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学基础知识音 乐 编第一章:概述概念:1音乐: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发展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2音乐的性质: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具有非语义性,区别于口头语言艺术.音乐还是一门非描绘性艺术,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个结构,因此也有人说音乐是一门形式艺术.3音乐的功能:大体可分为四种,即:认识、教育、审美、和实用功能.4人通过音乐进行认识的过程:首先是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音响运动,其次是它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格、体裁样式以及创作者想表现的某种情绪或情感。第二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1音乐的构成: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
2、物质材料。2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1)来自与人类的天然器官嗓音,即人声的歌唱。(2)来自与器乐,即人创造的器物发出的乐声。3节奏的特点: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的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4音乐的最基本要素: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5曲式: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成为乐段。6乐段:是相对完整的乐思陈述,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乐句。7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形成AB结构。8三部曲式:是在音乐中最常见的曲式,它形成一种ABA的结构样式。9变奏曲式:变奏曲式实际上是同一个主题旋律的不断反复,但每一次反复都进行变化,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艺术审美原则。1
3、0回旋曲式:回旋曲式的基本结构特点是:有一个不变的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反复出现,在主题之间则插入各种不同的对比性段落,形成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循环再现的效果。11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但每一个部分内部又有比较复杂的构成。第3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一)、远古(中国音乐: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约9000年)1主要音乐形式: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夏代的乐舞大夏和商代的乐舞大濩。商代的音乐还与当时的巫风盛行有密切的关系,如求雨的無舞、驱鬼除疫的魌舞2周朝: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严格的乐礼等级制度。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重大宴享活动的是后来被儒家奉为雅乐最高典范的“六代乐舞”(歌颂古代
4、君王功绩的)。音乐教育制也始于周代。3春秋末期:产生诗经,是当时的一部音乐总集。其中的国风共160篇,包括了当时北方15国的民歌。4楚词:收集的是以屈原辞赋为主的楚国音乐作品。5先秦的音乐成就:最有说服力的证物当数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二)、中古1乐府:始建与秦朝。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是鼓吹乐、相和歌和歌舞百戏。2南北朝:清商乐是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其中的民间音乐吴歌和西曲多一爱情为题材3隋唐时代:宫廷燕乐是这一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代表作为霓裳羽衣。唐朝还建立多种音乐管理机构,以“梨园”为代表。(三)、近古1南宋词人: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现
5、存的宋词歌谱。2宋元时期:最重要的说唱体裁是鼓子词和诸宫调,前者为后来的说唱各种形式的发展做了准备,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则为戏曲音乐打下基础。杂剧在元朝达到鼎盛。3南戏在北宋形成4器乐方面:在宋代产生了郭创作的古琴曲潇湘水云。元代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明代昆山腔经过魏良辅精心改良,创造了被称为“水磨调”的清丽委婉的唱腔,是昆山腔脱影而出,风靡全国。还有“梆子腔”和“皮黄腔”。十八世纪末四大徽班艺人进京,最终促成了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的诞生。(四)、近代1鸦片战争:最主要的特点是新音乐的产生。戊戌变法导致学堂乐歌的诞生。2新乐:如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送别。3 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作
