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2 0 1 5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2 0 1 5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1 4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1 3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1 2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1 1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2、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1 0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0 9 年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9 8 3 经 济 学 基础 考 研 真 题 及 详 解2 0 1 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 8 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更多考研资料 v/q: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顺通考试资料2 0 1 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 8 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在题下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3 0分,每小题各2分)。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AA的需
3、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答案】D【解析】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往往会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表现为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点在需求曲线上移动,而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如果价格下降1 0 %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l%,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B具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D弹性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换言之,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其中,ed1表示富有弹
4、性,ed1表示缺乏弹性,ed1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设需求变化率为x,则有:0 .9 P(1x)Q1 .0 1 PQ。解得:x1 2 .2 2 %。由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求得ed1 .2 2 21,即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富有弹性。3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答案】C【解析】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
5、的变动。4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随价格变化而变化B恒为1C为其斜率值D不可确定【答案】B【解析】若市场供给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不妨设其方程为:Qb P。而根据弹性计算公式有:由于,故有:es1。5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生产规模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产量【答案】B【解析】在短期中,只有可变的生产要素或投入(如劳动、原料等)才能发生变动,此时由于各生产要素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因而由生产要素投入所决定的生产规模是难以调整的。而在长期中,包括不变生产要素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或投入(如一个国家的机器设备、技术水平、人口数量
6、等)均可以发生变动,这就意味着此时的生产规模是可以调整的。6积极货币政策成为首选的条件是( )。A经济出现滞胀B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突出C通货收缩显现D失业率居高不下【答案】D【解析】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通常表现为市场失业率很高,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7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最主要的障碍是( )。A主权债务过重B利率较高C挤出效应D消费疲软【答案】C【解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障碍有:主权债务过重、利率较高和挤出效应。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挤出效应。对于财政充裕的国家,实施
7、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一定会使政府面临过重的债务负担。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挤占私人部门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会大打折扣。8由于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答案】C【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的失业。9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答案】D
8、【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得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又会使得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1 0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A两国通胀率的差异B两国经济自然增长率C两国贸易状况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名义汇率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实际汇率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即eP* /P(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即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P*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两国
