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NSS测量技术及应用解 读 学 习,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朱照荣,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1 一般规定5.1.1 GNSS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城市首级GNSS网应一次全面布设,加密GNSS网可逐级布网、越级布网或布设同级全面网。5.1.2 GNSS网按相邻站点的平均距离和精度应划分为二、三、四等网和一、二级网。GNSS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应按本规范4.1.3式计算。5.1.3 GNS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1.3的规定。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大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一、二级网最大边长可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
2、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 cm。,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1.4 城市CORS站应作为城市首级GNSS网的起算点,并应与新布设GNSS网共同组成城市首级GNSS网。城市CORS站的建设从环境选择、建设规模和质量都远远高于传统控制点的建设。经过联测,CORS站具有了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因此,CORS站的坐标应作为城市首级GNSS网的起算数据,并与新布设GNSS网点共同组成城市首级GNSS网。5.1.5 在进行GNSS网设计时,应利用CORS站的连续观测数据。对符合GNSS网布点要求的已有控制点,应利用其标石。在布设GNSS控制网时,应充分考虑C
3、ORS站的连续观测的特点, CORS站能够连续24小时不间断记录观测数据,事后可以提供给用户使用,但是, CORS站记录的观测数据采样间隔,与用户可能不一样,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应事先应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GNSS网设计时,还应考虑已有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在满足GNSS控制网布设原则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旧点的标石。这样做有以下几个优点: 可以节省埋设标石的费用;这些标石的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可以利用这些点的原有的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1.6 GNSS网宜由一个或若干个异步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的形式构成。各等级GNS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
4、表5.1.6规定。非同步观测的GNSS基线向量,宜按所设计的网图选定,也可由软件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1.7 布设城市首级控制网时,应与CORS站和国家控制网进行联测,联测点数均不应少于3个,联测点应均匀分布。城市地面坐标一般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应选择起算点和起算方位,按本规范第3.1.3条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并按第3.1.2条的规定给出有关参数。如果仍采用原有城市坐标系,而该坐标是不经投影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得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设法将有关参数查询清楚。当联测多个原有控制点时,一般不将它们都作为固定点,而是用它们的原坐标对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大
5、、中城市的GNSS网在考虑与国家控制网的相互联接和转换时,应联测三个以上的国家控制点,并且要求查得这些点的正常高和高程异常,以便求定两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已建立CORS站的城市,应利用其已知坐标来解算GNSS网,以进一步提高GNSS网的精度。5.1.8 GNSS测量可用于工程形变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规定。,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2 选点及埋石,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2.4 埋石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城市各等级GNSS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性测量标志,标石的标志应满足平面、高程共用的要求。标石及标志规格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2 控
6、制点的中心标志应用铜、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制作,并应安放正直、镶接牢固;控制点的标志中心应刻有清晰、精细的十字线或嵌入直径小于0.5mm的不同颜色的金属;标志顶部应为圆球状,并应高出标石面;3 控制点标石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或现场灌制;利用基岩、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时,可现场凿孔灌注混凝土埋设标志;利用硬质地面时,可在地面上刻正方形方框,其中心灌入直径不大于2mm、长度不短于30mm的铜条作为标志;4 埋设GNSS观测墩应符合本规范第4.3.3条的要求;5 标石的底部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并应浇筑混凝土基础;,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6 地质坚硬处埋设的标石,可在混凝土浇筑一周后用于观测
