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照考题,学习新考纲;紧扣专题,提高复习效率》.ppt

上传人:依依 文档编号:128766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照考题,学习新考纲;紧扣专题,提高复习效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对照考题,学习新考纲;紧扣专题,提高复习效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对照考题,学习新考纲;紧扣专题,提高复习效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对照考题,学习新考纲;紧扣专题,提高复习效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对照考题,学习新考纲;紧扣专题,提高复习效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照考题, 学习新考纲; 紧扣专题, 提高复习效率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郑 肖 文2007年3月29日,内容提要,考题是应试的目标,考题是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落脚点,应试前的专题复习离不开考题.专题复习怎样突出考题.2007年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及例题的解读.针对06,05,和04年考题的内容形式,特点及解答要求的分析.07年命题的讨论与预测及备考建议.,一、解读2007年考试大纲,考纲的变化(1)删去考试大纲中“掌握有 关物质溶解 度的简单计算”。(2)删去“思维能力”中“(4)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3)对个别文字作了修改,使其表述更为正确。(4)更换“题型示例

2、”更换了4题,删去1题。,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命题要求保持稳定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程度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仍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主要指向。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社会发展,学会用化学视角观察和认识科技、社会和生态的STS情境题,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可以预测,以新情境出现的信息分析类题目,无 论是在综合卷化学试题中,还是在化学单科考试试题中,以及新课程化学考试试题中都会占有较大的份额。 今年化学新课程在部分省、自治区已进入高考检测阶段,在如何通过改变试题形式,考查或测量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3、,以及考查和识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必然会有新型试题出现,并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试卷结构体现差异,尽管在题型、内容比例、试题难度等方面,今年的试题将会保持稳定,但新课程化学选修模块进入考试内容,给新课程高考试卷结构,尤其是新课程考生的应考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探索,仍应值得关注。,(三) 考试范围稳中有变,2007年高考化学在考试内容和范围的选择上,仍会保持突出考查化学学科主体或主干知识的特点,这是由“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即选拔真正具有学习潜能考生的命题指导思想所决定的。鉴于观察能力要求中已有了相关陈述,新的考试大纲将

4、原“思维能力”要求中“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予以剔除,这不属于考试内容的调整;删去“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的考试要求,并不意味着溶解度概念,以及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不作要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课程化学的考试范围和要求,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熵变、沉淀溶解平衡等新课程化学学习内容被列入考试范围,是新课程考生高考复习时应加以重视的。,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在打破知识板块壁垒,加大学科内知识整合力度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如2006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涌现出大量将实验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计算知识相结合,有机化合物知识和有关计算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

5、合的试题,昭示出清晰的命题指向;通过改造、扩充、延伸传统试题,稳定试卷难度,同时向“题海”战术提出挑战;在看似简单的背景知识下,创新设问方式和答题指向,考查出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全面性。,如2006年试题关于置换反应的考查,在提供概念表达式的前提下,要求考生写出符合题目设定要求的三个置换化学方程式,既体现了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的命题意图,又实现了考查综合思维能力的命题目标。信息给予试题作为有机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方式已被引起普遍重视。但随着无机新材料的不断面世,以此为背景的试题不应被忽视. 用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日益严峻的食品、健康等生态环境问题,虽在此多种化学试题中都有突出体现,但作为考查

6、学生科学素养、科学价值观的背景取材,仍应是我们关注的命题焦点。,考试大纲是”法” 题型示例是”例” 高考试题是”题” 专题复习要针对高考试题,通过高考试题的分解,归纳和训练. 来体现题型示例的”例”的提示. 来领会考试大纲的”法”的规定.,1.删去 “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调整。,2.删去“思维能力”中“(4)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有关考试要求在“观察能力”中已有适当体现。,降低考试要求,(四) 07年考试大纲的变化,3.题型示例的变化:原大纲中化学试题共 40题,在此基础更换了4题,删去l题。,实例,39(今年新加)(06年理综

7、全国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的元素,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37(已删除)心酮胺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它具有如下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心酮胺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溴反应 B. 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 可以和氢溴酸反应 D. 可以和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2004年理综海南、内蒙古等地卷),内容已经超纲或偏难,16(已删除)请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式,这些分子都各具有10个电子.它们的分子式:

