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目 录 一、“十五”工作回顾及存在问题(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建设成就(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建设原则三、“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一)规划目标(二)主要任务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信息化(一)应用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建立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体系(二)完善数据更新技术,建立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体系五、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一)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构建政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环境(二)加快业务系统建设,完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六、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一)加快数据库建设,建
2、立数据基础(二)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开发,提高信息利用水平(三)开发信息产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七、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完善国土资源网络体系(二)建设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三)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安全系统八、实施“金土工程”,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一)山东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二)山东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三)山东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四)数字“山东”地理空间框架工程建设(五)山东省国土资源三级网络建设九、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行为(三)开辟多种渠道,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十一
3、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手段合理配置和管理国土资源,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明确“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等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山东省国土资源工作的职责和目标,特编制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2006年至2010年为规划期。 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十
4、一五”规划及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五年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纲要,以及指导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编制和实施好该规划不仅是加快全省国土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信息化,整体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需要,而且对加强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合理策略,优化基础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十五”工作回顾及存在问题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建设成就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
5、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紧密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努力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调查、测绘管理信息化进程,在机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1、初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机构 2000年机构改革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分管厅长为副组长,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决策管理机构。同时,组建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大部分市县国土资源
6、部门也相继成立了国土资源信息化机构,通过培养引进人才,建设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为加快各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人才保障。 2、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制度建设 “十五”期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配备计算机硬件设施和制定信息化工作标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土资源厅机关及省国土测绘院、省地质调查院等直属事业单位已完成局域网建设,并实现了与省政府、国土资源部主干网络的联通,17个市局和部分县局的局域网也已逐步建成。省、市、县、乡各级国土资源工作机构配置了大量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要求采购小型机、核心交换机、磁盘阵列
7、、磁带库等,建成了数据中心运行环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标准及相关管理办法,为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国土资源部门和事业单位相继建立网站,配置触摸屏、大屏幕等设备,通过开发和应用动态信息发布、数据查询、信息导航等网上服务系统,向社会发布国土资源政策法规、新闻公告,提供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查询服务,展示了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 3、大力开展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方面,已建成山东省大地测量数据库、125万比例尺地形数据库、15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DLG、DOM、DEM、DRG、地名数据等),生产了部分1
8、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等数据。 土地数据库方面,已建成全省140个县级11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76个县级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数据库、56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140个县级农用地等级数据库、17个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以及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省级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省级农用地等级数据库等,17个市级及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正在建设中。 地质矿产数据库方面,已建成省级和济南、淄博、青岛、泰安4市以及50多个县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山东省岩石地层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120万比例尺自然重砂数据库、同位素测年数据库、120万比例尺岩石数据库、区域地质调查管理数据
9、库、岩芯钻孔数据库、部分15万比例尺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比例尺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50万比例尺数字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比例尺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50万比例尺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已纳入建设计划的数据库包括山东省11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部分市、县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山东省地籍数据库等。 4、逐步建成各类应用系统 地政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全省140个县已基本建成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56个县建立了土地规划管理系统、76个县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系统、37个县建立了地价管理系统,初步建成省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及省级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并自主开发完成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
10、息系统。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方面,18个县已建成矿产资源勘查系统、59个县建立登记系统、14个县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系统、41个县建立储量管理系统、17个县建立矿产开发管理系统,已建成省级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系统。 测绘管理信息系统方面,17个市建立了测绘资质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了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和数据传输网络等,完成了山东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项目。 统计分析及综合事务信息系统方面,64个县已建成统计系统,38个县建立人事管理系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土资源管理形势不相适应 山东省人均土地2.55亩,不到全国人均土地的1/5,人均耕地仅1.2
