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氓教案篇一:氓教学设计氓教学设计东莞中学语文科 曾维芬课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教学目标: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关注诗歌的细节描写。2、掌握“比兴”手法。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入挖掘文本。课堂安排:学生自主探讨,教师适当点拨。第一课时:一、导入,然后教师朗读课文。二、学生自由读一遍,不清楚的字音查字典,然后齐读两遍。三、对课文注释中的关键字词加以解说和补充。四、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五、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总共六个章节。设问:1、能否删去诗歌第三第四节?这两节记叙很少更多的是抒情和议论。删去这两节对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没有影响,但会使女子的形象没有那么丰满,
3、削弱氓和女子性格特点。 (第三节写了女子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了当时男女不平等的地位,告诫年轻姑娘吸取教训。第四节是女子痛斥氓的负心行为。 )2、能否将诗歌的第三第四节调换到其它位置?不可。此处用了“比兴”手法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第三第四节起到过渡作用。第二课时:一、 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常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美貌,然而这篇文章用桑叶来比喻女子,为什么不用桃花呢?后文有斑鸠吃桑椹,以此来暗喻女子
4、为爱情而痴迷。女子回娘家的途中吟唱这首哀伤的歌,在途中她刚好看到了桑树,触景生情。(以实景起兴的例子,在诗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大家熟悉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以眼前实景为发端起兴的。 )二、诗歌第四节是女子对婚后生活的回忆,痛斥男子的负心,抒发了怨愤的心情。可是有一句话似乎多余,至少用在此处显得突兀。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歌中共有三次提及“淇”水。找出来并分别说说用意。第一次写淇水,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这里的淇水应该就指河名,反映姑娘对氓的情谊,依依惜别之情见于行间 。第二次写淇水,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回忆嫁时的情景,也以打湿车上的帷幔来喻自己的择婿不慎
5、 。(这里也可以说是女子回娘家又路过淇水。淇水汤汤来衬托渲染女子孤独无助,内心悲愤极不平静。 )第三次写淇水,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这就是一个比喻的用法,就是说,做什么都要有个限度的意思。三写淇水正为我们提示了女主人公思绪的轨迹。三、概述诗歌中男女主角的性格特点。氓:乖僻、虚伪、薄情、暴虐、始乱终弃、言行反复女子:纯真、热烈、勤劳、温顺、忠贞、坚强、刚烈四、有人称氓是“中国第一弃妇诗” ,也有人认为这不是弃妇诗。请说说你的看法。1、这是弃妇诗。氓之前渴求和女子结婚,后来却“士贰其行” , “至于暴矣” 。氓从内心里背叛女子,抛弃女子,从肉体上摧残女子,所以这是一首弃妇诗。2、这不是弃妇诗
6、。 氓中的女子并没有被赶出夫家,而是主动与男子决绝。面对氓感情上的冷淡,女子没有哀求乞怜,主动修好,她的内心经历了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伤痛悔恨深刻反思总结教训毅然决绝。氓中的女子是不满丈夫对她感情的冷淡、变心和家庭暴力而主动离开夫家的,既然是主动离开,那么何来“弃妇”之说呢?如果把她定性为弃妇,那是对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女性独立的可贵精神的一种否定,也在无形当中削弱了对氓的批判力量,因此,不能将氓定性为弃妇诗。篇二:诗经氓的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一个凄
7、美的爱情故事。他和她是故事中的两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二、知识积累1.诗经简介(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 11 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 6 世纪)约500 年间的诗歌,共 305 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并沿用至今。(2) 诗经按乐曲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板书) “风”指“十五国风” ,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 15 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 “
8、鲁颂” “商颂” ,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3)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4)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 “比” “兴”三种。“赋”者,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 ,即比喻;“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5)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
9、骚” 。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2.简介氓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可以自由恋爱。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女主人公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诗人借被弃回娘家后女主人公口吻写下了氓这首诗。这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三、文本解读1.听氓的配乐录音带,要求学生给个别字词注音。2.学生齐读全诗,诵读提醒: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二二节拍) 。3.整体感知,结合课
10、文注释疏通大意。女子自述其婚恋悲剧:诗的开头从两人定情写起,“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口气活泼俏皮,见出女主人公“率真直爽”的个性。 “送子涉淇.秋以为期” ,写她虽然责怪“氓”没有请媒人来正式提亲,没有立即答应“氓”的求婚,可是面对生气恼火的“氓” ,她情意绵绵地一路相送,并温柔地劝慰他,最终答应秋天办婚事。这几句表现了她是一个温柔而有主见的女子。从诗的最后一章里的“总角之宴,言笑宴宴”来看,两人小时候是邻居,关系很融洽,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两人的家离得比较远。因此,两人之间是有很深的感情基础的, “氓”贸然来求婚并不冒失,女子答应了他也不是出于轻信。两人关系明确后,女子开始享受甜蜜(有时候带
11、点苦味)的恋爱生活。 “不见复关载笑载言”写出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挚依恋。 “尔卜尔筮以我贿迁”写两人很顺利的结婚了。“桑之未落不可说也”是议论性的诗句,暂时中断叙述事,却又隐隐暗示了接下来故事的走向。 “吁嗟鸠兮无与士耽”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士之耽兮不可说也” ,语气舒缓下来,流露出女主人公的无奈和无助,令人同情。“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透过桑叶衰败的景象让人预感到不如意的事情终究发生了。第四、五两章总括婚后生活状况,并表明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 。雪上加霜的是,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她,反而笑话她,她只能自己伤心!回忆至此,女主人公的心情低落到极
12、点。最后一章表明女子决绝的态度。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恨、留恋、痛苦等复杂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只有干脆明了的说算了吧!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女子的清醒与坚强。4.自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明确: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故事从“氓”来向她求婚写起,女子虽然对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满意,但还是答应了他;接下来写两人的恋爱生活,着重表现了女子对“氓”的痴情;两人很顺利地结了婚;婚后的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劳着家务;时光流逝,随着生活的好转, “氓”的脾气却变得粗暴起来,他的行为也荒唐起来,
13、对女子始乱终弃并且没有回头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伤心难过。但是,对于这种状况她不会无限期地忍受下去,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彼此决绝了断吧!(学生阐述,教师加以引导形成板书)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第五章:补叙婚后的苦楚和处境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5.文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的情感一直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阅读全诗,感受一下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 (感情基调)第一至二章:恋爱热情 幸福第三至五章:婚变怨恨 沉痛第六章: 决绝清醒刚烈、坚强6.在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基础上,诵读全诗,要
14、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出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第二课时一、检查课文诵读情况二、合作探究1.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男主人公:“抱布贸丝” ,假借拿布换丝来和女主人公谈婚事。女主人公:深情远送,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婉言拒绝,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男: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女: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3.女主人公源于感情的变化,她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也在不断变化,有“氓” “子” “复关” “尔” “士”等。4.分析诗中人物形象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卑鄙的男子“氓”的形私自利的坏家伙。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女人对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