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简明教程期末复习整理:陆世坤形式:闭卷题型:1.填空 30 分2.名词解释及翻译 20 分3.分析题 20 分4.作文 30 分第一讲:诗经一、重点学习蒹葭1、分析(1)思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2)思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中“所谓”是什么意思? 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被念叨。 (3)思考:你怎样理解“在水一方” ?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4) “苍苍”, “凄凄” , “采采” 的使用有什么作用?三个同义的叠词, 描绘蒹葭的繁茂。 (5) “为霜 ”、 “未晞”、
2、“未已” 的变化有什么作用?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 (6) “方”、 “湄” 、 “涘”; “长”、 “跻”、 “右”和“ 央”、 “坻” 、 “沚”的等字的变换,起什么作用?用“长”、 “跻” 、 “右”,描述道路的艰难。用“在水一方” 、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以及“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等句子,显示“伊人 ”位置的移动,增加伊人寻找的困难。 赏析:现代的人更愿意将“伊人”理解为意中人,把它当做爱情诗来读,或是将“伊人”的理解抽象化,视为美好理想之类的象征,“在水一方”则涵容了时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3、。它的三章只有一意,一意化为三叠的组织章法,既创造出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又起到了深化意境的作用。第二讲楚辞屈原的作品,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用他全部生命的热情铸就的,从而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有几种借景抒情的范例?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渲染、扩散和深化了抒情主人公的相约未见的愁情,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鸟
4、儿为何聚在水草上中,渔网却为何挂在树梢上;麋鹿(本应在山野) ,为何来到庭院吃东西,蛟龙(本应在山渊) ,为何来到水边”,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比喻自己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3、极力铺陈美好场景四、读“筑室兮 缭之兮杜衡 ” ,看看诗中一共列了多少种植物,罗列这么多植物的作用是什么?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一方面是美化环境,渲染浪漫的气氛。绘制出一个一切都无限美好,处处喜气洋溢的氛围,使整个画面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幻奇境界。 另一方面,这些香草
5、,香木是一种比喻、比拟、比兴,明写美物、美事,暗写美的人、美的心;美的事物、美的画面衬托着动人的爱情,动人的理想,包蕴着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无限陶醉和对无限美好理想的难以遏制的追求的力量。 五、景物描写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千古名句,被誉为“ 千古言秋之祖” 通过“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等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的描写巧妙衬托了主人公爱而不见,事与愿违的内心情绪。 诗歌中极力铺陈美好场景,缤纷多彩,绚丽斑斓,展现了诗人奇异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一种美丽凄婉、如梦似幻的浪漫意境。六、比较:蒹葭和湘夫人的异同同:1
6、、秋天秋景2、水边3、追求的执著与结局的惆怅异:1、语言上的差异。蒹葭:语言清新,简洁,朴素。湘夫人:语言瑰丽优美,有极强的表现力。2、表现手法上的差异。蒹葭:平和冲淡湘夫人:热情奔放3、不同的象征意义。七:赏析:选自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将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渴盼中准备相会的欢喜之情。一口气罗列荷,椒,桂,兰十多种奇花异草香木芬树,色彩缤纷,香气馥郁,极力表现相会地华美艳丽,目的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是全诗最富想象力和浪漫的一笔。第三讲诸子散文论语语录选讲解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7、 ”子张说:“请问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 博施:广施恩惠。济:原意为“渡 ”,引申为帮助、振济。何如,如何,怎么样? 近取譬,就是拿自己作比方。 仁之方也,意思是“这是仁义之道”。假如有人君能广施恩惠于老百姓,又能振济万民于患难中,他的德性怎么样?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回答说:“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呢!所谓仁,自己要立身处世,同时也使别人立身处世,自己要通达,同时也使别人通达,能够拿自己打比方,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 克
8、,约束;复,实践,履行;一日:一旦。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天下也就归依于仁了。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会靠别人吗?”目,具体的条目。 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事,动词,实行。 难:指患难,引申为后果、后患。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待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生气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 富,财物多;贵,地位高
9、。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那样短暂的时间里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 第四讲历史散文垓下之围学习第一段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 难道汉完全已经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写项王被围垓下,四面皆楚歌,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
10、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在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 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跑!骓马不往前跑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把你怎么办?”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写项王诀别虞姬,悲歌慷慨,表现英雄末路多情而无可奈何的心境。第二段找出描写项羽语言和动作的句子,思考这些语言和动作呈现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征。 语言:“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自负,失败而心不服
11、)动作: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勇猛无敌,英勇善战) 第二段写东城快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突围失道,陷大泽中;二是自认兵败被围,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表现其恃勇自负;三是写东城快战,连斩敌将,说到做到,部下叹服,展露他勇猛无敌的英姿。第三段 第三段写乌江自刎。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因愧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南逃;二是将宝马送给乌江亭长;三是将头赠给故人,自杀。这三层主要表现了项羽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一面。第五讲魏晋诗文登楼赋学习第一段登上麦城城楼向四面眺望,姑且假借时光消解忧愁。 (我)看这座楼宇所
12、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形陆地。楼的北面是地势高平的广袤原野,面临的水边之地、低湿之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北接陶朱公范蠡葬地的郊野,西接楚昭王的坟墓。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农作物布满了田畴。这地方确实美,但不是我的故乡,竟不能让我短暂地居留。 首句以“忧” 字奠定抒情基调,由登楼四望,引发怀乡之情,一个“忧”字贯穿全文,这二句是全赋纲领。 地理位置好 古迹人文美 自然环境美 物产之美 最后一句,笔势陡转,发出了喟然长叹,点出了作者所销之忧,是羁旅他乡、怀念故土的愁思 此段交代登楼之因,描写登楼所见之景,以及引起的思乡之情。作者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 ”的手法,前面所写的山川美好的乐景,其目的是为了反衬怀旧思归之哀情。以乐衬哀,愈见其哀。这样,一个满怀忧思、怅然失意、羁旅他乡的文弱书生的形象,便跃然眼前了。 第二段生逢纷乱浑浊的乱世到处迁徙流亡啊,长长地超过了十二年直到如今。念念不忘想着回家啊,这种忧思,谁能承受。靠着栏杆远望啊,面对北风敞开胸襟。地势平坦可极目远望啊,挡住视线的是那荆山的高峰。道路曲折而漫长啊,河流长而渡口深。故乡阻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