11、3亩,可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产资源消耗量远大于新增储量,供需形势严峻,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省不断致力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储量信息,实现国土资源动态管理,全面提高基础资源利用效益,缓解资源供应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相对于新的需求,目前全省信息化发展速度和水平仍远不能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必须加大力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开发,把信息化技术普及于土地、矿产、测绘、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各个管理环节,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满足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 2、对
12、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部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仍相对不足,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效能缺乏了解,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信息化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信息化机构不健全,影响信息化工作开展;二是缺乏统一规划部署,国土资源管理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存在重复现象,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三是资金投入不够,资金筹措渠道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尚未形成资金利用的良性循环;四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全省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 二、“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
13、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全局,在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遵循省委、省政府和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紧密围绕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金土工程”建设为依托,坚持面向国土资源监管和社会服务,遵循“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强化应用”的建设方针,加快国土资源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全面提升我省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原则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内
14、容复杂、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规划、重点建设的原则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以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规划为基础,全面制定本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合理部署,形成贯穿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建设过程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分工合作,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做到上下协调一致,同时各地要建立目标责任制,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边建设,边应用。 2、规范建设、确保质量的原则 信息化建设必须在进行周密的用户调查、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科学建设。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国家和部颁技术标准,规范作业流程,加强
15、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质量控制,重视数据更新与系统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应用。 3、突出特色,先进实用的原则 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要突出国土资源行业特色,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从国土资源管理核心业务出发,立足实际,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建设高效实用的信息系统。 4、公开、共享,保证信息安全的原则 立足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信息公开共享,大力开发信息服务技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同时要制订相关的信息保密制度和规定,引进和研制系统安全与数据保密技术,保证系统和信息的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放信息服务。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国土资源信息
16、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的工程,全省各地经济条件、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必须在部、省统筹规划下,制定各单位信息化工作规划和建设方案,根据具体条件有序地进行建设,急需的项目先行,并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三、“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一)规划目标 围绕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建设目标要求,将“金土工程”建设内容贯穿于山东省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全局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促进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规划、管理、保护等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国土资源信息获取及管理应用能力;加快各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进程,
17、实现土地审批,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等业务网络化运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有效的数据管理与更新机制;推进网站建设及信息产品开发,扩大国土资源信息服务领域,提高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与数据建设,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国土资源部门监管能力,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增强对全省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作用,完成山东省国土资源“十一五”各项规划预期指标。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信息化体系 结合正在全省开展的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等工作,集成应用3S及数字化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建立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分析与评价系统,
18、提高获取及分析基础信息的精度与效率。以中、高分辨率航空及航天遥感技术为主,结合利用GPS及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变化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变化比较及处理分析,形成覆盖全省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信息体系。 2、建立完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及主要业务应用系统 在建设完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上,统一技术框架,逐渐形成全省统一标准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开发运行环境,建立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系统,形成横向互联、上下贯通的政务管理体系。建立耕地监管保护、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国土资源信息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等业务系统。 3、加快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在建成山东
19、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12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125万地形数据库、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强业务管理等方面数据库的建设,规划期内完成省市县三级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及全省地质信息、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对前期建立的数据库进行优化和整合,为地政、矿政、测政管理提供广泛准确的数据支持,建立有效的数据库管理应用机制。 4、建设国土资源网站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和改造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网站系统,形成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国土资源信息网站,实行各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结合开展土地矿产资源市场管理,建立土地矿产网上交易及信息发布平台。