8、、 、。 【答案】Ne、HF、H2O、NH3、CH4(1990年全国卷),18(今年新加)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元素周期表中,Z和Y相邻,Z与W也相邻; 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理由是_ ;(2)Y是_,Z是_,W是_;(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答案】 (1)否 若在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之和不可能为17(2) N O S (3)硫酸铵 (NH4)2SO4,23(已删除)在一

9、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已知:化合物A,其分子式为C9H10O,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NaOH溶液反应生成B;B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催化加氢生成,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F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G,G能发生银镜反应,遇酸转化为H(C7H6O2)。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组化合物符合题意,只要写出其中一组): A ,C ,E 。(2

10、)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005年江苏化学卷),25(今年新加)(06理综)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1)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_;(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含有苯环 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 N

11、aOH发生反应; 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A B: ;反应类型: 。 B + D E: ;反应类型: 。(5) 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32(已删除)抗击非典期间,过氧乙酸是广为使用的消毒剂。它

12、可由H2O2和冰醋酸反应制取,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含有残留的H2O。测定产品中过氧乙酸浓度C0涉及下列反应:请回答以下问题:(1)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I2时,(反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3)取b0ml待测液,用硫酸使溶液酸化,再用浓度为a1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耗用KMnO4溶液的体积为b1ml(反应,滴定过程中KMnO4不 与过氧乙酸反应)。 另取b0ml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并用H2SO4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2O2都能跟KI反应生成I2(反应、)。再用浓度为a2molL1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生成的I2,耗用Na2S2

13、O3溶液的体积为b2ml。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过氧乙酸的浓度(用a1、a2、b0、b1、b2表示) c0=_。(4)为计算待测液中过氧乙酸的浓度c0,加入的KI的质量已过量但没有准确称量,是否影响测定结果_(填是或否) (04全国理综2),H2O,4.内容范围及要求,以。为例,。含义,6。物质结构(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4) “

1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A和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地性质和用途。,(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4)以Fe()Fe()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三)有机化学基础,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

15、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氨基酸等)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二、考题分析1、试题分析,从04年之后,理科综合试题题型结构基本确定为“8 4”模式,即“选择题8题、化学基本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各一题” 。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试题经常进行综合应用考查。,高考试题“84”分类分析,(2)考点稳定:化学考点有120多个,理综常考的考点有: 1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

16、2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无机;有机 3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和结构简式 4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实验设计 6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7元素周期表知识及其应用; 8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9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0同分异构 11有机反应类型 12醇、醛、酸、酯的衍生关系 13。简单定量计算;统摄、归纳的能力,26(9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2)Y是 ,Z是 ,W是 ;(3)X、Y、

17、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27(15分)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 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3 分析一:基础理论和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26(15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27(15分)甲、乙、丙、丁为前三

18、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丁的元素符号是 ,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 的晶体结构相似。,28(14分)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

19、液旱灾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成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答下面问题。 A的化学式是_,G的化学式是_.判断理由是_. 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式.B:_,C:_,D:_,E:_,F:_.29.(16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nt=(N2)=13 mol, nt(NH3)=6 mol,计算a的值。(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状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

20、的量。(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_。(4)原混合气体中,a:b=_。(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_。(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4、分析二:有机化学试题,29(21分)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1)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

2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含有苯环; 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AB 。反应类型: 。B+DE 。反应类型: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 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

2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29(15分)苏丹红一号(sudan )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 (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E(C8H6O4),1mol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E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两种一溴代物的结构

23、简式分别是 ,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12H14O4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26(15分)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1)A的分子式是_。(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B和C,C是芳香化合物。B和C的结构简式是B:_C:_。该反应属于_反应。(3)室温下,C用稀盐酸酸化得到E,E的结构简式是_。(4)在下物质中,不能与E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写序号)_。 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液 CH3CH2OH(酸催化) CH3CH2CH2CH3 Na CH3COOH(酸催化)(

24、5)写出同符号下列两项要求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化合物是1,3,5一三取代苯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羟基和含有 结构的基团,研究考题的不变和变,不变是考点如:变的是考题要突出考题解题的原理的理解与指导如:泡沫灭火器的功能与反应原理.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收集. 苯酚结构为核心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反应,推断和合成.,28(15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

25、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5、分析三:化学实验试题,28(15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重复步骤和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

26、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的目的是 (5)步骤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法。,27(15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

