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国2016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兴国2016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1:“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单项选择题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单项选择题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5日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2、即使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也仍然无效 3:“囵”“髁”一个个十分生冷的字,通过互联网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虽然其在网络上的含义与其原来的含义相差甚远,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但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担忧。下列观点与这一社会现象所蕴涵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单项选择题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报晓司晨 4:下面有语病的句子是()。单项选择题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收入分配过于向个人倾斜工业内部结构出现两个不合理倾斜有关部门必须对农业采取倾斜政策他思想认识上的倾斜必须要予以纠正 5:下列各句
3、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标注的不符的是:( )。单项选择题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比喻)它们盛赞它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给它以极高的地位。(引用)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反问) 6:从“娱乐化应用”到“价值应用”,互联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着实实在在的服务:中学生的“网络课堂”,大学生求职的“网申”,农民土特产的“网络推销”,都市白领热衷的网上“淘宝”互联网的价值应用正在走近每一个人;更有专家预言“数字化生存”的诱人前景。对文意概括最准确的是( )。单项选择
4、题互联网走进价值应用的新时代互联网给予人们生活上的便利互联网引导进入数字化生存互联网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7: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演绎作品的是()。单项选择题 查看答案1:答案题干中的话,主要强调的是民主与少数服从多数这种组织活动原则不是同一范畴,民主是承认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它与专制相对立,即是一种民主制度。A项理解正确。 解析 2:答案A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项,劳动合同
5、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D项,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由劳动合同法第3条可知,C项正确。 解析 3:答案题干中提到的生僻字使用固然方便、形象,但是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这说明我们想问题看事物既要看到其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其不好的一方面,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同时这些字大行其道也和网友的追捧有关,这就要求我们行事要注意一个度,超出了这个“度”,事物可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A、B两项即说明事物一旦超出“度”,即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故本题选AB。 解析 4: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倾斜”向一
6、边歪斜,比喻政策导向侧重于某一方面。A,B,C三项使用正确,都表达了政策或者发展有所侧重。D选项,“倾斜”不能与“思想认识”搭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解析 5:答案D。题目详解: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由此可见D项的修辞手法不是反问,而是设问。 解析 6: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B项属于概括不全,仅仅提到了生活上的便利,为表面现象,并非对文意的准确概括;C项属于偷换概念中将已然与未然进行偷换。“进入数字化生
7、存”意思是已经达到这一状态,而文中的表述是有专家“预言”,即尚未达到,时态上表述有误;D项以偏概全,也仅是表面现象的陈述,并非对文意的准确概括,也应排除。行文脉络为典型的总-分式。其中首句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从“娱乐化应用”发展到“价值应用”的层面。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解析 7:答案巴黎圣母院日文版属于翻译;三个火枪手电影剧本属于改编;难点词汇释义属于注释;A项不符合定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解析 8:答案B。题目详解:句子类型可以按照语气划分,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也可以按照结构划分,如:主谓句、主谓宾句、定主谓宾句等等。本题的四个句子从语气上都属于陈述句,但是从结构角度
8、而言,A、C、D三项句子主干成分都是主谓宾形式,且为单句。而B选项是两个分句(条件复句),有两套主谓宾结构。因此B选项为正确选项。 解析 9:答案D解析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解析 10: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也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高监督机关。 解析 11:答案D。题目详解: 解析 12:答案A。题目详解:“生态入侵”的关键在于生物进入适于其生存的环境后大量繁殖,危害到当
9、地的生态环境。A选项中,南美洲的凤眼莲被大量引进我国,导致滇池的鱼虾灭绝,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解析 13:答案C。题目详解: 解析 14:答案A。题目详解:B项“啄”应为“琢”;C项,“尊”应为“樽”指酒杯;D项“莘”应为“薪”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解析 15:答案B【解说】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而“桐城派”则是清代以方苞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 解析 1
10、6: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时间前后顺序。首先浏览选项,应该是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然后跑了好几个国家,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这时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判断,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所以正确顺序为2-3-4-5-1。故正确答案为B项。 解析 17:答案志愿者困境的定义要点是:牺牲自己小部分利益或选择搭便车。A、B、D三项中均只有这两种选择;C项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不存在牺牲自我利益和搭便车的可能,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解析 18:答案【答案】C。【解析】此题测试遗嘱的形式要件问题。公民立遗嘱必须采用法
