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景观设计之浅谈景观的理念设计摘要:景观设计就是土地设计,它的基本原则为:认识人性,尊重人;认同自然过程,尊重自然,尊重土地之“神” 。园林景观的理念设计是以创新为本位,以实验为基础,以未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流程中主要的程序,因此我们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应在可实现、可操作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努力实现。关键词:景观设计;土地规划;城市设计;理念设计;功能。目录前言园林景观的美学功能和艺术性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之一。当景观设计解决了园林景观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其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园林景观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时,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园林景
2、观就能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人们在心理上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以便实现设计师在经济、道德、大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强化所设计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强调基本理念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景观的概念设计是园林景观规划的灵魂。以什么样的理念来规划,就会划归出什么风格的园林景观。 理念设计是重大科研项目的前卫性概念策划和设想,是抽象构思与具象表现在多元化,多倾向性反复推敲、反复验证的过程,是满足约束条件下由功能确定出形式的设计过程。突破和创新是理念设计的灵魂。在理念设计阶段,没有尺寸关系的详细要求,其目标是在满足功能前提下对节奏、旋律、层次、空间
3、、色彩导向等诸多设计元素应用,用功能来匹配运动结构形式,表达人类智慧的重要构思阶段中的推理思维及幻想思维。许多专家重视科学设计中的未来导向性,重视设计为未来着想。景观的设计形式是影响户外环境诸多因素中的最根本的可见因素。场地本身表现出机会和局限性,场地的主人或开发商有特殊的需要和限制,场地的使用者又有舒适和美观的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就是要把这些因素进行完美结合-既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又保证环境及物质的可持续性。在我所研究的设计理念中有四大理念设计影响巨大:其一是生态景观设计,二是欧院景观设计,三是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四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概念的设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概念产品是一种理想化的
4、物质存在形式;在建筑设计中,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灾、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以解决概念中对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和结构概念。而在景观设计中,我认为概念设计程序是解决它的最重要的设计条件,概括其内在的复杂的方式过程,表达概念设计的意义与内在哲理。在探讨景观概念设计前我们必须理解何为园林景观,何为景观设计一些重要概念。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必须要有重要的哲学指导思想,景观的风格和布局反应了哲学观念和价值取向,欧式园林景观风格以对称布局和规则的几何图形反应了欧
5、洲哲学文化中崇尚理性的唯物主义哲学美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布局不同的风格也反映了中国不同哲学流派的指导思想,如北方皇家园林就反映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皇权至上观念及君权神受的哲学理念,而江南园林反映了中国道家道法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理念。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它是一种文化表现,其理念是哲学思想的反映。第一章一,关于景观(1)第一层含义:景观是美,是理想。人们把他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在西方,景观的画的含义最早来源于荷兰的风景画,后来又传到英国。它是描绘景色的,是当一个人站在远处看景色时的那种感受,然后把这种感受画下来,所以画永远不是实景,画是加上了人
6、的审美态度之后再表现出来的。景观的概念最早的来源是画,一幅风景画,它是有画框的,这画框是人限定的,是人通过审美的趣味提炼出来的。景观一开始就是视觉审美的含义。但人的审美趣味是随着社会发展,随着经济地位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人所了解的景色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作为画之前,景观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中。是用来描写耶路撒冷皇城景象的,一个牧羊人站在一个荒凉的山冈上,看到一片绿洲,这个绿洲中有宏宇大厦,有庙宇宫殿,这些他作为美景来描述的景观是一个城市。所以,在农业时代人们想像的美景是一个城市,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工业时代。把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的极致,把城市当作理想,一直发展下去,才会导致纽约这
