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体制改革百题问答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文化产业?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定义和行业划分标准,各国之间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行业范围、统计口径等均存在差异。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的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补充。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还可组合出文化产业
2、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文化产业相关层。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行业大类;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它文化服务等三个行业大类;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个行业大类。2、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快速增长,质量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但无论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还是管理体制、工作方式上,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文
3、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一方面文化资源大量闲置,一方面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还不多。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2)小康社会要求高度繁荣和发达的文化,文化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现有的文化生产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许多方面还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由政府包揽,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没有形成进入市场主动竞争的意识和体制。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
4、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4)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既带来有利条件,也面临国外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国外文化大量涌入,如果不能迅速建立我国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我国的战略利益,就有守不住打不出去的危险。文化发展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不相适应。(5)高新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的应用,带来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在这方面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在体制、结构和管理上反应不敏捷。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形势不相适应。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2)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
5、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4、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
6、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是什么?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
7、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6、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7、如何积极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
8、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
9、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8、如何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工作?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3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
10、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9、中央对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有什么新要求?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报刊及广播电视资源,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
11、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10、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就是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体制改革
12、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一类是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的改革。前者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后者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通过改革,既要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又要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做到“两手抓、两加强” 。11、如何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坚持和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宣传内容的终审权。对新闻媒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
13、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12、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十一五”期间,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的文化发展。要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实行以项目投入为主,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增强自身发展活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4视业、文艺演出业
14、、文化旅游业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网络服务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文化娱乐业、体育休闲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产业。经过 5 年的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项目,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基本形成门类较齐全、技术较先进的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市场体系,使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 20%左右,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左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13、我社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
15、思路是什么?按照国家和省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立足我市报业及传媒业实际,在盘活存量和扩大增量的发展中,用市场的、资本的和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手段,整合市属传媒领域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资源,构建一个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体制平台,打造一个跨媒体的、现代化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传媒集团,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成长为中原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企业。14、我社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坚持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政策,坚持宣传和经营两分开的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通过改革,
16、用政策明确郑州日报的事业性质,并落实好舆论导向、办报理念、队伍建设、资金支持等保障措施。进一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形成以党报为龙头,以都市报为骨干,以专业报刊为两翼,未来以网络、频道、频率为延伸的报、刊、网、台互动的完整的立体传媒体系,同时积极发展与媒体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扩大经营规模,力争经过 10 年的努力,将中原传媒集团打造成跨行业、跨区域、多媒体、多品牌运行的中部地区大型传媒集团。15、我社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依据是什么?我社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依据主要是根据国办发2003105 号和豫政办发200477 号文件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
17、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郑发200521 号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16、文化体制改革中,报社在保障职工利益方面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改革中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实行人员分流,妥善安排富余人员,在改革中处理好国家、报社和员工个人的利益关系。17、在财税扶持方面,省市有关政策有哪些突破?税收方面的主要优惠政策有:(P64-66)财政投入方式将逐步从“养人”为主向“养事业”为主转变,从“养单位”为主向“做项目”
18、为主转变。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建立按照提供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财政补助的机制,并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对于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宣传文化单位,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建立和完善奖5励机制,促使其走向市场。18、对新闻媒体改革的主要要求是什么?新闻媒体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科学划分新闻媒体的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抓好宣传,搞活经营。对我们报社而言,一是郑州日报 、 郑州晚报保持事业性质不变,要围绕确保正确舆论导
19、向,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实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创新采编机制。 郑州晚报要尽快改建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报社的经营部分,逐步通过公司制改造,吸收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19、为什么既要注重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要注重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一方面相当部分的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有社会引导功能。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绝大部分都要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商品交换,转化为群众的消费。只有把文化产品变成商
20、品,变为广大群众的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所以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紧密相连的,占领市场和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只有更好地占领市场,才能更好地占领阵地。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越好,社会效益就越实在,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否则既没有社会效益,也没有经济效益,更无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创作和生产更多的健康向上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去占领市场,赢得群众,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走上良性发展轨道。20、文化事业
21、单位转企改制中分流人员的安置政策是什么?对转制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5 年以内的人员,在与本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提前离岗,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企业办法办理退休手续。对于自收自支又有负担能力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前的原在编在册正式职工,工作年限满 2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 5 年以内,或工作年限满 30 年的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在转制时可提前退休。提前离岗或提前退休所享受的工资福利及养老金,按照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通知有关规定办理。转制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同原事业编制内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转制后,根据经营方向确需分流人员的,按照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的有关规定,妥善安
22、置。21、2005 年国家出台了哪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政策?2005 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扩展,一些涉及到敏感领域的法律性和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不仅在数量上,更在分量上引人瞩目。 2005 年,陆续发布的一些重要的文化体制改革类文件包括: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 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等。6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22、文化事业单位的范畴是什么?
