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高温分离提纯过程,10.0概述10.1氧化精炼10.2硫化精炼10.3熔析与凝析精炼10.4区域精炼10.5蒸馏与升华精炼10.6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第十章 高温分离提纯过程,10.0 概述,除去有害杂质,生产出具有一定纯度的金属; 当金属中的杂质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生产出含有各种规定量的合金元素的金属,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如合金钢的生产回收其中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稀贵金属“杂质”。如:粗铅、粗铜中的金、银及其他稀贵金属。,一、火法精炼的目的,10.0 概述,利用主金属与杂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形成与主金属不同的新相,将杂质
2、富集于其中;或者:将主金属全部转移至新相,而使杂质残留下来。,二、火法精炼的基本原理,三、火法精炼的基本步骤,用多种(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均匀的粗金属体系变为多相(一般为二相)体系;用各种方法将不同的相分开,实现主体金属与杂质的分离。,10.0 概述, 根据精炼中平衡共存的相态种类的不同 ,四、火法精炼的基本体系,10.0 概述,五、火法精炼方法,化学法基于杂质与主金属化学性质的不同,加入某种反应剂使之形成某种难溶于金属的化合物析出或造渣。 物理法基于在两相平衡时杂质和主金属在两相间分配比的不同。利用粗金属凝固或熔化过程中,粗金属中的杂质和主金属在液固两相间分配比的不同熔析精炼、区域精炼(区
3、域熔炼)。利用杂质和主金属蒸气压的不同,因而粗金属蒸发过程中,其易蒸发的组份将主要进入气相,与难蒸发组分分离蒸馏精炼、升华精炼。,10.0 概述,10.0 概述,表10-1 化学法火法精炼在冶金中主要应用(一),注:表中 表示溶于主金属中物质,如 A 表示溶于金属中的杂质A; ( ) 表示熔渣形态,如 (AOn) 表示熔渣中的AOn。,10.0 概述,表10-1 化学法火法精炼在冶金中主要应用(二),注:表中 表示溶于主金属中物质,如 A 表示溶于金属中的杂质A; ( ) 表示熔渣形态,如 (AOn) 表示熔渣中的AOn。,10.0 概述,10.1 氧化精炼,10.1.1 金属熔体中杂质元素A
4、氧化反应的机制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 氧化精炼,10.1.1 金属熔体中杂质元素A氧化反应的机制,1、A与空气中的O2直接反应A + 0.5O2 = AO(反应10-1)AO为独立的固相或熔于熔渣中。这种反应机制的机率很小。2、主金属Me首先被氧化成MeO,MeO(包括人工加入的MeO)进而与杂质A反应(或进入熔渣后与杂质反应): A + (MeO) = (AO) + Me (反应10-2),10.1.1 金属熔体中杂质元素A氧化反应的机制,3、MeO扩散溶解于主金属中并建立平衡,后者再将A氧化:2Me + 2
5、O 2(MeO)(反应10-3)A + O = (AO) (反应10-4)总反应: A + (MeO) = (AO) + Me,10.1.1 金属熔体中杂质元素A氧化反应的机制,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在氧化精炼条件下,杂质元素及氧都是作为溶质处于主金属的熔体(溶液)中; 在研究熔体(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时,其溶质的标准态不一定采用纯物质; 为研究熔体中化学反应的热力学,须计算在指定标准状态下溶质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rG:A + O = AOA,O 金属熔体中的A和氧 rG与主金属熔体(溶剂)的种类、以及所采用的标准态有关。,10.1.2 金属熔体
6、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铁溶液中杂质的氧化 当A和氧均为处于铁液中的溶质时,其标准态采用符合亨利定律、质量浓度为1%的溶液;假定生成物AOn为纯物质时; 氧化反应的rGT关系(图10-1);铁液中rG与fG*(图7-2)数值上有很大差异;但二者存在着类似的规律性;各元素的顺序亦大体相同。,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在给定的标准状态下, rGT 线位于主金属氧化物的rGT 线以下的元素,都能被主金属氧化物氧化。如铁液中的杂质Al、Ti、Mn、Si等。 在生成的氧化物均为纯物质(活度为1)