7、;除地质坚硬处外,四等及以上GNSS测量控制点标石埋设后,应经过一个雨季和一个冻解期后方可用于观测;7 标石埋设后应在实地绘制控制点点之记,具备拴距条件的,拴距不应少于3个方向,拴距方向交角宜在60150之间,拴距误差应小于10cm;对二、三等控制点不具备拴距条件的,应埋设指示标志。控制点点之记绘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3 GNSS测量5.3.1 城市CORS系统提供的观测数据可作为布设各等级控制网的起算依据。5.3.2 GNSS接收机的选用应符合表5.3.2的规定。,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3.9 不同类型的接收机参加共同作业时,应在已知基线上进
8、行比对测试,超过相应等级限差时,不应投入生产使用。5.3.11 GNSS测量各等级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3.11的规定。,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GNSS网布设特征:1 如果某GNSS网由n个点组成,每点的设站次数为m,用N台GNSS接收机来进行观测时,观测的时段数C: C=nm/N一个时段中用N台GNSS接收机来进行同步观测时,可组成非独立的基线向量数:N(N-1)/2,所以该GPS网中共有非独立的基线向量数:J总=CN(N-1)/2 每个时段中可测定的独立基线向量数为N-1条,故在该网中独立基线向量数总数为:J独= C(N-1),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4 在由n个点组成的
9、GNSS网中只需要有(n-1)条基线向量就可以确定这n个点的相对位置(如果其中有一个点的坐标是已知的,就可以确定其余n-1个点的坐标)。因此, 该GNSS网的必要基线向量数: J必= n-15 网中实际测定的独立基线向量数为C(N-1)条,所以,网中的多余基线向量数为:J多= J独- J必= C(N-1)-(n-1),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举例: 某GNSS网由80个点组成,现准备用5台GNSS接收机来进行观测,每个点重复设站为4次。 则全网的观测时段数C为: C=nm/N=804/5=64 全网共有基线向量数: J总=CN(N-1)/2=6454/2=640条,5、城市GNSS控制网建
10、设,网中独立基线向量数为: J独= C(N-1)=644=256条。 GNSS网的必要基线向量数: J必= n-1=80-1=79条。 网中的多余基线向量数为: J多= J独- J必= 256-79=177条。,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3.12 观测实施计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测实施计划可根据测区范围的大小分区编制;2 观测实施计划内容应包括作业日期、时间、测站名称和接收机名称等。删去了有关星历的内容,2010-05-13,控制测量,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4 数据处理5.4.1 城市二等GNSS网基线解算和平差宜采用高精度解算软件,其他等级控制网可采用商用软件。GNSS接收
11、机供货商在售出GNSS接收机时,一般都会向用户提供免费的GNSS数据处理软件,并配有相应的基线解算软件,这些软件解算基线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其模型改正多为固定模型,软件间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精度微有区别。对于一般城市而言,选用二等控制网作为城市首级控制,可以控制整个城市管辖或总体规划区域,精度可以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的需要。二等以下控制网多为小区域或较小城市使用的控制网。因此,规定城市二等控制网用高精度软件解算基线。新启用的软件的解算结果应与成熟软件的解算结果进行比对,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4.2 数据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城市二等GNSS网应采用卫星精密星历解算
12、基线,其它等级控制网可采用卫星广播星历解算基线。2 当使用不同型号的接收机共同作业时,应将观测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后,再进行统一的基线解算。3 基线解算可采用多基线解或单基线解,每个同步观测图形应选定一个起算点。起算点应按CORS站、已知点坐标和单点定位结果的先后顺序选择。4 观测值应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中的气象元素可采用标准气象元素。5 基线解算宜采用双差固定解。6 处理结果中应包括相对定位坐标及其方差阵、基线及其方差阵协方差阵等平差所需的元素。,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基线解算时,把接收机收到的某颗卫星的载波相位与接收机钟产生的同频参考信号的相位的差拍称为该颗卫星的相位
13、观测值。这一观测值中包含了待定的初始整周模糊度参数,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与GNSS标准时间的钟差还包含了传播路径中的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接收机钟与GNSS标准时间的钟差,接收机的热噪声误差等。为了克服这些误差的影响,常常通过基线两端测站的原始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构成所谓差分观测值来削弱或抵消某些误差的影响。考虑到城市控制网的特点、GNSS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城市CORS系统建设、应用等原因。因此,本次规程在进行修订时,将原规程中规定边长超过30km的基线解算的有关内容删除。,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4.3 数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3 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解算的基线,网中任何一个三边构