9、通胀率的差异,两国经济自然增长率,两国贸易状况都能影响实际汇率。1 1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AY101 X1u 1BY1E(Y1 X1)u 1CDE(Y1 X1)01 X1【答案】C【解析】一元线形回归模型的样本回归线可表示为:式中,是样本回归线上与相对应的Y值,可视为E(Yt)的估计。是样本回归函数的截距,它表示当自变量X为0时,因变量Y的起点数值。是样本回归函数的斜率,它表示当样本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变化的量。1 2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B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C普通的
10、t检验有效D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答案】A【解析】在对参数估计量的无偏性进行证明时,不需要使用同方差性条件。而证明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时,必须利用同方差性条件,如果存在异方差,那么参数估计量则是非有效的。1 3以下选项中,正确地表达了序列相关的是( )。ACOV(u i,u j)0,ijBCOV(u i,u j)0,ijCCOV(x i,x j)0,ijDCOV(x i,u j)0,ij【答案】A【解析】序列相关指的是总体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也即不同观测点上的误差项彼此相关。可以表示为:COV(ui,uj)0,ij若当u t0时,随后的随机项u t1,u t2 都有大于0的倾向,
11、当u t0时,都有小于0的倾向,则认为u t具有正序列相关性。如果相继的随机项u t、u t1具有正负相反的倾向,则意味着u t具有负序列相关性。1 4使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恰好识别的方程时,下列选项中有关工具变量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具变量可选用模型中任意变量,但必须与结构方程中随机误差项不相关B工具变量必须与将要替代的内生解释变量高度相关C工具变量与所要估计的结构方程中的前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必须很弱,以避免多重共线性D若引入多个工具变量,则要求这些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答案】A【解析】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的变量,称为工具变量。作
12、为工具变量,必须满足下述四个条件:与所替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同一模型中需要引入多个工具变量时,这些工具变量之间不相关。1 5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A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B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C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答案】A【解析】对于结构模型有两种估计方法:单一方程估计法,即有限信息估计法;方程组估计法,即系统估计法,或完全信息估计法。前者只考虑被估计方程的参数约束问题,而不过多地考虑方程组中其他方程所施加的参数约束,因此称为有限信息估计方法。后者在估计模型中的所有
13、方程的同时,要考虑由于略去或缺少某些变量而对每个方程所施加的参数约束。因此称为完全信息估计法。二、简答题(本题共3 0分,每小题各l0分)。1为什么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实现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答:(1)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之间的调整,生产要素总是会流向能获得更大利润的行业,也总是会从亏损的行业退出。正是行业之间生产要素的这种调整,使得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零。(2)下面具体作图分析如果开始时的市场价格较高为P1,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1,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此时,厂商获得利润
14、,这便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该行业生产中来。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增加,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逐步下降,相应地,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逐步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相反,如果市场价格较低为P3时,则厂商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的产量为Q3,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3曲线和SMC3曲线所代表。此时,厂商是亏损的,这使得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退出该行业的生产。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减少,市场的产品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逐步上升。相应地,单个厂商的亏损就会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利润为
15、零时,原有厂商的退出才会停止。总之,不管是新厂商的进入,还是原有厂商的退出,最后,这种调整一定会使市场价格达到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的水平,即图中的价格水平P2。在这一价格水平,行业内的每个厂商既无利润,也不亏损,但都实现了正常利润。于是,厂商失去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动力,行业内的每个厂商都实现了长期均衡。图1中的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2,LAC曲线达最低点,相应的LMC曲线经过该点厂商的需求曲线d 2与LAC曲线相切于该点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经过该点。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
16、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最后,我们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图1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2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简要阐述实现产业升级的途径或者长期措施。答: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 0世纪8 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1)基本模型为了说明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先从一个很简单的生产函数开始:YAK其中,Y是产出,K是资本存量,而A是一个常量,它衡量一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出量。要注
17、意的是,这个生产函数并没有反映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性质。无论资本量为多少,额外一单位资本生产A单位的额外产出,不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是这个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关键区别。与前面一样,仍假设收入中的一个比例s用于储蓄和投资,因此,经济中的资本积累由下式描述:KsYK这一式子表明,资本存量的变动(K)等于投资(sY)减去折旧(K)。将这一关系式与生产函数YAK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些运算之后可得:这一公式表明,决定产出增长率Y/Y的是什么。要注意的是,只要sA,即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的收入也一直增长。因此,生产函数的简单变动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对经济增长的说明。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储蓄引致了经