20、 5、建设完善国土资源网络系统 在加强市、县级局域网建设的同时,利用山东省政务专网在三年内建立连接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以及省厅和直属事业单位的网络体系。 6、建立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建立省级和17个市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形成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以市为单位对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建立数据更新维护体制,实现基础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7、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省厅及各市软硬件环境进行设计和部署,对网络设备实施内外网物理隔离,实现数据存储冗余备份,建立完善防火墙、病毒防护和入侵检测等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开发建设密匙及认证系统。 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信息化 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
21、及监测工作中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探索形成快速采集和处理广域国土资源信息的技术方法,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水平。 (一)应用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建立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体系 在规划初期改造推广相对成熟的野外信息采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提供稳定技术支持。 结合开展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探索建立以GPS、GIS、RS及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为主线的国土资源3S技术体系,实现土地资源分布应用等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处理,形成集广域影像获取、矢量采集处理、数据库建设、分析评价、数据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技
22、术流程,并将该技术体系引入耕地后备资源等专项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完善土地市场调查与评价、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评价等调查评价信息系统。 利用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和完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提升地质调查野外采集技术水平。开展地质调查数据整理工作,实现多源数据整合处理及集成应用,充分挖掘现有数据资源潜力。开发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信息管理、数据处理、地质体三维模拟和信息综合评价系统,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管理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
23、持。 在改进常规测绘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建立以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体系,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立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加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建立集成化、网络化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与新测绘技术相应的基础地理信息化标准,形成统一标准下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二)完善数据更新技术,建立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体系 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紧密结合,利用遥感影像分析、GIS等数据处理技术,及时获取和处理有关变化信息,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国土资源专业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建立信息持续更新机制,保证其现势性和权威性。 建立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和资
24、源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利用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省级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掌握建设占用耕地情况、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复核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复核上报灾毁耕地数据、辅助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辅助土地变更调查、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服务,及时掌握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开发园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敏感地区等监测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 利用先进的信息获取技术和信息快速传输技术,开展地质环境与灾害、矿山开发利用等动态监测,建立以综合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及综合预警平台。 五、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 在建立山东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框架,推进
25、各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改造已有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根据国土资源业务需要,建立横向跨部门综合协同办公,纵向与国家、市、县联通的综合政务管理系统。 (一)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构建政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环境 加快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进程,在统一的技术框架和运行环境下,通过构建可实现流程定制、数据共享功能的应用系统搭建平台,将单独的业务系统集成到可统一管理维护的环境中,实现数据资源、身份权限以及业务规则的一体化管理。通过规范业务关系和数据逻辑结构,实现主要业务系统间的协调与上下联动,对于不能满足应用要求的系统,尽快按照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模式重新构建。
26、“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围绕强化资源监管、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以行政审批、权属管理、土地供应管理内容为主线,建设业务管理一体化、综合功能完善、信息服务全面的政务信息系统,具体内容包括: 1、加强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行政审批网络化运行。在规划初期重点加强省、市、县三级政务审批系统建设,将省级审批管理系统与前期开发的地籍、两权等业务管理系统有效集成,实现行政和公文审批同平台管理、行政审批事项间相互关联、系统自动统计分析等,完善综合数据管理能力,优化可视化表单等定制工具。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市县政务审批系统,逐步实现三级审批业务的同步运行。规划初期在尚不完全具备系统远程网上办公的条件下,开发单机版审批
27、报盘系统软件,下发各地使用,各地报省厅的审批事项暂时采用该报盘系统,通过窗口,进入省厅的审批环节。到“十一五”末,力争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网络,通过加大推广和培训力度,使审批管理系统在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得到普遍应用,实现省、市、县三级业务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审批情况网上查询。 2、针对土地、矿产、地质环境、测绘等业务管理主题,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归纳、设计,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涵盖省、市、县三级的政务管理内容的综合政务管理体系。 3、进一步建立公文流转、人事、党建、财务、外事与科技等综合事务管理信息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为政务管理全流程无纸化办公奠定基础。
28、 (二)加快业务系统建设,完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在地政管理方面,结合“金土工程”,建立耕地保护监管系统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用地审批为主线,将规划审查、权属审查、指标审查、占补审查、执法监察、项目审批等审批业务进行集成,建立完善耕地后备资源规划与利用、基本农田保护等系统。市、县以地籍管理、土地供应和执法监察为主线,将土地权属审查、变更、登记,以及农地转用、土地征用、用地报批、规划审核、执法监察等业务进行集成,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城镇地籍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等作为支撑,构筑跨部门的地政管理系统。 在矿政管理方面,结合“金土工程”建立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系统的总体思路,以矿业权