14、成的同步环闭合差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4.5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2 约束平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选择国家坐标系或城市坐标系,对通过无约束平差后的观测值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平差中,可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进行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3)当平差软件不能输出基线向量改正数时,应进行不少于2个已知点的部分约束平差,通过平差获得未参加约束已知点的平差坐标,其点位变化相对于约束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低于本规范表5.1.3规定的上一等级控制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3 方位角应取位至0.1,坐标和边长应取位至毫米。5.4.6 测量成果输出宜包括相应坐标
15、系中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角、转换参数及其精度等信息。,5、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5.5 质量检查与技术总结5.5.1 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使用仪器的精度等级、检定状态和检定记录;2 控制点布设情况,选埋资料的完整性;3 外业观测资料中多余观测、各项限差、技术指标情况;4 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录入、已知数据的使用,各项限差、闭合差和精度统计情况;5 记录完整性、准确性,记录项目齐全性;6 观测数据的各项改正是否齐全;7 计算过程正确性、资料整理的完整性、精度统计和质量评定的合理性;8 提交成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9 技术报告内容的完整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结论
16、的可靠性。,6、城市GNSS RTK测量,6、城市GNSS RTK测量,6.1 一般规定6.1.1 RTK测量可采用单基站RTK测量和网络RTK测量两种方法进行。已建立CORS系统的城市,宜采用网络RTK测量。在困难地区,也可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的模式进行RTK测量。本条对于RTK测量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单基站RTK测量方式是临时架设1个(或多个)基准站,在小区域范围内采用电台或GPRS、CDMA等无线通讯方式向流动站用户发播差分改正数的一种测量方式。单基站架设的方式与网络RTK测量作业方式比较,有以下几点不足:单基站RTK的作业受距离制约,定位精度不均匀、可靠性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有一些通信信
17、号较弱或覆盖不到的困难地区,无法实时进行单基站RTK和网络RTK测量,现场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的模式进行RTK测量。,6、城市GNSS RTK测量,6.1 一般规定6.1.2 GNSS RTK平面测量按精度应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图根和碎部。各等级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1.2的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对应于GNSS控制网的一、二、三级及地形测图的图根和碎部等级,并根据各等级的精度要求制定了最小边长,而不是平均边长。为了保证高等级控制测量的精度均匀性,本条对一级GNSS控制点布设强调了应采用网络RTK进行测量。对于表中的相邻点间距离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的规定是总结了城市测量中布设等
18、级导线的经验,结合满足常规测量对边长相对关系的要求后制定的。城市测量规范CJJ8中对布设一、二、三级导线的测距精度优于15mm,边长最大限差放宽2倍。再根据GNSS RTK测量绝对定位精度可靠、点间相对精度较差的特点,相对于城市测量规范CJJ8对边长的要求进行了适当的放宽,在规范中规定了相应等级的相邻点间距离和边长相对中误差,6、城市GNSS RTK测量,6.1.3 利用RTK测量方法布设控制点时,点位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图根和碎部RTK测量是布设最底层的控制点和测设地形、地物特征点,实测点位的选择受到很大限制,满足最低测量条件即可,以工作需要为主。一、二、三级RTK控制点测
19、量要照顾到下一级控制布设的需要,精度要求较高。所以,本条控制点的点位选择要求应与GNSS网点相同。,6、城市GNSS RTK测量,6.1.4 RTK测量时,GNSS卫星的状况应符合表6.1.4规定。 RTK测量精度很大程度受到卫星分布状况影响。这里的卫星为RTK流动站和基准站的共视卫星。为保证流动站和基准站收到足够多数目的卫星信号。单基站RTK测量时,基准站要选择在空旷平地或者地势高处。,6、城市GNSS RTK测量,6.1.5 RTK测量时,开始作业或重新设置基准站后,应至少在一个已知点上进行检核,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控制点上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5cm;2 在碎部点上检核,平面位置
20、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5mm。静态GNSS控制网测量可以通过基线精度、重复基线差及环闭合差和平差等作业过程对成果进行检验;RTK测量每个测设点都是相互独立的,点与点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对于因意外产生的粗差无法发现。因此,为提高RTK测量的可靠性,保证仪器各种设置正确,测量过程中应选择一定数量的已知坐标点进行测量校核,以检查用户站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坐标转换参数的准确性。本条规定作业前应在测区内或周边至少校核一个已知点,并记录和计算校核结果。控制点校核较差,依据新布设的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不应超过5cm。碎部点校核较差,依据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来制定。,6、城市GNSS RTK测量,6.