23、中央有关文件规定,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 、科技馆、群艺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23、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式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的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改
24、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主要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新闻媒体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网络传输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可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主业服务。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中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对不同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各类人才的有序流动;建立健全财务
25、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24、什么是人员聘用制度?怎样推行人员聘用制度?人员聘用制度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在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建立聘用关系的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应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报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单位还应当成立聘用工作组织,负责对人员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事项提出意见,报本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后组织落实。单位聘用人员,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和工资待遇等事项;(2)应聘人员提出应聘申请;(3)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4
26、)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考核,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5)聘用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6)签订聘用合同。25、怎样搞活内部分配制度?文化事业单位如何实行档案工资与内部结构工资相分离?文化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按照*精神。一是可以搞活津贴分配。根据单位的行业特点和工作的繁易程度,选择便于考核和管理的分配办法,如:定档增减法、岗位系数法、联责计分法、计件分配法、部分浮动法、二级核算法等等,单位可以根7据实际选择一项或多项办法执行,也可制定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分配办法。允许单位将年终一次性奖金等与津贴总额捆在一起进行分配。二是对事业经费由国家定额或定项补助的文化事业
27、单位,可以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在执行国家制定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基础上,将工资总额包干与事业单位经费包干(或预算执行的情况)相结合,在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内,根据目前的实际人数和承担任务,确定单位的年工资总额,由单位包干使用,单位享有内部分配自主权。包干期间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留用,超支抵扣。三是对财政拨款为零(原自收自支)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以推行工效挂钩,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考核挂钩的办法。四是可以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文化事业单位在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时可选择上述一项或多项改革形式,也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其它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分配方案。公益
28、性文化单位可实行档案工资管理与内部搞活分配相分离。即:人事部门审批的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等载入本人档案,仅作为交流调动或计发退休费的依据。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制定并实行内部结构工资制。如:院(馆)内部结构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制等。26、对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哪些政策规定?对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方面,有以下一些方法供各单位参考:一是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包括允许事业单位将拥有的科技成果(含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和个人声誉作价入股、事业单位将其科技成果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有偿提供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二是对具备条件的单位主要经营管理者试行
29、年薪制,由单位提出确定岗位年薪的依据、应履行的职责、目标要求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三是对事业单位关键岗位起关键作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的实际作用试行协议工资,其工资水平和支付方式可通过单位与本人协商的办法确定;四是对为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以及为单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专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在单位可结合实际给予一次性奖励;五是对事业单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及新世纪拔尖人才实行专项津贴。真正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在分配方式中得到有力体现,为优化人才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可参阅*。27、文化事业单位职工可以提前退休吗?文化事业
30、单位在深化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的同时,对富余职工可实行提前退休。具体政策是:*的人员,本人自愿并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事局批准可实行提前退休。28、月平均工资包括哪些项目?同月基本工资相比增加哪些项目?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主要包括职务工资(固定部分)和按规定比例计发的津贴(活工资)两部分。但月平均工资除基本工资以外,还包括*29、文化事业单位职工提前退休的“三金”要不要缴纳?如何缴纳?文化事业单位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市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一次性缴纳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费、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即:统称“三金” ) ;凡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
31、险的,不需要缴纳“三金” ,仍按原渠道或财政列支离退休费。8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基本要求30、哪些文化事业单位要转企改制?转企改制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凡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文化事业单位,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制为企业。其中属经营型、社会中介服务型和其它企业化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部分都要进行转企改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可以转制为企业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大致有六类:一是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部分,影视剧、综艺娱乐和体育科教等节目的制作、销售部门;二是目前仍保留事业建制的少数新华书店、电影厂、影剧院、电影公司、演出公司等单位;三是党政部门、新闻单位
