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高考命题规律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2019 年高考必备 卷 卷卷 卷卷卷 卷卷卷卷卷 卷卷命题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征 911 911命题角度2水循环原理及应用 67 12 79 67 8命题角度3洋流分布及其影响 79命题角度4河流特征分析及水循环应用36(2),6 分36(1),8 分命题角度 1 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征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8 全国911)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 年 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 5 次
2、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 13 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 2 53.0 无明显洪峰2 4 80.3 无明显洪峰3 5 100.1 无明显洪峰4 2 73H2 无明显洪峰5 2 90.7 洪峰流量 346 m3/s6 2 54.4 洪峰流量 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2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历时长 强度大 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A. B.C. D.3.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
3、于 ( )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 1.B 2.B 3.D解析 第 1 题,考查植被的作用。由材料可知,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所以无法减小降水变率,故 A 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植物根系增多,保持水土能力增加,地表径流含沙量减少,故 B 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获取由于植被增加导致该地降水量增大的相关信息,故 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增加,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故D 项错误。第 2 题,考查河流洪峰产生的原因。依据表中数据可知,第 5 次降水只有 2 天,历时时间较短,故错误;2 天时间内降水量达到 90.7 毫米,相对比降
4、水强度大,故正确;由于该月降雨天数较多,且连续性较强,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使下渗量减少,且该次降水强度大,历时短,地表径流增加,形成河流洪峰,故正确;由于植被覆盖率没有变化,植被截流量不变,故错误。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 B 项。第 3 题,考查滑坡、泥石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该地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由于该月降水频率高,降水量大,在植被覆盖坡面,因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使土壤摩擦力减小,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从而导致该次降水后含沙量极高,故 D 项正确;河流对河床侵蚀一直都存在,不可能导致河流含沙量突然增加,故A 项错误;由于该次降水量为 54.4 毫米,相对较少,对沟谷侵蚀相对较弱
5、,也不可能导致泥沙大量增加,故 B 项错误;因历次降水都对裸露坡面侵蚀作用较强,故由其导致泥沙含量不可能产生极高现象,故 C 项错误。(2015 全国911)圣劳伦斯河(图 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 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第 46 题。a3b4.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 个月 B.3 个月 C.4 个月 D.5 个月5.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6.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加深河道 绿化河堤 分段拦冰 拓宽河道A. B.
6、 C. D.答案 4.C 5.B 6.C解析 第 4 题,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的月份从 12 月到次年 3 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 4 个月。第 5 题,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第 6 题,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2018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顿河因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悉。读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第 12 题。1.下图所示河流流量曲线与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相似的是( )A.
7、 B. C. D.2.与“静静的顿河”密切相关的水文特征是( )流量较小且较稳定 流经平原,流速较缓 结冰期长,结冰后河面平静 含沙量小,水质洁净A. B. C. D.答案 1.D 2.A解析 第 1 题,顿河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因此春季径流量大。第 2 题,“静静的顿河”主要指顿河水流动时声音小,这主要是因为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平缓;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较少且稳定。4(2018 河北衡水中学一模)克兰河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南坡,河流全长 265 千米,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经苛苛苏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属额尔齐斯河的支流。读克兰河 19591960
8、 年和 20012005 年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完成第 34 题。3.从材料中信息推断,克兰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雨水、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C.冰川融水、地下水 D.雨水、地下水4.21 世纪初与 20 世纪 50 年代末相比,该区域( )A.冬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暖B.冬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冷C.夏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暖D.春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冷答案 3.B 4.A解析 第 3 题,读图可知,该河流量偏小,春季河流流量开始增大,流量最高峰出现在春末夏初,夏季流量减少,因此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较少;该地位于阿尔泰山南坡,来自大西洋的水
9、汽被强烈抬升,形成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类型。第 4 题,与19591960 年流量均值相比,20012005 年汛期提前,且流量更大。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说明季节性融水量大。所以与 20 世纪 50 年代末相比,21 世纪初冬季降水更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2018 湖南邵阳联考)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5.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
10、,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河流C.冰雪融水和河流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6.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变退化阶段,导致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加剧 B.景区开发超载C.地下水位上升 D.泉水溢出量减小答案 5.A 6.D5解析 第 5 题,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体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裂带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沿沟直下,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第 6 题,由上题可知,钙化池的
11、补给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黄龙的兴衰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之势。(2018 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内流湖,图 2 为 2012 年 8 月至2013 年 8 月该湖泊东部地区水温数据。研究发现该区域湖泊水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交换季节差异明显。据此完成第 79 题。图 1图 27.推测班公错( )A.流域降水丰富 B.结冰期达半年C.湖水东淡西咸 D.水位终年稳定8.班公错东部湖水分层现象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9.推测班公错东部湖泊水体的分层可能导致(
12、)A.垂直方向水体交换活跃B.下层水体氧气含量充足C.上层水体水温明显下降D.下层水体水质趋于恶化答案 7.C 8.B 9.D解析 第 7 题,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该地属高原山地气候,流域内降水少;11 月到次年 4月为结冰期;湖泊东西狭长,河流多从东部入湖,东段因湖面开阔,河水补给量大,湖水东淡西咸;夏季有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位高,湖泊水位并不稳定。第 8 题,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而温度增高,因此湖水上部密度小;深层湖水盐度高、密度大,接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湖水出现分层;进入冬季,湖水表层开始结冰,冰的阻隔使湖水不受风的影响,分层现象减弱;春季冰雪消融,表
13、层湖水增温,与深层湖水温度相差不大,加之风力作用,湖水层次被打乱;秋季随着太阳辐射减弱,气温和上层水温下降,湖水密度增大,深层湖水变化不大,分层现象不明显。第 9 题,班公错东部湖泊水体的分层,使得湖水上下交换减弱,下层水体水质趋于恶化。6(2018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 196 千克/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 27 千克/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
14、沙量竟是渭河的 7 倍之多。读下图,完成第 1012 题。渭河流域图10.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 ( )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12.“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 )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答案 10.B 1