21、1.6 利用已有RTK测设的控制点时,应进行坐标或几何检核。对已有的RTK控制点,可以作为RTK测量时的校核点,也可以作为同等级布设的控制点。该校核点如果要作为控制点使用时,应与新布设的控制点统一。统一进行控制点间的边长、角度以及坐标检核,应达到精度要求。,6、城市GNSS RTK测量,6.2 仪器设备6.2.1 RTK测量接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收设备应包括双频接收机、天线和天线电缆、数据链设备、数据采集器等;2 基准站设备应能发送RTCM标准格式差分数据;3 流动站设备应能接收并处理标准差分数据;宜选用固定误差不超过10mm、比例误差系数不超过2mm/km的RTK接收机。单基站RT
22、K和网络RTK使用的设备有些不些不一样。单基站RTK作业时一般需要单基站、流动站和两者之间的数据链,网络RTK作业时流动站可以直接使用基准站的网络差分信号。单基站RTK和网络RTK的流动站设备都具备通讯、接收卫星信号和差分数据处理的基本功能,只是进行数据通讯的方式不同。流动站设备的选用是根据国内外主要仪器生产厂家的精度指标制定的,一般均可满足RTK定位测量的要求。,6、城市GNSS RTK测量,6.2.2 接收设备的检验,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3.3条的规外,RTK测量前,还宜进行下列检验:1 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链连通检验;数据采集器与接收机的通信连通检验。6.2.3 接收设备的维护应符合本规
23、范第5.3.10条的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6.3 单基站RTK测量6.3.1 基准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选点应符合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2 测前准备应符合本规范第5.3.13条的规定。3 仪器对中、天线高的量取应符合本规范第5.3.13条的规定。接收机中的天线类型、天线高量取方式以及天线高量取位置等项目设置应和天线高量测时的情况一致。天线高的记录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4 基准站的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不应低于10。5 选择无线电台通信方法时,数据传输工作频率应按约定的频率进行设置。6 仪器类型、测量类型、电台类型、电台频率、天线类型、数据端口、蓝牙端口等设备参数应
24、在随机软件中正确选择。7 基准站坐标、数据单位、尺度因子、投影参数和坐标转换参数等计算参数应正确输入。,6、城市GNSS RTK测量,单基站RTK测量的基准站设置是关键性的第一步。基准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作业半径和效率。若基准站选择不当,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和无线通讯信号传播质量无法保证。该基准站支持的所有流动站都不能顺利作业,或者造成基准站频繁迁站,影响工作进程。基准站的设置要与当前作业方式匹配,还要与流动站的模式匹配。,6、城市GNSS RTK测量,6.3.2 RTK观测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GNSS天线、通信接口、主机接口等设备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电缆接口应无氧化脱落或松动;2 数据采集器
25、、电台、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电源应充足;3 数据采集器内存或贮存卡应有充足的存储空间;4 接收机的内置参数应正确; 5 水准气泡、投点器和基座应符合作业要求; 天线高度设置与天线高的量取方式应一致。,6、城市GNSS RTK测量,6.3.3 坐标系统转换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所用已知点的地心坐标框架应与计算转换参数时所用地心坐标框架一致;2 已有转换参数时,可直接输入;3 已有三个以上同时具有地心和参心坐标系的控制点成果时,可直接将坐标输入数据采集器,计算转换参数;4 已有三个以上参心坐标系的控制点成果时,可采用直接输入参心坐标,并在控制点上采集地心坐标,计算转换参数;5 计算转换参
26、数的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及周边;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绝对值不应超过2cm。根据目前仪器设备使用的情况,主要提供三种转换参数的作业方式。一种是已有该区域的坐标转换参数;二是事先可以收集到足够数量的同时具有地心坐标和参心坐标成果的控制点;,6、城市GNSS RTK测量,三是事先只收集到足够数量的具有参心坐标成果的控制点,其地心坐标需要实地采集获取。从使用方便和精度考虑,应按上述三种方式顺序选择。一般来讲,在城市测量中由于收集到的控制点来源、精度不一定统一。所以他们相互间的符合性很难一致。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利用重合点来拟合计算的。参与拟合控制点的分布对于参数计算、测量成果的精度都有
27、很大影响。由于无法准确规定拟合的控制点分布,只能用均匀分布来限制拟合误差在作业过程中的扩大。同时,为了控制转换参数的精度,依据测设的RTK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基准站不超过5cm的要求。拟合控制点能控制作业区域前提下,转换参数残差应小于点位误差的1/3。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条规定了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应不大于2cm。对于高程转换,可根据实际资料和测量的目的进行设计,本规范不做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6.3.4 在未知点上设置基准站进行RTK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区应至少有三个分布均匀的已知点;2 基准站点的等级应低于已知点等级;RTK测量成果最高等级应定为图根级。基准站架设在未