6、品叫我如何不想他、问。黎锦晖:可怜的秋香。国乐改革的先驱刘天华光明行4“九一八”事变以后:左翼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黄自旗正飘飘。5贺绿汀牧童短笛:成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文献。6在抗日根据地:冼星海黄河大合唱,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歌剧白毛女。(5) 、现代1建国初: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二泉映月,古琴音乐中通过打谱和录音使碣石调幽兰、广陵散复现。2少数民族乐种: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和“侗族大歌”。3民族特色;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大型声乐套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交响诗嘎达梅林、长征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1
7、964年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4文革以后:抒情歌曲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爱你,中国、爱我中华、长江之歌。5改革开放:70年代末港台流行音乐引领下,大陆歌坛在8090年代产生了太阳岛上、军港之夜、小草、让世界充满爱、青藏高原。一无所有的问世标志着摇滚乐的崛起。6影视歌曲:电影歌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小街)、驼铃(带手铐的旅客)、大海啊,故乡(大海在呼唤)、牧羊曲(少林寺);电视歌曲枉凝眉(红楼梦)、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重整河山待后生(四世同堂)、少年壮志不言愁(便衣警察)。7民族器乐方面:笛子独奏秋湖月夜,筝独奏秦桑曲,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红梅赞,大型民乐合奏蜀宫夜宴、达
8、勃河随想曲以及追求新技法的新潮民乐曲双阙、空谷流水、厚土、愁空山。小型民族室内乐魂、戏。8西洋乐器创作:80年代初青年交响乐、交响叙事曲十面埋伏、交响音画云岭写生。80年代中期地平线、蜀道难、第一交响曲(朱践耳。)9新时期歌剧创作:伤势、原野、马可波罗、苍原。90年代后狂人日记、夜宴。10以丝路花语为代表的80年代舞剧进入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此外集歌舞为一体的舞台艺术也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如仿唐乐舞、编钟乐舞、唐风宋韵。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一)、古代与中世纪1古罗马的音乐流派和风格:基本上属于民间艺术的风格。2中世纪音乐:主要是基督教宗教礼拜音乐,广泛流传的是教堂礼拜歌唱的格里格利圣咏、赞美诗
9、等。12世纪左右,复调音乐开始广泛流传,记谱法、唱名法以及调式体系也开始成熟。(二)、文艺复兴时期1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音乐是一个声乐的时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声乐复调,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是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风格样式。2早期文艺复兴的主要音乐流派:有布艮第乐派以及更加重要的佛兰德乐派。3佛兰德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约斯堪,主要成就弥撒曲、经文歌和世俗复调歌曲。4世俗音乐:16世纪法国尚松(即歌曲)和意大利牧歌就是这种音乐的典范。5文艺复兴晚期:音乐中心逐渐转向意大利,罗马乐派的帕勒斯特里那的无伴奏声乐复调将文艺复兴宗教音乐推向顶峰,而威尼斯以圣马可教堂为中心的宗教音乐则发展庄严宏大的、带有器乐伴奏
10、的合唱音乐,他预示着欧洲音乐杂未来阶段的发展趋式。(三)、巴洛克时期(16001750)1巴洛克音乐:主要是一些大型声乐体裁,歌剧、清唱剧、康塔塔,是巴洛克风格的标志。2歌剧的产生:产生于佛罗伦斯,代表人物:蒙特威尔第。3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奏鸣曲、协奏曲、组曲等。提琴为代表的拉弦乐器成为主导乐器。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是弦乐艺术的中心,代表人物:科莱里、威瓦尔第。4法国古钢琴学派:代表人物:弗朗索阿库普兰,音乐特点:具有贵族气息的典雅、高贵,非常注重细腻的装饰,受“罗可可”风格的影响。5巴洛克晚期: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J.S.巴赫和亨德尔。(4) 、古典主义(18世纪下半叶)与浪漫主义时期(19世
11、纪)1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2古典时期的最重要成果: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等,3古典主义的声乐:代表:莫扎特的歌剧和海顿的清唱剧是古典主义声乐的最成功作品。4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奥作曲家舒伯特、韦伯、门德尔松、舒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以及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以及意大利的威尔第,德国的勃拉母斯和瓦格纳。5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俄国的穆索尔斯基、里母斯基-科萨科夫、柴可夫斯基,捷克的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等。6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人物,马勒、理查斯特劳斯,俄国的斯克里亚宾、拉赫马尼诺夫以及芬兰的西贝柳斯。(五)、20世纪1 20世纪音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界分为两个
