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8010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9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决策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是未来五年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全市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

2、目标提前实现。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2918.61 亿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达 5431 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市已成为民营经济大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5 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 198 亿美元,年均增长 23.2%(不含省公司为 138.73 亿美元,年均增长 36.2%);五年中,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51.57 亿美元,比“九五”同期累计增长 1.4 倍。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大都市框架拉开。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996.

3、38 亿元,是“九五”累计的2.7 倍。相继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人才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质量效益最高、城乡面貌改变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还面临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

4、与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和人才科技的“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结构转型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因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专栏 1:杭州市“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十五”计划目标2005 年实际“十五”年均增长率全市生产总值2200 亿元(2000 年价格)2918.61 亿元 13.6%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3000 元 44487 元 12.3%城镇登记失业率 4% 3.71% 进出口总额(不含省公司)100 亿美元 216.61 亿美元

5、33.3%其中:出口总额(不含省公司)60 亿美元 138.73 亿美元 36.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0% 47% 总人口(户籍人口) 650 万人 660.45 万人 1.2%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 元 16601 元 11.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00 元 7655 元 9.4%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居 12.5 平方米 20.7 平方米 6.8%住使用面积三次产业结构 5.5:48.5:46.05.0:51.2:43.8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35% 13.7% 旅游总收入 400 亿元 465 亿元 16.8%旅游业增加值 148 亿元 175.84 亿

6、元15.6%(按当年价计算)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6.7% 6.0% 五年累计协议利用外 55 亿美元 110.8 亿美元 44.1%资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 亿美元 51.56 亿美元 31.8%人口自然增长率 4 3.33 *:2002 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行业归类重新调整, 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此 项指标在制定“十五 ”计划时,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05 年实际值为“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均生产总值将从 5000 美元迈向 8000 美元,这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

7、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我市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也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国内发展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期,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口向城镇加速集聚,经济体制加速转轨,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加快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的制约,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

8、与发展不平衡状态并存,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增多,这对我市实现既快又好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重点,坚持“发展、创新、节约、稳定、为民”,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构建“和谐杭州”,打响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四张金名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十一五”时期我市经

9、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发展,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又快又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建设“经济强市”和“文化名城”,落实“五个统筹”,实施“五化联动”,推进“五大战略”,建设新一轮“十大工程”,实现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发挥全省的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创新,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体制、机制、管理、科技、文化的创新,激发创造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到在和谐中创新创业,以创新创业赢得和谐,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10、。坚持节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打造节约型产业、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稳定,努力打造“平安杭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坚持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

11、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七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切实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潜能,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全市人民建设杭州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努力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人与人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实力强、体制机制活、城市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生态环境美、社会秩序好、生活品

12、质优的“和谐杭州”。主要是: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到 2010 年,以 2005 年价格计算达到 4900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大中城市中保持领先;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68500 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 8400 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接近 60000 元(达到 7400 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500 亿元,年均增长 15%;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市三次产业比重预期为 4:49:47 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发展

13、后劲足、经济实力强的“和谐杭州”。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构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市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 70%,社会就业人员中非农就业的比重达到 85%。力争成为服务功能强,城市品位高的“和谐杭州”。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多种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对内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力争成为开放水平高、体制机制活的“和谐杭州”。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积极推进“一名城

14、五强市”建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意识全面确立,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人才事业有较大发展。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人均预期寿命接近 80 岁;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有较大提高。力争成为市民素质高、人文气息浓的“和谐杭州”。社会管理明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法制不断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跨上新台阶,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进一步改善,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较为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力争成为法治程度高、社会秩序好的“和谐杭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

15、十五”期末下降 16%;生态市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市区和临安、富阳等县(市)基本达到生态市标准。力争成为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美的“和谐杭州”。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市户籍人口 715 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6 以内;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80 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 2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000 元左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000 元左右;“住房难”问题有效缓解,“两个房等人”基本落实到位;努力缓解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控制在 0.3 以内;新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10 万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有保障。力争成为幸福程度高、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专栏 2:杭州市 “十一五”规划指标2010 年指标属性序号指标名称 单位2005 年实际 绝对值年均递增(减)%1 全市生产总值 亿元 2918.61 4900 11预期2 人均生产总 户籍人口 元 44487 68500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