18、济的暂时增长,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达到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与此相比,在这种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2)改善途径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有储蓄率提高导致的投资增加和技术进步是提高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储蓄率和技术水平是实现产出增长的基本途径,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依托产出的增加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产业中技术水平的升级与进步,即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产业间能够形成功能互补结构合
19、理,实现产业间的相互促进快速发展的局面。因此,合理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大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投入,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产业升级的基本途径。(3)具体措施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导向下,首先应当做到的是确定合理利率和储蓄与投资引导策略,平衡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矛盾关系,提高产出为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利率过高会使投资的成本上升,抑制投资,利率过低会使储蓄收益减少,降低资本积累的速度,确定合理的利率以及创造稳定的投资环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是提高产出水平的有效措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产业升级的非均衡性提高,首先发展前向关联效应与后向关联效应大的产业,达到发展此产业的同时能够带动前向和后
20、向产业的协同增长,即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前向原材料与中间品的发展以及作为投入品进入后向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在长期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使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通过反馈作用加速总产出的增加速度,减少污染与原材料的消耗。3对于工资刚性和粘性的两种市场情形,分析并对比经济增长下滑对于失业率的影响。答:价格刚性是指价格短时间内很难向下变化,有向上变化的趋势,就像现实中的效率工资,向上可以激励,向下就会引起种种的不好的预期,所以在现实中,工资总是向上涨的,很少有下降的;而价格粘性是说价格不易发生变化,但仍然可以发生变化,但是变化是很缓慢的。
21、两者是有区别的,价格刚性要求的时间要比价格粘性要求的时间更短,是凯恩斯经济学中比价格粘性更强的假设。在这两种情况下,当经济下滑时对于失业率的影响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经济增长下滑工资刚性对失业率的影响经济增长下滑势必会造成失业人数增加,而此时工资处于刚性状态,不能调整,造成严重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失业率。(2)经济增长下滑工资粘性对失业率的影响与工资刚性市场情形相比,经济增长下滑也会造成失业人数的增加,但是因为工资粘性,工资可以缓慢的调整降低,这样会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缓慢增加,失业率不至于增加的很快。(3)两者间对比与分析造成价格刚性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劳
22、动者普遍乐于接受工资的上涨而不是下降,因此当工资下降时会到来较大的摩擦成本,而造成工资粘性的原因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是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有时不能依据劳动市场中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造成工资水平的浮动慢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使其无法及时调整,而形成短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失业情况发生。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下降,造成劳动力市场需求削弱,由于工资刚性的原因,市场工资不发生改变,失业率上升,按照刚性工资理论,此情况造成的失业率上升在企业的需求上升之前是不可逆的,而由于价格粘性造成的劳动力价格不变会在一段时间后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中做出调整,使工资与劳动市场的供求情况相匹配,达到
23、降低失业率的目的。三、计算题(本题共6 0分,每小题各l0分)。1若消费者王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函数UX2 Y2,王某收入为5 0 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1)王某的需求方程;(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以原价格的5 0 %购买X,则王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王某为会员,会费为1 0 0元,但王某以5 0 %的价格购买X,则王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解:(1)王某的预算约束线为:而其效用函数为UX2 Y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有:MUX/MUYPX/PY。即:联立方程可得此时消费者需求方程为:X2 5 0 /PX,Y2
24、5 0 /PY。(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的价格补贴,消费者以原价格的5 0 %购买X。则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为:X5 Y5 0 0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有:MUX/MUYPX/PY即X5 Y;将X5 Y代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可得X2 5 0,Y5 0。即王某将消费2 5 0单位X,5 0单位Y。(3)根据题意可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变为:X5 Y4 0 0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有:MUX/MUYPX/PY即X5 Y,消费预算约束线未改变;将X5 Y代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可得X2 0 0,Y4 0;此时的效用水平为U6 .4 1 0 7;之前消费者消费1 2 5单位的X,5 0单位的Y,效用为3 9 3