32、、行业组织、人民团体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四是除国家重点扶持以外的一般艺术表演团体;五是科学技术、竞技体育、音乐美术、生活休闲类等方面的报刊社;六是已经正式批准组建的出版集团,可与目前所属的人民出版社等政治性或公益性较强的出版单位分开,其余整体改制为企业。转企改制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形式。对无法正常运作的单位,可采取歇业、人员分流的办法。31、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1)提出申请:转企改制的单位向主管部门(公司)提出改制申请,主管部门(公司)报市编委办确认,批复同意后改制。(2)资产评估:改制单位持主管局(公司)同意改制的批文到市国资委办理资
33、产评估立项手续;立项后,由改制单位委托具有省及省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土地资产委托有资格的土地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并入整体资产评估报告中) ,同时,对不良资产的核销报市国资办、财政局批准;评估结果报市国资办确认并界定产权(土地资产评估结果由市国土局确认) ;根据有关规定,改制单位办理资产剥离、提留以及土地资产处置等手续。(3)方案制订:拟订改制方案,并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形成决议。(4)方案报批:改制单位准备有关文件送有关部门论证审核。(5)方案实施:方案批准后,出资人交付出资;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通过公司章程。(6)办理登
34、记和其他手续:改制单位持改制批文及有关资料到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同时由改制单位主管部门向市编委提交撤销或退出事业单位序列的请示。在改制单位经工商部门核准企业注册登记的同时,由市编委下文撤销其事业单位建制,并由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负责办理事业单位注销登记手续。32、改制方案应具备哪些内容?单位上报的改制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单位概况。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名称、所在行业、主要产品、隶属关系、在职职工的人数及其构成、下岗职工和离岗退养职工的人数、单位占地面积、单位资产(包括资本)的构成等内容。(2)单位近三年经营状况单位经营状况主要用近三年以来所完成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来描述。9(3)单位
35、改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单位资产的现状和处置情况,包括:改制前帐面的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评估后的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市财政局确认备案后的总资产、总负债和净资产;单位资产的核销、剥离、提留情况;土地资产的处置情况,包括具体座落位置、面积、用地性质等;预提后资产的盈亏情况;剩余资产的处置情况。(5)改制的形式和内容,包括:改制的范围及对外投资;改制形式;改制后的单位名称和住所地;注册资本和股本结构;出资人及出资方式;法人治理结构;其他有关事项;(6)改制后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7)人员分流安置情况(包括提前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分流安置情况)(8)离退休人员管理;(9)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
36、相关建议。33、上报改制方案时需提供哪些相关资料?(1)具有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市国资委出具的资产评估确认备案依据。(2)改制方案中国有资产核销、剥离、提留等,要提供必要的依据和相关的资料。(3)职工(代表)大会对改制方案审议后形成的决议。(4)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安置方案的决议。34、改制方案的审批办法怎么规定?市政府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及评估确认后国有净资产在 500 万元(含)以上,或具有特许经营权的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评估确认后国有净资产在 500 万元以下事业单位的改制方案,经各主管部门牵头召集市有关部门论证审核后,由主管部门会
37、同市人事局、国资办、体改办批准实施。改制方案同时要报备市文改办。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人事管理35、如何做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的社会保障工作?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待遇不变。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离休人员医疗保障待遇不变,医疗费转制前由财政供给的,仍按原渠道补助,转制前由单位负担的,转制后参加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对有困难的单位,财政予以补助。1036、转企改制时,哪些人可以提前退休?文化事业单位改制时,改制前的原在编在册正式职工,工作年限满 2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 5 年内(含 5 年) ,或工作年限满 3
38、0 年的人员,本人自愿并书面申请,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市人事局批准,可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可按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提前退休人员自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应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和领取的退休费,从单位净资产或有效资产中扣除,以货币形式划拨给社保经办机构。37、退休职工(包括提前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问题如何处理?38、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包括提前退休人员)由哪里管理?五、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39、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提前退休人员提前退休年限内“三金“如何缴纳?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按规定一次性向社保局、市医保中心缴纳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费、
39、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1)提前退休人员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费:按本人提前退休时核定的退休费和 3%的年递增率从退休费列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之月起,计算至法定退休年龄。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费由单位全额缴纳。(2)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按提前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工资基数 23%的缴费比例和 3%的年递增率计算至法定退休年龄,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数 6%的缴费比例和 3%的年递增计算至法定退休年龄。(3)医疗保险方面:事业单位改制前已参加郑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单位按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 15%的缴费比例和 3%的年递增率计算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基
40、数 2%的缴费比例和 3%的年递增率计算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事业单位改制前已参加郑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照企业管理并不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单位按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 9%的缴费比例和 3%的年递增率计算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个人应缴部分由单位代收,单位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时,与单位应缴费一并一次性向市社保局、市医保中心缴清上述三项费用。40、改制时单位与职工解除聘用(劳动)关系或批准辞职的,经济补偿金如何发放?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时,单位与职工解除聘用(劳动)关系或经批准职工辞职自谋职业的,按职工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计发标准按职工本人解除聘用(劳动)关系或批准辞职前 12 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