11、律规定的形式。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公证遗嘱,是指由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自书遗嘱,是指立遗嘱人生前自己书写的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是指由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依法律规定,代书遗嘱应当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通过录音设备设立遗嘱。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口头遗嘱,是指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口表述的而不以任何方式记载的的遗嘱。设立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可见,在上述五种遗嘱形式中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都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因此此题选 解析 19:答案毛泽东
12、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主要著作是论十大关系。故选C。 解析 20: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考察多重否定不当的语病。A项意思是考试时要避免“精神高度紧张”、“粗心大意”。句中用“避免”,是对两种情况的否定,但后面接着用“不可”,又否定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为旨定,意思正好和愿意相反,因此可以把“避免”改成“做到”或者把“不可”去掉。B项的,“防止”一词的本身就有“使不发生”的意思,后面再用“不再发生”,造成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中的“这不是”应改为“这是”,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显然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解析 21:答案A。题目详解:题干前项是根据后项来计算的,国际上
13、,常用基尼系数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用恩格尔系数来判断食品支出水平。 解析 22:答案B。题目详解:A项表述的是人的主动适应,而并非“被要求如何行动”;C项中小郑的行为恰恰违反了行为规范,“身着背心和短裤,脚上穿着拖鞋参加好朋友的婚礼”是不符合社交礼仪的;D项是出于“使大家玩得更开心”的目的而制定了一个游戏规则,并非“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表现”;而B项就是人们希望律师在身处法庭这一特定环境时所应当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故答案选B。 解析 23:答案D。题目详解:这是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之一共变法。 解析 24:答案D。题目详解:这是一道分析推理题型,我们可以列表。知道小赵说的都是错的,于是第三
14、盒一定不是墨、第四盒一定不是笔,又知道小杨对了两个,所以,对的一定在第二盒是墨、第三盒是纸、第一盒是砚之间,又知道小李猜对了一个,而小李猜的墨和纸盒小杨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中只能有一个是对的,所以第一盒是砚一定是对的,而第一盒不能是笔,第二盒不能是砚,所以,第四盒是纸,于是第二盒是墨,第三盒是笔,所以选D。 解析 25:答案B。题目详解:此题考查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连锁推理。连锁推理如下:精神健康自尊赢得他们尊重的其他人的尊重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其他人。因此可推出精神健康的人将道德地对待他们尊重的人,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能从该连锁推理中推出。AC中的“被别人道德地对待”错误;D项中的
15、“很少道德地对待”错误。 解析 26:答案A。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用词不当,主要考察实词用词不当中的成语用词不当。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骨鲠在喉: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咎由自取:咎:灾祸。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结合题意可知,选项A成语使用不正确。 解析 27:答案A。题目详解:文段中对作者写出的文字进行描写,具体解释为能反映时代的壮阔、生活的丰富,同时还需要作者有阅历、有思想。也就表明了作者写出的文字比较有感染力,让人读后感到激动人心。“石破天
16、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惊天动地”一般是对事件的修饰,“动人心迹”侧重是否能打动人。因此,排除B、C、D。 解析 28:答案A。题目详解:B项“无一天体是固定不变的”,即没有一个天体是固定不变的,是双重否定即为肯定,即所有的天体都是运动的,排除。C项罪犯是了解现场情况的,并不是说了解现场情况的都是罪犯,无法由某甲了解现场情况推出某甲是罪犯,排除。D项,四川人爱吃辣,无法推出爱吃辣的都是四川人,排除。所以答案为A项。 解析 29: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应关系“人物提出的计策:故事中的人物”。D选项中两个词也是这种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解析 30:答案C解析公文的签发
17、是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公文的草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公文就可据以生效;公 文的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是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公文的批办是指机关领导人对送批的文件如何处理所 作的批示。公文的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以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公文的核发是指在公文正式印发之前,对经领 导人签发的文稿进行复核并确定发文字号、分送单位和印制份数的一项工作。 解析 31:答案B。题目详解:功亏一篑指事情做到最后一点没能坚持完成,以前的努力全白费了,由于文中“工作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可知工作已经到了最后之差
18、一点了,此处选择“功亏一篑”最为合适,故答案选B。 解析 32:答案A。题目详解:图腾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与祖先崇拜有关,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因此BD属于图腾。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因此C选项也属于图腾。而A选项中蒙古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属于宗教信仰,所以选A选项。 解析 33:答案A。题目详解:手机可用来通话,而酱油可用来调味。 解析 34:答案A。题目详解:根据四个嫌疑犯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乙和丁的回答是矛盾的,那么说乙和丁中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题目中说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所以,甲和丙说的是都是假的,甲说不是他干得,那么就是他干的,所以,本题选A。 解析 35:答
19、案A【解析】“琵琶”和“乐器”是种属关系,“琵琶”和“木材”是成品和材料的关系,A项正确;“水墨画”是一种艺术作品,不是一种工艺,B项不正确;“浮雕”是一种艺术作品,不能说是一种建筑,C项不正确;“竹简”并不是一种书籍,只是古代一种书写的载体,若干竹简编缀在一起的叫“册”,D项不正确。 解析 36:答案悚然:害怕的样子。惘然:失意,忧思疑惑不解,不知所措。悻然:怨恨愤怒的样子。愕然:形容吃惊。根据词义和语境,答案为D。 解析 37:答案B。题目详解:题干中提到冒险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此无法得出冒险的人是否有打虎的本事,排除D项。也无法推出冒险的人是否将山中的老虎看作“纸老虎”,排除
20、C项。但冒险的人是知道有危险而上,并非心里有底,排除A项。正确答案为B项。 解析 38:答案B。题目详解:文段首先介绍了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得到的调查结果,随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即“在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每个政党中有过三分之一的选民说,他们对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施政纲领已不再着迷,如果有第三个政党成立,他们将会加入这个党”,换言之即“对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施政纲领已不再着迷的选民,被很不相同的施政纲领所吸引”。后文又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对“三分之一”这个数字进行了补充说明。可见B项即为作者意在强调的重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析 39: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只有“提高”
