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校本管理的实践魏县张二庄第一中学 徐文众内容摘要:校本管理强调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分权和参与管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重建公立教育系统和学校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笔者任校长以来,在校本管理领域进行了尝试,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坚持以校为本、以人为本,把依法治校与依德治校有机融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的效率。关键词: 校本管理;作用;模式;有效策略校本管理是一场国际性学校管理改革运动,强调学校对校内的人事、课程和财务的决策权,学校有关成员的决策参与以及决策者对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负责;其基本理念是把学校作为真正的办学和管理的主体,发挥学校成员的积极性、自主性和
2、创造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笔者任中学校长多年来,通过实践与反思,认为校本管理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对深化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一、校本管理的内涵及其要义“校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校的本来,学校的实际情况。 “校本管理”不言而喻就是要以学校的本来、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结合自己学校周边环境,自主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特色,确定学校的组织行为和管理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办学效能。校本管理的思想是近年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运动中提出来的,是人们对学校管理本质特点认识的深化。美国教育研究办公
3、室在一份报告中这样界定校本管理:它主张学校教育管理活动要以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为出发点展开。现代学校本应是一个知识性、科学性、研究性和民主性很高的教育机构,应当有着浓郁的民主气氛和学术氛围。但是,一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的学校,一张课表,一本教材,培养的人才一个规格,造成了千人一面、千校一律的局面;另一方面,受传统行政体制和教育管理集权模式影响,学校成了上传下达的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庸,没有一点自主权。很显然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相背离的。校本管理力求通过管理自主化、管理人本化和管理个性化改变这一状况。首先,管理自主化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
4、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学校不是独立的办学实体,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的概念,遵照教育法赋予学校的自主管理权,对人、财、物和教育教学活动等自主进行管理,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学校自主管理活动的非法干涉。学校自主化管理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促进学校管理从功能管理走向效能管理。第二,管理人本化是指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都要考虑是否尊重人、是否为了人,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其才能的发挥。这是因为学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管理,是以人为逻辑起点的,因而管理工作首先要关注人,而不是物、机构或机构的功能。进一步理解校本管理人本化实质上是要求学校管理刚柔相济,从制度管理走向权变管理
5、。第三,管理个性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学校管理的个性特征:学校管理不是行政管理,更不是企业管理;自己是什么样的学校,应该有什么样的管理。从学校自身的特点出发,要求从权力管理走向学术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如果说行政领导是以权管人,那么思想领导就是以理服人。二是强调学校管理对个性的弘扬,即管理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事实上, “校本管理”的真正内涵就是:学校立足现有教育资源,个性化办学。二、校本管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为什么校本管理一经提出就流行开来?它的优点何在?概而言之:校本管理是激发学校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动力。许多研究表明,保证学校改进的有效
6、方法来自于学校内部,而不是外部。校本管理赋予了校长办学、人事、财政等权力,有助于推动学校的全面进步。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成员参与决策和参与管理是校本管理的根本保障。它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和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它可以强化学校成员对学校的忠诚度并提高凝聚力。校本管理有助于增强学校成员的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促进每个成员努力工作并自我发展。校本管理也是一种民主管理的方式。它有助于提高学校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学校的民主与发展。校本管理的意义、校本管理的基本精神同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有相似性。校本管理对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笔者在任魏县张二庄第一中学校长期
7、间,以学校发展为第一要务,立足校本,励精图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着力实施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并自觉践行校本管理思想,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管理和建设中进行了以下尝试:首先、提炼办学理念,致力创新发展。系统回顾总结学校多年的办学实践和经验,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校本,经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提炼,明确了“为民办校” 、“以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并把它作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纲领和灵魂。我们把“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作为实践“为民办校”思想的三大基石。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管理出效益,民主管理聚人心。我们始终坚持踏踏实实抓教
8、学、凝神聚力求质量,在“实”字上狠下功夫,努力构建促进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切实提高育人的质量和效益。在教育科研领域,我们立足校本,整合资源,探求做好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通过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更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二、以人为本,落实课改,锤炼队伍,全面提升素质。以人为本,我们坚持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以师为本,锤炼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学校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学校章程 ,并逐步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调动和激励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凝聚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中人、财、物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
9、学校的办学效益。学校建立并完善了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各部门职责明确,监督周全,运转顺畅。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重在德政,凝聚人心。广大教职员工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通过全员管理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我调控的管理机制。学校的管理框架逐渐实现了组织重心下移,强化了年级组作为学校管理实体和有效载体的功能,使之具备了德育、教学、科研、培训等管理职能,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桥梁和纽带。这一管理实体在具体运作中突出了两个教师群体的作用。一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由本班级任课教师组成的教育集体,共同担负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工作。二是以备课组