25、 9 0 6 2 5 0 0,该效用小于6 .4 1 0 7,所以王某应该加入该工会。2某公司产品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它们的需求曲线分别是:国内需求:Pd50 .0 0 5 Qd;国外需求:Pf30 .0 0 0 7 5 QfPd,Pf是每单位的价格,Qd、Qf是需求量。(1)求该公司的需求曲线;(2)求出国内和国外消费者进入市场的价格;(3)求出当P2 .5 0元时国内和国外的需求,并看Qd和Qf之和是否等于总需求量Q;(4)求出当P4 .0 0元时的总需求。解:(1)由Pd50 .0 0 5 Qd可得Qd1 0 0 02 0 0 Pd(Pd 5);由Pf30 .0 0 0 7 5
26、Qf可得Qf4 0 0 01 3 3 3 .3 3 Pf(Pf3)。则该公司的需求曲线为:当0P3,QQdQf5 0 0 01 5 3 3 .3 3 P;当3P5,Q1 0 0 02 0 0 P;当P5,Q0。(2)当Pd 5时,Qd0,本地用户进入市场;当Pf3时,Qf0,外国用户进入市场。(3)当P2 .5 0时,Qd1 0 0 02 0 0 2 .5 05 0 0;Qf4 0 0 01 3 3 3 .3 3 2 .5 06 6 6 .6 8;Q5 0 0 01 5 3 3 .3 3 2 .5 01 1 6 6 .6 8。此时QdQfQ。(4)当市场价格P4 .0 0时,只有本国消费者进入
27、全世界消费量,此时有:QQd1 0 0 02 0 0 42 0 0因此,当P4 .0 0元时的总需求是2 0 0。3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其需求曲线由方程式Q1 0 0 02 0 P表示,一个代表性企业的平均成本为AC3 0 0 /QQ/3,(1)确定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最低平均成本是多少?(2)假定该行业现有1 0个企业,求出企业的供给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3)求出市场供给曲线等于市场需求曲线时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企业的利润为多少?(4)确定长期的经济利润为零的均衡点,有多少企业在这个行业?解:(1)由AC3 0 0 /QQ/3,可知TC3 0 0Q2 /3;从而得出MC2 Q/3。又因为当ACM
28、C时,AC最小,即3 0 0 /QQ/32 Q/3;解得Q3 0,此时AC2 0。(2)从(1)中MC2 Q/3得出企业的供给曲线为P2 Q/3;即Q3 P/2(P0)。从而市场供给曲线为Q市场1 0 3 P/21 5 P。(3)如果市场处于均衡,那么此时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已知市场供给曲线为市场需求曲线为:联立可得P2 0 0 /7,Q市场3 0 0 0 /7,Q3 0 0 /7。此时AC1 4 9 /7,利润(PAC)Q1 5 3 0 0 /4 9。(4)若经济利润为0,则ACP,即3 0 0 /QQ/32 Q/3,解得Q3 0,P2 0。将P2 0代入市场需求曲线Q市场1 0 0 02
29、 0 P,得市场需求量为Q市场6 0 0;所以市场中的企业数nQ市场/Q2 0(家)。即有2 0家企业在这个行业。4货币数量学说指出经济的实际产出Y,价格水平P、货币发行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C满足如下关系:PYMV。目前实际经济增长率为7 %。(1)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2不变,而货币发行量增加了1 2 %,那么通货膨胀率应该是多少?(2)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关于实际产出的敏感度为0 .1,那么通货膨胀率又是多少?解:(1)根据费雪方程MVPY,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变形可得:当时,即通货膨胀率为5 %。(2)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关于实际产出的敏感度为0
30、.1,则实际产出变动1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0 .1 %。由可得,5假设某经济体的产出是Y,居民消费为C,厂商投资为I,政府支出为G,出口为X,进口为M,税收为T,居民储蓄为S。(1)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 .8,自发消费为l0 0 0(元),边际税率为0 .2,边际进口倾向为0 .3,请写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分别计算产出关于政府支出和厂商投资的乘数。解:(1)已知边际税率为0 .2,因此有T0 .2 Y。根据题意,消费者的消费函数:C1 0 0 00 .8(YT)1 0 0 00 .8(10 .2)Y1 0 0 00 .6 4 Y。由YCS可知,CY(1 0 0 00 .6 4 Y)0
31、 .3 6 Y1 0 0 0。(2)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和政府支出代入,可以得到:政府支出的乘数是,厂商投资的乘数是。6根据理论和经验分析,影响粮食生产(y)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化肥施用量(x1)、粮食播种面积(x 2)、成灾面积(x 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力(x 5),但经过逐步回归与反复的计量检验,假设得到中国粮食产量的合适计量方程为:y01 x 12 x 23 x 3u。即可以认为若对以上计量形式的方程进行OLS回归,其随机误差项u满足经典假设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1)若对以上变量抽取一组容量为n的样本点(y i,x ji,j1,2,3,4,5),
32、请写出随机误差项u的方差的无偏估计;(2)请证明你所给出u的方差的估计确实是无偏的。解:(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干扰项的方差的无偏估计量为(2)证明:给定一组样本(Xi,Yi),容易写出模型Yi01 Xiu i的离差形式为根据样本回归函数的离差形式,易知:其中,。因为所以有:从而,即u的方差的估计确实是无偏的。四、论述题(本题共3 0分,每小题各l5分)。1国家统计局2 0 1 4年7月发布公告,2 0 1 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l3 6 5 9 .6万吨,比2 0 1 3年增产4 7 4 .8万吨,增长3 .6 %,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1 1年增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
33、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 0 1 32 0 1 4)指出,在满足假定条件下,预测2 0 1 4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6 .1亿吨左右,新增产量大约1 0 0 0万吨,标志着我国6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初步形成,至此,全国粮食总产量有望实现十一年的增长。谷物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年1 0 0)如下:试从多个方面来分析:(1)粮食实现多年增长的内在原因。(2)在2 0 1 0年之后,谷物生产者价格下降,粮食总产量依然增加,为什么?答:(1)供给理论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
34、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由表1可见,近十年来我国谷物价格保持连续上升的态势,谷物价格的上涨是谷物供给量连续十年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关于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近年来,国家的粮
35、食生产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也促进了谷物供给量的增加。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此时,市场上的供给量会上升。近十年来的科技发展及其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粮食生产效率。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如餐饮行业等迅速发展,推动与农产品相关的加工食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农产品价格进而农产品供给量的上升。关于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