21、才能与“水平”搭配,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40:答案C。题目详解:这是一个史实题,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使刘备信服,拜其为军师,由此就可以断定C为应选项。 解析 41:答案C。从骨制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所代表的生产力到蒸汽机、电气、原子能、计算机,再到当前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生产力,这说明生产力及其表现形态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历史性。此外,生产力还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社会性指生产力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22、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这两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出来,时代性也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因此A、B、D错误。 解析 42:答案D。题目详解: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是对象和人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D项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A、B不是对象和人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C项为并列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解析 43:答案C。解析:A项为故意损毁文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项为倒卖文物罪: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
23、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C项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可能判处死刑的情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D项为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解析 44:答案A解析根据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强制拘留、强制扣留、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强制约束、强制遣返、强制隔离、强制治疗、强制戒毒、强制传唤、收容审查、强制履行等。 解析 45:答案
24、D。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题目详解: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描述性规范强调“特定情境下”“群体成员应该做什么”。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标语”告诉人们“应该”节约用水,A属于描述性规范。B中“守则”和C中“标准”告诉人们“必须”做什么,B、C属于指令性规范。D中“人生规划”不是“特定情境下群体成员的行为和准则”,D不属于群体规范。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 48:答案C。题目详解:根据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其主旨在于描述法律规则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A项不是文段要表达的重点;B、D两项中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
25、应为“商品经济”,且D项中“是一种最完善的法制”的说法无从考证。C项描述了法制观念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符合文段主旨。故选C。 解析 49: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文段中提问方式为“意在说明”,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所在。整个文段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展开,第一句讲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生活难易程度不同,接着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力的成本较城市低,故农民工愿意接受很低的工作报酬。尾句提到正是由于农村生产劳动力的成本低,使中国从全球化中获益,其言外之意就是这种二元化的结构还是给中国带来一定好处的,换言
26、之还是有其合理性与存在价值的,这种合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得低收入者也能在农村过得舒适,二是使中国从全球化中获益。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 解析 5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投资、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行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故选A。 解析 51:答案D。题目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引擎是车辆行驶的动力来源,心脏决定血液循环,引擎决定车速
27、。 解析 52:答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在方法论上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 解析 53:答案A。题目详解:通过观察本题涉及的5件事可以发现:面试应该是本题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可以直接排除B、C、D。再检查A的排序,可以看到整个事件的顺序是:先与领导发生冲突,再辞职,然后南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看到招聘信息,最后开始面试。完全符合逻辑,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 54:答案C【解析】A项不符合定义中的“利用电子设备”“欺骗敌方的电子侦察”,排除。B项不符合定义中的“对己方的相关信息进行伪装或虚假模拟”,排除。D项并没有使敌方
28、对己方部署作战能力和作战企图等产生错误判断。C项符合定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解析 55:答案D。题目详解:反例法。D项指出一部分人对某种现象并不认为是时尚,从而否定了“时尚不分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也不分男女老幼”的观点。 解析 56:答案A【解析】根据前两个词之间的种属关系,可以排除BCD。最后一个词是与第二个词相关的职业。 解析 57: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成语含义的正确理解。拍手叫好:形容心情十分高兴,对某事赞道,称赞。, 惊喜欲狂:高兴地快要发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唏嘘一片:怀疑的声音一片。惊愕失色: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哄堂大笑 :
29、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惊叹不已 :对看到的,知道的非常惊叹。窘境:使人为难、害羞或难堪窘迫: 使苦恼或窘迫;尤指使经济困难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文中提到考官以“骑父作马”取笑林则徐父子,众人则以大笑回应,“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符合题意。由于选项词语各不相同,所以可判断答案为C。 解析 58:答案D。题目详解:联系上下文,这个词放在这里最合适。 解析 59:答案B。题目详解:B句可以理解为“他不认识我们局长”,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局长不认识他”,存在歧义。 解析 60:答案B。题目详解:文中并未提到“和谐文化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所以B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 解析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