15、1.D 12.C解析 第 10 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泾河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河流泥沙含量最大。第 11 题,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澈;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他季节含沙量小,水清澈;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 7 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故 D 项正确。第 12 题,“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使泾河变混浊。(2018 四川内江三诊)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
16、 19522009 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 19522009 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输沙量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第 1315 题。71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A.坡地改梯田 B.种植苹果树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14.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A.腾库容为了防灾 B.涵养水源为主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建设的规模较小15.该河在 19522009 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A.先增大后减小 B
17、.持续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答案 13.A 14.C 15.D解析 第 13 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累积折线斜率明显减小,且减少幅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幅度。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第 14 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库主要拦截粗沙,细沙悬浮于水中流向下游,粗沙若没有水库拦截,在流向下游的过程中,地势变得缓和,水流速度减缓时,仍然会沉积下来。故水库拦截粗沙后,对入海泥沙量影响不大。第 15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地采取
18、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且读图可知,19522009 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故年输沙量持续减少。命题角度 2 水循环原理及应用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8 全国8)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第 1 题。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答案 D8解析 考查水循环及影响。影响水体更新的因素有:降水量、水流速度、水量等。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泊水量巨大,故更新缓慢。(2017 全国67)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
19、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 000 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第 23 题。2.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 2 000 毫米 B.约为 2 000 毫米C.约为 210 毫米 D.远小于 210 毫米3.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答案 2.C 3.A解析 第 2 题,由于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整个流域的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差不多,故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 210 毫米。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坚硬,地表水
20、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地表水极少,因此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2016 全国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第 46 题。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6.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21、,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 4.B 5.C 6.D解析 第 4 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类似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植被遭破坏后,涵养水源功能变差,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降低。降水变率大小和植被状况关系不大。河道淤积不会造成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第 5 题,降水量增加与否与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有关;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加强,降水下9渗比例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增多和地下水增多,蒸发(腾)量增加。第
22、 6 题,由于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坡面下渗量增加,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后,通过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岩层倾斜情况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流量增加;由于植被恢复,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增加,而地下水并不是都补给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总体减少。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2018 东北三校联考)2017 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
23、,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12 题。1.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 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 渗、滞、蓄、净、用、排各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A. B. C. D.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 )A.调节 a B.调节 c C.增加 f D.增加 d答案 1.D 2.A解析 第 1 题,依据材料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
24、污染控制功能;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第 2 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公园”可调节地表径流,将雨水收集、储存于地下。图中 a 为地表径流,c 为将雨水暂时储存于地下,f 为水汽输送,d 为大气降水。(2018 安徽宿州质检)下图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雨水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 题。3.墨尔本市采用这种雨水处理系统后,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表现在( )A.地表径流增加 B.大气降水减少C.水分蒸发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4.图中雨水处理系统中,对雨水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 )A.雨水花园 B.透水性人行道C.绿地 D.屋面答案 3.D 4.A
25、解析 第 3 题,该雨水处理系统增加了透水性人行道、绿地,会使地表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对大气降水无影响,会使水分蒸发增加。第 4 题,净化是湿地的基本功能,图中雨水处10理系统中,对雨水净化效果最好的是雨水花园,透水性人行道及屋面只是汇集雨水增加下渗,相比雨水花园,绿地的净化功能弱些。(2018 湖北黄冈期末)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城市局部微规划示意图。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砾石层两层组成。该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此完成第57 题。5.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大小的排序
26、正确的是( )A.坡地浅凹绿地停车场B.停车场浅凹绿地坡地C.浅凹绿地停车场坡地D.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6.若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图中坡地入渗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越大,入渗率越大B.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C.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大D.土壤黏度越大,入渗率越大7.下列关于该城市微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置浅凹绿地主要是为了绿化城市环境B.布置浅凹绿地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C.砂层和砾石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明显D.土层和砂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较明显答案 5.D 6.B 7.D解析 第 5 题,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大小与土壤入渗率有关,绿地的入渗率最高,可蒸
27、发水分充足。坡地其次,停车场是水泥地,入渗率最低,可蒸发水分最少。所以实际蒸发量是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第 6 题,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强度越大,径流越快,入渗率越小;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小;土壤黏度越大,水越不易下渗,入渗率越小。第 7 题,该城市微规划布置浅凹绿地主要是为了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城市地表硬化,水土流失问题少;砾石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差;土层和砂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较明显。(2018 福建龙岩质检)植被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可以拦截雨水。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读下图,完成第 89 题。8.图示范围内降雨量大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