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弘扬中华文化讲坛有感 现在有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坛越来越多了,自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始,国学似乎又重新卷土重来。是因为中国人们在学习西方拜金主义的过程当中,产生了许多的不和谐音符,致使全民越来越浮躁,社会道德及治安越来越令人担忧吗。也可能是需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也不忘记丰富其精神家园。使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这样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也就能够更好的达成。 很多的企业领袖,以前总是万家灯火回家,甚至是别人睡过一觉才回家的创业精英们,在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财富,他们越来越认为: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一个人有德便是财,品德
2、是财富的种子。在自己打造出一片天下之后,跟随者越来越多,自己作为领导者,德行越好,拥护的人便会越多,生意便会越做越大。而如果是财富越膨胀的情况之下,德行跟不上,造成德不配位的现象,那么可能就此停止发展,甚至走下坡路。所以,一个企业家的德特别重要,可以说有德是明天的利润,后天的市场,未来的财富,恒久的价值。大学里有记载:“德者本也,财是末也。”可见一个人的品德是未来拥有财富的根源,有好品德的人都是有可能有伟大成功的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辈子追求两件事:一是有钱,二是值钱。要使自己升值,使自己有价值,价值才是绝对的财富。生命的真正价值就是:别人因有你的存在,从而使别人活得更加精彩。 以上为听课所记
3、,谨为提升自己价值。 第二篇:听人文名师讲坛有感听人文名师讲坛有感 从小,就对文学就情有独钟的我,上了大学后却进了一个与文学相去甚远的工科专业,学务繁杂紧迫,使我无暇顾及其他,直到这个人名名师讲坛这门课程,才使我与这位老友又有了接触的机会。渐渐的,我发现讲坛给我带来的不仅是与文学久别重逢的激动,更多的是对文学的更深刻的认识。 每周一次的人文名师讲坛,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在这两个小时里,每次我的心灵都会和讲台上的教授一起,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地游弋,体会文学带来的最真实的感动。下面,我就把其中几次印象比较深刻的讲座及我的切身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犹记第一次讲座,来到小报告厅时,里面已经人满为
4、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坐下,过一会儿,一位中年男性教授徐步上台,身边有灵通的同学开始低声议论,“快看,那位就是人文学院的院长,周宁教授。”我不由心生敬意,正值盛年,却已为院长,真是年轻有为啊,原本我以为文学院的院长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究呢。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周院长用他的博学与智慧彻底地征服了我们。他和我们谈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反思生命。在他深刻的思想和风趣的谈吐中,我们如坐春风,讲座临近尾声,我们却意犹未尽。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几天后,我有有幸听到了朱水涌教授“三部文学经典与人类文明”的讲座。他向我们介绍了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部重要文学作品,分别是:荷马史诗伊里亚特,红楼梦和鲁
5、迅小说。他首先谈了一下文学对人类的意义,从人类进入文明开始,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未来就是人类切身关注的问题,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伴随着对人的不断发现、不断思考而发生变化的。接下来,他谈了一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与古希腊文明的联系。伊里亚特描述的是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一场持续十年的战争,通过战争歌颂英雄。而与此相同的是,古希腊文化的核心特征就是对英雄的崇拜。可见,这部史诗对希腊文化影响之深远。谈过了希腊文化,他把视角转向国内,分析了红楼梦与人类想像、体验中的三个世界。通过朱教授对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深刻分析,我们对这部名著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感叹自己身世”,“情场忏悔而作”,宣扬“色”“空”观念。
6、最后,他谈及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立人”的思想,选取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经典名篇分析著作中的人性,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如果说之前我对我们专业与文学的联系认识很肤浅的话,在听完曹志平老师的讲座后,我对科学和文化的本质认识更深了一层。曹老师讲座的主题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他首先引用了一些名人名言来论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康德对两者的关系的认识。相比之下,尼采的观点有些偏颇:人的本质不是由理性和科学知识决定的,而是由权力意志决定的。权力意志是
7、人的生命的本质。人应该认识的不是关于实在的知识,而是自己的生命。对科学技术的追逐带来了生命灵性的丧失。接着,曹老师又纵观古今,给我们讲述了一些两种文化间的论战。梁启超:从主张学习近代科学,向怀疑西方科学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访问欧洲:“因科学发达,生出工业革命,外部生活变迁急剧,内部生活随而动摇人类的自由意志,不得不否认了。意志既不能自由,还有什么善恶的责任。宗教和旧哲学,都被科学打得旗靡辙乱这回大战争便是报应。”关于这一点,地理学家丁文江做出了反驳:“打到玄学鬼”“科学的目的是要摒弃个人主观成见人生观最大的障碍求人人所能共认的真理。科学方法,是辨别事物的真伪,求他们的秩序关系科学的万能,科学
