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课件(39张).ppt

上传人:依依 文档编号:129400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课件(3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课件(3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课件(3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课件(3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课件(3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爱书情结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焕然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第一单元精魂动天, 走近作者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号听涛,笔名袁大郎、陈思、彭观清、丁舟等,1900年7月7日出生于浙江浦江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蒋畈村),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作品:论著文史讨论集国学概论国学大纲,散

2、文集我与我的世界今日北京万里行记文坛五十年北行小语,报告文学集采访外记采访新记鲁迅评传,辑有现代中国戏曲影艺集成等编著。, 知识链接 (1)鲁迅鲁迅新画像有个引人注目的副题:“鲁迅是谁?”这可是个世纪难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家李锐说他“以一人之勇和整个中国作对,以一人之识

3、和五千年的传统作对,以一人之情却承当了中国五千年第一伤心人的悲剧”。鲁迅研究专家王乾坤说他是“刺中国旧文明的马虻”。,(2)鲁迅评传鲁迅评传约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并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还对当下流行的“假如鲁迅活到现在”的话题作了精辟的评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里,作者说,他写鲁迅既不仰望,也不俯视,他把鲁迅视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作者通过剖析他的作品,对鲁迅心路历程、文艺观、思想政治观的述评,使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曹聚仁著的鲁迅评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鲁研界最具分量的学术著作之一。,(3)人物传记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它记录着人类自身的

4、历史和人性的发展,所以它能散发出永久和辉煌的艺术魅力。人物传记必须要忠实于人物的生平,同时,在不违背基本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作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生动。这种文字形式既是历史的和真实的,又是文学的和诗意的。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认识到了人物传记的这种特性,歌德就把自己的传记取名为诗与真,鲁迅称中国最伟大的古典传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钱钟书先生也要求传记作品要有“史蕴诗心”。,(2)多音字,(zi),(zi),(b),(p),(chun),(zhun),(dio),(tio),(ch),(chi),(m),(m),(ch),(m),(xu),(xio),(

5、q),(q),3词语辨析(1)暴发爆发暴发和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广。 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山洪)暴发 (火山)爆发例:这个岛国今年真是多灾多难:年初沉睡了几百年的火山_了,近一段时间又_了一场全国性的传染病。,爆发,暴发,(2)以致以至二者都可以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以至:含“甚至”的意味,所连接的结果多是上面词语或分句所说情况的延续

6、或程度的加深,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以致:含“致使”的意味,所连接的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例:遗憾的是,当孩子表现出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很多父母不是没有发觉,而是觉而不察,或者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_ 错失了良机。以为是孩子淘气,感到不耐烦,甚至还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斥责,让刚刚进入敏感期的幼小心灵无法充分体会成长的美好,_ 变得胆小、孤僻,不再有勇气探索未知。,以至,以致,参考答案:(1)“掌故” 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多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使用正确。(2)“食肉寝皮” 指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用以比喻除尽奸恶,也

7、表示仇恨极深。使用正确。(3)“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不合语境。(4)“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使用正确。,1阅读一三段,思考鲁迅和钱玄同他们辩论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怎么样?我的理解:辩论的中心内容是被唤醒的沉睡的国民有没有希望推翻旧中国反动的体制。辩论的结果是鲁迅相信将来有希望推翻旧中国,所以起来进行思想革命。2狂人日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的理解:第五段段首,周作人解释狂人日记的中心思想是礼教吃人。,3细读第七段直接引用的文字,怎样理解鲁迅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我的理解:这里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只是“与前驱者取

8、同一的步调”的意思,并非真的接受什么人的命令。鲁迅一向是反对奉命写作的,他一直是坚持独立思想的。他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过:“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4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许寿裳和鲁迅本人各持什么态度?我的理解:许寿裳认为“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鲁迅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5试分析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及其他作品的经过,并谈谈其创作意图。我的理解:在张勋复辟之前,鲁迅仍在抄碑文。张勋复辟后,鲁

9、迅与金心异之间经过一场争论之后,答应他做文章,这便是狂人日记。,其实,鲁迅对于文学革命,即由文言文改写白话文,当时无甚兴趣,但对思想革命却看得很重。正是金心异的一段设喻,点燃了深埋在鲁迅心底的“火药”,树起了打倒吃人礼教的旗帜。狂人日记的创作原型应是鲁迅的表兄弟,鲁迅见过“迫害狂”的病人,也非常喜欢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大概也有学它的意思。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作品,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在后来,“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绝不是皇上的圣旨”。,6作者没有更多地叙述传主的事

10、迹,而是将传主自述、传主亲友的评述穿插其中,这样组材有何好处?我的理解: 传主自述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周作人,传主的弟弟,虽然后来和传主失和,但他们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是同胞,又共同游学,一起走向文坛,决定了他对鲁迅思想、生活、作品发言的特殊性;许寿裳,传主的挚友,与传主亲密知心(当年曹和鲁迅打趣地说自己不够格写鲁迅传记,因为他不姓许,这里的“许”共有五位,许寿裳排首位。,鲁迅听后笑着和曹说:“就凭这句话,你是懂得我的了。”),他的评价应是切实中肯的。因而,这样组材,全面、客观、准确地写出“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而且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此外,作者又将这些材料和时代背景、研究资料以及自己的切

11、身观察、感受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了理论性、史料性和可读性的统一。,1写法归纳选材要客观、全面文章为了表现“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的特点,围绕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前后的情况以及小说的主要内容、主题等,使用周作人、许寿裳等人的叙述以及传主个人的叙述和其他的补充说明材料等来刻画鲁迅。文章这样选用材料,能更全面、客观、准确地写出“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立体呈现鲁迅的形象特征。,2技法指导使用史料、文献刻画传主,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1)搜集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地搜集与传主有关的传主自述、同时期其他人的旁述等有关的史料、文献。(2)集中筛选。对自己拥有的史料、文献进行集中筛选,对照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确定各项素