7、样的大都市的出现。现在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景观也基本停留在农业时代的城市理想,所以你才会看到深圳的高楼大厦,才会看到浦东的高楼大厦,才会用同样的理想来建设北京的城市。这就是农民在描绘着未来的场景。但这种趣味是不长久的,所以到了工业时代末期以后,由于大量的乡下人涌到纽约城市中来,纽约的钢筋水泥丛林不再适合人居住,一系列城市病出现。他们发现他们追求的城市景观原来不适合。于是人们开始追求两种方式来解决这种情况;一种是逃离城市的喧嚣,建立自然公园,另一种是把自然引到城市中来。所以景观的唯美追求就是人们建园林的主要目标, 。(2)第二层含义;景观是栖息地,是居住和生活的理想场所。它是人的内在生活的体验,是和
8、你发生关系的地方,哪怕是一株草、一条河流,或者是村庄旁的一棵大树。皖南的民居充满诗情画意,非常潭亮,那是由于居住在那方土地上的人形成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人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资源,获取庇护、灵感以及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所以景观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中东地区耶路撒冷有基督教、犹太教,还有伊斯兰教,从城市的景观你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总是有纷争的,反映了人和人关系的不和谐。当丽江穿过你门前的时候,你可在门前的石埠上洗涮,人和自然就这样发生了关系。你看到的石埠,实际上在告诉你人是需要水的,需要和水亲近的,这就是人和自然之间非常友善和谐的关系。如果是不和谐的关系,比如长江、
9、黄河、钱塘江。钱塘江大坝筑到 10m 高,有些地方有 20m 高,这是人和 自然的敌对关系的反映,而没有把自然当作你的家人来对待,把自然排除在外,这就是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和谐。那么人和人的关系呢?当年柏林墙没推倒时反映了人和人关系的不和谐,现在以色列边界立起铁丝网也反映了人和人关系的不和谐。香港没回归之前,香港和大陆的边界上有一道断面是倒“L”形的铁丝网,这也反映了人跟人关系的不和谐。这种边界都被称作政治景观。(3)第三层含义:景观是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在这个层次上,它与人的情感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外在于人情感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系统,人是更客观地站在一个与之完全没有关系的角度去研究景观,所以景
10、观就变成科学的研究对象。一块土地,当你和它没有关系时,那你的研究是科学家的研究。但如果你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再去研究它,就不是科学家的研究态度了,因为这块土地已 经和你的切身利益发生关系了,就不是科学了。一块土地有动物的栖息地,有动物的迁 移通道,等等,都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用生态的、生物的方法来观察、模拟,来了解这个景观的系统。一门学科叫“景观学”,实际上是用科学方法研究景观系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4)第四层含义:景观是“符号” 。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有其背后的含义。景观是关于自然与人类 历史的书。皖南民居的路、亭子、河流和后面的牌坊群,都在讲述着 今天和昨天的故事。比如亭子,当地叫
11、做水口亭,在村庄的水口,这就说明人们对待自然的 态度,这个地方很关键,决定当地人的生老病死和财富,这个亭子就告诉你这块地是神圣的又比如说,这个牌坊叫贞节牌坊,那个叫忠孝或仁义牌坊等等。贞节牌坊讲的就是一个少妇在她丈夫死后就未再改嫁,这种对贞节的树碑立传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忠孝坊是歌颂孝道的,讲的是一个儿子当他的父母还活着的时候是不离开家的,这就是一种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最早的文字也来源于景观。山的象形字直接来源于山,水的象形字直接来源于水。云南丽江纳西族文字中水的写法和汉族的是不一样的,汉字的水是在一条曲 线两侧各有两点,而纳西族文字中的水则是在这条曲线的端点还有一个圈。我的理解是
12、:因为纳西族居住在云南高原上,那里水的形态跟长江和黄河是不一样的:玉龙雪山融化后的雪水流下来,在河里你看不到水,水都渗到河滩底下去了,然后水经过河滩在十几里外的地方又冒出来,这个水就叫潭,有黑龙潭或白龙潭。这些水你是看得见它从哪里来的,是有源头的。但是我们的长江或黄河一带早期居民看到的水是没有源头的,虽然说源头在昆仑山,但当时谁也没到过昆仑山。这就是景观的小同导致描述的文字的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语言也是从景观来的。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实际上是说我们的古代文字是阅读了黄河、洛河,阅读了来自水中的龟背的纹理来解读、预测事物的变化。这些都是符号,都在讲述着故事,兴的故事,亡的故事。 所以说当你看到景观
13、和景观中的元素的时候,哪怕是一棵树,也要认真地阅读它、理解它。比如说,这棵树长弯了,为什么长弯了,因为风的力量的不均衡,或者因为光照的不均 衡;如果这棵树上布满了伤痕,为什么有伤痕它在讲述曾经被火烧了或是什么。所以如果到 颐和园去,你可以看到那里的柏树都是伤痕累累的,靠房屋的一侧,许多古柏都是没有皮的, 为什么?都是给八国联军烧的,所以没有皮了。这些树讲述了历史,充满了含义。 (5)第五层含义:景观是土地之“神”。我们都知道宗教的神,神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精神寄托那么人对景观的寄托就使景观有了神性。当一个信徒一步一叩从西藏的边缘爬到拉萨,他可以叩一年的长头,这就使土地拉萨那块土地变成了神。当他走到