12、阶段:前期重要流派有:法国印象主义、德奥表现主义、泛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和新民族主义,50年代后一方面出现了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和简约音乐,另一方面在英美地区和俄罗斯音乐相对比较温和地沿着传统的道路向前发展。第四章:音乐的体裁一、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一)、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1汉族民歌一般以艺术样式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2劳动号子:号子的音乐风格粗犷豪迈,句幅短小,律动性较强,反复出现固定的、周期性的节奏型,一领众和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歌唱形式。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带有即兴性。3劳动号子的类型: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等。4山歌特征:高亢嘹亮、自由悠长。风格
13、:坦率直露、热情奔放,直舒胸臆,并常伴有丰富的装饰音和较长的拖腔。5山歌常见的类型:信天游、山曲、花儿、客家山歌、西南山歌。6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宁夏、甘肃和山西及内蒙。音乐为上下两句体结构,多为情歌和诉苦歌。7山曲:流行于山西西北部和陕西的榆林地区,也是上下句。8花儿: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汉族及当地的少数民族中,特点: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上下两句体。9客家山歌:特点:音域窄,起伏小。10西南山歌: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以云南最为丰富多彩,四川山歌则刚劲幽默,贵州山歌显得古朴、深沉。11小调:又叫小曲,常在生活闲暇是演唱。与号子和山歌相比,它的音乐具有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14、曲调委婉、细腻,感情表达含蓄、节制,节拍比较规整,旋律进行多呈环绕曲折形态。12小调的种类:又可再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13时调:是在这类民歌艺术中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的,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节奏样式,一般还有乐器伴奏。14时调的种类: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绣荷包调。(1)孟姜女调:以诉说离情别怨者居多,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尼姑思凡、,送情郎、盼情人、白娘子等,贺绿汀创作的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2)剪靛花调:又名“剪剪花”,表现欢快喜悦情绪的。如放风筝、丢戒指、回娘家等。(3)鲜花调:即闻名世界的“茉莉花”。(4)绣荷包调:专指流传于西北、华北地区的时调,情绪大多缠绵委婉,如:走
15、西口、绣金匾。15少数民族主要民歌类型: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箭歌、朝鲜族的抒情谣、苗族的飞歌。2蒙古族的长调:具有草原牧歌的特征,气息宽广、句幅较长,常伴有颤音和装饰音,给人以历史沧桑感。3藏族的箭歌:多流行于西藏东南部,是猎手夸耀箭术是所唱的,如北京的金山上。4朝鲜族的抒情谣:题材广泛,其中表现爱情居多,旋律流畅,多采用该民族特有的三拍子节奏,如阿里朗、道拉基等。5苗族的飞歌:它是苗族的一种山歌,在山间或田野歌唱,音调高亢、气息悠长、节奏自由、常有滑音,句尾惯用甩音。(二)、民间歌舞的主要体裁1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歌舞和乐舞两种。2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类型:秧歌、采茶、花鼓、花灯。(1)秧歌:
16、流行于北方地区,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2)采茶:流行于南方产茶地区,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经历了茶歌、茶舞到茶戏三个阶段,过门乐以唢呐吹奏为主。(3)花鼓:流行于安徽、湖南等地。特点:一男执锣,一女背鼓,以锣鼓伴奏。代表:凤阳花鼓和湖南花鼓。(4)花灯:流行于云、贵、川等省。音乐来自各地的山歌小调。3 少数民族的歌舞与乐舞:例: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朝鲜族的象帽舞、彝族的阿细跳月。(1)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形式:有独舞、对舞和多人同舞。乐器:手鼓、萨巴依和弹拨尔等。(2)朝鲜族的象帽舞:特点:舞者头带斗笠,上系两根飘带,快速旋转带动飘带舞动,伴奏乐曲多为朝鲜族的民谣,伴奏乐器有长鼓笛子
17、等。(3)彝族的阿细跳月:舞时男子演奏三弦、笛子,女子围成圆圈和着节拍击掌舞蹈,其节拍为5/4拍。(三)、说唱音乐的主要体裁1汉族说唱音乐大致可以划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和琴书五大类。2京韵大鼓:形成于京津。代表人物:刘宝全,“骆派”骆玉笙。特点:以演唱者自击鼓板为特点,伴奏乐器:三弦、四胡、琵琶等。3苏州弹词:代表人物: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以蒋月泉和徐丽山为代表的“蒋调”和“丽调”。伴奏乐器:琵琶、三弦等。(4) 、民间乐器的主要乐种1江南丝竹:丝竹乐是指有丝竹和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主要乐器:二胡和笛子。特色:音乐细腻、幽雅。八大名曲:行街、四合如意、,三六
