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赴南调研接待方案(2021年12月) 一、活动时间 2021年12月17日 二、参加人员河南师范大学人员罗建平 院 长高中建 书 记刘怀光 副院长蒋占峰 副书记 张长伟 副院长 曾宪东 办公室主任 学生干部:刘延和王 崇楚 晓张 娟王么玲季文君何 欢 王丽娜 李 华周菲菲 刘雪璞 王杰林琦 张香杰冯欠欠 南乐县参加人员田小飞 县长助理 管国强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华普 寺庄乡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张建伟 杨村乡工会主席王进献 寺庄乡王洪店村党支部书记杨俊友 县政府秘书 三、日程安排 08:30到达大广高速南乐站接调研人员。08:3009:00到达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村09
2、:1010:00召开座谈会地点:王洪店村会议室 主持人: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管国强议 程: 1、县长助理田小飞致欢迎辞: 2、寺庄乡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王华普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3、寺庄乡王洪店村党支部书记王进献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4、大学生村官介绍自身经历、体验等; 5、双方人员自由交谈。 10:0010:30实地参观新农村示范村王洪店村建设情况10:3011:30实地参观新农村示范村杨村乡郭吉道村建设情况12:00午餐 14:0015:30参观南乐文化旅游产业(造字圣人仓颉遗址) 15:3016:00返程 赴南乐县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方案 为深化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
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现实,把专业理论学习与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特组织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及研究生代表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濮阳市南乐县进行参观考察。借此加强大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层认识,增进在校研究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心。 一、调研目的 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调研了解当前濮阳市南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为我校开展有针对性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用性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内容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3、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现状,主要
4、包括其总量、结构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加强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主要是近年来各乡镇(街道)在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投入、市场建设以及载体建设等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突出成效。 5、关于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安排问题。 6、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基础的工作经验及工作体会。 三、行程安排 公共事务学院调研人员名单(共21人)院领导: 院长:罗建平书记:高中建副院长:刘怀光副书记:蒋占峰副院长:张长伟办公室:曾宪东学生干部: 刘延和、王崇、楚晓、张娟、王么玲、季文君、何欢、王丽娜、李华、周菲菲、刘雪璞、王杰、林琦、张香杰、冯欠欠 第二篇:政
5、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走向经典100本阅读书目 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入门书籍 哲学是什么。、社会学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法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科学是什么”丛书; 周易经传十五讲、科技哲学十五讲、清史十五讲、生物伦理学十五讲、哲学修养十五讲、政治学十五讲、文化哲学十五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文学与人生十五讲、语言学常识十五讲、西方哲学十五讲、戏剧艺术十五讲、心理学十五讲、现代天文学十五讲、中国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二、历史学类 1、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严耕望,辽宁教
6、育出版社,2021 2、国史大纲,作者: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6 3、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21.2 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7.8 5、世界文明史,(美)威尔杜兰,译者:台湾幼狮文化公司,东方出版社,1999.1 6、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0 7、剑桥中国史(多卷本)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1 9、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10、叫魂:176
7、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译者:陈兼,刘昶,上海三联书店,1999.1 11、蒙塔尤,(法)勒华拉杜里,译者:许明龙,马胜利,商务印书馆,2021.5 12、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美)柯文,译者:杜继东,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7 13、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译者:刘尊棋,世界知识出版社,2021.5 14、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译者:刘北成,郭小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4 15、人类的故事,房龙,译者:秦立彦,冯士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 16、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卜正民,方毅,王秀丽,罗天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
8、1 1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7 三、社会学类 1、社会理论的基础,(美)科尔曼,译者:邓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8 2、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译者:冯克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 4、普通社会学纲要,(意)v帕雷托,译者:田时纲,东方出版社,202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版 5、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美)乔纳森h特纳,译者:邱泽奇,张茂元等,华夏出版社,2021,原书第7版(2021,原书第6版) thestru
9、ctureofsociologicaltheory.jonathanhturner.pekinguniversitypress,2021. 6、社会学研究方法(影印版),(美)艾尔巴比,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7,11版 7、现代社会学理论,(澳)沃特斯,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21,第2版 8、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德)西美尔,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21.10 9、社会学二十讲,(美)亚历山大,贾春增译,华夏出版社,2021,1版 10、科学社会学,(美)默顿,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21,1版 11、自杀论,(法)涂尔干,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12l
10、esuicide,emiledurkheim,pres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puf,04september,2021 12、街角社会,(美)怀特,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1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韦伯,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7/中英文对照,九州出版社,2021.1 1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21,1版 15、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4,1版 16、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布劳,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2021.11,1版 17、文化的解释,格尔茨,韩莉译,译林出版
11、社,1999.11,2021.7重印 四、经济学类 1、公共经济学,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蔡江南译,三联书店上海书店,1992 2、民主财政论,(美)布坎南,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2021.11 3、自由、市场与国家,(美)布坎南,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 4、制度经济学,(美)康芒斯,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198 1、1997年重印 5、公共部门经济学,(美)鲍德威,威迪逊,邓力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 6、政治与市场,(美)林德布洛姆,王逸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美)诺思,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199
