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5篇(一).doc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2964966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5篇(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5篇(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5篇(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5篇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上次参观上海博物馆,还是高一的事。时过境迁,一转眼,我已经是大一新生了。感慨之情,溢于言表。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改。注定了这次的参观,与昔日将大不相同。 这里与昔日似乎没什么不同,只是那条隔离用的红线矮了一截。一楼参观的是国外名画。这里不让拍照,胸前的相机顿时沉了许多。我很喜欢看别人的画,但我从来都猜不出画的背后,蕴含的是什么思想。但我相信,每幅画,都有一个独特的构思。如同我看电影,很难第一遍就能理解导演的意图,通常只是某个角色的英雄气概更能吸引我。但这不影响我对这部影片内含的评价,我能一眼看懂的影片,才觉得是缺乏艺术的影片。同理,除了小说,我很少

2、有一遍能读懂的书,而除了小说,没有任何书我会从头到尾读第二遍。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我并不厌恶。因此,眼前的这些洋画,都是无与伦比的美。辞别了抽象的艺术,我来到二楼的青铜器,陶瓷器陈列区。 上次来,首先参观的就是这类工艺品。如果刚才的洋画是奥妙深邃的,那这里的器皿,便无疑是巧夺天工。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像那些洋画般,令人遥不可及。相机的闪光灯让我一惊,随之一喜,这里允许摄像。于是我取出相机,捕捉古代工匠超凡的手艺。 再上一层楼,这里陈列的是各种古代摆设和器皿。刚进门就被一尊人像吸引住了。身材,表情栩栩如生。这就是艺术的美。人们不会因为时代,国界,材质,和新陈来刻意地区分他们的等第,但会给予同样惊叹

3、的目光。我迫不及待,用相机记录下眼前这绝妙的艺术。随着参观临近尾声,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抱怨,这和_理论有什么关系。我暗笑之。怎么会无关呢。提高文化修养,与时俱进,这些都是_理论所倡导的。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怎能不懂得欣赏艺术。人可以没有文化,但不可以没有修养。不能理解作者得独具匠心,这并不可耻,但绝不能因此肆意亵渎他们的理念和作品。艺术家追求的一般都不是被大众认可,而追求的是被少数有“缘”人认可和赏识。想到这些,我又不得不对眼前的艺术品叹为观止,心中暗自深鞠一躬。 时间差不多了,也该上车回家了。决定将此文发到msn个人空间上。不知下次来这里,会是猴年马月。whenever,回家一定要回顾这篇

4、文章,对比心情,享受怀旧的美。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是一座全面反映上海地区历史发展的博物馆,自1954年开始筹备,至今已收藏了大量的代表上海历史进程的文物和文献,其中的精华在上海市农展馆和虹桥路都有交口称誉的展示,今天走进东方明珠的上海城市发展陈列馆,还可以看到4百余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文物。该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总数约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碑。现有陈列有出土文物、传世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文献和租界殖民

5、主义遗物1300余件,展示上海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介绍了上海市在长江口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伴随大陆逐步向海面延伸的过程,古代的渔捞、制盐、织布、沙船海运的兴起,以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用文物来再现历史,以此让市民传承这种精神,让世人了解上海的历史。这种在历史中形成的博大睿智的文化襟怀和气度,通过历史的重现和传递,将弥散在城市的生活和精神空间,将以更恢弘的气象和格局引领上海走向辉煌。而这也将是博物馆同仁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对上海发展的倾情奉献。 今年暑假,我和女儿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中的六个展览厅,其中中国珍藏品、日本珍藏品、中国蜡像馆、古罗马文明历史馆,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

6、,大家尤其对古罗马文明历史展厅颇感兴趣。 本次展出的古罗马文物丰实多彩。就是这样一种伟大文明的物化表征。这些文物以不同侧面凸显了这一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辉煌历程及其风采。根据文物内涵、展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用若干件文物展示古罗马以传说的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时期正至帝国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嬗变轨迹。这些文物中,光玉髓质的罗穆卢斯、瑞摩斯和母狼之阴雕,生动地再现了罗马祖先创造罗马城的传说:大像驮塔陶塑和皮洛士胸像,屈膝的波斯人等大理事雕塑,形象地展示了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屋大维克劳狄一世以及安东尼庇护等大理石帝王雕像,则是对帝王权力的昭示和帝国功绩的歌颂。 社会课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而认识社会是以认识历史发展与展望未来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升华,只有辨证唯物的认识过去,才有可能求寻到继承、创新的精髓。 我们希望,几年后,在完成改造的上海国家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展厅内,会出现一个更加异彩纷呈的古罗马文明展。我们更希望,我们国家发展得更快、更美好;在多种文化并存中发展的,悠久的中国古代、现代文明,必将更大地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商业合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