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宗法制度概述.ppt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51045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6.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宗法制度概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宗法制度概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宗法制度概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宗法制度-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周人祖先-姜嫄传说,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在西周建立以后。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一)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宗法建立在宗族的基础之上,宗族由若干个同血缘的家族集合而成,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结成乡社,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事实。在宗法制度下,家族宗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统治和服从为内核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同体。,宗法

2、制与国家政权合二为一,在家族宗族内部起到维护父家长统治权力的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道德制约的作用,对国家与社会具有维系秩序的功能,同时,对国民性格的塑造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二) 家族 家族是个历史的概念。 父系家族内部包容了若干个个体家庭,家族内部所容纳的个体家庭或多或少,但都持有同姓一家族的观念。在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中,父系家族中拥有父权和夫权的家长,即拥有掌握家族所有财产和支配家族所有成员的绝对权利。 家族的血缘纽带,适应了界定家族成员的辈份关系和维护家长统治权的需要。,农业型的自然经济是血缘纽带无法割断的根本原因。 在血缘(家族血亲)、地缘(农村乡社)、业缘(农耕经济)的共同作用下,

3、同一家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和劳作于同一地区,世代繁衍,家族本位成为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1.家庭结构 中国传统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以血缘关系言,家族成员的关系受制于血缘关系。 以姻缘关系言,它决定着家族的绵延。娶妻须由家族中主要成员过问和决定,所娶女子的贞操对全家族负责,以确保家族血缘世系的纯度;家族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同一家族中的女性,地位有高下之别。,2.家族观念 (1)血缘观念。重视巩固血缘联系、维护世系血缘纯度,重视家谱、族谱,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万世一系”的血缘观念。 (2)门第观念。“门第”是指宗法社会中

4、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姓氏作为家族的符号,有高低贵贱之别;显贵之家称为“世族”、“世家”、“高门”等,卑庶之家则称为“寒门”;门第观念曾渗透到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了贵族门阀的特权。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鉴外纪,(3)孝悌观念。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并将报恩事亲之孝,纳入维护父家长制的轨道;孝父与忠君相联系,对父辈的道德与义务,被推演为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提倡孝道既强调血亲观念,以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又移孝于忠,以维护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5、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3.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关系 (1)“五常”: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五常的纲纪。 (2)人伦十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宗法制度实质是规定了权力传承关系的两大原则: (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考),1、父死子继;(非兄弟、非女儿、非他人)2、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为庶子,爵位降一级。,下页:宗法制的影响,表示其余嫡子及庶子等降一级,长子,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长子,长子,长子,长子,封建与宗法制关系图,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一种王位继承方式。宗法制

6、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室从成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漫画中跪着接受象征权力的“帽子”的人,一看就没有手拿象征知识的“书卷”的站立者有出息,但没有办法,正如图中的长者所说“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任命吧”。这就是对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可奈何。,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一夫多妻制:天子娶十二

7、,夏制也,二十七世妇。殷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部御女。周人上法帝喾正妃,又九九为八十一,增之合百二十人也。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嫔。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嫡庶的划分标准如图所示:,西周的社会组织,是一个亲疏严明、系统分明的血缘实体。(1)确立了亲亲、尊尊的规则。亲亲、尊尊是以嫡长子为中心,亲其所亲,尊其所尊。(2)宗分大宗、小宗。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旁系庶子为小宗。(3)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4)礼起到维护等级次序的作用。,宗子:作为本宗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宗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称为“宗君。”

8、宗子的特权:(无论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1、宗子有权主持祭祀2、宗子有权长官本宗的财产3、宗子还有权利长官宗族成员的婚丧等事物4、宗子对宗族成员有教导权和惩罚权,想一想: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对宗法制度的评价:、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

9、切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周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竟烽火戏诸侯!,立褒姒为后,取消宜臼的太子地位!,后来,周幽王违背了周公定下的宗法制度,申后,宜臼,后来,周幽王违背了周公定下的宗法制度,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二、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周王室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和人民,什么是分封制,简单的说,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它的尺度主要是宗族血缘关系。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