29、管理为主线,将矿业权管理、储量管理、矿产资源规划计划管理、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地质环境与灾害管理、地热矿泉水资源登记管理等业务在数据和应用方面进行整合,以矿业权数据库、储量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等为支撑,形成跨部门的矿政管理信息系统。 在地质环境方面,结合“金土工程”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应急指挥系统等。 在测政管理方面,以基础测绘管理为主线,加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更新补充完善测量标志、测绘成果等数据库,加快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步伐,建立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在建立完善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山东国土资源信息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为
30、大型重点项目选址,城市发展规模控制等工作提供客观的分析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制订管理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六、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 全面启动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尽快建成基础地理信息、业务基础、业务管理及各类元数据库,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提高应用效益。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及信息产品开发,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 (一)加快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基础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全省: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全省新一轮1:1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的基础上,建立全省1:1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图形的浏览、
31、查询、转换、分发和输出等功能,更好地为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审批管理、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以及更新监测体系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更新全省125万、15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全省125万、15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3S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快速更新,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为全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尤其是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预警预测、地质勘查、探矿权、采矿权、储量管理等矿政管理工作提供权威的、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也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市、县建立本辖区内
32、1500-2000比例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1500-2000比例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既是对测绘资料的整理和管理,为城镇地籍调查等地政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也可为城市管理和建设以及社会提供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2、业务数据库建设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按照省厅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的安排,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完成与更新调查工作同步的数据更新和建库工作,及时汇交数据成果,按统一标准建立省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全省各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为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和社会提供规划信息服务。 基本农田数据库。在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土
33、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以及以纸介质方式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全省基本农田数据库,摸清基本农田状况,实现全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信息的科学化管理,为建设山东省耕地保护监管系统打好基础。 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为了能够准确掌握全省土地质量状况和潜力,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建设山东省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土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定量评定,并划分等别,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及其分布,为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科学核算土地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基准地价数据库。在完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全省17个地区的基准地价数据库建设,
34、按照统一的标准,将全省各城市基准地价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建库,实现对全省地价信息的实时监测,有效防止低价转让国有土地给国家和地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地价信息服务。 补充耕地储备数据库。整理、整合县级后备土地资源数据,建设省市县级补充耕地储备数据库。为落实“先补后占”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供应备案数据库。建设省市县级土地供应备案数据库,及时将市县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租赁)和划拨供地宗地数据交换到省厅,建立完善土地供应情况备案制度。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结合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全省各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为矿产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
35、和社会提供规划信息服务。 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指挥提供及时信息支持。 相关基础地学数据库。在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和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包括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钻孔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污染破坏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公益性、基础性地学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遥感影像数据库。利用影像压缩及信息检索技术,进一步完善以中、高分辨率遥感航空影像数据为主的遥感影像数据库,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等服务。 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库,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山东省地下水环
36、境监测数据库。采集地下水位、水质等基础数据,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库,保护地下水资源,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3、管理数据库建设 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在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下,对历年来我省建设用地审批项目及备案项目的报件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历史数据库,实现全省建设项目用地信息的科学化管理,为下一步建设山东省耕地保护信息系统及更新监测体系打好基础。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项目数据库。在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下,对历年来我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项目的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历史数据库,实现全省开发整理规划与项目信息的科学化管理,为下一步建设山东省耕地保护信息系统及动态监测体系打好基础。 采矿权数据库。在统一的数据
37、库标准下,对历年来我省采矿权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历史数据库,加快实现全省采矿权信息的科学化管理。 探矿权数据库。在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下,对历年来我省探矿权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历史数据库,加快实现全省探矿权信息的科学化管理。 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法制数据库,为进一步开展我省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法律支撑。 4、元数据库建设 整理归纳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库的元数据内容,建设山东省国土资源元数据库,为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的管理、应用和服务提供索引和目录路径。 (一)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开发,提高信息利用水平 围绕数据库建设和整合能够满足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建设