12、9重印 8、西方世界的兴起,(美)诺思,历以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1 9、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德)柯武刚,史漫飞,商务印书馆,2021.11 10、以自由看待发展,(印)阿马蒂亚森,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 11、国富论,(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21.3 12、经济学精神,盛洪,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10/上海三联书店,2021.5,1版 13、卖桔者言,张五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4、经济学原理,(美)曼昆,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4(第5版,宏观、微观经济学分册) 五、政治学类 1、当代学术入门
13、:政治学,(美)米若格,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 2、政府论,(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2021重印 twotreatisesofgovernment,johnlocke,chinasocialsciencespublishinghouse,1999./chinaunivi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press,2021./shaanxipeoplespublishinghouse,2021. 3、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3,2版 4、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021重印
14、,1版 5、资本主义与自由(美)米尔顿弗理德曼,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21.7,1版 6、论自由,(英)密尔,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2021重印 7、社会契约论,(法)卢梭,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2021重印,2版修订本,2021,3版修订本 thesocialcontractandotherlaterpoliticalwritings,rousseau,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press,2021. 8、现代政治分析,达尔,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徐式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
15、版社,1989 10、君主论,马基雅弗利,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21.3,1版 theprince,machiavelli,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pr.,2021./pocketclassics,2021.6,1版 11、政治学:范围与方法,(美)艾萨克,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 12、民主的模式,(英)赫尔德编,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3版 13、正义论,(美)罗尔斯,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6,1版 14、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4(第七版
16、) 15、东方学,萨义德,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5,2021.2第2版 16、政治哲学史(上、下册),列奥施特劳斯等,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historyofpoliticalphilosophy,leostrauss,josephcropse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31december,2021 17、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托克维尔,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21.5democracyinamerica,alexisdetocqueville,wordswortheditionsltd,1999-12-1/democracy
17、inamerica,alexisdetocqueville,bantamclassics,2021-04-04/deladmocratieenamrique,alexisdetocqueville,flammarion,1999 18、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伊斯顿,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1,1版 19、逃避自由,(美)弗洛姆,刘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1,2021重印20、规训与惩罚,福柯,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第3版 21、潜规则,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1 22、西方政治思想史,(美)约翰麦克里兰,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21.6,1版 2
18、3、国家与社会革命,(美)西达斯考切波,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3,1版 24、国家的兴衰,(美)曼瑟尔奥尔森,李增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3,1版 25、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1版 六、管理学类 1、公共关系:职业与实践(第四版)、组织发展案例:环境、行为与组织变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职业优势:公共服务中的技能三角、行政 学(新版)、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实务系列、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
19、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2、公共行政学(影印版第六版),(美)罗森布鲁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9 3、管理思想的演变,(美)丹尼尔雷恩,李柱流,肖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11,1版 4、理解公共政策(英文版),(美)托马斯r戴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4,12版 5、公共政策评估,(美)兰克费希尔著,吴爱民、李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8,1版 6、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美)rm克朗,陈东威译,商务印书馆,1985 7、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美)布坎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4 8、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
20、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丹尼尔布罗姆利,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4 9、改革政府,(美)戴维奥斯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6 10、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美)麦克尔巴泽雷,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11,1版 11、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译,上海三联书店,2021.6 12、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等编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 13、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美)尼古拉亨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第9版影印版) 14、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1版 15、科学管理原理
21、,泰勒,马凤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1,1版 1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周安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 17、管理行为(原书4版),西蒙,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3 七、哲学类 1、哲学的故事,(美)维尔杜兰特,金发燊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1,1版 2、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2021.7,1版 3、哲学概论,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 4、哲学问题,(英)罗素,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21.2 5、谁能追得上乌龟,戴宏森,大众文艺出版社,2021.6 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赵复三译,
22、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英汉对照) 7、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5,1版 8、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1999.11 9、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21.5,2021.12 10、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21.9 1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2021.8 12、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21.9 13、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21.9 14、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3,8版 15、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5重印 16、保卫马克思,(法)路易阿尔都塞,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21.