7、的情况下,铁液中rGT 线位置愈低的元素愈易被氧化除去;当有多种杂质同时存在时,则位置低者将优先氧化;例如,在铁液中硅将比铬优先氧化。某些rGT 线发生交叉。例如,当温度超过1514K,碳比铬优先氧化去碳保铬。,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标准状态下,rGT 线位于主金属氧化物rGT 线以上的元素在氧化精炼时将不能除去。如钢液中Cu、Ni、W、Mo等合金元素不会氧化。 实践中可采取措施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活度。例如,标准状态下,单纯利用(FeO)的氧化作用,不可能去杂质磷。若造碱性渣,使生成的P2O5发生反应:P2O5 + CaO = CaOP2O5降低P2O
8、5的活度,则可在炼钢过程中脱除部分磷。,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粗铜的氧化精炼 能除去Al、Si、Zn、Fe、In、Sn、Co、As、Sb、Co、Pb等; 造碱性渣可除去部分As、Sb等杂质。 粗铅的氧化精炼 能除去Sn、As、Sb等杂质; 加入NaOH造碱性渣,可大幅度提高除杂效果。,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例1】用空气吹炼成分为1%Si,4.5%C的铁水时,生成的熔渣成分为55%CaO,30%SiO2,15%FeO。已知2C+(SiO2)= Si + 2CO的rG = 519303 - 291.67T,试求PCO
9、= P时开始氧化的温度。【解】由于Si和C都可被氧化,因此出现了选择性氧化的温度界线。以上反应rG = 0时的温度即体系的平衡温度,也是碳开始氧化的温度。rG可由下式求出:,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由图5-5得: 由 rG = 0 T = 519303/294. 89 = 1761K(1488),10.1.2 金属熔体中元素氧化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一、生成熔渣或固体产物的氧化精炼过程,1、生成熔渣或固体产物时氧化精炼反应的平衡常数,分配比 当以溶解于金
10、属中的氧作为氧化剂时: A + O = (AO) (反应10-4) (式10-1) 当以(MeO)为氧化剂时,生成物Me可视为纯物质: A + (MeO) = (AO) + Me(反应10-2) (式10-2),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例2】试计算炼钢炉渣组成为45%(CaO+MgO),25%(SiO2+Al2O3+P2O5)、25%FeO、5%MnO (mol%),温度为187
11、3K时,钢液中锰的平衡浓度。【解】锰氧化的反应为: Mn(FeO)(MnO)Fe对于Fe、MnO、FeO,以纯物质为标准态;钢中的锰以符合亨利定律质量浓度为1%的溶液为标准态;由于钢液中Mn的浓度很小,fMn 1 。反应的平衡常数:,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2)反应物及生成物均以纯物质为标准态(常用于有色冶金) 粗铜的氧化精炼除铁(1200左右,鼓O2)粗铜氧化精炼除铁的反应为:Cu2O + Fe = FeO(s) + 2Cu(l)(反应10-5)平衡常数: 以纯物质为标准态时,aCu = 1;Cu2O在铜液中饱和,FeO一般为单独相存
12、在,故Cu2O 和FeO的活度均可视为1。,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当0值未知,但已知给定温度下杂质的溶解度时,可求得熔体中杂质平衡浓度的近似结果。例如,已知1200时,铁在铜中溶解度为5%(质量),换算成摩尔分数为0.056。已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活度与其纯物质相同,即在铁饱和的铜液中,aFe = 1,故Fe = 1/0.056 = 17.8假设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活度系数不随浓度而变,即在稀溶液中 Fe = = 17
13、.8故平衡时铜液中铁的平衡浓度为: xFe = 1/(17.84.57103) = 1.22105,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温度 金属中许多杂质的氧化过程为放热过程。 升高温度对精炼除杂反应不利。 炼钢过程中硅、锰、铬、磷氧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表10-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升高温度不利于这些杂质的氧化。 杂质锑在铅氧化精炼过程中的行为与此类似(图10-2)。 渣含锑相同时,随着温度升高,铅中锑含量增加。,2、影响氧化精炼过程除杂效果的因素,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图10-2 粗铅氧化精炼过程中杂质锑在金属铅相及渣相的分配与温度的关系,10.1.3 氧化精炼过
