服务领域率先突破。坚持自力更生培养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的方针,在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中,全面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

33、既具备信息技术基础又具备制造技术知识的技术人才。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接纳学生在一线实习锻炼的基地。(三)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严格管控企业资源消耗和排放关口,加强要素集约化利用水平,持续加速制造业绿色化升级步伐。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深入推进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淘汰限制造纸、皮革、炼焦、钢丝绳等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业。整治或关闭污染严重的钢丝绳企业、印染企业、化工企业。限制钢铁、水泥、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大棉纺

34、、毛纺、印染、化纤等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生产线的淘汰力度。推进循环化改造升级。以能源、建材、海洋工程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纺织印染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循环化改造进程,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在化工和纺织印染行业重点企业,推进废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废气热能资源化利用。实施企业提标改造,制定并实施行业准入及工业产品能耗、水耗限额标准。大力推进电力、纺织印染等行业的提标改造,确保重点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扶持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及余热余压、垃圾等综合利用发电企业。扶持一批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绿色建材生产企业。推

35、动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规范建立专业化再制造旧件回收企业和区域性再制造旧件回收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形成覆盖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完整“城市矿产”综合利用产业链。重点推进机动车零部件、机床、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复印机、计算机服务器等的再制造,继续推进废旧轮胎翻新。着力加强深度加工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报废船舶等拆解及利用水平。(四)实施品牌制造工程。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做精

36、工业产品质量。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和工业质量品牌创新行动,实施重点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工程,集中优势资源破解制约南通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质量问题。结合食品、家电等行业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的强制性认证和现行管理措施,健全技术标准,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装备、推进精益制造,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检验检测,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自主品牌培育。鼓励南通制造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

37、、系列化、差异化,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支持国内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促进品牌国际化。发展专业品牌运营机构,在信息咨询、产品开发、市场推广、质量检测等方面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领导体制和经营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组织结构从直线制、职能制等传统模式向事业部制、矩阵制和模拟分权制等先进模式转变。引导企业对照国内外同行业管理先进水平提质增效,推动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增强战略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培育及推广工作,加强工作指导,推动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管理创新成果。组织企业

38、管理创新对标创建交流活动,重点培育一批省级管理创新优秀企业。(五)实施基础制造工程。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着力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促进我市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着力推进基础制造企业加速发展。针对南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实施工业强基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倾斜。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打造一批基础制造领军企业,促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产业链整体发展,进一步夯实南通制造根基。聚焦工业基础领域

39、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统筹总装企业与基础制造企业协同发展。推进产用结合,实施协同攻关。在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与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五、保障措施打造南通制造业升级版必须做到方向更明、动力更强、措施更实、环境更好,进一步整合全市各方面资源,通力协作,强力执行,为促进制造业攀登高峰奠定

40、坚实基础。(一)强化行政服务效能建设。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整合优化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缩短审批期限。对有望培育成百亿规模及有强烈扩张意愿的制造企业,在其实施并购、重组、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要素保障能力。优先帮助重点制造企业在融资、用地、用电等方面的需求。指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协调处理涉外贸易纠纷,引导企业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开展企业减负情况监测,对各类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严肃查处。(二)强化财政扶持体系建设。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研究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智

41、能制造、 “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领域。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通过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提高项目选择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财政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平台、工具、产品,扩大直接融资、贸易融资规模,推进企业上市和场外市场挂牌,形成区域金融特色。拓展境外融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业务、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等试点。积极构建政银、银企、银银合作的有效机制,合力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市县资金导向作用,健全完善市、县(

42、区)两级再担保体系。积极探索新兴业态,加强与有关专业机构对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四)强化中小企业环境建设。充分挖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力。大力培育为初创企业或小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配套公共设施和相关服务的创业基地。面向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建设高标准厂房,为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培育壮大提供最初的基础设施。研究完善并大力宣传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开拓市场、人才培训、科技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五)强化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兴行业组织,按照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部署,重点支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航空航天装备产业等领域培育发展一批行业组织。收集、分析、发布国内外行业经济信息,开展咨询服务,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产品展示、研发设计、质量检测、招商等服务,组织人才、技术、职业、管理、法规等培训,指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六)强化组织机制体制建设。成立南通市制造强市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全市制造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南通市制造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关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与效果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