12、材在传记中的地位,按照主次来决定材料的取舍。,(3)灵活变通。多角度审视主题。从不同角度审视写作材料,从不同侧面表达主题。3随堂练笔精心选材,写一段文字,突出时代特征,不少于100字。,4他山之石乔迁之喜我去姨妈家,祝贺她迁新居,屋内上下两居,装饰得富丽堂皇,不过我在沙发上看到一个商标:“Pigsty (猪圈)”,我不禁问其原因,姨妈说:“这是我在商店里捡到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现在流行洋文呗!”顿时,我觉得屋内黯然失色。我匆匆告别姨妈,回家去了。(揭示人们现在物质生活富足了,但缺少文化知识),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鲁迅先生最客观的评价,也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最好的描

13、述。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真挚的爱。鲁迅精神被称为“民族魂”是当之无愧的。,鲁迅精神的实质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不畏任何压力的韧性的斗争精神;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认真严谨的精神”“坚定的品格”“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清醒认识”等相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柔性的鲁迅 阎晶明 韧性的战斗,冷峻的文风,一个也不宽恕的坚决,冷得有点“酷”的表情,这就是“标准”的鲁迅形象。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看到还有一个柔性的鲁迅,一个平易近人、妙趣横生、敏感生动的鲁迅,这样的柔性同样是鲁迅在同时代人心目中的形象,同样显映在他的文字当中。,柔性的鲁迅让我们

14、看到他的善良、敏感,读出他的脆弱、矛盾。许寿裳先生编写的“鲁迅年谱”里,记述了鲁迅八岁时的两件小事。那年的某一天,鲁迅家里的长辈们在一起玩推牌九,鲁迅在旁边默默观看,“从伯”慰农逗问鲁迅:“汝愿何人得赢?”鲁迅立即对答道:“愿大家均赢。”也是这一年,鲁迅的妹妹端姑刚刚出生10个月就因病夭折。当端姑病重时,八岁的鲁迅在“屋隅暗泣”,他的祖母问他为何哭泣,鲁迅答曰:“为妹妹啦。”,少年时代的鲁迅灵活好动,被人称为“胡羊尾巴”。他到南京求学期间,骑马飞奔的技术在同学中是最好的。身为长兄,他专程回国接弟弟周作人一同到日本留学。他对自己的母亲更是百依百顺,不但答应回国同朱安结婚,而且倾全力在北京买房,接

15、母亲、朱安及周作人一家共同居住。凡有青年或后学来访,鲁迅即使再繁忙也会热情招待,诚恳交流。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温情和柔性。,“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身为父亲的鲁迅从另一角度对人间亲情的真切表述。中年得子的鲁迅,既要写反抗黑暗的战斗檄文,也要为海婴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的故事。他为柔石的被害悲痛,同时担忧和挂念柔石双目失明的母亲及其妻儿的命运。每当此时,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一个高调的革命者,而是一个心怀善意和温情的敏感的诗人。,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种郑重的感激之情,才使得鲁迅心灵的温暖时时让人感知。他不愿沉溺于其中,但又不能绝然而弃,因为时时怀着一颗爱心,这爱心又对自己前行的

16、脚步形成阻滞。现实的战斗要求他勇敢前行,个人的并不那么显眼的“感激”之情又让他无法真正做到勇猛。这样一种矛盾与冲突,使鲁迅的思想拥有别样的风采。他对社会、民族、历史的思考同个人的生存、发展,家庭的平安、温暖纠结在一起,鲁迅的思想也因此常常超越“时事”层面,引向更深的人生哲学的思考。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的思想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戈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形成某种暗合。,鲁迅知道,一个勇敢的战士不应沉溺于脆弱的感情,然而他又格外珍惜、绝不放弃。从哲学的意义上讲,鲁迅思考着思想本身的负担,“人若一经走出麻木境界,即增加苦痛”,“但一有知识,就不能再回到这地步去了”(1925年3月23日致许广平)。鲁

17、迅终其一生都在这样一种战士式的前进要求和柔性的感情之间作思考,作斗争,作抉择。这样一种纠缠、矛盾、犹豫、决绝,恰恰是鲁迅思想和文章独有的魅力。他的感情和文字在充满战斗力量的同时,也充满了感染力,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产生悠远而长久的回响。,赏评铮铮傲骨的刚性和温厚慈爱的柔性,构成了鲁迅伟大的人生。鲁迅独具魅力的文学作品,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感染和哺育着一代代敬仰他的品行道德、喜爱他的学问文章的人们。文章从鲁迅的侠骨柔情写起,刻画了一位平易近人、妙趣横生、敏感生动的柔性的鲁迅形象。选取的事例有他八岁时的两个故事以及少年鲁迅对家的负责任等。然后分析了鲁迅体现出韧性的战斗、冷峻的文风的原因。文

18、章通过对比,表现出人们印象中冷峻的鲁迅是因为战斗使然,而真实的鲁迅是十分珍惜、决不放弃这种柔情的。正是这种复杂、矛盾的情感使得鲁迅的文章更有感染力。,莲蓬人 鲁迅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赏析这是作者早年所写的咏物诗,全诗既处处拟人,又处处切合所咏之物,文思很是巧妙。“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两句赞美了莲蓬人淡泊而有风骨的品格,联系清末的黑暗,可以看出作者学生时的志趣,这和一般封建文人用来欺世盗名的所谓“清高”是不同的。思考怎样理解“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这句诗句?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