14、程的热力学分析,2)熔渣的成分 渣的酸碱度影响渣中氧化物的活度。 当生成的杂质氧化物为酸性(如SiO2,P2O5等)时,则在碱性渣中其活度小,有利于其除去。 例如,粗铅氧化精炼除砷、锑时,加入Na2CO3或硝石,使氧化产物As2O3等进一步反应成砷酸钠以降低其活度。As2O3 + 3Na2CO3 = 2Na3AsO3 + 3CO2 炼钢过程中,磷在渣相和铁液中的LP与渣中SiO2含量有关(图10-3)。降低SiO2、提高CaO含量,LP大幅增加。,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图10-3 炼钢过程中与渣中SiO2含量的关系,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当杂质氧化产物为碱
15、性氧化物时,则炉渣应保持为酸性。 渣中主金属氧化物(MeO)的活度对氧化精炼有重大影响。 如,炼钢时提高铁液中FeO的活度,相应地提高了铁液中氧的活度,故有利于提高LA 。 例如炼钢过程中LP值与渣中FeO含量由关(图10-4)。 但FeO含量太高时,渣中磷酸盐的稳定性反而降低,不利于脱磷。,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图10-4 炼钢过程中与渣的碱度R及FeO含量的关系,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3)金属相的成分金属相的成分将影响杂质A的活度系数fA。如铁液中C、Si、P、Al等对硫活度的相互作用系数均为正值。 它们的存在使铁液中硫的活度系数增大,有利于脱硫。4)杂
16、质的性质杂质A氧化反应的fG*或rG值愈负,则KA值愈大,愈有利于其除去。,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二、生成气体产物的氧化精炼过程,1、氧化精炼脱碳(或加碳脱氧) 典型的脱碳过程铁液中的脱碳反应:2C + O2 = 2COC + (FeO) = CO + FeC + O = CO(反应10-6) 利用反应10-6,可从高氧含量金属中脱氧加碳脱氧。 在钽、铌等金属的高温真空精炼时,利用反应10-6: 加入钽(铌)的氧化物,除去金属中过剩的碳; 当金属中氧过量时,适当加入碳化物除氧。,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脱碳(或脱氧)过程中最终产品中残留碳(或氧)量 金属脱碳反
17、应的平衡常数: (式10-6) 在PCO一定的情况下,金属中残余氧和碳浓度之积为常数。钢液脱碳过程中%O与%C的关系(图10-5)。 残余氧和碳浓度之积与PCO值成正比。 为降低碳含量,则应降低PCO(如真空脱碳)或适当提高残余氧含量。 为了降低氧含量,则可适当提高碳含量。,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图10-5 钢液脱碳过程中%O-%C的关系,1-与熔渣接触的钢液的氧浓度;2-熔池的实际氧浓度;3-PCO=1.01325105 Pa时与%C平衡的%O,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PCO的计算: CO气泡的形成应克服气相压力、钢液
18、及熔渣层的静压力以及形成气泡所需的表面能。 在钢液与炉底耐火材料界面上,气泡内的CO分压为: (式10-7)PCO 气泡内的CO分压,Pa;P气 炉气的压力,1.01325105Pa;m、s 分别为钢液及熔渣的密度,kg/m3;Hm、Hs 分别为钢液层及熔渣层的厚度,m; 钢液的表面张力,N/m;r 气泡的半径,m;g 9.81m/s2,重力加速度。,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当气泡的半径r103m时,2/r 2600Pa;当Hs0.15m时,Hssg 0.06%)的熔融铅缓慢降温,并保持在稍高于 599 K(326 C )的共晶温度(330350 C),铜以固体浮渣的形式浮于
19、铅熔体表面而与之分离;粗铅熔析除铜的理论极限是PbCu共晶组成,即0.06%;通过共存元素(As、Sb)的作用,实际脱铜极限可降至0.020.03%;Fe、Ni、Co、S 等也一并被除去;熔析除铜设备:铸铁精炼锅。,10.3 熔析与凝析精炼,六、熔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过程温度愈按近共晶温度,提纯效果愈好。粗金属成份粗金属中某些其化杂质的存在,可能形成溶解度更小的化合物,提高精炼效果。如:粗铅熔析除铜时,铅中的As、Sb、Sn能与铜形成难溶化合物,导致铜在铅的溶解度降低(图10-9)。,10.3 熔析与凝析精炼,图10-9 铜在铅中的溶解度及与铅中As、Sb、Sn含量的关系,10.3 熔析
20、与凝析精炼,10.4 区域精炼,一、化学偏析现象在一个温度分布不均匀的体系中,当连续降温时,先凝固部分与后凝固部分有不同的组成。二、平衡分配系数 (分配比、分凝比)在固液平衡体系中,溶质(杂质)在固相的浓度 Cs 与其在液相的浓度 Cl 之比:,10.4 区域精炼,10.4 区域精炼,10.4 区域精炼,K0 可以大于 1,也可以小于 1;一般为10620;K0 愈接近于1,提纯效果愈差;温对于杂质含量极小的体系, K0 可视为常数。 液相线和固相线均为直线。,10.4 区域精炼,金属锭料全部熔化后,由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慢慢凝固的过程。应用:从熔体中拉制单晶。,三、正常凝固(定向凝固、普通凝固)