36、会上涨,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商品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往往会缩减生产,减少商品供给。国家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土地经营权的长期稳定,增加了农民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从而增加粮食生产。(2)在供给方面,一般而言,粮食供给价格的降低会带来粮食产量的减少。但是粮食产量的供给受到除价格以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粮食的供给曲线右移。主要右移原因有:技术进步。从2 0 0 3年以来我国农业在科技方面,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作用巨大,将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组合装备起来普及推广,核心技术主要是几项:培育和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
37、统一机播机收。这四大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达到了花钱少效果好的目标。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大提高,已经达到4 5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从而增加了产量。政策支持。我国近几年确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种粮大户实行补贴,对6个粮食主产省实行保护价收购,对于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2从逻辑上论证蒙代尔弗莱明关于独立货币政策、资本项目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的三角形不可能定理。进而,论述在保证独立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如何设计汇率制度和资本市场开放的组合。(扼要地突出一个观点,要有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答: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使用一个三角形,说明开放经济体在金融政策目标选
38、择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难题。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代表各国金融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和资本完全流动性,但这三个目标却永远无法同时实现。选择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意味着致力追求其两端的政策目标,则该边以外顶点上的政策目标就只能放弃。这种情形被称作克鲁格曼的“三角形”或“三元冲突”。(1)逻辑论证三角形不可能定理“蒙代尔三角”中三个顶点的概念:a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调节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本国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能够不受国外资本的干扰。b资本自由流动,资本自由流动,是指国内外的机构或个人在无需国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就可将投资资金汇入国内或汇出国外,并可按
39、官方汇率在本币与外币间自由兑换。c汇率稳定,即就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保持稳定,超出了范围央行就会实施干预。稳定的汇率制度,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有着正向的作用。逻辑论证三角形不可能定理货币政策的远期指标有两个: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会对利率产生影响,故在此处仅针对利率进行分析论述。a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性:假如本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利率(理解为货币的价格)便会升高,对于国外的自有资本便意味着套利空间。外币想要购买本币,那么在供需机制下,本币便会升值,汇率就无法稳定。如果此时央行想要稳定汇率,那么必须增加金融市场上本
40、币的供应量,这与原本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反之同理。因此,如果想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性,那么必须放开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b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的汇率:假如本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利率(理解为货币的价格)便会升高,对于国外的自有资本便意味着套利空间。外币想要购买本币,那么在供需机制下,本币便会升值,汇率就无法稳定。所以为了稳定汇率,必须限制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反之同理。c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假如本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利率(理解为货币的价格)便会升高,对于国外的自有资本便意味着套利空间。外币想要购买
41、本币,那么在供需机制下,本币便会升值,汇率就无法稳定。如果此时央行想要稳定汇率,那么必须增加金融市场上本币的供应量,这与原本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消失。反之同理。(2)根据以上关于:三角形不可能的分析可知在保证货币政策独立的前提下,一国只能选择保持资本自由流动或者保持稳定的汇率。即在保证独立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汇率制度和资本市场开放的组合有两种:保持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并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固定汇率制度以保持汇率稳定,同时限制资本自由流动,进行外汇管制。2 0 1 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 8 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在题下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题
42、共3 0分,每小题各2分)1一家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和废气,给当地的其他企业和居民造成了损害,但是这家化工企业却没有给他们以适当的赔偿,为了促使这家化工企业消减对他们的损害,下列哪一种政策是有效的?()A向这家化工企业征收环境税B消除化工企业在当地的垄断性C把这家化工企业卖给另一个非本地的企业主D提高化工企业的排污总量标准【答案】A【解析】外部影响是指单个经济单位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的情况。外部影响的存在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失当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纠正外部影响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