27、法是_。(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电极反应式为_。Y电极的材料是_,电极反应式为_。(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3评价实验结果,化学实验,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变化实质,定量关系,反应条件,仪器选用,配套组合,连接顺序,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相同的装置和仪器在不同的实验考题中由于化学反应原理不同,其功能和作用也会有不同. 06年和05年的28题的装置和仪器 突出对装置和仪器的原理的理解. 如喷泉实验装置及操作原理. 如常温常压下测量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装置及操作原理.,三, 07年四大题命题趋势预测:,不定答案题:07年

28、可能继续出现,与06年比发散程度可能会有所缩小。文字简答题,主要在实验题中,预计07年会继续出现。设计方案题,可能会继续出现,例: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碳酸钠样品(含氯化钠杂质)的质量分数,沉淀称量法气体量气法中和滴定法等,(1)“教改”与“考改”的联动性(2)关注教改的内容与形式 03年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 04年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 07年开始的新课程的高考方案其中有关考试内容的改革: (1)更加注重能力与素质的考查. (2)命题范围尊重教学大纲,不拘泥与大纲 (3)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 (4)命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转变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考察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跨学科

29、的综合能力.,2、关注课改 认清形势,(1)资料合理化 重点收集,重点选用;了解各地考题特点: 如,北京大气;上海灵气;两湖起点高 上海高考题的特点等。 讲究实效 自编练习 6个专题训练:选择题、推断题、实验设计与创新、简答题、有机信息迁移题、讨论开放题。每个老师负责一块,只有6套练习。(2)双基系统化 知识成网,专题要简 (3)解题格式规范化(对、快、巧) 加强针对性训练:熟练、准确、规范化。规范化的问题占45。,资料合理化;双基系统化;重点知识突出化;解题格式规范化(对、快、巧);能力层次化;,3、具体措施,(4)落实双基,贯穿教学全过程 双基已走向综合;能力走向多元化;化学高考呼唤新能力

30、观;出现“知识初中,能力高三”(5)抓好习惯 各种练习适度;要有自我思考时间;(6)讲究实效 有效性情况看,自便较好。因材施教;及时反馈,补遗漏:面批面改有效果,如何纠错?(7)抓好分析 讲评、统计分析有效果(8)用好多媒体,提高效率 课堂要为节约学生每一分钟而努力!,4、紧扣考题提高专题课堂复习效率的几点建议 、如何紧扣考题:”一个考点,多个考题”.分解,归纳各考题中的小题,夯实基础、变式训练、拓展能力. 、如何紧扣专题:”多个考点,一个专题”.设计专题中各考点的试题,以”8+4”试题形式组编专题训练试卷. , 确保会做的题得满分.尽量提高半会不会的题解题能力,争取多得分.减少根本不会做的题

31、,要学会舍得放弃。,24(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右图所示装 置,用浓硝酸、铜片、水等三种试剂进行实验,探 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它们的还原产 物。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探究 (1)探究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 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放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 ; 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上述反应完成后,铜片和浓硝酸均有剩余,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的实验现象是

32、(填标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0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题例1,返回,实验反思 (l)某同学提出,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慎,易出现倒吸现象。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方案是:可在b与C之间连接 。 (2)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顺序的合理性是 。问题讨论在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进行讨论,提出两种意见:认为两溶液所显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认为前

33、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你认为上述意见 。(填“”或“”)合理。(注;若选填,下题中只答;若选填,下题中只答)如果你认为合理,理由是 。如果你认为合理,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返回,27(10分)A、B、C、D、E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E 为BaSO4,C为气态氢化物,其水溶液呈碱性,B 为正盐。则A的化学式为: (2)若B为Na2CO3 ,C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且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A固体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为Na,E为既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的白色沉淀。则少量A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

34、程式为 。(4)若C为O2,D,E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E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成n(A)与n (B)的关系为 。,题例2,(0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返回,26(11分)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人汽油蒸气,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作电解质,它在高温下传导O2-离子。填写下列空白。 (1)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比汽油在发动机里燃烧产生动力的能量转化率 (填“高”或低”)。 (2)若用丁烷(C4H10)代表汽油,则该燃料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入空气的电极为 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 (3)该汽油燃料电池的不足之处是汽油被氧化不完全,产生的 可能堵塞气体通道。,题例3,(0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返回,2007年3月29日,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