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7489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篇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优秀教案设计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篇二: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教学内容】: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3 课,1 课时。【 教材分析】:1 、本课跨度比较大,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前四次围剿没有交待,直接介绍第五次围剿,学生容易犯晕。要接好这个茬。 (如在前一节课教学中打下伏笔,介绍一下对于星星之火,国民党用围剿来对付,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等最好。 )2、本课内容繁杂,学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帮(本文来自:WWw.bDFQ 千 叶 帆文摘:红军不怕远征

2、难的教案)助学生结合地图,理顺长征的路线及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对长征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概念。3、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星星之火” ,后启“抗日救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这一地位,给学生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历史阶段。 (这里不是要增加学生负担,只是点到为止。 )【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时,学过好多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如:永远的丰碑 、 金色的鱼钩和倔强的小红军等。今年是长征胜利 70 周年纪念,从新闻报道、公益活动到电影、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各种媒体都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所以,这段历史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却不是系统的、完

3、整的,特别是对于长征精神及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的认识更容易忽略且在广度和深度上达不到。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我想回家”这个短剧,让学生来体会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让学生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把先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任务。【 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

4、的重大历史事件。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理念】:遵义会议;体会长征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这三方面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同时又是教学难点。主要采用讲述法、角色体验法和启发式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去说、去动、去想、去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课后面的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这里面提到了老红军黄镇的漫画。大致含义为黄镇在艰苦条件下仍然笔耕不辍。用手中的笔表现了红

5、军战士生活战斗的情景。长征途中的风土人情、汹涌的大渡河、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寒冷的雪山、荒芜的大草地,都是他作画的素材。黄镇用几百幅漫画生动地记录这个他亲身经历过的伟大的历史事件。那么,黄镇在漫画中记录下来的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卡中所提到的“大渡河” “泸定桥” “雪山” “草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吗?这么恶劣的环境,红军是如何克服的?红军长征胜利了,有什么意义?等等,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就会弄懂上述问题的。 板书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一、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1.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内容,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提出问题。学生提问提问一

6、:课本上提到 1933 年 10 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的是第五次“围剿 ”,那就是说,前面还应有四次 “围剿” ,这四次“围剿”的情况怎样?提问二: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提问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吗??教师讲解从 1930 年冬到 1931 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三次反革命“围剿” 。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 。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1933 年 2 月,蒋介石调集军队 50 万人

7、,分左、中、右三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 。周恩来和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采用声东击西,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军的战略战术,于 1933 年春,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 教师提问从刚才对前四次反“围剿”的讲述中,同学们能总结出其中的共同点吗?大家可以讨论。学生讨论并回答略教师讲解同学们回答得都正确。采用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不守成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决策。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方法消灭敌人。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诱敌深入,使其丧失警惕,抓住时机消灭敌人。?教师过渡同学们,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马

8、列主义军事科学的伟大发展,它不仅可以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但就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却被以王明为代表的中共临时中央废弃不用,而且受到攻击。那么,王明“左”倾路线在军事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通过第五次反“围剿”的事例来看一下。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小字内容。了解“左”倾错误在军事上的表现。教师引导请大家把“左”倾错误路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表现归纳一下。学生归纳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军强行进攻,接着是死守广昌,伤亡惨重。广昌失陷后,又分兵把守,结果是节节抵御,节节挨打。一年也没

9、有粉碎敌人的“围剿” ,被迫实行转移。 教师讲述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第五次反“围剿”的打法和前四次截然不同,第五次反“围剿”是硬拚硬打,不计成本的作战方法。结果一败涂地。这一点,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和长征刚开始时的“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合在一起,就成为“左”倾错误路线在军事上的三大特点。下面我们看第二个小问题红军长征的开始。板书2. 红军长征的开始。请同学们把课本上第二段大字内容看一下,了解红军长征开始时的情况,然后复述。 学生复述略教师讲述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到了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的情况。1934 年,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关

10、向应等指挥下,开辟了湘鄂川黔苏区,以配合中央红军的转移和西征。1934 年 10 月,中央苏区的兴国、宁都、石城等相继失陷,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丧失。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决定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突围转移。21 日,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 8.6 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开始长征。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边界展开强大攻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等人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 年 1 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地抛在

11、了湘西。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那么遵义会议的具体情况怎样?这次会议后红军原有的被动挨打局面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变?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后就会明白的。板书二、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1、遵义会议 1935.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遵义会议的内容,概括其中的要点。学学生概括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

12、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小结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教师过渡同学们,遵义会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首先表现在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取得的伟大胜利中。 板书2.长征的胜利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对遵义会议后长征历程的叙述,并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找出中央红军长征曾经经过的省份、山脉、河流、起始和终点及在每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

13、件。 学生看书?学生叙述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由湖南进入贵州,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是遵义会议后首次改变被动地位的行动。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行动,然后在云南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敌人的包围。接着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进入草地。出草地后,进入甘肃,1935 年 10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同时写出板书从江西、福建出发渡过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教师

14、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关于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的描写,想一想,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教师讲述,同学们结合地图,了解长征。?红军长征的道路是艰难的,红军战士不仅受到敌人的阻截,而且有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个敌人。前进的道路可谓十分艰苦。(下面关于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的情况,请同学们自己看书,而且可以搜集这方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学生读图红军长征示意图 。同学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 11 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走了 25000 里。这是人类

15、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教师过渡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课本上只提了两句话:一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二是红军长征的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大家看来,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还有哪些?请畅所欲言。 板书三、红军长征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一、长征粉碎了敌人“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三、长征途中,中国

16、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同学们,长征胜利的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长征是历史上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三、作业1.练一练:请在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上数数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参考答案:走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11 个省。2.想一想,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情?参考答案:湘江 红军在湘江与敌人打过一场恶仗,损失惨重。乌江 红军 1935 年 1 月强行渡过,解放了贵州重镇遵义。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次渡过,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金沙江 红军在皎平渡口渡过,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科目一考试 http:/ 科目一模拟考试 仿真考试 最新试题篇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案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案例埔上中学:林秀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2过程、方法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