18、等。2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20世纪20年代主奏乐器由原来的琵琶改为高胡和扬琴。代表曲目步步高、下山虎、平湖秋月、雨打芭蕉、赛龙夺锦。3山东鼓吹:主奏乐器:唢呐、管子、笛子。常在红白喜事时演奏。4十番锣鼓:演奏形式分为:荤锣鼓和素锣鼓。前者是加入管弦乐队,后者是纯粹的鼓乐。二、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1歌剧:特点:它分为朗诵化的宣叙调和歌唱化的咏叹调。宣叙调用来叙述事件、对话,用语抒发剧情;而咏叹调一般旋律优美、主要用于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2歌剧的产生: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第一部歌剧为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3正歌剧的代表:产生于18世纪,代表A斯卡拉蒂的那坡里乐派。结
19、构特点:如一般三幕,美声唱法,慢快慢的结构。4十九世纪的歌剧:代表人物:意大利的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德国的韦伯、瓦格纳,以及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歌剧形式:法国大歌剧、抒情歌剧、谐趣歌剧、德国的乐剧以及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5音乐剧: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现代舞台剧。6音乐剧特点:首先它综合了音乐、舞蹈、舞台表演,并且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的流行音乐整合到一起。其次,音乐剧往往具有强烈的现代都市气息,百老汇的音乐舞台技术。最后,音乐剧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起源于英美。代表作:音乐人、魔棍、想变成人的猫、西区故事、香格里拉、日出。7清唱剧:是包含了“剧”的大型声乐体裁,由独唱、合唱和乐队共同
20、完成。8与歌剧的区别:它没有舞台背景,也没有服装和表演动作。也称为“神剧”。9清唱剧的产生:产生于西方音乐的巴洛克时期,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代表作:古典时期海顿的创世纪、四季;浪漫时期门德尔松的以利亚、圣保罗,柏辽兹的基督的童年;20世纪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普斯王、奥涅格的火刑堆上的贞德。10康塔塔的产生:是在17世纪前后与歌剧、清唱剧同时出现的音乐体裁。11康塔塔与清唱剧的区别:在巴洛克时期,康塔塔接近于清唱剧,但比清唱剧的篇幅小、戏剧性较弱。12康塔塔:代表人物:JS巴赫。共写有200多首教堂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特点:突出了合唱的作用,由合唱开始,中间是数段独唱,最后又由合唱结束。1
21、3二十世纪康塔塔代表作:普罗可非耶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巴托克的世俗康塔塔、斯特拉文斯基的康塔塔等。14艺术歌曲:代表人物:德奥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马勒,法国家柏辽兹、福莱,以及东欧的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15交响曲:18世纪下半叶以后古典时期确立的一种大型管弦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16近代管弦乐对一般分为四个乐器组: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器组。(1)弦乐组:使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2)木管组:基本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也叫巴松),有时也辅以短笛、英国管等。(3)铜管组:有小号、圆号、长号。(4)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小军鼓、镲
22、、钹三角铁、锣以及其他一些特色乐器。17古典交响曲的典型范式:是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第一乐章一般是一个快板乐章,奏鸣曲式(核心),第二乐章一般是个慢板,第三乐章一般是一段典雅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往往是一个舞曲性格的急板。18奏鸣曲:18世纪下半叶一般指钢琴独奏,或钢琴合奏的器乐演出形式,常为三或四乐章的大型套曲结构,第一乐章大多为奏鸣曲式的快板。19巴洛克奏鸣曲与古典奏鸣曲的区别:巴洛克奏鸣曲是一种重奏类型的器乐体裁,以弦乐为主,古典时期是以钢琴为主。20奏鸣曲:是巴洛克和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器乐体裁。21协奏曲:产生于意大利,常见的协奏曲有: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22近代协奏曲之父:意大利作曲家
23、G托莱里。23协奏曲代表人物;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和德国作曲家JS巴赫。24室内乐:一般指几个独奏者合奏。25古典主义室内乐的典型特征:以二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和五重奏为主导,以奏鸣曲套曲为结构原则。26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27室内乐固定组合种类:弦乐四重奏、弦乐三重奏、弦乐五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28交响诗:产生于19世纪,标题音乐,形式是单乐章的。创始人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代表人物还有: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纳、芬兰作曲家西贝柳丝以及德国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29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呈式部展开部再现部。30组曲:法国组曲的代表:弗朗索瓦库普兰,德国的代表人物J