28、知点上,也是一种常用的作业方式。基准站经过各项设置启动后与流动站建立了通讯关系。通过流动站在已知点上采集地心坐标,然后求解坐标转换参数,再进行RTK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一般适用于小区域范围。通常在小区域内很难找到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高等级控制点。小区域内一般可以有若干个低等级的控制点。因此,求出来的坐标转换参数精度不高。所以,本条规定了采用这种作业方式的RTK测量成果等级最高为图根。,6、城市GNSS RTK测量,6.3.5 RTK观测前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不应超过2cm,垂直收敛阈值不应超过3cm。RTK作业受到地形、地物和电磁波等诸多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有些因素是作业员现场可以识别的,还有很多因素
29、是无法现场判定。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很难通过判断来确定。为了保证成果数据的质量,可以通过观测前对仪器的精度指标,进行预先设置来获得可靠的结果。在实际RTK作业过程中,在周围观测情况不利于RTK作业的条件下,也可以获得RTK固定解,但获得的多次坐标成果相互间跳动大、不稳定,有存在粗差的可能性。如果在这样情况下进行RTK作业,那么RTK定位的精度、可靠性会很差。因此,根据RTK测量水平精度高、垂直精度低的特性,按照1/3点位误差的水平精度、水平精度1.5倍的垂直精度收敛阈值进行设置。,6、城市GNSS RTK测量,6.3.6 RTK一测回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2 观测值应在
30、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3 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10个观测值,并应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经度、纬度应记录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应记录到0.001m。本条规定RTK一测回观测的技术要求。由于RTK测量是一种连续测量。流动站接收机一旦锁定卫星,获得初始化,确定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在每个历元解算过程中是不重新确定整周模糊度。如果初始化时的整周模糊度错误,连续观测多长时间结果都无法纠正。所以,一测回开始测量时,必须重新搜索、锁定卫星,进行初始化。 以此来保证各测回间的相互独立、相互校核6.3.7 测回间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应超过60s。6
31、.3.8 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不应超过2cm,垂直坐标分量较差不应超过3cm。应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6、城市GNSS RTK测量,6.3.9 当初始化时间超过5min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重新启动GNSS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当重新启动3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选择其它位置进行测量。RTK解算时是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获取差分数据。有些地区通信条件较差或者存在未知干扰源,将导致RTK测量初始化困难。有时这种影响是短时间的,经过重新启动GNSS接收机,可能会恢复正常。当重新启动3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表明此处不适合进行RTK测量。应选择其它位置进行测量以提高工作
32、效率。6.3.10 进行后处理动态测量时,流动站应先在静止状态下观测10min15min,获得固定解,在不丢失固定解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动态测量。后处理动态测量不同于实时单基准RTK和网络RTK测量。首先要求流动站在静止状态下对卫星进行观测一段时间,获得初始化。这个初始化结果是后续测量的起算数据。在测量过程中不能丢失,一旦丢失,就需要重新初始化。,6、城市GNSS RTK测量,6.3.11 RTK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点应布设不少于3个或不少于2对相互通视的点;2 控制点测量应采用三角支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测量过程中仪器的圆气泡应严格稳定居中;3 控制点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边长、角度或
33、导线联测检核,导线联测应按低一个等级的常规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RTK平面控制点检核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3.11的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RTK测量的精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载波相位进行测量具有多值性,初始化过程中各种误差以及数据链传输过程中外界环境、电磁波干扰产生的误差的影响,可能导致整周未知数解算不可靠。同时,RTK测设点间的相互独立,与传统测量强调的相邻点间相对关系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为了满足常规测量对控制点几何关系的要求,制定了本条规定。 RTK平面控制点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边长、角度检核。RTK测量时,仪器对中误差、测量天线高的误差,都将影响RTK测量的成果。因
