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思想品德 3.内容: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十五课第一框题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4.课时:1 5. 教师准备: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图片、百度视频、百度 MP3 等中搜索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相关教学材料,其中包括教案、教学课件、练习题、文献资料、图片资料、 视频音频等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视频 ()上搜索下载现实生活中不良诱惑方面的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6
2、. 学情分析 七年级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 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2惑 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抵制不良诱惑教育,提高 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7、媒体选择和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 二、教学课题 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 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3、,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 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的内容, 从属于第七单元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 。 本单元的主题是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包括两个项目内容,第一个项目“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主要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明 确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在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首先通过百度搜索,查阅最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事情对你有何启示? 探究活动二
4、:网络少年走上不归路 通过课件展示网络少年走上不归路视频,介绍钟小彬同学因迷恋网络游戏而走上不归路。视频网址:设计问题: 1、钟小彬发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2、我3们应从钟小彬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3、钟小彬有没有改写人生的机会,能不能不走这条路? 探究活动三: 有一天,走出网络游戏阴影的小军放学回家,在自家的邮箱里看到有一封厚厚的邮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家 乡镇企业寄来的宣传材料。小军发现这些材料是介绍犯罪手法和宣传淫秽的不健康读物,属于非法出版物,就把它 们交给了学校的老师。他想,其他学校的同学也可能收到类似的邮件,如果有同学订购就会受毒害。于是他向当地的新闻出版局和公安机关写信举报,结果这
5、家企业受到应有的法律严惩。 请你针对小明的做法进行简要评析 第三步:【课后拓展案】 ,该过程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拓展提升。【文明构建我行动】 小军所在社区举办“我为争创文明城市做贡献”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举办“拒绝不良诱惑”的宣传活动,小 军想为争创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假如你是小军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为社区设计拒绝不良诱惑的宣传标语或漫画,广而告之。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2、想一想,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检测看我显身手】 见导学案。 【课后拓展案】 面对诱惑我有招 假如你收到此短信:“某某驻中国分公司为答谢广大朋友对公司的支持与厚爱,特进行手机号码抽奖活动,恭喜你获得二等奖,
6、奖品为价值 12 万元的轿车一辆,联系电话:138647xxxxx。 ”你会不会拨打此电话呢? 除此以4外,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不良诱惑?你是如何对待的?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但也存在许许多多的诱惑, 作为花季少年的我们, 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去对待, 对不良诱惑要敢于说“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拥有花季人生。六、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实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
7、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 (二)视频材料的播放,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根据课堂观察,学生观看时神情专 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完后反响强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教师再适当点拨总结,从而深化了主题教 育。 (三)通过本节课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 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 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 环境而异。5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 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七、教师个人介绍: 吴明学,大学学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潍坊市思想政治教学能手和昌乐县思想 政治教学能手,现在昌乐县唐吾镇中学任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2010 年 2 月被评为潍坊市信息技术 与学科整合骨干教师,2010 年 4 月参加了昌乐县和潍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选,并获奖。近几年,在历 届县市电脑制作活动中多件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