14、了一个交叉路口的时候,那会有一堆石头,这堆石头是玛尼堆,它寄托了人的希望,寄托了人的信仰,这堆石头也是神。哪怕是普通的山,普通的地形,也是神圣的。中国古代有一个模式,被用来神化大地,叫风水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看看北京的山水,北边的军都山脉就是玄武,因为明代十三陵的缘故,叫万寿山,它是有了神性的山。也因为明代十三陵的缘故,把西边的山叫做青龙山,东边的叫做白虎山。中国古代所有的城市或建筑选址都是在这一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说用这种模式把整个大地都神化了,没有一个山脉是不属于某一家或某个州府的神。所以你动土的时候,先要研究一下这座山是归哪个神管辖的。在唐僧取经的故事里,孙悟空有着高
15、超的本领,但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土地爷叫出来。土地爷是什么?土地爷就是土地之神。问问他这里有没有妖怪?是好妖怪还是坏妖怪?然后他就知道,如何对待这块地方,如何施展他的法术。这就是当地的神,说穿了就是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精神。地方之神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你必须服从的外在力量。不管你是科学家或者宗教人士,不管是搞法律或是搞经济的,你都得服从,否则你就要吃亏,就会被这神圣的力量摧毁。这种神圣的力量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人永远战胜不了的自然力。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大赌场里养了两只白老虎,供人参观。这个白老虎养在非常壮丽的宫殿里,外面是镏金的玻璃,地下铺着大理石,里面有一个皇帝才能坐的那种镀金的汉白玉宝座,有喷
16、泉,有非常华贵的装饰。但是每次去看,这老虎都是病怏怏的,像一个病猫一样趴在那儿。学生物的知道,虎是猫科动物,所以当虎没有虎威的时候,它就变成猫了。它没有神气,是病态。不能够使它认同这个环境,它就失去了它的个性、天性,失去了它作为老虎的那种威风。老虎只有在丛林中飞奔、在悬崖上咆哮,在那才是虎。人也是这样。你可以看到北京新建的别墅,有多少像宫殿一样,看看北京城里住宅销售的广告,有多少在宣传这是凡尔赛宫、那是丹枫白露。这就是一种病态,病态的心理在引导大众的居住模式,导致病态的价值观、病态的生活方式。如果让人真的居住在那儿,人是要失去人性,失去天性的。所以说我们需要一个符合人性的生活空间。我并不是说要
17、让你生活在太行山区,而是说除了生活在城市的优越的物质环境之外,你也要有一种对土地的归属和认同。很多人可能去过九寨沟,成都到九寨沟的路上,有一段悬崖,路非常难走,经常出车祸。据说很早以前当地人说那个山像龙一样,是龙骨山,不能炸、不能动的,但公路部门就不听,非得修这条公路,结果开山以后,这地方老出车祸,死了不少人,然后当地就建了一个庙,整天祭拜,我路过的时候就发现好几辆车摔在悬崖下面。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理解,这样陡的山是不能修路的,你如果顺着地形去修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而你非要开山,抄近道,把自然的“骨头”露出来了,路就会很陡,尽管是近了,车子开得快了,事故却会更多,这是科学的解释。这
18、归根到底是什么呢?尊重土地之神,也就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原有的格局 因此景观需要人们去呵护,去关爱,就像关爱自己和爱人;当然景观也需要人们去设计,去改造和管理,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要理解景观,要阅读景观,要呵护它,要关怀它,要管理它,这就是景观设计学。所以说,景观设计学,就是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改造、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和艺术。它是科学,因为景观是一个系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去分析;它又是艺术,因为它跟人发生关系,需要创造,除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还要有人的情感,要用人的激情去创造你的生活空间,这就是一种艺术。二;景观设计,就是土地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是科学也是艺术,那么它包括什么内容呢?首
19、先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区域尺度上的,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其次是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再次,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第四,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第五,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第六,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当然还有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你未来的归宿坟墓,也需要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埋葬你的遗骨。人活着的时候需要优美健康的环境,死后也需要一个归属,跟土地发生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的范畴。景观