8、的普遍,不在他的材料,在他的方法。”科学能够应用于人生观。欧洲文化的“破产”责任不在科学中国文明的可取之处,在于一直同“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的“精神文明”相作对的“近三百年经学大师治学的方法”。虽然两人观点各异,但其中对科学和文化的剖析却都给人以启迪。归结起来,科学文化:知识上以自然科学为核心,包括社会科学;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工业、资本等相连结;强调科学方法、理性与科学精神。人文文化:以人文学(文史哲)为核心,基本问题是人的价值,强调生命的移情、顿悟、反思。最后,曹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对两者的观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不一致甚至对立的方面,但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人文精神,他们在最核心的部分
9、又是一致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知识与文明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现实力量。科学是人类的共同文化,但人类文化的存在是以不同民族差异性文化的存在为条件的,正如生命以生物的多样性为条件一样。听了曹老师这番精辟的论道后,我仿佛醍醐灌顶一般,原来的种种疑虑困惑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其实我们工科专业与人文也是息息相关啊。 还有一次讲座也是令我难以忘怀的,那就是李晓红老师的“娱乐至死”的讲座。不说别的,光这个标题就足够震惊。在这个娱乐至上的世界,我们的文化在流失,我们的精神在沙化。李老师以一个美国文学评论家尼尔波兹曼为例,引出了这个尖锐的话题。接着,她向我们展示了娱乐在各个领域
10、的影响。比如:新美国形象的象征:拉斯维加斯娱乐之城。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正因为娱乐在各个领域肆无忌惮的浸透,赫胥黎向我们发出警告: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而现在,我们正在验证着他的预言: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信息过剩,带来了社会的变迁,剥夺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影响了意识形态。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百感交集,当下的社会,物质丰富了,精神却贫乏了;科技发达了,道德却萎缩了。有时候,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
11、热爱的东西。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还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她凋亡更心痛的事呢。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名师讲坛在我忙于专业的同时给我以最好的精神慰藉,让我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庸扰,在这文学的净土上,让心灵自由地呼吸,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在选上这类的课程,继续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感受他们脱俗的人生智慧,以此得到一点启发,点亮人生前进的方向。总而言之,名师讲坛的体悟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衷心感谢大师们的教导。 第三篇:听百家讲坛有感听百家讲坛有感 平时只要有空,都有听百家讲坛,最近几天讲武则天,我听后非常的失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公主的夭折有三种版本,
12、蒙曼教授说她个人认为武则天杀女这一版本最可信。我感觉她像以前的评话先生,为吸引观众,说得有声有色。似乎她亲眼看见武则天杀了她的亲生女儿一样。 蒙曼的推断: 皇帝的女儿很多人照顾,自然死亡可能性很小他杀(武则天,王皇后有机会) 王皇后是个端庄、沉稳的人,且没有杀人动机只剩武有机会,且有动机,也符合武性格。然后说武如何建情报网,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来,皇后什么时候来,她如何打时间差,等皇后来时她故意走开,然后跟皇上一起进来,先做高兴样惊呆嚎啕大哭这简直是在编电视剧。 不管是武则天、还是王皇后去杀公主都是一件愚蠢的事。事实证明:公主死后,至少说明帝不认为是后所为。否则一个杀人犯怎么可能再让她坐在皇后位。
13、那如果是武所为,岂不是白杀。武如果这么蠢,她日后根本不可能成大业。 人可欺,天不可欺 武泰山封禅,她如果是连女儿都杀的人,神明是不会让她封禅的,我相信一句话:“头上三尺有神灵”。动杀念、终有报。她治理的天下连男人都心服口服。什么样的人才会服众有德。人都不是傻子,你是服有德之人,还是服使计之人。 说武打时间差,你以为她是神仙啊,能算得那么准,帝、后什么时间来,皇后来了,她一个昭仪还敢溜出去,想造反啊。 害人者终害已 后为除潇,引进武,这个行为足见后不是善类,她以为武有一个庶母的身份可以牵制。就不顾皇家的脸面。只为自己解恨。足见没有公心。说武身份不好时等于害皇帝的脸面。让武和帝成了共同体。后又“压
14、胜”,这下给帝找到更充分的理由废后。这是天意。 红楼梦中有句话:“一个家败了,通常不是外头打进来,而是内部腐烂掉” 同理。后位的失去,不是武太厉害,而是后自己太无道、太无德。厚德载物她载不动。 如果皇后,静静的,什么都没做,根本不会出现武则天,充其量让潇淑妃得瑟一下而已。人生终归没有如果。这还真是天意。 丫鬟一大堆,怎么也不可能只有皇后和小公主单独见面的机会。那是电视剧夸张的写法,谁也不会去计较,你一中央台讲历史的都这么说,这可不是什么正能量。直接的后果是: 百家讲坛后面有一读书节目。一个小男孩说他看了很多历史书,其中就有关武则天的书。主持人问他:“在你印象中武是什么样的人呀”答:“她为了权杀
15、死了亲生女儿”。甚至连词都被改成了“无毒不丈夫”。真正的应该是“无度不丈夫”。在那男权社会,王皇后的支持者,为解恨,完全有可能让人写些不利武则天的书。我想武的无字碑,兴许她早知不可能保住百年千年后的舆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整个大自然,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着。世间的事,不可让某个人一个计谋就能改变了,只有顺其自然。 第四篇:弘扬中华文化敬爱的党组织: 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正如xx大报告指出的这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更多的国民需求
