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_1wjsj.doc

上传人:四廷 文档编号:13099583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_1wjsj.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_1wjsj.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_1wjsj.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关系的学科,被现代科学、工程、经济学、技术等广泛应用,人类历史上现有的三次技术革命,数学都起到了先导和支柱作用。南师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源自于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数学科,1954年开始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有着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依托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优势学科平台,同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建设本科专业。建有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实践平台。 雄厚的学科优势、一流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实践实验教学平台,使得本专业已成

2、为江苏省培养从事数学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江苏省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从事数学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且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从事科研、高科技开发、教学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具有继续攻读国内外高水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学位的潜力。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宽广的胸怀和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乐观的处事心态;(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

3、数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并具有创新精神;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发展动态、以及前沿进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一些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比较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3)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编程,掌握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对相关软件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4)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交往沟通方式,具有较强的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的意识与能力;(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和资料,掌握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二、学制

4、、总学分及授予学位本专业一般修读年限为四年。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七年。 本专业的总学分要求为16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8学分,专业主干课程45学分,自主发展课程29学分。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南京师范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修订)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要求备注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5、形势与政策2-4基础英语(1)(2)(3)(4)12大学体育通修课程1大学体育普修课程1大学体育专修课程(1)(2)2计算机信息技术(理工)4含实践1学分国防教育(含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2含实践1学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1 博雅教育课程人文与社会210科技与社会2艺术与人生2政治与法律2中国与世界2创新与创业2(2)学科基础课程(38学分)I. 大类平台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是否核心课程学分要求备注数学分析(I)是7高等代数(I)是6解析几何3数学分析(II)是7II.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是否核心课程学分要求备注数学分析(III)是7高等代数(II)是6数学专业导论与研讨2含实践

6、2分(3)专业主干课程(4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是否核心课程学分要求备注常微分方程3初等数论3近世代数是4复变函数3概率论3微分几何3实变函数是4数理统计3偏微分方程是4基础拓扑(I)是3泛函分析是4计算方法4含实践0.5学分毕业论文(设计)4含实践4学分(4)自主发展课程(29学分)方向课程群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要求备注公共数学建模3含实践1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4含实践1学分大学物理B(上)3大学物理B(下)2大学物理实验1(上)0.5含实践0.5学分大学物理实验1(下)0.5含实践0.5学分数学分析研究3高等代数研究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4含实践1学分测度论基础3组合数学3运筹学3方向一高等几

7、何3初等数学研究3解题研究3数学教育技术3含实践0.5学分方向二应用回归分析3含实践1学分SAS与统计分析4含实践1学分风险理论2多元统计分析4含实践0.5学分方向三抽象代数4现代分析4微分流形4 基础拓扑(II)3四、指导性修读计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及学分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6形势与政策211-4基础英语(1)(2)(3)(4)123333大学体育通修课程11大学体育普修课程11大学体育专修课程(1)(2)211计算机信息技术(理工)44

8、国防教育(含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2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11博雅教育课程人文与社会10注1科技与社会艺术与人生政治与法律中国与世界创新与创业学科基础课程大类平台课程数学分析(I)77高等代数(I)66解析几何33数学分析(II)77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III)77高等代数(II)66数学专业导论与研讨22专业主干课程常微分方程33初等数论33近世代数44复变函数33概率论33数理统计33微分几何33实变函数44偏微分方程44基础拓扑(I) 33泛函分析44计算方法44毕业论文(设计)44自主发展课程注2专业 课程数学建模33高等几何33运筹学33组合数学33双语课程应用回归分析33抽

9、象代数44现代分析44微分流形44多元统计分析44初等数学研究33测度论基础33 基础拓扑(II)33数学分析研究33高等代数研究3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44SAS与统计分析44解题研究33数学教育技术33风险理论22双语课程非专业课程学分10学分总数161注1:博雅教育课程板块中,本专业学生修读除“科技与社会”门类之外的其它五类课程各一门,合计10学分。注2:自主发展课程含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全部修读所属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段、跨学校修读部分非专业课程。非专业课程原则上应在专业负责人指导下有计划地选修。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专业与第二学位指导性修读计划修读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修读学期第二学位指导性修读计划辅修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数学分析(I) 7秋季学期数学分析(II) 7春季学期数学分析(III) 7秋季学期高等代数(I) 6秋季学期高等代数(II) 6春季学期近世代数 4春季学期学分总计37微分几何3秋季学期概率论3春季学期常微分方程3秋季学期实变函数 4秋季学期学分总计50注1:辅修专业课程需在专业核心课程中选择确定,不少于37学分。注2:第二学位课程应包含相应的辅修专业课程、辅修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少量的非专业核心课程,不少50学分。执笔人:纪春岗 审定人: 严从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