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7515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参加论坛的感想2011 年 10 月 29、30 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展了“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 30 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与发展论坛”的大讲座。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学术论坛,见识了大师的风采和积淀的学识的同时,带给我更多的是精神的触动和感慨。大师们从各自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发为国家教育奋斗的理念和信仰。作为一个在求学之路上未经历新课改的学生,我只是在在书本上和杭州之行的教学实习中体验了新课改。至于这样的我,对于新课改本无发言权的,但我还是想就我的所见所想抒发一下。新课改已经进行十年了,对于它的辩与立我觉得早已没有什么意义。我想就初中科

2、学来谈一下,毋庸置疑,我国的科学教育比发达国家晚、且落后。近现代的教学理论基本上是从发达国家借鉴过来的,由于盲目不加筛选的全盘照搬,我们的基础教育之路走了很多的弯路。如今,科学处于发展的瓶颈,综合是科学发展的趋势,但到底基于什么理论、如何落实、如何综合、如何评价、是否具备综合的成熟条件等等问题还未弄清楚的情况下,使得新课改中一些方面流于形式和表面工作,而无多大质的改变,当然这中间各方利益分配上、制度上的一些冲突等因素也是其阻碍因子。在北师大王本陆教授的报告中,提到我国学校教育现处于质量提升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我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以何为依据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呢?难

3、道是以大学生的人数吗?亦或是教育素养?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规模扩大阶段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吗?体现在哪里?我们的经济是在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促使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众多、特别是 50-70 年代那些勤劳苦干的人。也有学者提出质量提升时代应该改为去质量时代,那又如何进行去质量时代的教育呢?在西南大学靳玉乐教授的报告中,重在探讨教材政策和管理,从揭示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的三位一体的关系出发,强调教材的重要作用。从课程政策的角度,回顾总结了 10 年教材建设的发展。从四个角度研究了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教材建设的相关建议。这里,教材多样化下的无序和教材的循

4、环式使用,很是吸引我。对于教材业余化、地方化、商品化等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的无序,我个人切身感受到这种表面的繁荣下,“穿新鞋走老路”的无本质的改变。提问阶段,一位老师提到她在“调查西南地区农村英语教师用当地教材的不可控性”时, 由于当地政府部门对教材的控制,教师无权根据师生的适应性需要选择合适教材的无奈。天津师大的一位老师提到“如何解决教材多样化的无序”时,表示推动主流教材的建设,加强教材的研究、评估、反馈、修正的监控机制。靳教授指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相结合,课程专家与一线老师的合作是解决教材编写现状理论不足的办法。“对于从外国引进的教材应如何审定、如何体现国家意志?”引进的教材特别是人文

5、社科类要进行严格地审定、审查,这从法律上讲也不能直接引用,对于部分科技类可以直接引用。“至于国家意志与政府一直是否一致的问题”,靳教授的回答比较官方,“合法性第一,合理性第二,学术观点服从于意识形态。教科书改革认为是社会政治过程,教科书的品质在于自身,而不是某人或政府说了算。”可是怎么评定呢?还不是由主体人嘛,确切的说由参与教育的专家、教师、学生、家长来评定其质量。看到西北师大王嘉毅教授的报告,感受到了教授们治学的严谨与实在,以调查问卷的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了甘肃省 68 个县,结合调查结果,对课改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建议。比如政府的主导地位、教研员与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与指导、评价机制的改革、教材与

6、配套练习的适配性、关注教师的心声等。“没有任何一套教材是适合全国各地的所有学生的。”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他对农村孩子、少数民族孩子的切身关心。华中师大教授郭元祥的实践教育人课程教学的“实践”基础给我的印象最深,在报告的最开始,就英国、美国的教育目标结合我国的教育目标进行比较,用几幅典型的照片和教学案例,展示了日本的基础教学注重制定目标和良好习惯养成、台湾的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开发,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思维训练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讽刺性地展示了一张温总理在教室听课的照片,只有温总理的坐姿正确,其他的同学坐姿各异,但都不规范。这的确引人思考,在当代的教育中,一些应有的规范在消逝他的报

7、告促发了我对外国基础教育研究的兴趣,感受到了研究的乐趣和好奇。此外,他的报告中还提到了“自我感、成功感、幸福感”,使我想到了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生存、责任、幸福感。不知道二者之间有什么渊源没有?在南师大杨启亮教授的报告中,直接针对新课改中存在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形式主义严重、“雷声大雨点小”,提出“普适与朴素: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品质”,“何为创新,成千上万人模仿的一个创新,还是创新吗?课程教材上出现了老师读不懂的科学名词是创新吗?照搬外国教材、教学模式就是创新吗?公开课公开的叫人不可理解叫创新吗?”杨教授对创新这个时下最流行的名词的诘问,真是说出了我们心知肚明但不言的心声。提出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

8、品质在于“以平常心做平常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顺其自然,关注孩子的自然生活秩序,教师的教法也不要太跟从形式,不要把高考的口号放得太大,主张优先关注的应该是弱势群体,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与大学无缘的学生群体的需要。提出设置培养杰出人才的课程目标,只是为杰出人才打基础的目标,目前缺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目的认识。我们平时说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丢失了一些更为重要的本质的东西,例如道德失落的问题。基础教育最初是不分大三科、小三艺的,只是因考试而分的。针对“如今的中小学生在学校上完课后,成批在校外补习班上课的现象,家长成了数字符号的奴隶,如果不去上的话,孩子的成绩会明显差些”,这不是

9、孩子退步了,而是体制的问题,大家都明白,也想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可这已形成了风气,并且升学考试都有包括,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某种程度的虚伪观念下,很难改变现状。课改目前还是操纵在中产阶级的手上,是良心工程。在深圳大学李臣之教授的报告中,对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思考”,自编试卷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焦点问题进行总结包括:概念关系模糊、教材化、悬置、教师课程领导能力不足、社会理解不够、内部评价随意等。在报告中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划分进行具体化、一般化,金字塔结构,不是三部分相加为一个整体的划分。还强调了增进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强化学校和教师课程领导力、制定学校课程发展纲要、本土文化融入

10、促进校本转换、督导模式等。李教授主要从校本课程这个着眼点出发,进行研究,值得我们思考,做研究和学问,点不在大小,找准着眼点并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在浙师大教授李长吉的报告中,以“我们的教科书编到什么时候才是好的、适合于农村学生的教科书?”开始,从教科书趋近于农村的努力、教科书对于农村的悖离、个人反思三块展开其研究成果。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教科书的二次开发(把教材本身做二次开发,不是另外开发农村化的教材)、加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培养农村教师的农村情结、建立地方性知识的数据库等。这些想法我觉得很新颖,在我想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这样的现实,而今的农村家长也要一定的“思想”了,通过各种

11、渠道见了一下世面,在他们的意识里,外面的世界就是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好,他们处于爱,潜意识里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他们的老路,因此对教材的农村化存在一定的误解。所以,我觉得在加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的培训的同时,对农村家长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培训,增强其对教学理念的了解,对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农村教材的适切性之间的矛盾进行适当的沟通。在浙大教授盛群力的论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教学设计研究的视角里提到的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很值得再深入的研读,主要是依据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的五星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观点,提出促进发展、形成专长、实现迁移、意义生成、内外协调、学教统一、扶放有度、环境友好、系统设计、条件适配十个有效教学的要义,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者匹配一致。由于时间有些仓促,对于这十个要义,在以后的日子里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总之,在这次论坛中,我受益匪浅,长了很多见识。见证了学者的风范,学者执着于研究的同时,保留的批判性思想和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