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内容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认识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教学目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难点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956-1957 年)1、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建设道路。(1)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经历了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特点是生产力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
2、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不发达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本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为了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惟一可以学习的是苏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举例)但是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以下问题:经济方面:一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发展重工业,造成了不良后果,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很慢。二是国家对农民挖的太苦。集体农庄建立后,通过义务交售和实物支付的方式,无偿地拿走农庄很大一部
3、分产品。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国家又用扩大剪刀差的办法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1953 年粮食产量 8250 万吨,底于 1913 年沙皇时代的8600 万吨)三是经济管理体制僵化。30 年代形成了以中央部门管理为主,实行统一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统的过死,地方没有一点机动权。政治方面:一是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二是苏共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不好,只剩下了共产党;三是民主政治不正常,肃反扩大化,个人专断严重,个人崇拜。历史经验再一次表明,革命道路不能照搬外国,建设道路同样不能照搬外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
4、自的问题,要独立思考。民主革命时期实现了第一次结合,现在要实现第二次2结合。要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建设道路。2、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1956 年 4 月论十大关系 )(1)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经济方面: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集体和个人;中央和地方。政治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思想方面:是非关系。对外方面:中国和外国的关系。3、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
5、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4、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1957 年 2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学说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概念。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
6、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的特点。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这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要动摇、背离或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有领导、
7、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一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的两类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用民主说服教育的办法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3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兼顾国家、集体、个
8、人利益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平等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展,发展我国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5、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1957 年 7 月1957 年夏季的形势 )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六有政治局面)(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19581978 年)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1)发动原因目的:尽快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从国际上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无时不希望
9、颠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如果中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不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安全就不能保证。从国内来说 ,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薄弱的,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态,不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拥有现代工业、农业、文化科学技术,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巩固。(2)错误所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经济规律,超高速发展,高指标。盲目变革生 产关系,脱离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思想实际。农业战线上:共产风、瞎指挥、浮夸风。片面发展重工 业。大搞群众运动(全民大炼钢铁)(3)后果(危害)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比
10、例失 调;人们生活水平下降。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1)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目的: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图谋,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等现象,防止国内资本主义复辟,并为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寻找一条途径。主要论点: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手里。4(2)“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所在阶级斗争扩 大化了,夸大了和平演变的现实危险性。对象错误: 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作修正主义。方法错误: 大民主的方法,踢开党的领导不讲秩序。(3
11、)“文化大革命”的危害政治上, 严重混淆了敌我关系,损害了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上, 造成极大的混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被歪曲,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经济上,严重破坏了生产,经济遭到重大损失文化上, 给文化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灾难。3、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毛泽东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模式建立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人人都为公共利益而劳动不计报酬人人生活相等差别很小(平均主义)各地区在经济上自成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政治挂帅:批判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向重工业倾斜;群众运动:(2)习惯于搞阶级斗争:
12、容易把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当作阶级斗争。(3)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应该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虽然出现失误,但是仍然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比如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和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 1毛泽东还从哲学的
13、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 100 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同时,1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70 页。5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等等。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
14、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 20 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
15、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二、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16、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在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应当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是,要想真正统一全党的认识,以便理直
17、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回顾一下我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从认识根源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一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此外,还有一些6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例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这种观念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撇开小生产统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不说,根据马
18、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供的认识来源,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 就经济方面说就是公有制、按 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即它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所在。 这些方面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这样的认识,其逻辑结论必然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 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计划经济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 缩小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 ”。 “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上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
19、渡” ,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地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地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当这种“一大二公”不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主张和做法,在实践中发生问题、遭到抵制时,又很容易被归结为是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反抗,因此就强调通过阶级斗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提出阶级斗争为纲。而为了给它提供理论根据,后来还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说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总结这段时间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发现, 认识社会主义如果只是停留在社会主义特征或基本特
20、征的层次上,归纳出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具备或必须具备的一些最一般的属性,优点是可以清楚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的社会形态区分开来,不足的地方是这种认识主要在于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如果没有同建立社会主义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认为已经完全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我们越是努力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的这些特征,努力把各种被认为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特征的东西从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结果是离社会主义要达到的目标却越远。 “文化大革命”时期,从表面
21、上看,我国社会经济 生活中各种被看作资本主义的东西无不遭到猛烈的批判,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似乎表现得最充分,但是我国的经济却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理论和实际的这种严重反差告诉我们,仅仅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足以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实践的发展和它所提出的问题,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不是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本质表现?是不是还有更高于它的,具有更高概括性的本质属性存在而我们没有加以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同事物的现象相比而言,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而事物的本质又是可以区分的,即可以有一级本质、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之分,即反映事物
22、的本质的深度和概括程度可以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基7本特征的范畴,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范畴,但还不是表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概念,在它以外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本质有待发现。邓小平之所以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基本特征区分开来,针对的正是过去我们只是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形成这种特征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比形成这种基本特征更为根本的目的和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道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
23、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1)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20 世纪 80 年代初)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鉴于我们过去搞了 2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生活提高不多、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实际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2他认为 ,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
24、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 义的优 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86 年)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986 年 9 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
25、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 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 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3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 年 12 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4(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正式形成(1992 年)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 1992 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
26、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3 页。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72 页。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64 页。8(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
27、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过去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制度属性的范畴。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不是 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 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1)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从我国社
28、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之所以不完全清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时期内甚至用阶级斗争为纲取代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此外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3)适应当前
29、的时代特征的要求。从时代特征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邓小平强
30、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5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 页。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原来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比较快地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
31、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这又是在存在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他指出,我们发展生产力,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
32、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33、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4、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 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 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过去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甚至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制的程度,导致远离根本目的的结果。这在多次出现的“穷过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也是因为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孤立地看待是否符合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特征。10因此,提出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
35、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针对性,一方面是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
36、建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三、社
37、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略讲)(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二)怎样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要懂得“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 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的任务。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6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使6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