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课程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本土视觉素养普遍缺失的目前状况,从课程入手,将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通过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程,并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迭代式课程结构的创建,开展一系列课程设计和实施实验。对课程实施效果做出调查和分析,指出理由所在,并对今后艺术设计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培养策略提出倡议。关键词 本土视觉
2、素养 高职 艺术设计 课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图”、“文”在信息传播中的平衡被打破,图形图像已经取代文本,成为当代视觉信息的主要载体,视觉信息的表达与传播空间也从原先真实空间转向数字化的赛博空间。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可视性被广泛看重,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当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随处可见以振兴本土传统文化为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族文化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华丽包装。另一方面,我们的视觉环境中充斥着大量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图形图像,这种西方视觉信息的富裕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本土的视觉文化匮乏。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探索和实践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
3、“中国创造”,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中内容创意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发展和本土品牌打造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培养艺术设计领域实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面向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职业人,“应从全球化本土化的双视角出发,放眼世界,合理采纳和运用世界文化和文明财富,立足本土,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从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培养视觉素养;也就是说,这些能力决定了他们在本土文化传统语境下,对于借助图传达的视觉信息和视觉文化,能看懂什么,看懂多少,如何运用”1。一般而言,视觉素养是指“可以获得的理解和创造视
4、觉信息的能力”2以及“视觉信息交流和解决理由的能力”3 。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艺术设计类高职生视觉素养的重要途径。一、课程的类别“从基础到应用,把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4 的 “三段式”结构,仍然是当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类的呈目前状况态。而“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结构,并选择恰当的教学策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略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原则。打破现有的三段式结构,从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过程分析开始,以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现有及应达到
5、的目标,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类别5”。第一类是在技能传授基础上的任务驱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将本地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达到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相关技术,对该资源做风格化方面的创新。第二类是以项目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主要通过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校内教学。课程在既定主题的安排下,将校外委托项目、教师研究课题等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并且将实际项目的时间进度、技术标准、提交产品等作为课程考核的规范。区别于第一类以技术传授为基础的任务驱动课程,此类课程注重对实际项目的整体性把握和创造性完成。第三类是“假期课堂”。它是利用假期集中时间开展的一种灵活
6、的设计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要场所,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参与、校际假期交流课程的开展、国际交流课程的开展等鼓励打破专业限制,多方面、多角度实现的体验设计实践。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对本地文化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是对生活在这一区域内人的自我文化身份的认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可以使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关联性都有所提高,并构建属于个人的丰富的经验世界”6。结合上述课程分类,本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的三种存在形式,并形成了一种课程内容组织策略。其一,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的存在形式。本地传统文化类别中拥有丰
7、富的、且独具艺术风格和高视觉辨识度的视觉元素,如陕西皮影中的人物形象与人物运动方式、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色彩配置与形象设计等,无论形象被直接应用还是被归纳提取,都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二,以故事为主的存在形式。针对以叙事为主的专业课程,如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本地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故事可以经由资源转换运用在课程内容中。这类设计主要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观众传达设计者的观念和意图。传统文化中丰富且广为流传的故事资源正是当代动画及影视广告设计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如2009 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麋鹿王即改编自山海经原创故事,加上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麋鹿形象,使麋鹿王一经推出就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第
8、三,以行为为主的存在形式。提出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和提炼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初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本土化理由上,中国“著名导演特伟早在上个世纪 60年代就提出他的理解,最初,我们对民族形式理由理解很浅,以为在背景上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或者在拟人化的动物身上加一个中国式的肚兜,在服装上加几块传统的装饰图案就是民族风格了,还要在人物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动作姿态以及语言上都力求具有中国民族的特点”6。二是,随着当前互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将本地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必须从行为和活动方式上研究一些非物质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中的特殊活动、传统游戏中的活动等,并将这些行为方式转换到