43、权。A项,征税属于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产生外部效应的生产者征收环境税,能够有效解决生产者带来的负外部性问题。2两个参与者A和B进行博弈,A的策略为D和U,B的策略为L和R,他们博弈的收益矩阵如图1。其中,逗号前面的数值是A的收益,逗号后面的数值是B的收益。则关于该博弈的纳什均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B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仅有1个CA选择U,B选择L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DA选择U,B选择R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图1【答案】C【解析】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即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策略
44、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也是最优的。本题中,当A选择U时,B会选择L,因为65;当A选择D时,B会选择R,因为21。当B选择L时,A会选择U,因为54;当B选择R时,A会选择D,因为62。因此,依据纳什均衡定义,可知(U,L),(D,R)是该博弈纯策略纳什均衡。3假定在一个3 0人社会中,该社会的每年总收入为9 0 0,其中1 0人的年收入为1 0,其他2 0人的年收入为4 0,则这个社会的基尼系数最接近于( )。A7 /9B2 /9C1 /2D3 /4【答案】B【解析】如图2所示,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若设G为基尼系数,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
45、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则:。由题目可知,1 /3的人年收入占了总收入的1 /9,其余2 /3的人年收入占了总收入的8 /9图2 洛伦兹曲线4比较下列几种商品,哪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最小?( )A食盐B帽子C香水D智能手机【答案】A【解析】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A项,对于食盐来说,没有很好的可替代品,而食盐又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品,食盐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几乎等于零,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极其小的。5关于企业的生
46、产扩展线描述,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在生产技术不变时,由不同的等产量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的一系列不同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B扩展线上的任意两点,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变的C扩展线不一定是一条等斜线D扩展线上的任意两点,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答案】D【解析】扩展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的一系列不同生产均衡点的轨迹。扩展线上的点的生产要素投入是变化的;它是一条等斜线;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两要素的价格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扩展线上的所有生产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等的。6经济周期的中心是()。A价
47、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率的波动【答案】C【解析】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其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7经济增长的标志是()。A失业率下降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答案】C【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或劳务的增加、生产或产出的增长。通常用GDP系列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C项,经济增长的标志是GDP的增长,或者说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8如果一国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有逆差的状况,这时适宜采取( )。A扩张性财政政策B扩张性货币
48、政策C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答案】D【解析】面对国内失业状况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总产出,扩大就业量,减少失业;国际收支逆差是指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此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国内利率提高,导致资本流入国内,国际收支状况改善。9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答案】A【解析】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有了对外贸易,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支出角度看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用公
49、式表示是:YCIG(XM)。1 0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A收入初次分配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D其他【答案】C【解析】收入政策是用来限制垄断企业和工会对物价和工资操纵的一种重要政策,即实行以管制工资物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一般说来,它包括如下不同措施:工资物价“指导”线;对某种具体的较快上涨的工资或者物价形势,由政府进行“权威性”劝说或者施加压力来扭转局势;实行工资物价的硬性管制;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1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A使达到最小值B使达到最小值C使达到最小值D使达到最小值【答案】D【解析】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是一
50、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因此,最小二乘法要求残差的平方和最小。1 2分布滞后模型Yt4 .11 .2 0 Xt0 .7 0 Yt1u t的长期效果为:()。A5 .3 0B1 .2 0C6 .0 0D4 .0 0【答案】D【解析】利用工具变量法,用来代替Yt1进行估计,则所以本题中该模型的长期效果为1 3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 9 9 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 9 9 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量,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