20、设计就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本质上讲,景观就是土地,所以景观设计就是土地的设计。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北京大学研究生的专业中有这个专业方向,因为它也是法律的问题,它协调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就需要法,所以有城市规划法 土地法 ;应当认识到,美是有经济价值的,为什么香港豪宅都在山顶上?就是因为它的景观好,所以经济价值高;与信息工程也有关系,现在进行土地分析时所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大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地形的模拟、地表径流的分析、土地适宜性的分析,然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如何梳理水系,如
21、何布局建筑、交通;与文学艺术当然就更有关系了。所以景观设计和许多专业都发生了关系。凯文林奇曾经说,你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景观和城市的设计师,必须学完 270 门课,所以说这门学科综合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科学。景观设计从这些方面来看的话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统一。在以科学的方式规划土地时我们必须注意要尊重自然,尊重神灵。科学与人文结合那才叫艺术的美感,在景观设计的原则理念中这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对景观无规划的布局看成是科学与艺术的耻辱,因为它违反了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景观与环艺不和谐,所以规划土地如同治水,要善于疏导,善于引导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第二章景观的理念设计研究及分类
22、景观的设计形式是影响户外环境诸多因素中的最根本的可见因素。场地本身表现出机会和局限性,场地的主人或开发商有特殊的需要和限制,场地的使用者又有舒适和美观的需要。园林景观理念设计就是要把这些因素进行完美结合-既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又保证环境及物质的可持续性。景观理念设计有多种形式,通常我们应用基本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概念,另一种是个别的功能概念。一般的艺术哲学概念其中艺术哲学概念用来表达一个项目的外形完美、本质地域、文化内涵以及潜在的特点。这种概念能使场地赋予特定的位置感,使特定位置赋予超出美学和功能之外的特殊意义。对一个设计师来说,这种概念将迫使你去问自己:“这一场地真正意味着什
23、么?”根植于艺术哲学概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特性,使你身边这一设计空间之中便产生特别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希腊人所谓的“地方特色”,即场地的一种特有精神。设计师需要发现并且揭示这种精神的特征,进而明确场地如何使用,并巧妙地使它融入有目的的使用和特定的设计形式中,以便体现这种精神,增强地方特色。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必须投入自己的情感,必须了解和理解业主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感情及目的,必须问自己设计出的具体形式是否融入了他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观,成为当地文化和个人特点的真实放映。一旦设计者找到了适于客户和场地的艺术哲学概念,下一步就是要用具体的形式表达这些概念了。经过反复琢磨和“头脑
24、风暴”之后,就会想出一些可见的形体。可用弯曲的线条、几何形体以及一些人造物质如塑料、钢材。水泥等去反映高科技信息;用有机体形式、水体以及一些软材料如草坪、树木等去体现环保价值;用明亮鲜艳的动态元素布置娱乐场所;用淡雅的静态元素布置安静休息区。影响概念深入发展的另外一个抽象的领域是情绪,通常是景观设计师喜欢以个性思维主导设计风格,但现实条件下,业主的投资倾向、经济指标、意向风格和设计师的主观性是反向的,设计师只有通过多向思维引导投资者作出判断。 因此许多概念性的方案强调视觉效果,然而也有一些方案尝试去唤起人们的其他感觉。如一些方案考虑到引起人们触觉感觉的可能性,利用不同的质地诸如粗糙、平滑、柔软
25、、尖锐、潮湿、干燥、热、崎岖等引起多种触觉感受。尽管设计可以设计出削弱视觉感受的方案,但这种方案在户外设计中往往会被忽视。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设计出与嗅觉、听觉、运动感有关的方案。香味对情感有很强的影响;声音,尤其是能被使用者所控制的声音,会给人带来额外的兴奋;这些非视觉的东西难道不能成为设计形象的一部分吗?它们不能激发设计灵感吗?在城市环境中,比较重要的概念要数社会经济了。为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环境需要调查、公众参与以及具有对社区的敏锐性。所有相关的机会对形成景观设计的核心的概念和原则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不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理解场地的内在的含义,设计者就能发现特殊的机会和限定条件,这些机会和限定
26、条件会成为设计项目和设计理念的一部分。 比如说,以某小区设计方案为例,在其概念方案阶段中:一、主要道路设计为穿过整个地段的有节律的中轴线,仿佛整个地段的心脏一样有节奏地搏动为了在纵深的主干道上营造不同的变化,设计师在主干道上创造了一些接点,以让行人从动态和热闹的商业街上分离出来。这些接点将给人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感及社区人文气息,同时也使人气穿透到后面的腹地。主干道所具有的规律性变化会让人体会到建筑、道路等形态之间的互动和认同感。二、 化绿色开放空间之间的联系,以形成整体的绿地系统提供绿色网络及加强的框架感,用更大和更明显的绿色走廊把各个公园进行连同。通过这些连接,人们穿越各个不同的公园就变成了很