38、需要的目标,基本形成内容完整、可持续更新、安全的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发布平台,进行数据库建设与整合,利用元数据、目标服务、WEB服务和信息搜索技术,开展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共享,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库的有效集成和综合管理,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对我省已经建成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农用地等级数据库、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进行整合,形成可发挥综合信息优势的土地管理基础数据库,充分发挥数据成果的效用。通过开展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等国土资源数据库之间以及与社会经济数据库之间整合的试点工作,探索数据整合技术路线,实现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的
39、及时更新。通过与国防建设等各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开发不同系列国土资源信息产品。逐渐形成国土资源数据跨行业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开发信息产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国土资源信息产品,以网络(内网、外网、电话)为主要传播介质,以政务管理系统为依托,利用用户认证、决策支持、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导航引擎、多媒体演示、信息产品制作分发等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热线、触摸屏、大屏幕、光盘及纸介质产品等多种形式,向部门内部和社会提供政务公开信息,行政审批事项受理、办理状态和审批结果信息,国
40、土资源规划信息、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信息、国土资源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信息、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征地及补偿安置方案、探矿权、采矿权设置信息等服务内容,根据需要提供包括数字化图件与资料、各种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综合数据)处理成果等,并提供网络和热线的投诉举报功能。 通过内外网站、热线电话、触摸屏和大屏幕等多种媒体方式对外发布政务信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国土资源机关对外门户网站,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机关形象。外网网站主要内容包括审批结果公示和招、拍、挂公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重要典型案件处理结果,公开办事流程、审批时限、收费标准以及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监督举报,网上申报,国土新闻
41、,表格下载,网站信息检索等等。内网网站主要内容包括向机关各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提供国土资源管理内部动态信息、国土资源数据和决策支持信息;利用全国国土资源主干网和省政府政务专网,向上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动态以及相关国土资源数据和决策支持信息。 建立网上交易系统,实现土地和采矿权、探矿权市场招拍挂过程的网上处理,促进国土资源市场发展。 开发国土资源免费电话服务热线公众信息查询系统。主要包括自动短信或语音提示服务功能,通过接口与省厅的政务审批数据库保持同步,将业务办理过程中补正、延时、公示、听证、论证、上报、缴费和办结等信息及时以手机短信和电话语音的形式告知用户。主要内容
42、包括政务公开内容自动查询功能、业务办理情况查询、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查询及投诉举报功能等。 七、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国土资源网络体系 依托山东省政务专网,在全省建成安全可靠的省市县三级网络系统,形成贯穿上下的网络体系,为省市之间基础数据交换、政务管理业务数据交换提供数据传输物理通道,为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采集、更新、传输与应用服务的机制与技术体系提供基础物理平台。 采用以太网、VLAN划分等技术,建立和改造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局域网系统,为国土资源内部应用系统运行、信息交流和共享等提供基本的数据传输条件。 针对全省国土资源网络的布设情况建立综合网管系统,实行对网
43、络设备、服务器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把握网络的运行状况,提高网络稳定性与安全性。 (二)建设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采用统一的组织形式,建设省级及市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有条件的县建设县级数据中心,综合应用数据库管理、网络和信息交换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类国土资源数据,为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以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为基础,开发完善国土资源数据存储管理、信息交换及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配置数据存储和交换管理设备,制定技术操作规范,建设数据中心运行环境。 在建设国土资源政务网的基础上,通过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和各级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间的网络互通
44、互联、信息交换与共享,建立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 通过集中与分布式管理相结合、多级备份、相互印证、相对独立的数据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维护和服务。确立数据在线和离线服务方式,针对不同的数据服务方式采用相应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包括系统管理、数据汇交、数据接收、数据安全、文档资料管理等内容的数据中心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逐步形成权威的国土资源数据统一接收入口和发布出口。 (三)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安全系统 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建立安全防御系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各级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 针对
45、各级网络和业务系统进行专门安全设计,建设防火墙系统、访问控制物理隔离网闸、安全评估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御系统、数据加密与数据传输安全系统、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系统、Web信息防篡改系统、非法拨号监控系统、过滤控制系统等安全子系统,保证网络及应用层安全。 应用磁盘阵列同步、远程镜像和数据库远程复制、远程动态监测、网络存储、IP网络等技术,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实现异地数据备份,提高数据安全性。 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制定人员、应用系统及技术文档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网络系统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八、实施“金土工程”,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
46、、支持发展、服务社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建立耕地保护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将紧紧围绕“金土工程”的实施,重点开展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数字“山东”地理空间框架以及三级网络系统建设。 (一)山东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 山东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是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形成“协同式”办公工作环境,实现业务流程和工作表单的实时定制以及机关办公自动化,通过开
47、发数据接口、服务接口,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不同系统、数据库间的集成整合,建成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运行环境,做到在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支持下的信息高度共享。该项目从2005年开始启动,“十一五”为主要实施时期,2007年底前完成省级及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期试点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2009年底前完成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至“十一五”末50以上的县级部门完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二)山东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山东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核心,管理体系覆盖省、市级国土资源数据管理部门,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设,具备信息管理、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统计分析预测、数据交换更新及信息服务等功能,建成后将为山东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依据。该项目已经启动,2007年底前完成省级及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期试点城市数据中心建设,2008年底前完成市级国土资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