10、故以周亲屏周。”逐级层层分封,天子诸侯 卿士同时,分封制也是一个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许多渊源古老的邦族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得到承认和延续,最终达到融合而成为政教、文化统一的民族。封建诸侯实际是一种军事镇服和武装移民活动,建立于各诸侯国是周王朝的军事据点。,二、宗法制度的确立,二、宗法制度的确立,西周分封示意图,伴随着大封建,是对古老的人群进行的分解和组合。分解最严重的首先是殷商人群。 同时,也不要忽视,在这古老的族群的分解中,周人的族群,也同样经过了最深刻的改变。周族克商时,据专家推算,大体在十五万人左右。这样少的一群人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分出五十多个大小邦国.所谓的分封制,一方面是

11、周人及其同盟者的遍布天下,一方面也是以分封为依托,对殷商及其他古老族群的进行的拆解。(参许倬云西周史)新形态的邦家社会,就诞生在这封建和拆解的基础上。,周人的分封制却有着自身重要的特征。在这里,我们看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特点,它在建立新的建国社会时,不是抛弃旧有的血缘关系,而是利用它,同时也是在利用中改变它。,请你绘制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所有封国的国君总称“诸侯”。周初五级封国与附庸国的情况如下:,等级 爵位 法定面积 举例 一 公国 50平方公里 齐、鲁 二 侯国 35平方公里 晋 三 伯国 35平方公里 申 四 子国 25平方公

12、里 黄、罗、 五 男国 25平方公里 许 六 附庸 不足25平方公里 萧,2与分封制相配而行的婚制变革,广泛的婚姻关系,就周人及其同盟者而言,会强固国与国之间的患难与共;就是对那些原无瓜葛的族群,甚至曾是敌对的人群,广泛的婚姻关系,也会起到化敌为友的亲和作用。,周代所谓“媵嫁制度”,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诸侯一取九女,诸侯取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左传成公八年:“凡诸侯嫁女,同姓则媵之,异姓则否。”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周代社会人群是一个“道德团体”,这个道德团体的基础是周代各国的上层之间的亲戚关系,叔伯关系之外,要么是甥舅,要么是亲家,真所谓“一表三千里”!,婚制变革,非同小可。 分邦

13、建国,编织的是一个张巨大无比的血缘关系网。 原始的纯粹的族群血缘关系的单纯,现在变得异常复杂了。周人获得了他们想得到的结果,那就是政权的稳固,那就是广大地域上各族群最大限度的凝结.从更长一点的眼光看是众人群的最终融合,界限消除。,分封制的意义,分封制不是王权专制严格地说分封所形成政治体制,是一种贵族分权制政体。分封出去的国家都是实体性的存在。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内政、外交等主权等。诸侯对周王,卿大夫都诸侯,都得尽义务,但诸侯国的事情,周王是无权一一过问的。 在权力的分配上,周王手中握有最高权力,但不是所有的权力,君主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2分封制造就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分封制所以具有如此

14、大的贡献,只在于它是一个让渡权益的制度。不仅是对那些周族及其同盟者,也包括那些被周人征服了的人群,如商遗民。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确立,标志着一种横亘了多少世代的局部历史运动期的结束和统一的历史期的开始。,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它们对西周统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有那些?,关系: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共同作用:有效防止了贵族之间因权利继承产生的纷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

15、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丧服制居丧期间的衣服制度仪礼丧服,共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称为五服。斩哀齐哀大功小功缌麻这种宗法制度与等级分封、世卿世禄制度互为表里,又有其政治上的功能。,补充内容:一、丧服制度,二、 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

16、于上下“和同”。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一般贵族服饰,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三、宗庙祭祀制度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

17、,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 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关系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 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礼记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左宗右社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二、宗法制度的确立,祖先牌位轴子,故宫 “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宗法制度对后世的影响1、西周以后,宗法制有一定的演变。 (1)统治集团上层仍按血统亲疏承袭特权,皇位的继承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2)宗法制与礼教伦常思想相结合,一方面作用于权力、财产

18、的再分配,一方面又制约着嘉、宾、婚、丧、祭乃至日用起居等生活形态。,2、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动乱时有发生,战争和动乱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动荡不安常常困扰着中国历史,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家谱、族谱,3、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家国同构”,“忠孝同义”,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特征,左:精忠报国右:诸葛亮,4.宗法制度对国民性格的模塑 1倾心于安居乐业,缺乏创业意识。 2崇敬祖先。 3. 尊重传统。,三、宗法制度的影响,三、宗法制度的影响,5、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也大于法律,因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在中国古代很难找到立足之地。,本节课结束,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