24、S巴赫,代表作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31巴洛克时期组曲代表作:巴赫的四首管弦乐组曲、六首大提琴组曲,以及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和烟火音乐组曲。32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组曲:钢琴组曲代表作;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等等。管弦乐组曲代表作;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比才的歌剧卡门改编的卡门组曲,柴可夫斯基根据舞剧改编的天鹅湖组曲。33序曲:代表作:威伯魔弹射手序曲导致一种新的管弦乐体裁独立的音乐会序曲的产生。代表作: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勃拉姆斯学院庆典序曲。34狂想曲:盛行于19世纪,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性。具有史诗和英雄般的自由幻想特征。代表
25、作: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35即兴曲:盛行于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舒伯特1827年创作了8首即兴曲,肖邦即兴曲第四首即兴幻想曲。36小夜曲:代表作:古诺、托塞利、舒伯特的小夜曲。18世纪下半叶,一种乐队合奏的体裁常常也被称为消夜曲,规模较小、常是弦乐队,或加入少量木管,代表作:莫扎特器乐小夜曲哈夫纳小夜曲、月下小夜曲。37谐谑曲:产生于17世纪,19世纪钢琴谐谑曲比较流行,代表:肖邦的四首钢琴谐谑曲都好似单乐章。38前奏曲:18世纪,常附加在组曲之前,或与赋格配对出现,如JS巴赫四十八首平均律钢琴曲集。19世纪,脱离赋格,符合浪漫主义审美趣味,如肖邦的24首钢琴前奏曲和德彪西的24首钢琴前奏
26、曲。三、世界音乐的多元性1亚洲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歌舞伎、日本民谣、盘索里、甘美兰、印度古典音乐、阿拉伯卡姆音乐。2拉丁美洲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墨西哥的“松”、伦巴、探戈、桑巴。第五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1、 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一)、传统名曲之古典歌曲1阳关三叠:取材唐代诗人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曲分三段,音调整体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2扬州慢:宋代词调,词曲作者为南宋词人姜夔,描写的昔日繁荣的扬州遭金兵入侵,劫后的荒凉萧条景象。3满江红:词作者岳飞,音调深沉稳健,歌词节奏分布比较均匀,略带悲壮色彩。(二)、民间歌曲1小白菜:河北民歌,讲述一个从小丧母的孤苦女童的悲惨命运。以它为母体衍
27、生出许多民歌,如沂蒙山好风光、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2绣荷包:内容:表现一个少女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结构,音乐由上下两句构成,旋律明快,起伏明显。3蓝花花:陕北民歌,分节歌形式,内容:讲述姑娘蓝花花不惜牺牲性命反抗封建礼教的感人故事。4走西口:流行于山西、陕西、内蒙一带。反映了为谋生,当地男人不得不出外打工,于妻子惜别时的悲苦心情。曲调多为四句体一句歌一行泪,感人至深。5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流行于西南地区的情歌。抗日战争期间,经国立音乐学院江定仙改变。6小河淌水:云南弥度山歌,描绘了月夜小河静静流淌的诗情画意及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7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为流传于全国的民
28、间时调。内容,讲述孟姜女历尽艰辛为被迫去修筑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故事。8茉莉花:民间小调,流传最广的要数江苏和河北,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收到歌剧图兰朵中。9凤阳花鼓:流传于安徽的民间舞歌。内容:表现明代淮河流域百姓遭水患,被迫身背花鼓,远走他乡,沿街卖唱的悲惨情景。10嘎达梅林:蒙古族长篇叙事歌。(三)、民族器乐独奏曲1梅花三弄:古琴曲。原为晋桓伊所作的笛全,唐人颜师古将其改变为琴曲。2流水:古琴曲,这首乐曲因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而更具传奇色彩。3广陵散:古琴曲。最早载录于明代刊印的神奇秘谱。4潇湘水云:古琴曲。宋代浙派琴家郭沔所作。5喜相逢:原为内蒙民间乐曲。笛子演奏家冯子
29、存将其改编为梆笛独奏曲。6百鸟朝凤:原为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民间乐曲。7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华彦钧(小名:阿炳)创作。原名“依心曲”。8光明行: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1931年。1927年成立了“国乐改进社”。进行曲风格。9十面埋伏:琵琶独奏曲,初见与清代华秋萍所辑的琵琶谱。10彝族舞曲:琵琶独奏曲,王惠根据彝族民歌四腔中的“海菜腔”的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描绘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景和青年男女优美的舞姿。11渔舟唱晚:筝独奏曲,娄树华根据古曲改编。12中花六板:“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13雨打芭蕉:广东音乐名曲。初见于丘鹤俦的弦歌必读。14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为琵琶曲夕阳萧鼓
