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2011信阳部分学校高二历史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31510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信阳部分学校高二历史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2011信阳部分学校高二历史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2011信阳部分学校高二历史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2011信阳部分学校高二历史联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2011信阳部分学校高二历史联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1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座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如需改正,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要答在 试题卷上。3、 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第卷(选择题,共 50分) 1、周襄王元年(公元前 651 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定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

2、。订立如此盟约A、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B、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C、 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 D、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2、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

3、制的本质区别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5、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B、唐朝三省互相牵制C、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了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2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他评判三代地方行

4、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弱C、能否掌握选拔人才的权力 D、能否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7、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这些“雄略之主”加强专制集权的相似措施是A、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C、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科举取士和监察制,削弱地方权力8、 唐摭言载:“进士

5、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人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C、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9、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10、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

6、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 ,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 。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A、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C、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D、观看此类喜剧不利于雅典公民素质的提高11、图 10是某同学在学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后所绘制的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漫画。该同学的作品 A、直观地反映了雅 典公民的盲从性 B、全面地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性C、准确地揭示了直接民主的缺陷 D、错误地扩大了雅典民主的范围12、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

7、官在执法过程中所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3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13、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 。上述规定体现出 A、 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C、 十二铜表法兼顾奴

8、隶利益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14、塞内卡(公元前 4 年公元 65 年)是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赋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塞内卡反对奴隶制度B、塞内卡表达了天赋人权的思想C、斯多亚学派思想为罗马法观念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D、塞内卡的观念与儒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15、昔日,王子婚外情、王妃遇车祸丑闻不断的英国王室形象大损;如今威廉王子与平民女凯特的婚礼(右图) ,极大地改善了王室的形象,就连首相和内阁也很高兴把婚礼打造成为

9、“世纪婚礼” 。这表明A、英国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国王和王室手中 B、国 王和王室的存在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C、首相和内阁听命于英王及其王室 D、王室的作用有时会大于内阁16、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 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17、在 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

10、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对材料中“日出”理解最正确的是 A、赋予政府权力,有利于国家稳定 B、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C、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418、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钱乘旦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

11、权C、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D、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19、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A、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20、德国 1871 年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国 1875 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下列对其原因分析比较合理的是A、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利益,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共同争取的权利B、德国迫切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法国要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C、德

12、国是为了维护军国主义传统,法国君主派是为了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D、德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一成果,法国主要是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21、马克思在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 ”“信仰的奴隶制”是指A、 “人皆僧侣” B、 “因行称义” C、 “人皆上帝” D、 “理性至上”22、1861 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 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23、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

13、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24、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他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B、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C、城 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D、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利25、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

14、符合” 。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重视经验积累 B、重视定量分析 C、重视科学实验 D、直接服务生活第卷(非选择题,共 50分)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5注意事项:1、请使用 0.5mm 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 试题卷上。2、答卷前请 将密封线内的相关项目填写 清楚。3、本卷共 3 个小题,第 26 题 20 分,第 27 题15 分,第 28 题 15 分,共 50 分。26、 (20 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故 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

15、度。材料二 古希 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 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 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 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材料三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 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 谓左 、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 迪耶萨迪奇 海伦琼斯建筑与

16、民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6 分)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请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支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2 分)(2)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6 分)(3)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6 分) (要求:不要分别叙述,要综合概括)27、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德宗建中元年(

17、780 年), “(杨)炎遂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 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德宗善而行之,诏谕中外。 ”唐会要八十三卷租税上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 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

18、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 纳之费,加以赠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 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 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七十八卷食货志二(1)依据材料一概括杨炎的两税法的主要特点。 (6 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一条鞭法与两税法有何不同?(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3 分)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秋瑾被清政府以革命罪杀害后引起舆论的不同反应。 申报云:“秋瑾女士曾至日本游学,程度颇高。近被人指为徐锡麟党羽,遂被拿 获,立予斩决,闻者莫不懔懔”

19、。秋瑾 “殊负新学名誉,此次惨被株连,无不同声叹息。 ”时报则发表文章称秋瑾是一个如“俄之苏菲亚、法之 罗兰夫人”的女 权革命者。 “(秋瑾)女士平时持论谓:女子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仰 给男子,今新少年动曰革命,革命。吾谓革命当自家庭始。所 谓男女平权是也。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 16号以整页的篇幅刊登了徐锡麟与秋瑾的大幅照片,孙中山则说:“ 秋侠虽已捐躯,火神依然存在,毋忘我浙东受难同志。 ”材料二 范文澜说:“ 秋瑾是中国 历史上妇女的伟大代表人物。 ”“她认定革命是救国的唯一道路”,并“坚决走革命道路”。 “她在轩亭口从容就义,用纯洁的血为中国妇女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路线来,后来千千万万的爱国妇女,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 队伍,正像秋瑾所希望的那样,为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 ”(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申报 时报 民报对秋瑾之死的不同评价。 (9 分)高一历史试题 第 页 共 6 页7(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秋瑾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