34、此应对三脚基座和仪器上的水准器进行检查校正,以尽量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表中各项限差的规定是依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中检测限差可在原精度要求上放宽 倍规定的导线联测按相应的下一个等级要求执行。当采用导线联测的方法进行检核时,该导线同时可以应用于相应工程,不必另行布设导线。,6、城市GNSS RTK测量,6.3.12 RTK碎部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作业时,应采用带圆气泡的对中杆架设天线进行测量;2 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6.1.2的规定;作业前后应进行已知点检核,检核较差应符合本规范第6.1.5条的规定。RTK碎部测量主要测设地形点和地物点。其对测量精度较低,同时,作业环境可能满足不了控制点的
35、点位要求,因此, 在进行RTK碎部测量,对其作业设备的要求相应放松。只需要用带圆气泡的对中杆架设天线即可,获得初始化后可以在测点上能够进行RTK测量。但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测设点的相对关系,以及地形点、地物点的几何形状。,6、城市GNSS RTK测量,6.3.13 RTK定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三角支架方式架设天线,测量过程中仪器的圆气泡应稳定居中;2 规划道路中线、建筑物边线测量定桩的起算点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 规划红线、拨地测量定桩的起算点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 作业前后应进行已知点检核,检核较差应符合本规范第6.1.5条的规定;5 定桩点应按几何或重复测量等方法进行外业检核,检核
36、限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的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6.4 城市网络RTK测量6.4.1 网络RTK的用户应在城市CORS系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注册,以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城市CORS系统是动态的、连续的空间数据参考框架,是一种快速、高精度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事后静态定位和实时动态定位服务。安全、有序和合理使用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系统用户需要经过申请、登记、注册。获得系统的授权后,方可登陆系统,得到系统提供的服务。6.4.2 网络RTK 测量应在CORS系统的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城市CORS系统在建设时设计了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用户应在该区域进
37、行作业。如果在城市CORS系统覆盖区域之外作业,有可能得不到固定解,即使得到固定解,其解的精度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6、城市GNSS RTK测量,6.4.3 网络RTK测量应符合本规范第6.3.2条第6.3.11条的规定。 6.4.4 网络RTK测量用于碎部、定桩测量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3.12条和第6.3.13条的规定。网络RTK测量和单基站RTK测量,主要在定位方法、通讯手段和相应的设置等方面不一样。但两者在RTK测量时对流动站的操作程序、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基本一致。网络RTK测量同样可以应用于碎部、定桩测量。,6、城市GNSS RTK测量,6.5 数据处理与检验6.5.1 应及时将外
38、业采集的数据从数据采集器中导入计算机,并应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处理,同时应对数据采集器内存进行整理。6.5.2 数据输出内容应包含点号、三维坐标、天线高、三维坐标精度、解的类型、数据采集时的卫星数、PDOP值及观测时间等。6.5.3 外业观测数据不得进行任何剔除、修改,应保存外业原始观测记录。6.5.4 地心三维坐标成果可通过验证后的软件转换为参心坐标成果。6.5.5 RTK测量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10%的外业抽检。6.5.6 内业数据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业观测数据记录和输出成果内容应齐全、完整;2 观测成果的精度指标、测回间观测值及检核点的较差应符合本规范第6.3.5条、第6.
39、3.8条和第6.1.5条规定;3 几何检核应符合本规范表6.3.11的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6.5.7 外业检核点应均匀分布于作业区的中部和边缘。外业检核可采用已知点比较法、重测比较法、常规测量方法等进行,并应按下式计算检核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6.5.8 检核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本规范表6.1.2的规定。,6、城市GNSS RTK测量,6.6 成果提交6.6.1 RTK测量完成后,宜提交下列成果:1 技术设计书;2 控制点测量示意图。6.6.2 RTK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1 外业观测数据记录文件;2 单基站RTK测量起算点成果资料;3 区域坐标转换精度分析;4 测量成果表;5 测量检核资料;6 技术小结/总结。,谢谢!,谢谢!,102012,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