30、。原作者:张继原。二、近代名曲及作曲家(一)、声乐作品1问:独唱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萧友梅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2教我如何不想他:独唱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创作于1926年。歌曲反映了当时青年挣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3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作于1934年。充满爱国激情。进行曲风格。4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创作于1935年。1982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为国歌。5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聂耳曲,也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6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作于1936年。7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作与1937年7
31、月。全曲为自由乐段结构。8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9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10歌唱祖国:王莘词曲。表现了建国之初新中国一片生机、蒸蒸日上的面貌和中国人朝气蓬勃的精神。11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故事影片上甘岭的插曲。12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表现了中国人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后,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进行曲风格。13红星照我去奋斗:邬大为词,傅庚辰曲,是电影闪闪红星的插曲。采用了山西山歌的音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4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生动的表达了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举杯庆祝的喜悦心情。15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风曲。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1
32、6长恨歌:我国的第一部清唱剧,韦瀚章词,黄自曲。这部清唱剧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作品。是我国浪漫主义的声乐经典之作。17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是史诗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18长征组歌: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上将的长诗谱成的声乐组曲。(2) 、歌剧1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1945年4月首演,该剧故事取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恶霸地主黄世仁迫害贫农女儿喜儿,在共产党领导下使已在深山变成“白毛女”的喜儿重获新生的故事。2洪湖赤卫队:朱本和等五人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等作曲,1959年首演。该剧描写湖北洪湖地区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与队长刘闯的率领下,几经
33、坎坷周折,消灭恶霸彭霸天的反动武装的故事。音乐一湖北沔阳和天门等地的花鼓戏和民歌为素材。著名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取材于民歌襄河谣。3刘三姐: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集体创编,1960年首演。剧本根据壮族姑娘刘三姐通过对歌与地主斗争的民间传说而改编。音乐即有斗争性和讽刺性,也有歌颂性和抒情性风格。具有浓郁的壮族色彩。4江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曲,1964年首演。剧情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音乐以四川民歌为基础,吸收可多种戏曲和说唱的音乐语言进行加工创作。(三)、器乐曲1钢琴曲牧童短笛:贺绿汀曲2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钢曲。是作者根据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及塔吉