23、6,1版 17、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97.8 18、西方哲学史,梯利,伍德增补,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7,1版 19、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20、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2,1版 21、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12 22、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21.11,1版 23、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康德,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5,1版 24、伦理学简史,麦金太尔,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21.9,1版 八、其他 1、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李
24、晨曦译,上海三联书店,2021.3 2、人生五大问题,(法)莫罗阿,傅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2 3、完全成长手册,(美)爱德华赖利,陈永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 第三篇: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学院专业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学校于2021年新成立学院,秉承“服务经济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毕业生第一就职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在着力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从事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目前,学院拥有教师3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和担任领导职务的校内、外研究生导师3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800人,硕士研究生316
25、人。拥有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中外政治制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本科教学单位。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是当前及今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市政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地方政府学、西方经济学、
26、行政领导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利用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能在政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人才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稳定的就业潜力。 主要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保险学原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行政学与行政
27、法、劳动与就业、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专业外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扎实的管理及相关专业知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公共财务管理及行政学、地方政府学等50余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联系电话:0531-86180578(公共管理学院) 第四篇: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 一、公共事务的基本概念 1、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28、,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要求,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 2、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公共管理以公共事务作为其管理对象。公共管理主要研究的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和规律。公共事务是指那些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要求、关系其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仲版本)补充:公共事务是相对私人事务而言的,目前人们对公共事务比较普遍的理解是,以公共物品的提供作为界定公共事务的主要依据,可以对公共事务作如下界定:公共事务是指那些涉及全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满足其共同需要、关系其整体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社会性、公益性、非营
29、利性及规模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而公共管理正是以公共事务作为其主要管理对象的。 3、公共事务的特点:社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规模性(仲版本) 4、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项目选择和管理、公共资源组织、协调、控制、公共产品的生产利用与监管社会服务的提供。 二、公共服务 1、公共服务基本内涵。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范围广泛的、非盈利性的服务。公共服务是大众化的服务、基本的服务、内容广泛、非营利性的服务。 2、公共服务的供给。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市场的确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但是政府也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国
30、家、市场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是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最佳途径。 3、公共服务市场的原则。要对公共服务本身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要重视公共服务改革的制度基础的变革;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要与政府各个方面的改革进程相适应;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需要更多地研究本国的具体问题,并了解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补充。公共服务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教育、福利、公共秩序、环境保护等。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机构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是其管理中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公共管理学当然也要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补充。公共管理中,公共机构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是其管理内容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政府公
31、共职能范围的扩大,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使公共服务显得更加重要。在西方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较为明确的事权划分,因此,公共服务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宽泛,诸如教育、福利、警察、消防、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当然,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政府在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中,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都不可能把所有公共事务都包括其中。更何况,政府的公共管理以及由此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的。但就其趋势而言,公共服务的领域、范围的扩大似乎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应该为
32、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性质。 三、公共产(物)品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 1、公共产品基本内涵。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等特征的物品。换言之,公共产品就是那些同时被多个人共同消费的产品。又称为公共物品。 2、公共产品的特点。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只要具备其 中一个特性的产品,就是公共产品。完全满足上述特性的产品,称为纯公共产品。不完全满足上述特性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指的是那种只为付款的个人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付款的个人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产品。 3、公共产