27、自然的事情,不需要经过明显的围栏,也不会令游人感觉到找不到方向。三、 过减少障碍及加强联系的方法,来增强公园向周围空间的延伸。尽可能地把公园和周边的建筑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建筑和其周边的环境就可更好地相互融合,从而极大地提升住宅的本身的价值和提高住户的生活质量而同时公园也将得到充分的扩充,并提升了其在小区中的观赏性和使用性。四、 通过设计地标构筑物来加强开放空间的识别性和地域性每个公园都会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来赋予其独特的主题,同时与整个区域紧密联系。通过地标式的景观实体充分显示各公园不同主题和加强各公园的识别性,这些元素会给周边住户较强的归属感(所处位置),也将成为各组团间的标识,最终构成了这个小
28、区的结构性节点。景观中的理念设计形成的这些应用程序理念及实践,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标志着人类社会在追求回归自然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它引导我们景观设计师在美学及技术提升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具原创的景观设计作品来,为丰富人类在保持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保持人类生态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更高追求。下面我们来看看影响最大的几种景观理念设计对园林景观艺术和文化的表现的影响情况。第一;生态景观设计。生态景观是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生态景观设计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设计,遵循异质性、多样性、边缘效应、尺度性等原则,通过对景观结构和功能单元
29、的生态化设计,实现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这一基本模式来描述景观结构,这一模式使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园林,旅游区和建成区景观等。生态景区活动的开展也发生在这个三元网络结构中。其中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也遵循着这些规律。例如四川的蜀园的一些规划; 四川园林文风浓郁又均以崇尚自然为本,在四川园林中以杜甫草堂最为著名。 蜀风园的设计立意,围绕“人与自然自迈向 21 世纪”的主题,突出表现四川自然风景和园林的特色。其设计构思,借鉴四川优秀传统园林特点,兼采杜甫草堂园林的经典园景,浓缩重组再创作,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
30、,再现四川园林幽秀清旷,朴实自然,文风浓郁,融史、诗、书、画、景于一园的特色。 蜀风园以石书、楹联、字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这一特色。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有“诗圣”之誉,由于“诗圣”的崇高地位,杜诗深受后人的高度重视,杜诗书法、诗意画亦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品的题材,可谓名作荟萃。 蜀风园是借鉴杜甫草堂的经典园景而设计,园内的碑刻、楹联、书画自然是以杜诗为题材而制作,诗史堂陈列的板刻和字画是选用杜诗“堂成”等杰作,选宋、明、清及近现代大家苏东坡、祝允明、郑板桥、章炳麟、于右任、李济深、郭沫若等人的佳作,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叶剑英、董必武等人的墨宝,杜甫诗意画则选张大千“杜
31、陵烷溪行吟图” 。置于烷花溪畔以假山叠石为基座的石书景壁,内容是杜甫诗的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书法是著名书法家谢无量的,刻于四川特有的大型黑色页岩上,形如石书,别有一番意蕴和独具的景观。杜甫的诗赋、古今名人的书法、绘画和与园林融为一体的设计,可谓是蜀风园中文化设计的三绝。从而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中国园林深厚的文化意蕴。第二;欧式园林景观设计。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例,论述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 完整、和谐、鲜明 “为特征,完全排斥自然, 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成为西方造园艺
32、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造园艺术主要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代表。它们的造园艺术在不同时期都十分显著地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有些艺术风格在几个世纪中都占统治地位,有些艺术手法一直延用至今。在欧洲古典园林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巨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他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影响更为深远,在现在的欧洲园林设计中,依旧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痕迹。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就是它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巴洛克艺术号称师