21、,10.4 区域精炼,四、正常凝固后的杂质分布,假设:在凝固过程中,物质在固相内完全不扩散,而在液相内却有着极大的扩散速率;平衡分配系数 K0 为常数;锭料为均匀的圆柱体,其总长度及总体积均为 1 ;g 为已凝固部分占总容积的分数,或固液相界面与锭料首端的距离;Q0 是锭料中杂质总量;Q 为液相中剩余的杂质量;C0 为杂质起始浓度;Cs 和 Cl 分别为固液界面上固相和液相的杂质浓度。,10.4 区域精炼,10.4 区域精炼,10.4 区域精炼,K0 1 K0 愈大,后来凝固的部分越纯。,10.4 区域精炼,K 有效分配系数;f 凝固速度,m/s; 扩散层厚度,m;D 杂质的扩散系数,m2/s
22、。,当试样以速度 f 凝固时,固液界面处于非平衡状态:,五、有效分配系数,有效分配系数 K 界于 K0 和 1 之间;实际区域精炼的效果低于平衡条件下区域精炼的效果。,10.4 区域精炼,六、区域精炼,环形加热器在长为 L 的圆柱形金属锭料上造成一个长度为 l( 2cm)的熔区;熔区以极慢的速度(若干厘米/小时)向锭料尾端移动。,10.4 区域精炼,区域精炼的锭料分为三个区域:BE 段:起始区或纯化区;EE 段:水平区或致匀区;Eg 段:最终区或杂质富集区。起始区和水平区的杂质浓度分布由上述方程描述;最终区的熔体凝固过程属于正常凝固;其杂质分布与正常凝固中杂质的分布规律相同。区域精炼法的精炼效
23、果不及正常凝固法。,10.4 区域精炼,C0:杂质起始浓度;K :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l :熔区长度;x :离锭料起始端的距离。,1、熔区一次通过锭料后的杂质分布,10.4 区域精炼,K,K,图10-13 一次区域提纯后,不同 K 值杂质沿锭轴向分布曲线,10.4 区域精炼,2、熔区多次通过锭料后的杂质分布,10.4 区域精炼,10.4 区域精炼,增加熔区通过锭料的次数 n,将会降低起始区相应点的杂质浓度;使最终区相应点的杂质浓度升高;延长起始区、最终区的长度,缩短水平区的长度。提高精炼效果。最终区延长精炼后锭料需要切除的部分增加,而得到的高纯产品的数量减少;提纯效率降低每次熔区通过后,杂质都
24、要“倒流”一个熔区长度,产品中杂质浓度平均降低的数值减少;杂质浓度分布趋近于一个极限分布。,10.4 区域精炼,浓度分布接近极限分布时所必须重复通过的次数取决于 K 值 和 l/L 值:若 l/L 0.1 ,当 K0.1 时,需 20 次;当 K 0.5 时,需数百次。,3、区域精炼法的极限杂质分布,10.4 区域精炼,l/L=0.1,10.4 区域精炼,4、影响区域精炼效果的因素,区域精炼次数 n随着 n 的增加,提纯效果增加。杂质浓度的分布趋近极限分布,与熔区长度 l 及分配系数 K 值等有关。熔区长度 l 在前几次区熔时,增加 l 有利于提高提纯效果; l 增加导致杂质浓度的极限分布上移
25、。 前几次提纯采用长熔区,后几次则用短熔区。,10.4 区域精炼,熔区移动速度 f f(凝固速度)降低,有利于液相中杂质的扩散; f 过低,设备生产能力低。其他凡能强化液相传质速度的因素均能提高提纯效果。 采用感应如热的提纯效果较一般的 电阻加热好。,10.4 区域精炼,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一、纯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蒸气压,相对挥发性能,物质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图10-14):(式10-13)稀有高熔点金属最难挥发;铁、镍、铬、硅等较难挥发;碱金属、碱土金属较易挥发。当处理的物料为各种金属的混合物时,控制一定温度,易挥发的金属(如Mg、Pb等)将优先进入气相;难挥发的金属(如稀有高熔点金属
26、,钴、镁等)绝大部分将保留在凝聚相。,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图10-14 某些金属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蒸馏法分离铅与锌当粗锌中有杂质铅、铁时控制适当温度,使锌挥发进入气相,并进一步冷凝得纯锌;铅、铁则保留在残渣中。如:用精馏法处理含 1.25%Pb,0.013%Fe的粗锌,最终纯锌含铅0.001%,铁0.0005%。当粗铅中含杂质锌时控制适当温度,使锌从铅中优先挥发除去。如:含0.6%0.7%Zn的粗铅在600620,真空条件下蒸馏45h,锌挥发率达95%,最终纯铅中含锌0.03%0.05%。,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二、溶液或固溶体中各组分的蒸气压,10.5
