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28624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名词解释学前教育科学假设: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课题之后,人们依据已知的事实和教育科学理论与知识,对所要研究的学前教育现象和规律提出初步的假定,这些初步的假定就是学前教育科学假设.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观察研究:就是要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学前教育现象,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这就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学前教育现象,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这就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

2、了科学依据.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工科学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学前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学前教育实验研究: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P189学前教育文献研究: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有关的学前教育文献资料,摘取与学前教育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和信息,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学前教育事实规律的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把个

3、人或一个团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是搜集一定个人的家庭情况,教育影响,心理发展等历史资料,从而加以分析,探究其心理发展或教育特点与规律.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情境参与者(如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它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是研究者(访谈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受访者)进行口头谈话的方式来从访谈对象那里收集有关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P160.统计分析研究:是依据统计原理对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所收集到的学前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决和

4、统计检验的方法.学前教师、家长评定问卷研究: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由熟悉幼儿的教师或幼儿家长针对问卷中的题目逐一对幼儿展开评定,从而获得有关幼儿心理与教育的信息,然后再由研究者根据收回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验证理论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P213.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或教育规律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描述记叙法是指记录被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然后,对所2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

5、析的方法。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P145活动产品分析法:就是对儿童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P151封闭式问卷开放式评定问卷:是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让评定者根据被试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P215学前教育经验总结: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对幼儿教师和实际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到幼儿教育理论一定高度的一种总结性研究.社会系统误差: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导致测定值成倾向性的偏大或

6、偏小,这类误差即是社会系统误差.文献综述:是文献的综合评述的简称.它是在全面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展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分层随机抽样:有时产品可分为若干层,各层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样本,把整批产品分为若干层,使同一层内产品质量尽可能均匀整齐,在各层内分别随机抽取一些产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样本。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以探讨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因变量的综合影响。P203.资料审核: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真 ,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

7、,有缺漏的资料,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收集资料,给以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等组实验:把被试按相似条件分成两组或几组,分别接受自变量的影响。.现场实验:P208: 是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尽可能发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内或模拟生活环境高度控制的实验场地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研究.描述统计:对现象及其特征的一种定量的描述,是调查类课题常用的一种对调查对象的描述手段。.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瓿的(样本)数据资料信息,推论全局(总体)的情形.简答题使用评定问卷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1.P218

8、 问卷项目要有针对性,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2.问卷项目组成要标准化.3.问卷项目数量应适中4.封闭式问卷与开放问卷相结合5.问卷题目在编制时应注意避免社会系统误差6.问卷的试题应做到公平,公正7.正式评定问卷制定前,要进行预测和信度,效度的检验.观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32.要有正确有指导思想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5.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1.观点和材料要相结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2.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3.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证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实事

9、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4 材料收集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深思熟虑积累文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在指向性明确的前提下,文献积累在内容上应发发尽量做到充分而全面。2、在积累文献的时,应特别注意第一手文献的积累。3、研究者应注意对有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和积累。4 积累信息时,应注意对文献信息的组织与分类。选择研究课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 ,理论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来选题(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选择的课题要具创新性,即新颖性 ,独特性和先进性.(5)前沿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时间取样观察法有哪

10、些基本要求?P1411.时间取样观察法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像对儿童依赖行为的研究就可采用此法.2.时间取样观察法只适用于观察外显行为,不宜观察内显行为.3.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必须要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4.使用时间取样法对观察行为与事件必须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5.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应当制定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简述课题选择的原则。: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 可行性原则;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幼儿教育工作经

11、验的科学总结阶段包括哪些主要环节?研究报告中“讨论”的功能。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1.撰写论文的一般格式 标题;摘要;研究目的;结果;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议论);结论;参考文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特点:(1)客观性 ;资料来源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 ;研究过程的客观性;(2)创造性;(3)继承性;(4)系统性;(5)控制性;4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简述执行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严格按要求选被试;1.样本要具有代表性;2.样本年龄要准确;3.选取样本要具有随机性2.严格执行指导语:1.指导语要准确;2.被试严格按照指导语做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材料制作

12、要规范;2.记时要准确 ;3.研究步骤不能颠倒;4.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情境自然;5.培训施测人员;4.严格有目的记录:1.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2.观察记录的训练;3.当天记录当天整理课题选择的原则有哪些?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 可行性原则;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简述执行研究方案可能碰到的困难。 (4 分):

13、1)不合作:又包括 1。被试的不合作;2、家长的不合作;3、教师的不合作;2)社会系统误差:3)被试流失;4)环境干扰;简述定量分析的步骤。 (3 分)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 、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2) 、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3) 、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4)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老师科研能力。五、计算题1、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1,20,36,27,41,24,21,23。请用基本公式列式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 (请保留两位小数)2、在一项关于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的研究中,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