33、法自然,园林却更加人工化了,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因此说,意大利花园的美就在于它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图的明晰和匀称。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写意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法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7 世纪 60 年代,法国宏大的规则式园林逐渐取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开始盛行于欧洲大陆。通常所说的法国造园艺术指的是 17 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瑙特亥,代表作品是孚一勒一维贡
34、和凡尔塞的园林。欧式园林够景以其独特的风格技法使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更丰富,丰成熟。第三,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 ),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
35、,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 ,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 ”,汉文帝的“思贤园” ,汉武帝的“ 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
36、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 避暑山庄”、“畅春园” 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 休园”、“ 拙政园” 、“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 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 须弥芥子” 、“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
37、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 又有“动观” ,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
38、,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以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为源头揭示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理念。第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绿化、美化、系统绿化到现代城市大园林,园林工作者在不断探索中,拓展壮大了园林学。现在园林学领域已经包含了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 3 个
39、层次,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园林、城市系统绿化、景观设计等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园林发展规律的理论,我们暂且归纳为大园林理论。 大园林理论的核心是指园林不仅仅是要在有限的绿地上建造公园,也不仅仅是要规划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而是要规划一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土的大地景观,即大地景观规划,将整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大园林,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立意首先反应了当今社会联系紧密,同化现象严重。园林的高雅艺术美在现代园林里得不到体现,现代园林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所以主导思想的变化使园林规划也发生了改变。景观规划理念使我们正确反映时代的文化主流和艺
40、术审美,指导着时代造园的进步,是一批又一批人文与科学及艺术的结晶。展望未来我们还必须以此为中心指导我国的园林建设,景区的开发工作。 致谢;在此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参考文献1Hardin,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onsJScience,162:1234-1248 2土人哭泣的母亲河J时代建筑 2002(1): 33 3Simonds(西蒙兹)俞孔坚、王志芳、孙鹏 等译.景观设计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John WileyChichester.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MAppleton1975 5GeistLife Strategies,Human EvolutionEnvironmental Design :Toward A Biological Theory of HealthM,New York:SpringerVerlag金柏苓,2004,中国园林学的基础和领域,中国园林, 3:01-04.李嘉乐,2002,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内容极其形成过程,中国园林,4:3-6。李嘉乐,2004,“ 景观设计:职业与教育导读读”后感,中国园林,5:12。朱有玠,1985,“园林” 名词溯源,中国园林,2。李金路,王磐岩,2004,关于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探讨。中国园林,1:65-6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