10、长为核心的教学集体,参与年级的教学决策、学习计划和学科教研的安排与调整。两个教师群体体现了强烈的团队精神,强化了教师主体的参与意识,提供了合作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第三、以校为本,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打造校本特色。几年来,我校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需要,邀请部分专家参与指导,积极开展研讨,制定专题,并且围绕专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教研,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培训,积极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与完善,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向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立足校本,挖掘潜力,扬我所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重点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突出在
11、学习课改精神,学习新课标、新大纲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工作的计划、重点、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交流,通过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建立以校为本的学生教育研究制度。重点是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围绕不断发展的学生的实际,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重视评价制度的改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引领航向。拓展教师发展的多种途径,积极构建校本培训的有效运行机制。学校通过岗前培训、结师拜对,促进青年教师向合格教师转变;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比赛、教科研培训,促
12、进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变;通过承担帮带任务、主持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促进骨干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转变。专家讲座与辅导、校内外优秀教师经验交流、校内观摩研讨、外出参观交流、校园网资源运用等也成为提升教师群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三、校本管理的主要模式分析目前校本管理主要有以下形式:1、行政控制型校本管理模式校长决策 这种校本管理的目标是增加校长在财政、人事和课程领域的决策权。它类似于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它的倡导者认为行政控制可以充分地利用资源,并可直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学生身上。为完成这一任务,校长需要非正式地向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代表咨询,但决定权还在校长。学校董事会的建立就是为了给校长提供咨
13、询。现实中,实行这种模式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2、专业控制型校本管理模式教师决策 教师被称作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控制模式的目标是更好地运用其知识进行关键决策,诸如在预算、课程,有时包括人事方面。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专业人员拥有做出决策的相关知识,他们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可以提高他们执行决策的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参与决策的校本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教学质量。3、社区控制型校本管理模式家长、社区成员决策 建立社区控制型模式校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家长的需要。这一模式的基本假设是:学校课程应该直接反映家长和社区的价值与偏好。校长和教师并不一定能够代表家长和社区的
14、利益,如果家长和社区掌握学校课程、预算、人事等方面的决策权,就可以提高学校的适应性。这主要是从学校内部来讲的;从学校外部来说,学生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学校的权利。 4、平衡控制型校本管理模式家长和教师共同决策这种校本管理试图实行社区控制模式和专业人员控制模式的双重目标。其目标是: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作好关键决策,同样也依赖家长和社区的力量。与纯粹的社区控制模式不同,这种模式认为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时候,教师是愿意对家长及社区的需要做出反应的。这一模式的基本假设是:无论教师、学生及其家长都有权在预算、课程和人事等方面作决策。为了保证这种模式的实行,在学校委员会中应注意教职工、家长及社区代表成员之间
15、的平衡。总之,校本管理是一种多元的或综合的模式。在不同的条件下,学校可以选择一种适当的模式或把几种模式综合起来,也可以根据校本管理的基本精神创造出其他类型的校本管理模式。四、实施校本管理的策略与措施笔者认为,实施校本管理的主要策略有:首先,提出明确而独立的教育观和办学宗旨。明确而独立的教育观和办学宗旨是实施校本管理的基础。正是学校自己的教育观和办学宗旨的贯彻落实,才开始了具有个性化的、具体的校本管理的实践过程。反过来说,没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宗旨的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管理的。今天看来,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面临的两大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
16、题,以适合学生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构建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学校教育观。其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立学习型组织。只有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似乎大家都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有创新,才会有大发展。但改革、创新决不是盲目的。因而要改革、要创新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把教育改革纳入到科学研究的轨道,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高的最为有效的策略,是振兴学校的战略性选择。教师只有把教学当作科研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的乐趣,才能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科研能兴校是因为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实
17、现个性化办学,办出特色。第三、创建新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学制度是教学规章、守则、行为规范和组织结构的总和,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制度化的反映。在实施校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学校的教学制度进行重新审视,逐步建立健全校本管理制度。实施校本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首先、改革学校管理体系,倡导共同决策。在校本管理中,共同决策也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校本管理将权力下放到学校,往往不是交给校长一个人,而是交给一个学校委员会(在美国一般是地方学校理事会,在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为学校董事会) 。学校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家长和社区代表(在一些中学还包括学生) 组成。学校委员会在经费的预算、人
18、员的聘用、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以及其它各种事务方面参与学校的各种决策。第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学校的决策能力。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校长的角色只不过是上级指示的传达者和贯彻者,他更像一名“管理者”而不是领导者。在校本管理模式中,一个有能力推动和驾驭变革的校长是成功的关键,他的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不但是校本管理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授权者、促进者、学习者、与外界的沟通者。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任务以及各种政策。家长、学生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社区代表,也必须从建议者的角色向决策参与者转变,能够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为了实现各类人员的角色转
19、变,各国中小学普遍加强了对上述人员的校本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改善学校的信息沟通状况。校本管理强调的权力下放能否成功,不但取决于学校决策人员是否具备各种工作技能和合作精神,而且还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做出好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第四、改革奖励考核机制,激发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在奖励机制方面,一些实现校本管理的学校尝试拉开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是采用企业以能力为基础支付报酬的办法,而是给那些承担工作比较多的教职员工以额外的津贴。更多的学校却则以其它方式进行奖励和补偿,以各种方式方法激励教师。总之,伴随着人们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思想校本化管理模式,为我们克服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营造创新环境,提高办学效能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