34、克族的音乐素材而创作的。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曲。被誉为“民族化的交响乐”,在国外则被称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4草原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取材于蒙古小英雄龙梅和玉荣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事迹。5管弦乐春节组曲:李焕之创作。分为四个乐章。整套组曲的构思都带有鲜明的舞蹈性,与民族风情保持密切的联系。二、外国音乐名家名作1JS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出生于音乐世家,曾在文化名城魏玛担任管风琴师,一生最重要的经历是1723年在莱比锡担任圣托马斯教堂乐监和音乐指导,直至终年。巴赫是欧洲音乐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代表了巴洛克音乐的最高
35、成就巴赫的创作范围非常广,除歌剧外,他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音乐领域:管风琴、古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以及声乐的康塔塔、受难乐等。代表作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b小调弥撒,以及200多首康塔塔。2亨德尔(16851759):巴洛克后期德国作曲家,与巴赫同年出生。亨德尔的创作非常广泛,歌剧、清唱剧、各种乐器均有重大成就。前期创作以歌剧为主,共创作了46部歌剧,后期转向清唱剧创作,取得极大的成功。代表作弥赛亚。弥赛亚以圣经内容为体裁,分为三部分,分别叙述耶稣降生、受难、复活。虽然是一部宗教作品,但却充满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鲜明地体现了18世纪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的精神风貌。3海顿(1732
36、1809):生于奥地利,创作广泛,但尤以器乐著名。享有“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之称。共创作交响乐100多首。在80年代进入创作的成熟时期,有6首巴黎交响乐和12首伦敦交响乐标志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最终成熟。海顿奠定了四乐章套曲结构的经典形式,并以流畅的笔法表现出古典主义乐观、朴质和愉悦的精神气质。4海顿的伦敦交响乐:这是海顿的第93104交响乐总称,也称扎诺蒙交响乐,因写于伦敦,常被称为伦敦交响乐,是古典交响乐风格的典范之作,如第94惊愕交响乐、第100军队交响乐、第104交响曲亦称伦敦交响乐。5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从小跟其父亲学习音乐,童年时代即在演奏和作曲上表现
37、出罕见的音乐才华,被益为“神童”。莫扎特创作的最重要作品几乎都是在维也纳创作的,在声乐和器乐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共创作了19部歌剧,代表作:费加罗婚礼、唐璜、魔笛等。他的器乐创作,如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也达到相当高的成就。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细腻、典雅,即有生动的诙谐也不乏深刻的表情,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影响。6贝多芬、作品、7舒伯特、8门德尔松、9舒曼、10柏辽兹、11李斯特、12肖邦、13瓦格纳、14勃拉姆斯、15威尔第、16穆索尔斯基、17柴可夫斯基、18马勒、19理查施特劳斯、20德彪西。21勋伯格;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华
38、沙幸存者。22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人,20世纪现代音乐最重要的大师级作曲家,前期创作主要有芭蕾舞剧春之祭、火鸟、彼德鲁斯卡。23肖斯塔科维奇:俄罗斯人,代表作:列宁格勒交响曲是他的第七交响曲的别称。戏 剧 编第一章、概述1戏剧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戏剧,专指有古希腊人创造和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2戏剧的本质:演员扮演人物故事。3话剧的由来:在20世纪20年代末,这类艺术形式被当时从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戏剧家洪深定名为“话剧”,以示与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
39、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4戏剧的功能:(1)、审美功能。(2)、娱乐功能。(3)、教育功能。(4)、交流功能。第二章、戏剧的特性1戏剧的本质:是动作。2动作的分类:台词、表演、内心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甚至是停顿。3戏剧冲突:戏剧是对生活的提炼,戏剧作为一门艺术走向成熟,正是与它发现冲突,是表现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分不开的。4戏剧的冲突: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5戏剧的情境:是对戏剧中矛盾人物关系及其作用的一种概括性描述。6黑格尔在美学中对情境的界定:指若干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第三章、戏剧的审美特
40、征1戏剧的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1)、剧场性(2)、戏剧性(3)、假定性(4)、综合性。2剧场性:它是指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观演空间,它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3戏剧性:就是能够使观众在观剧时产生诸如紧张、同情、担心、兴奋、愤怒、害怕、恐怖的各种情感反映的戏剧技巧。4假定性和戏剧性的区别:假定性解决的是使戏剧即能克服其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的问题,而戏剧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戏剧更好看,更吸引观众。5戏剧的技巧应为内容服务。6综合性:(1)时空视听综合:戏剧是一种时空视听综合艺术。7综合性包括:(1)时空视听综合(2)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3)直观与想象的综合。8戏
