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文学教案小班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由汉、壮、回等50多个民族的文化组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语言文学教案小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言文学教案小班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词汇:蹦蹦跳跳,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红红的小东西,师:“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二、欣赏故事。 1、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提问: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一路上碰到了谁?它以为自己是谁? 三、理解故事情节。 1、边看挂图
2、边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走呀,遇到了谁?他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 四、经验分享。 引导幼儿练习讲述故事,师:这个小东西真有趣呀!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闹了不少笑话:小老鼠以为它是一颗红樱桃,它自己又想做小白兔的第三只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小红灯笼,后来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小猫衣服上掉下的一颗纽扣。 活动反思: 经过第一轮研讨,我决定将故事分段讲述,到“经过小熊家”,先让幼儿回忆故事种出现了谁,学习小动物的对话,这时候让幼儿猜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到底会是谁?让幼儿回忆、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小东西。最后出示小猫,揭晓谜底。在第二轮教研活动中,有了之前的指导和提升,孩子们果
3、然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无效性的问题要少问,有效的引导。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对于语言活动的开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附: 马路上有一个红红的小东西,它高高兴兴地向前滚着。滚呀滚呀,它遇见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问:“你是谁呀?”小东西说:“我不知道。” 小老鼠说:“你又不是一颗红红的小樱桃,不然我就一口吧你吃掉了。”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滚呀滚呀,遇见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红红的眼睛。小东西说:“让我做你的第三只眼睛吧。”小白兔说:“我才不想做妖怪呢!”小东西又继续向前滚着,它滚呀滚呀,遇见了一只小熊。小熊正要过四岁生日,门前挂着三只红灯笼。小东西说
4、:“让我做你的第四只灯笼吧!”小熊说:“你是假的,你又不会发光。”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猫。小猫今天很不高兴,因为它的衬衫上掉了一颗红红的纽扣。噢,小东西明白了:“哦,原来我就是那颗红红的纽扣呀!” 语言文学教案小班2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2.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活动准备: 1.将座位排成半圆形。 2.一段欢快的音乐。 重难点: 重点: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难点: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上幼儿园的方式。 1.孩子们,你们每天是怎么来幼儿园的?2.请回答
5、的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景。 3.播放欢快音乐,师幼用简单动作各自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境。 (二)学习儿歌。 1.今天我们一起坐着汽车上幼儿园吧!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教师边做开车状,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幼儿每说到一点,教师就用儿歌的句子把内容说完整,并作相应的动作)3.师幼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2次。 (三)仿编儿歌。1. 刚才还有小朋友说到是坐摩托车(自行车)来幼儿园的,那摩托车(自行车)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2.幼儿模仿摩托车(自行车)的声音。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来园情况,仿编儿歌。如:摩托车呀突突叫,突突叫,突突叫,(自行车呀叮铃铃,
6、叮铃铃,叮铃铃)(四)游戏:开汽车1.来来来,上车吧!我们一起乘汽车去幼儿园了!2.教师做手握方向盘状,带领幼儿绕着椅子行驶。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车轮转动的动作。 3.连续念几遍儿歌后,教师做停车状,幼儿一起说:幼儿园到了!4.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可以自由调节进行创编儿歌游戏(开摩托车、开自行车) 延伸活动: 日常活动可继续进行汽车轱辘转呀转创编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语言文学教案小班3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文学作品
7、,敢于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范画,小图片人手一份,老熊和小熊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水果谜语,它是你们夏天最爱吃的一种水果,小耳朵请听好。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全是黑脸膛。 -西瓜 (2)提问:你们爱吃西瓜吗?小朋友吃的西瓜是从哪来的?(让幼儿想想,说说) (3)出示老熊和小熊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谁?小熊父子也爱
8、吃西瓜,可它们的西瓜不是从集市上买来的,那它们的西瓜是从哪里来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听完后告诉老师小熊父子的西瓜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听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a小熊父子吃到西瓜了吗? b小熊父子的西瓜是从哪里来的? (2)利用范画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主要内容 a种瓜前,老熊和小熊先干什么? b埋好种子后,小熊接着干什么? c虫子来咬花和叶子,小熊怎么办? d小熊父子每天辛苦照顾西瓜,后来西瓜成熟了吗?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故事内容 (4)小结:现在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样种出来的了吧?(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小朋友,今天我们
9、通过认真仔细地听故事,学到了新的本领。 3.游戏:我说你找 利用故事图片,老师说故事中的一句话,请小朋友找到相应图片。如:老师读“挖了个坑”这句话时,请小朋友找到相应图片。 4.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非常棒!你们回家后把今天的故事小熊父子种西瓜讲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本节活动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活动,师幼互动很好,气氛活跃。在导入部分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然后我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西瓜的来历。在这个环节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熟悉故事主要内容,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然后通过范画讲述故事,再以提问
10、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大部分幼儿表现的非常棒,只有个别幼儿表现欠佳。最后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这个环节幼儿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总的来说这节活动开展的比较好,幼儿表现非常棒! 语言文学教案小班4 活动背景 在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我选择的开门歌,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
11、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心情愉快。 2、喜爱手指游戏,锻炼手部肌肉。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童谣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评析: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2、这三个目标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形象思维特点,又结合了童谣的特色。)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学会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关于门的图片。小熊等玩具小动物。(幼儿围坐在地毯上) (评析: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知识经验准备的准备是非常不要的,其实,我们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为我这次活动的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质准备:大号的门,和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学习新的童谣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和适宜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复习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引起兴趣。 1、我们的小手会玩游戏的,我们的小手会玩什么游戏呢?
