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9 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1979 年,深圳的李真一家 5 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 6.80 元的肉,凭豆腐票买 0.64 元的豆腐,凭鱼票买 3.20 元的鱼,凭海味票买 0.70 元的海鲜。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 B.物美价廉,人们生活水平高C.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表现2.20 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服装一般选择结实的布料和耐脏的颜色蓝、灰、黑。文革时期,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而被批判,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时装。到了八十、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连
2、衣裙兴起,人们着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建国后人们服装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 受到了设计能力的制约A. B. C. D.3.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共同特点。下列我国人民从进入 20 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演变不正确的是( )A.官员着翎顶补服人们着中山装、西装等新式礼服老百姓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服装B.老百姓饮食:食物匮乏、单调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C.人们只有在城市看到电影和报纸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发布信息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到乘火车远行,再到可以经常乘
3、坐飞机4.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 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 ”出现上述场景的原因之一是(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入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改革开放改变了社会面貌5.1993 年 4 月 1 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 40 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
4、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26.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 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7.1982 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 ,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 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
5、。出现这种全民学外语热潮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事业的发展 B.改革开放的实行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港澳的回归。8.某班历史课堂就“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进行资料收集,以下能够论证结论的史实有( )1985 年,佛山市小汽车公司从香港引进了 31 辆全新皇冠牌小汽车,逐步淘汰三轮车运输,成为佛山第一代严格意义上的出租车,起表价 10 元,生意红火1978 到 1990 年,每百人拥有电视机增加 53.8 倍在农村,1978 年以后的 10 年间,每 100 户农民就有 75 户盖了新房传统节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重视过节的意义。A. B. C. D.9.1987 年北
6、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 123.6 公斤,比 1978 年减少 59.1 公斤,下降 32.3%.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北京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 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 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10.在前几年,曾有 15 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A.对外交流,大国崛起 B.加入世贸,市场经济C.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D.西部开发,解放思想11.1992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关键的一年。下列事件发生在 199
7、2 年的有(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就特区姓“社”姓“资”等问题发表讲话海基会、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A. B. C. D.312.马齿苋、荠菜、苦菜、香椿、槐花等等野菜,原本都是人们因为粮食不足用来充饥的,现在却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受到大家的喜爱,这说明现在人们在吃上注重( )A.饥饱 B.猎奇 C.绿色健康 D.粮食13.八年级三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2003 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
8、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C.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D.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14.如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高档用品消费的比重下降 B.文化娱乐消费的比重下降C.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D.旅游教育消费的比重下降15.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先后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从原来的 6 天工作制、每周工作 48 小时逐步调整到 5 天工作制、每周工作 40 小时;职工每年的休息时间由原 来的 59 天
9、增加到 114 天。工作日时数的变化反映了(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C.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善 D.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市场日益繁荣,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表现明显。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材料三:“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步开展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回答,改革开放后,我国
10、城乡居民在食方面有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就业方面,从前的什么被打破?增加了哪些新的就业模式?(至少写出两种)(3)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建立起哪些社会保障体系?(至少写出三种)(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人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17.阅读材枓,回咎问题。材料一:中央政务院于 1953 年 10 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 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 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材料二:(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
11、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一一 2010 年 9 月溫家宝接受 CNN 记者访谈(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往行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里?概述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 ,采取了哪些措施?18.为迎接新中国成立 68 周年,某校八年级(1)班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大变迁”为题创办了以下几个栏目,展示辉煌而伟大的新中国。其中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需要你帮助完成。【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关于养老保
12、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实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落实。【今天生活大展示】请回答:(1) 【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 【今天生活大展示】反映出我国哪些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些巨变主要得益于党的哪项基本国策?(3)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悟?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5 DCDDD,BBCBC,ACDCD二.材料题16.(1)不
13、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2)铁饭碗,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3)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充分体现。 (言之有理即可)17.(1)现象:凭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2)衣:从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到丰富多彩;食:从匮乏、单调、营养不足到“吃饱” 、“吃好” ;住:从居住条件差到居住面积扩大,环境改善;行:从交通条件差到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原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实施“安居工程” ;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18.(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2)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3)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我们要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