14、一组 60 人作为实验组(每一次判断后将结果告诉被试) ,实验的平均结果 1X=80,S 1=18;另一组 52 人作为控制组(不让被试知道结果) ,实验的平均结果 =73, S2=15。试问: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结果有否显著差异?(请保2X留两位小数,(=0.05,Z=1.96(双侧) ,Z=1.65 (单侧)4.、列出公式并计算下表中幼儿的平均身高(请保留整数) 。年龄 人数 平均身高(厘米)5 15 1194.5 8 1144 10 1093.5 9 9753 12 86合计 40加权平均数 =142.31598140971286WiXMw5、.在一次语言能力测试中,某幼儿的讲述能力得分为

15、75 分,倾听理解能力得分为 80 分,而全班的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总体平均得分分别为 74 和82,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的标准差分别为 3 和 4。问该幼儿的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得分在全班总体的分布中哪个位于较高的位置?(要求分步骤计算,写明计算公式,请保留两位小数)答:标准分数 P315解:因为讲述能力与倾听能力分属于不同性质的数据 ,因此,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将原始分数转为 Z 分数才能比较0.382.54Z75-讲 述 能 力倾 听 理 解 能 力从计算结果可知,讲述能力高于平均分的水平,倾听理解能力低于平均水平,所讲述能力分布于较高的位置,倾听能力较低的位置某 6 岁儿童的身

16、高为 120cm,体重为 24kg,而这一年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 108.6cm 和 17.39kg,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分别为 4.5cm 和2.05kg,试求这一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 Z 分数各是多少?(结果保留 2 位小数)1208.674.5ZCM身 高 392kg体 重某幼儿园中班有四个班级,各班级人数与平均身高如下,请计算该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总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列式计算。 (结果保留 1 位小数)班次 人数 平均身高(厘米)1 30 1152 28 1183 30 1164 29 117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8,20,32,21,33,24,21,23。请用基本公式列

17、式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某 5 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分别为 118 厘米和 18 公斤,而该年龄段儿童的平均值为 108.6 厘米和 17.4 公斤,而标准差为 4.5 厘米和 2 公斤,如果正常的范围在上下 2 个标准差之间,请问该儿童的身高与体重是否正常?(请保留两位小数).某幼儿园中班有四个班级,各班人数与平均体重如下:班级 人数 平均体重(公斤)中(1) 22 16.5中(2) 21 166中(3) 20 15.5中(4) 25 16.4列式计算该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总平均体重(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某幼儿园幼儿的计算平均成绩为 90 分,标准差为 3 分;语言平均成绩为 87 分

18、,标准差为 2 分。一名幼儿的计算成绩为 93 分,语言成绩为 90 分,问该幼儿哪科的成绩更好些?(要求分步骤计算).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7,15,21,28,30,16,20。用基本公式列式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在一次测试中,某幼儿的语言得分为 88 分,计算得分为 82 分,而全班的语言和计算总体平均得分别为 86 和 72,语言和计算的标准差分别为 2 和 4。问该幼儿的语言和计算得分在全班总体的分布中哪个位于较高的位置?(要求分步骤计算)一组数据共有 10 个,假定平均数 AM 为 25,每个数据与这个假定平均数相减的结果的总和x 为 2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列式计算

19、).在一次综合测试中,某幼儿的语言项目得分为 88 分,计算项目得分为82 分,而全班的语言和计算总体平均值分别为 86 和 72,语言和计算的标准差分别为 2 和 4,这一幼儿的语言和计算哪一个在各自的分布中居于较高的位置?(要求分步骤计算)某幼儿园中班有四个班级,各班级人数与平均体重如下,请计算该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总平均体重是多少公斤?列式计算。 (结果保留 1 位小数)班次 人数 平均体重(公斤)1 25 182 21 163 20 144 18 15某幼儿园学习能力测验中,25 名男生平均得分 83,标准差为 7;28 名女生平均得分 80,标准差为 6,问男女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差异?要

20、求分步计算。(t (51,0.05)=2.052).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4,求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列式计算。某幼儿园幼儿身高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身高为 70 厘米,该幼儿园某班 26 名幼儿平均身高为 72.6 厘米,标准差为 9.6 厘米,问该班幼儿身高是否与全园幼儿身高一致?要求分步计算(t (25,0.05)=2.06).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7,15,21,28,30,16,20。用基本公式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列式计算。某幼儿园实验班心算平均成绩为 85 分,标准差为 8 分,共 60 人参加测试;对照班平均成绩为 78 分,标准差为 9 分,共 58 人参加考试。问实

21、验班与对照班心算成绩是否有差异?要求分步计算。(取 =0.05 Z0.05=1.96)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8,20,32,21,33,24,21,23。请用基本公式列式计算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请保留两位小数)某心理学家认为一般司机的视反应时平均为 175 毫秒,有人随机抽取了36 名汽车司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其平均值为 180 毫秒,标准差为 25 毫秒。问:能否根据结果否定该心理学家的结论?( =0.05,Z=1.96 (双侧) ,Z=1.65 (单侧))七、材料分析题7某幼儿园为了研究自主性教育对于提高幼儿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者安排了一个实验班。实验前,对实验组被试测试独

