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数学必修,1.3.4算法案例-排序的算法,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 掌握数据排序的原理能使用直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给一组数据排序,进而能设计冒泡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b)过程与方法模仿秦九韶计算方法,体会古人计算构思的巧妙。能根据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了解数学计算转换为计算机计算的途径,从而探究计算机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区别,体会计算机对数学学习的辅助作用。(c)情态与价值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历史的悠久。通过对排序法的学习,领会
2、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2)教学重难点重点:1.秦九韶算法的特点2.两种排序法的排序步骤及计算机程序设计难点:1.秦九韶算法的先进性理解2.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3)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1.探究秦九韶算法对比一般计算方法中计算次数的改变,体会科学的计算。2.模仿排序法中数字排序的步骤,理解计算机计算的一般步骤,领会数学计算在计算机上实施的要求。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排序的算法,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3,2,5,9,6,方法1:,S1:比较第2个数与第1个数的大小,并排序得3,8,S2:将第3个数与S1中的数比较,插入适当的位置
3、,得到2,3,8,S3:将第4个数与S2中的数比较,并插入适当的位置,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把最后一个数插入到上一步已排好的数列的合适位置为止,得到:,2 ,3, 5, 8,2 ,3, 5, 8 ,9,2 ,3, 5, 6 , 8 , 9,S4:,S5:,排序的算法,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3,2,5,9,6,方法1:,过程演示,开始,排第1次,排第2次,排第3次,排第4次,排第5次,排序的算法,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3,2,5,9,6,方法2:,S1:用第1个数与第2个数比较,若前者小则两数不变,否则,交换这两个数的位置。,S2:按这样的原则,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前
4、者小则两数不变,否则,交换这两个数的位置直到比完最后两个数。(称为“一趟”),S3:如果前一趟的比较中交换的次数为0,说明排序已完成,否则回到S2。,根据题意,一趟后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说前一趟的比较中交换为0次时,排序完成?,3,2,5, 8, 6 , 9,排序的算法,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3,2,5,9,6,请将每一趟的结果写出来,第1趟,该趟中交换的次数为_次,4,排序的算法,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3,2,5,9,6,请将每一趟的结果写出来,第2趟,该趟中交换的次数为_次,2,排序的算法,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3,2,5,9,6,请将每一趟的结果写出来,第3趟,该趟中交换的次数为_次,,0,所以排序的结果为:,2,3,5,6,8,9,练习:,1、根据前面的介绍阅读课本P32的例3,并完成图1.3-6的填空,课后作业,课本P38的习题1.3第2、3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