33、品的类型:a全球性或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社区性的公共产品。b基础性、管制性、保障性、服务性的公共产品。c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d有形的公共产品(硬公共产品)和无形的公共产品(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纯公共产品:同时满足公共产品三个特性(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既带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又带有私人产品的特性,但不是它们特性的全部,而是居于两者之间。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准公共产品:拥挤性的公共产品:公路、运动场;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学校、医院。 补充: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包括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我们一般认
34、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一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如果将非排他性看做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来的一个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公众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
35、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例如,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等。(2)全国性公共物品。例如,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等。(3)地方性公共物品。例如,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4)社区性公共物品。例如,社区绿化与环境、
36、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如宪法、法律等制度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个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项目 1、公共项目的基本内涵。所谓项目,是指在一定的
37、时间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把一定的资源组合在一起,为完成特定的任务所进行的相关活动。 2、公共项目管理的基本内涵。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整个周期所发生的管理行为。具体地说,就是项目管理者依据项目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活动。 项目管理活动的内容包括。选定项目、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进程和日程表、进行资金预算、确定项目负责人和成员及其责任、对项目进行监督、评估项目结果、验收项目等等。 补充:公共项目是指公共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公共政策而采取的具体行动,是把公共政策具体化的过程。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有关政策变为现实
38、,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项目是直观的管理行为。一般来说,公共项目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公共项目的确认和对公共项目的有效管理,都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实现。为了加强对公共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注意项目预算、质量、结果等各个具体环节,而且要有严格的实施项目的组织保障,要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从而使公共项目的确认、制定、实施、验收、评估、反馈形成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项目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补充:公共管理中的项目,是指公共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公共政策而采取的具体行动,是把公共政策具体化的过程。在公共管理中,制定政策的机构不限于公共管理机构,还包括立法部门等,后者在公共
39、政策的制定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有关的政策变为现实,使其不仅仅停留在行为指导的层面。而公共项目正是把公共政策具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项目不仅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最直观、可见的管理行为。 在公共管理中,通过确立公共项目使政策具体化,就必须遵循公共项目管理的基本准则。一般说来,所有公共项目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公共项目的确认和对公共项目的有效管理,都直接关系到一定时期政府公共政策的实现。为了加强对公共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注意项目预算、质量、结果等各个具体环节,而且要有严格的实施项目的组织保障,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从而使公共项目的确认
40、、制定、实施到项目的验收、评估、反债,形成一套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项目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目标 1、公共利益基本内涵。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者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是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2、公共利益特点: a、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但也不能理解为抽象的范畴。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
41、。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b、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也是对公共利益的潜在威胁。 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而且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
42、益的增进和公平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不同。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将这个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人们
43、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公众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惟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 五、公共资源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资源是指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资源在名义上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但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整地占有它。公共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公共产品、公共信息、公有企业和人力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性物质条件。公共产品是指一定社区内人们都可以享
44、用和受益的劳动产品公共设施、公共物品的总称,它包括能源、道路、公园等。公共信息是指一定社区的全体成员共有的和可以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如经济信息、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公有企业主要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公共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区共有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上述各种公共资源范围的界定,并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资源,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六、公共问题 问题是主客观相矛盾的表现,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一个组织、团体,还是公民个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就成为实现集体或者个人目标、推进事物向前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不过公共管理中所说的问题,是有严格限定的,它只限于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社会共同问题,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比如,我们常常说的人们的生存环境问题、城市的道路、交通问题、人口问题、社会犯罪与社会秩序问题、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以及社会的危弱群体的保护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