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 摘 要:聚集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所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各种聚集机制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各不相同。技术创新群集现象下的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规律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与网络结构是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重要促成因素,以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集群式创新形式和集群创新网络。它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产业集群;结构;机理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聚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产业集群从低成本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产业集群的聚集机制正在从传统的聚集经济向技术创新效应转变
2、。 一、 T 型创新集群技术创新的空间聚集规律 关于创新集群,英文有三种表达方式:Innovation in Groups、Innovative Clusters、Innovation-based Clusters,含义各不相同。一是从技术创新时空分布的角度加以规定的技术创新集群,即创新具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成群出现的特性,创新成群出现的现象称为创新集群。二是从创新系统角度提出的创新集群,是经合组织在推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后推出的新概念,这一内涵的创新集群与下面阐述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相近。三是从产业集群角度提出的创新集群,也称为创新型集群,是与低成本型集群(Lop;D Cooperation)、
3、合作研发(Cooperative RD)、研发联合体(RD Consortia)等概念。最早提出合作创新这一概念的是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他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5 郭晓川指出合作创新是指由多个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也吸收部分研究机构和大学加入)形成的技术合作契约关系,由多个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参与到一个创新过程中,然后基于共同的创新成果,再进行后续的
4、差异化创新,是一种反复交易行为。6 罗炜在比较国内外关于合作创新不同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合作创新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技术创新的行为。合作可以发生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也可以发生在创新链的某个阶段。合作有多个切入点和多个退出点。狭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以合作研发为主的一种基于创新的技术合作契约关系,是企业间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了共同的研发目标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而形成的合作契约安排,即合作集中在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开发阶段。由于合作创新的动机不同,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也多种多样。20 世纪
5、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禅(Chan)和瑞德(Hride) 根据企业在研发阶段不同性质的联盟伙伴,将合作创新分为五种类型:用户联盟(Customer Alliance),供应商联盟(Supplier Alliance),竞争者联盟(peritor Alliance),互补性联盟 (plementary Alliance),促进性联盟(Facilitating Alliance,与政府有关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等非企业组织组成的共同研发联盟)7。罗炜根据组织的集成度及组织间的相互依赖性将合作创新组织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产权合作协议、非产权合作协
6、议。产权合作协议下再细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并购、研发合资企业、少数股权投资(交叉持股、少数持股) ;非产权合作协议下再细分六种类型:研发联合体、共同研究开发、网络组织、研究开发合约、技术交换协议(技术共享、交叉许可) 、许可证协议。产权合作协议是企业间建立起一种资产纽带的紧密型合作创新方式,组织间相互依赖性强、组织稳定,但管理、协调成本高,灵活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弱,适合于技术能力不足的企业之间对核心技术的研发。非产权合作协议下的组织之间的关系基于合约的基础上,是一种相对松散的合作创新组织方式。灵活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强,管理、协调成本低,但对成员的约束力不足、稳定性较差。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非产权
7、合作协议具有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用性正使之成为合作创新的主导模式。 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来说,企业之间基于社会网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防止非产权合作协议的成员之间的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因此,使得非产权合作协议的合作创新方式相比非集群企业来说更有优势。同时,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来说,产业集群本身形成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与辅助产业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企业与公共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为这些组织之间结成技术联盟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提供了组织基础,从而使之成为用户联盟,供应商联盟,竞争者联盟,互补性联盟,促进性联盟等合作创新组织的栖息之地。 三、集群
8、式创新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在产业集群提供的优越的创新环境中,在技术关联基础上的合作创新呈现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集群式创新。 关于集群式创新的提法在创新集群理论中就已经出现,但并没有给出集群式创新的明确概念。所指的集群式创新是指企业按照创新集群模式进行的基于技术关联的技术创新活动集合。8 刘友金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集群式创新(clustering innovation)概念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他认为: “所谓集群式创新,通俗地可以理解为运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定义为: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产生
9、创新聚集效应,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借助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前提,强调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二是创新主体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注重产业联系;三是方式是企业通过自组织或有组织的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即地理位置的靠近;四是功能目标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值得强调指出的是,仅仅是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所形成的无组织混合体不能称之为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而只能算是中小企业扎堆现象,只有上述四个方面同时满足时,才是我们研究意义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与创新集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0、前者指的是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后者是指创新(成果)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中成群出现的现象。” 集群式创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与创新集群相对应的理解,即集群式创新是指创新集群内基于技术关联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集合,如顺轨式创新集群中基于技术轨道的系列持续创新,衍生性创新集群是在技术平台基础上的各种辅助技术创新活动,渗透性创新集群中在技术关联域和产品关联基础拓展的系列技术创新活动。另一种是与产业集群相对应的理解,即集群式创新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行为。其创新主体是产业集群内的各组成机构,其主要方式是合作创新,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如用户联盟、供应商联盟、竞争者联盟、互补联盟;以及企业
11、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如促进性联盟。由于产业集群是同类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和辅助企业的空间聚集,因此,产业集群中这种合作创新往往是基于同一技术轨道或技术平台,且多沿着技术关联域或产业链拓展渗透,形成创新集群。后一种理解与刘友金提出的概念基本接近,也更宽泛一些。由于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第一种理解的集群式创新可以包含在第二种理解的集群式创新概念之中。 集群式创新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互惠共生性。互惠共生的双方尽管分离后两方或者一方能够独立生存,但双方在某种方式下紧密结合,通过功能互补、可以使得两者都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二是协同竞争性。集群中的企业是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开展合作创新,协同竞争是集群式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发展。三是资源共享性。集群中的企业通过共享科技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专业人才进行协同创新,并共享创新成果。四是地方结网性。集群式创新以产业集群的生产网络、社会网络为依托,在集群创新网络平台上展开,地方结网性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集群式创新是一个由活性决策结点构成的具有非线性联结机制、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具有群体自学习性、自组织性、自匹配性和行为自协调性,它由群体目标导引、信息流驱动、组织文化维护,依次经过交流、竞争、合作、分享、评价五个基本阶段的动态循环累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