22、立性水平,然后在教育实践中对实验班儿童进行自主性教育,实验进行一年。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幼儿独立性水平进行测试,然后比较前后两次测试成绩,以考查自主性教育对幼儿独立性发展的效果。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归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模式?其程序是怎样进行的?(2)该实验有哪些优点?(3)该实验有哪些缺陷?答(1)它是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它是研究者对一个实验组的被除数试先进行前测,再施加一个层次的一种自变量,然后进行后测,再对实验前和实验后被试反应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怀检验,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2)程序操作简单,不用考虑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教师、学生的同质性。(3)这种程序没有比较,随着

23、实验时间的推移,儿童年龄在增长,心理水平、知识技能在发展,只用实验后与实验前做比较,不能完全正确肯定实验结果是实验变量造成的,或许是年龄因素所致。某一研究人员要研究 3 种不同的教材对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他选择了 3 位教师来进行这项实验,并对其中一名教师进行了专门指导。这 3 位教师分别在不同的幼儿园。其中两位教师每周有 4 节课,她们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另一位教师每周有 3 节课,她所在的幼儿园幼儿是按能力分班的,她带的是高能力班的课。3 个教师分别使用 3 种不同教材,进行一学期的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3 位教师分别编制了 3 种不同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测验。请简要分析这个实

24、验存在的五个不适当的地方。一位幼儿教师对一些幼儿父母的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她发现很多父母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大量问题,这对她触动很大,令她深感忧虑。在调查的基础上她准备撰写一篇教育调查研究论文,论文标题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祖国的明天,请父母纠正自己的教育观念” 。(1)请你对这个标题进行修正,确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纠正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研究报告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所研究的问题,应当简洁,明了,准确。(2)这篇论文正文的基本结构应该包括哪些方面?1.撰写论文的一般格式标题;摘要;研究目的;结果;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议论);结论;参考文献、一位幼儿教师认为儿童的自

25、信心发展对儿童的顺利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她选取了上海市 200 名幼儿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最后准备撰写一篇论文。(1)请你为这篇论文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8(2)请你为这篇论文写出至少两个关键词。(3)她在研究中参考了杨丽珠主编的一本书,这本书是 2002 年由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名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请你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把这本书列出来。一位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暗示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经过初步探讨后,她决定用实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时间为 1 年。现在请你帮助她以文字形式简要写出两种实验设计,要求用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和等组

26、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进行设计。 (写出实验的实施过程即可)P201某位研究者认为,幼儿早期的爬行经验对于其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爬行的年龄阶段、发育水平、营养状况等也是重要的促发因素。为此他选择了 200 名幼儿按照年龄、性别进行随机批匹配,最后准备撰写一篇研究论文。请问:(1)这篇论文你准备采用什么结构?(请写明每一个部分的标题)(2)写出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3)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原因。某位体育教师准备用两种不同的锻炼方法(方法 A、方法 B)与儿童身高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请问:(1)应该采用哪一种实验分组?采用了等组的实验分组 P196(2)这种分组的优缺点是什么?等

27、组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单组比较中学的学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缺点是由于不同组,被试尽管做同性质考验,但不可能完全相等。(3)应该采用哪一种实验设计模式?某位幼儿园教师准备对儿童的智力与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她准备从 20000 个幼儿中随机抽取 100 人,请问:(1)如果采用等距随机取样法,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什么?(2)合理的间隔距离是多少?(3)该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某幼儿园为了研究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哪种教学方法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更有作用。研究者安排一个实验班,先测验实验班幼儿创造力水平,然后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进行一个半月后,对实验班儿童进行第一

28、次创造力水平测试;接着再进行一个半月的发现学习教学,再对实验班儿童进行第二次创造力水平测试,将第一次测试与第二次测试进行差异性检验,从而确定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创造力水平的提高。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归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模式?(2)其程序是怎样进行的?(3)该实验有哪些缺陷?某幼儿园为了研究自主性教育对于提高幼儿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者安排了一个实验班。实验前,对实验组被试测试独立性水平,然后在教育实践中对实验班儿童进行自主性教育,实验进行一年。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幼儿独9立性水平进行测试,然后比较前后两次测试成绩,以考查自主性教育对幼儿独立性发展的效果。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归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模式?其程序是怎样进行的?答:这项实验案例是属于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 -,其程序是对一个实验组的被试先进行前测,再施加一个层次的一种自变量,然后再进行后测,再对实验前和实验后被试反应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2)该实验有哪些优点?这种实验比较简单,不用考虑实验班对比班的教师,学生的同质性,只是教师在自己的班里进行即可。但这种程序没有比较,随实验时间的推移,儿童年龄的增长,心理水平,知识技能在发展,只用实验后与实验前做比较,不能完全肯定实验结果是实验变量造成的,或许是年龄因素所致。(3)该实验有哪些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