16、从物质需求转向文化需求,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日新月异,使外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社会,并日益对中国社会尤其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和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十年来,外来文化已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些角度上看这此外来文化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文化,繁荣了社会经济,但从深层次讲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不至这些,外来文化的主要影响是表面看不见,反应在国民的心里,如这几年外国的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火爆中国,而这其中有一些作品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国内许多观众并不完全了解历史真相,这就为这此外来文化误导观众提供了方便,如果
17、不重视这个问题,任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不断蚕食,就会从根本上动摇民族的文化基础,从而威胁国家赖以生存的国民精神支柱。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排斥所有外来文化,其根本在于如何弘扬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和斗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xx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来自)首先要使国民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从面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8、。 我们在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普遍民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开始显露出来,书店里有关历史的图书开始畅销,有关历史的各种讲座开始受到喜欢,媒体开始谈论“国学”,小学里开始讲授论语,连广告词里也出现“上善若水”的字样。这些现象证明历史作为精神财富是一个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也要反思传统文化。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的同时,也要正视传统文化的严重缺陷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统有优秀与不良两种性质,我们要弘扬的是优秀传统,对不良传统则必须舍弃。区别优秀与不良两种文化传统,主要是看其
19、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看其是促进社会的进步还是阻碍社会的进步。但这两种传统的存在往往不是纯粹独存、绝对对立的,而是交叉互渗的。我们在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扬弃不良传统思想文化时都要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的历史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去划分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哪些文化是不良的,而是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取舍。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和汗水,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就是要全面正确了解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
20、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保持自尊心自信心的思想前提,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生命力的思想基础,也是今后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根基。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五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讲坛策划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首届中华传统美德大讲坛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举办“首届中华传统美德大讲坛活动”,大讲坛以“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邀请儒学专家学者为同学们宣讲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儒家道德理念和仁爱精神,继承孝
21、亲尊师传统美德,倡导勤学修身活动,普及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助力完美人格塑造,不断充实并展现儒家仁爱核心价值体系。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布普及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宣传,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与行为习惯,推动文明校园的构建和校园的和谐发展,实现农院为社会培育出“厚德强技,学以致用”的适用型人才。 图书馆与信息系联合开展“孝亲尊师和谐人生”德行教育系列讲座。具体筹办方案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活动主题: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时间:2021年4月22日4月24日活动地点:综合楼104教室参会人员:信息系150名优秀学员和院书友会20名义工。主办单位:学院图书馆和“相思岭讲坛”协办单位: *园艺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弟子规易解、了凡四训、笔记本、笔等学习资料)信息技术系(选择150名优秀学生学员并填报名表;22日下午建议安排老师听讲)学院书友会(优选20名义工志愿者) 七、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秘书长:* 副秘书长:* 多媒体负责人:* 八、活动策划:黄惠娟 七、活动经费:5000元(专家讲课金和接待费用) 九、组织方案:(详见大讲坛日程安排课程表) 第 12 页 共 1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