27、 蒸馏与升华精炼, 分离因数A/B(式10-14) 当A/B 1时,A优先进入气相,B保留在溶液相;A/B愈大,分离效果愈好。 当A/B 1时,降低温度使A/B增大; 当A/B1时,降低温度使A/B变小。,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式10-14)(式10-15),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 A的正常沸点比B高据式10-15:据式10-16: 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其负值增加,故进一步减小。 若A/B 1,则随着温度的降低,A/B进一步增大。,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四、真空蒸馏的兰米尔(Langmuir)式,假定存在
28、于真空中的物质单位表面积的蒸发速度为 W(kgm-2s-1);物质固有的常数为 C;蒸发物质的分子量为 M(kgmol-1);蒸发物质的蒸气压为 P(MPa)。,(兰米尔式),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在二元合金 MAMB 中,MB 的为蒸发成分;开始真空蒸馏时,MA 有mA(气)、MB 有mB(气)存在;在 t 小时内,分别有 nA(气)、nB(气)蒸发;pMA、 pMA 分别为纯 MA、MB 的蒸气压;M、r、x 分别表示原子量、活度系数、原子分数。 单位面积的 MA 及MB 的蒸发速度:,五、真空蒸馏的精炼效果,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如果 MAMB 是 MB 的稀溶液,rMA = l
29、,rMB = 常数,则:,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结论:1时,nB/mBnA/mA;MA、MB蒸发的比例相等,组成不变。 1时,合金中 MB 的浓度减小; 1时,合金中 MB 富集起来; 值距 1 愈远,蒸馏精炼的效果愈好。,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举例:在铁水中, Sn=18;在铜液中, Ag=180, Pb= Bi=l104;在熔铝中, Zn4109, Mg 6107; 从铜中除 Ag、Pb、Bi ,从铝中除 Zn、Mg 很容易。,10.5 蒸馏与升华精炼,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 (萃取精炼), 原理在熔融粗金属中加入第三种金属,该金属与粗金属中的杂质形成高熔点化合物而
30、从熔融粗金属析出,从而实现杂质的分离。 应用粗铅加锌除银;粗铅加钙、镁除铋精炼;粗铅加铝除银;铁水加铅脱铜 ,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粗铅含有0.2%Ag,多采用加锌除银法(Parkes)法回收银。原理锌对银具有很大的化学亲和势,可形成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比重小,熔点高,且不溶于被锌饱和的铅液。过程将锌加入到熔融粗铅中后,生成的银锌化合物以固体银锌壳的形态浮于铅液表面上;最后将固体壳层分离出来,就可以达到银与铅分离的目的。反应,粗铅的加锌除银,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低温下 K 值较小,银和锌在铅中的浓度较低;只有在低温下才能较彻底地除
31、银。,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虚线:液相组成线 冷却过程中与晶体成平衡的液相组成点的连线。实线:溶解度等温线。,当体系的温度高于所在等温线的温度时,体系呈均一液相;当温度下降时,AgZnb 化合物生成并呈晶体析出: 熔体中银和锌的含量降低 粗铅熔体的组成将沿着液相组成线(虚线)向纯铅方向靠近;,返回 ,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实例:A点所示的粗铅,含 0.2%Ag;先在其中加入锌壳返料,使熔体组成移至C点(0.23%Ag,0.4%Zn);将粗铅加热至490 C,并加入锌 1.51%(按铅量计),合金组成移至 D点;冷却熔体,直到含锌饱和的
32、铅开始凝固为止;(温度318 C,铅含0.0003%Ag,0.56%Zn)。在 490400 C范围内(沿DE 线)得到富(银)壳;在 400318 C范围内(沿EN 线)得到贫(银)壳。,溶解度曲线图,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小结:精炼过程温度愈低,铅中溶解的锌愈少;铅液温度太低,粘度过大,不利于固液分离;加锌作业常分段(两段或多段)进行;在熔体流动性尚可的温度范围内(500330C),只有组成点位于MDBEN 线上或该线以右区域的粗铅,经精炼后才能达到深度除银。,溶解度曲线图,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10.6 粗铅的加锌除银与其它化学精炼(萃取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