9、交互设计中,推动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进而设计出符合现代人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产品。从课程内容的组织策略上,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特征,并借鉴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一种模型,即迭代式模型,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组织和架构。通过螺旋型的一个项目的完成,实现第一个迭代,并在之后的课程中,通过每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如上所述的课程类别,在实际教学中,无论使用哪一种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策略,都需要要求学生通过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形式,对设计或制作对象的造型特点、历史文化背景、造型结构、装饰风格、色彩搭配等进行研究。在获取资料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实
10、地调研、博物馆参观、图书或音像资料搜集、X 络搜索等策略。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主要作为一种背景资料的形式存在于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课程,视觉素养的培养着重在视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解决所见到的“是什么”的理由。这一理由的解决,需要在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拓宽“课堂”概念,不仅将当代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视觉信息引入课堂,更要鼓励和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通过运用自身观察力、视觉辨别与理解能力去体认周围真实多彩的传统文化,以此深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表现的对象。另外,一些以设
11、计和再创造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对引入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是简单的利用新手段进行表现,更多的是需要从这些资源中抽象或提炼出一些元素。这其中包含着视觉视角下的设计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者可以从此类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色彩、形式、材料、肌理、结构、图式等多种元素,组织成设计资源,通过元素的结构与重构,指导学生对设计主题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尝试。我校教师“以秦淮灯彩展览馆主题项目为引领,将秦淮灯彩图形设计、秦淮灯彩标志设计、秦淮灯彩展示设计 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课程
12、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策略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俊.高职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研究,2012.4. 徐俊.论国产三维动画片本土化探索历程.电影文学.2013.4. 顾燕.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运用.轻工科技,2012.10. 、秦淮灯彩宣传包装设计总和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训课程教学”7,这一系列设计就在对“秦淮灯彩”这一主题的应用上涵盖了多种元素的分析、提取和应用。三、实施效果1. 基于课程的艺术设计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培养效果问卷设计说明本次调查以开展课程实验
13、的三个自然班级为调查对象,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设计)。共发出问卷 88 份,有效回收 76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86.4%。被调查者中男生 33 名,占 43.4%;女生 43 名,占 56.6%。所有学生均为二年级学生。在内容设计上,主要考察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文化的学习提高了视觉信息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表达能力。2. 数据分析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再认度较高在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再回忆的调查中,有 45 位学生可以回忆起课上所涉传统文化的名称及基本内容,占总数的 72%。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直接引入课堂,可推动学生们对此视觉信息资源的识别和再
14、认。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类别不足对回忆出课上所授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36.8%和 27.6%的学生可以对所授资源的内容从建筑造型特征和图形特征两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而对资源中色彩特征、工艺造型和叙述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分别只占到 13.2%、15.8% 和 5.3%。可见,学生们从造型设计基本元素出发对传统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类别不够全面。普遍掌握 2-3 中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由于目前均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普遍掌握的视觉信息创造工具包括 photoshop、3ds Max、 Illustrator。因专业方向不同,视觉传达专
15、业学生一般掌握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工具,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方向)学生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工具。学生们对上述工具均有 1 年左右的使用经验,掌握程度良好。要有针对性地教授在设计实践中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策略在对学生传统文化资源使用情况调查时发现,五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能将图形、配色、布景结构运用到作业中,另有 23%的学生会选择资源中的故事用在作业中。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策略方面,近五分之四的学生选择按照“资料中的某些部分”和“根据资料,进行改编”来做,其中 14.5%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重新做设计”。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但自我探索实践较少,对作品风格的认识不足调查中发现,
16、学生们的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60.9%的学生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个性,没有一位学生在此调查栏目中选择“无所谓”或“不希望”。但在对课余时间个人设计实践探索的调查中,90.5%的学生表示,课后有 1 到 2 次的设计实践,没有一位同学有过 3 次以上的自我设计实践。在对作品风格的认识方面更表现得五花八门。学生对作品可能呈现的风格的认识处于极其个人化的感性认识阶段。结论本项目以培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的课程设计将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程,并将其分为“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以故事为主”、“以行为为主”三种存在类型,并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提出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迭代式结构”。从课程实施的效果来看,通过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学生对直接引入的内容再认度较高,但对内容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虽然学生们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也掌握了一些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但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用在各自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存在困惑,缺少行之有效的策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自我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策略和作品风格探索方面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