13、 2、幼儿到中间,与老师一起玩金锁银锁的游戏。 3、刚刚我们游戏是用什么话讲的?我们用苏州话还会玩什么游戏?(蚊子叮) 4、好的,我们找边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儿找个好伙伴,两个两个到中间来玩蚊子叮。 5、刚刚我们是两个两个玩的,能不能找多一点的朋友来玩呢? 6、幼儿找多一点的伙伴来玩蚊子叮的游戏。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金锁银锁”和“蚊子叮”两首童谣,以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的游戏场景,幼儿都被深深吸引。提更高的要求让幼儿玩学过的游戏,触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进入游戏,理解新童谣开门歌。 1、(叮咚叮咚)呀,谁来了呀?可能它也想
14、和我们玩游戏,客人来了,我们要做什么? 2、演示教具,开门,大门开了,进的来吗?(说:大门开开进不来)其余门一样。(最后两扇门请幼儿开)开完五扇门,请小熊进来,拍手欢迎小熊。 3、刚刚我们一共开了几扇门,小熊才进来的? 4、这里有五扇门,老师手上有五个手指,也有五扇门,你想不想进来? 5、老师示范边念童谣,边做手部的动作。让幼儿进来,并和幼儿拥抱。 (评析:与幼儿一起迎接客人的到来,在开门的过程中展开了幼儿想像的翅膀,教师的有规律的语言,再次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一扇扇门的打开,扣动幼儿心弦,在这样的一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内容。老师引入手指游戏让幼儿对童谣更有亲切感,更充满了学习的欲望
15、。) 三、尝试自己说童谣。 1、哟,你们看,谁也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想进到老师的门里来,呆不下了,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五扇门呀?我们来请小动物好吗?那你想请谁进来呢?我们来试试。 2、某某小动物进来了,真开心啊。 (评析:一起来请小动物进自己的门,既可以让童谣的游戏情节发展得更完整些,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把他们对童谣的理解通过游戏变成事实在在的东西,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的目的。) 四、巩固童谣 1、练习多次,请不同的小朋友,并尝试学小动物的声音来说童谣。 2、小结:刚刚我们用苏州话玩了开门这个游戏,还请了很多的小客人来班级里做游戏,真的很开心。那我们能不能请自己的好朋友进来玩呀?
16、 3、幼儿请自己的好朋友来玩开门的游戏。 (评析:语言活动就要给幼儿“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言运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声音请相应的小动物进门,对刚才所学的内容做个巩固。不同动物的转换又会让幼儿觉得新鲜、不枯燥,所以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进行游戏,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4、后面还有好多客人老师也想到你们的门里去玩,你们欢不欢迎呀?(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客人老师进行交流、游戏。)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增进情感交流。) 5、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回去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
17、来做这个游戏。 (评析:这一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旨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也让家长对幼儿的所学有一个了解和互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语言文学教案小班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文学活动,体验诗歌所展示的“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的意境。 2、学习短句:“_醒来了”、“_睡着了”。 3、根据生活的经验,想象,仿编出新的短句。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太阳和月亮 2、音乐:欢乐的牧童、摇篮曲 活动
18、过程: 一、引题 1、教师以妈妈的口吻:“孩子们,天黑了,我们休息一下吧。”教师放音乐摇篮曲,幼儿安静地“睡觉”。 2、教师播放课件: “呀!天亮了,看看谁出来了?” 二、感受白天与黑夜,学习诗歌太阳和月亮。 (一)、看课件,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a、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 我们来看看谁醒来了?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b、他们醒来时会做什么动作呢?(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c、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起床时的样子。(师生边念诗歌边表演) 2、学编诗句“太阳出来了,_醒来了。” a: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b:白天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
19、事情呢? C:师小结:他们会唱歌跳舞,白天真热闹啊!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3、感受热闹的音乐:随音乐师生共舞。 (二)、继续看课件,理解诗歌第二段内容: a、谁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是什么时候?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b、它们是怎么睡的?我们也来学一学! C、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2、学编诗句“月亮出来了,_睡着了。” a、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b、夜晚大家都睡着了,你感觉怎么样?(很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3、感受安静的音乐,在摇篮曲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夜晚静悄悄,大家都睡着
20、了,我们也休息吧。 三、完整欣赏: 1、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师生共同表演诗歌! 四、游戏:白天和黑夜 1、今天太阳和月亮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2、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老师担任太阳和月亮的角色。当老师说:“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边做醒来的动作边说:“_醒来了。”放一段热闹的音乐,大家一起跳舞,从而感受白天真热闹!当老师说:“月亮出来了。”小动物们边做睡觉的动作边说:“_睡着了。”放一段安静的音乐,幼儿表演睡觉的动作,从而感受夜晚静悄悄! 五、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白天真热闹,黑夜静悄悄。小动物们都睡着了,
21、我们轻轻的离开这儿吧! 2、带幼儿自然地离开,结束活动。 附: 诗歌: 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 小树醒来了, 小朋友醒来了, 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 小草睡着了, 小花睡着了, 小朋友睡着了, 黑夜静悄悄。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作为内容,以动静结合作为活动的主线。冷暖色调的两幅图帮助幼儿感受了热闹与安静。同时,在表现诗歌内容时请幼儿用肢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结尾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介入,满足了孩子们对诗歌的诠释。另外,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原诗歌进行了改变:太阳出来了,小狗醒来了;太阳出来了,_醒来了;太阳出来了,_醒来了.词语的重复便于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整节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的描述图片内容,参与活动的参与性很高。 只是我在出示图片后,没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同时,我应该把幼儿自己说出来的诗句“_醒来了,_睡着了”也加入到诗歌当中,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要更加以幼儿为主体, 为幼儿创设一个敢说、想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积极有效的组织好每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