41、剧以:戏剧动作、情节和故事的方式对人的命运发展直至结局的模仿,需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行过程中才能进行。9古希腊戏剧的审美因素构成:包含文学、表演、化妆、服装、布景、建筑、音乐等多种审美元素。第四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1悲剧:起源:由古希腊人创立,源于古希腊的宗教庆典。悲剧的体裁类型学特征是:深刻的戏剧冲突;主人公进行斗争,历尽磨难,最后牺牲毁灭。2悲剧:是以艺术方式描绘现实悲剧的古老而又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体裁形式之一。3悲剧人物:古典悲剧描写的是高尚的人物。4悲剧的审美特点:悲剧的效果旨在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同情,并唤起人们高尚的情感。5喜剧的起源:喜剧稍晚于悲剧,出现于公元前6世
42、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主要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古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是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6戏剧人物:喜剧通常描写比普通人更低的人物。7笑与戏剧:喜剧的审美机理是源于笑。如阿里斯托芬的政治讽刺戏剧鸟,莫里哀伪君子、吝啬人。8正剧的由来:“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的多。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他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为“严肃喜剧”。9正剧的三个特点:一、它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二、正剧可以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格与情感。三、根据狄德罗的看法,正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曹禺的北京人被研究者称为中国最伟大
43、的悲喜剧。第五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1戏剧史上第一部戏剧理论经典:亚里士多德的诗学。2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西班牙的洛卜德维迦和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3古典主义戏剧的思想基础: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高乃依熙德、贺拉斯、拉辛安德洛马克、费德尔、莫里哀伪君子、悭吝人。4十八世纪下半叶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启蒙主义戏剧始于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到十八世纪下半叶有了轰轰烈烈的发展,这时期戏剧的代表人物:法国博马舍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女店主、和一仆二主,德国的莱辛艾米莉迦绿蒂、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等。5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
44、,标志着这个新时代的开始。6十九世纪现代戏剧:以现代非理性思想为基础,代表人物:易卜生、肖伯纳、契可夫、布莱希特。7美国戏剧:代表人物:(1)尤金奥尼尔。代表作毛猿、榆树下的欲望、安娜克里斯蒂、走过黑夜的漫长旅程。(2)阿瑟米勒,代表作:推销员之死。8古希腊戏剧:(1)戏剧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模拟战争的舞蹈以及劳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行动是戏剧的本质,情节是戏剧的目的。代表作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伐涅、欧里庇德斯美狄亚、安德洛玛刻、俄勒克德拉以及阿里斯托芬鸟、阿卡奈人。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是民主政治成长时期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是民主政治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欧里庇德斯是民主政治发生危机时期的诗人。9埃斯库罗斯:是真正希腊悲剧的创始人。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10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鸟: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绘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作品。11中世纪宗教戏剧:相继出现过:奇迹剧、道德剧、神秘剧、笑剧。12奇迹剧代表作:博德尔圣尼古拉剧和罗特波夫的德奥菲勒的奇迹。13神秘剧:15世纪神秘剧在西欧戏剧界占统治地位,以法国的神秘剧最为著名。代表作奥尔良之围。14道德剧:特征:是将各种抽象道德观念拟人化和寓意化。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