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家的梵高欣赏教案篇一:画家凡高第八册教案第 16 课 画家凡高 1、请同学们谈在课前画向日葵的心情与感受。 2、有位伟大的画家,一生创作向日葵题材的绘画作品多幅,现留存曝光的也多达 11 幅。可见这位画家是多么喜爱向日葵,对于生活是多么的热爱。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在自己 37 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非常令人惋惜。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画家及他的作品,看看他到教学设计(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第十六课)执教者: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是学生四年级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欣赏课。按照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即“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
2、,能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其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凡高绘画的魅力,我将教学环节加入了使学生动手画向日葵,再次修改向日葵的过程。力图用此方法拉近学生和艺术大师的距离,让学生贴近艺术,感受艺术,热爱艺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与作品风格。 2、初步掌握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与过程。 技能目标:可以简单的模仿凡高的画风描绘生活中所见所感。情感目标: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努力的精神,敢于创新,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调整自己,成为积极乐观健康的人。 重 点:1、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与作品风格。 2、初步掌握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与过程。 难 点:通过欣赏
3、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资源准备:教具:课件、范画、挂图 学具:彩纸、油画棒、彩笔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体验导入:底经历了什么,才决定以这样的结局告别这个世界。(意图:课前让学生尝试写生向日葵,为下一步分析作品和再次创作作品打好基础) 二、确立课题,深入了解: 1、出示课题画家凡高。2、大家听说过凡高么?对他了解有多少? 3、凡高简介1853 年 3 月 30 日,文森特.威廉.凡高生于荷兰南部一个牧师家庭。1877 年1879 年,在比利时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27岁时开始作画。1886 年到法国,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线条奔放粗犷,充满着善良
4、、美好、自由和想象。1888 年到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他热爱这里的阳光,在此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1889 年因精神病发作,住进了医院。1890 年1 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卖出作品红色葡萄园 。1890 年 2 月病情发作,7 月 27 日开枪自杀,29 日去世。在 37 岁时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请学生们欣赏凡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 试着对比下自己的作品与凡高的作品,谁的作品更有活力?更能体现向日葵的生命力?为什么?构图:大方饱满 色彩:明亮热烈笔触:奔放粗犷(意图:使学生对凡高的作品有初步的感知和理解)3、欣赏凡高其他作品( 2 幅) 1)星月夜凡高画的是什么内容?用的什么笔触画的星星与月亮?
5、这样画的会带给人们什么感受?(意图:更进一步的体会梵高独特的笔触,为创作打下基础)2)自画像大家看过这幅画么?画中的凡高为什么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你认为凡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凡高本人性格中的矛盾,对艺术的极度热爱) 三、走进大师,深刻探究 1、凡高简介介绍 22)你还从图片上见过什么样的别致的花瓶? 3)引导学生看书讨论: * 我们学习过哪些陶艺技法? * 作品中有哪些技法我们没有学过? 4)这些技法给你什么启发? 5)教师演示,给学生直观认识 4、布置作业: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5、巡视辅导:及时辅导学生出现的问题 6、课堂小
6、结:展评学生作品,学生交流篇二:画家凡高教学设计画家凡高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 ?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收集相关资料。3、通过了解、分析凡 ?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课前准备: 凡?高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微课程导入
7、:总结: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激情四溢的画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近画家凡高,走进他的绘画世界。(板书课题)二、 生平介绍:凡高的一生都经历了那些事情?学生汇报。视频短片欣赏。三、 观察体验提问:凡高的画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汇报:色彩和笔触下面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笔触和色彩带给我们的快乐。(欣赏观察同样内容,相同的色彩,不同的笔触,感受有什么不同?)四、 作品欣赏(一) 凡高的一组 自画像1、 画面整体色彩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2、 画家的形象是什么样的?3、 他得眼神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二) 出土豆的人 1、 画家笔下的劳动人民是什么样的形象?2、 画面整体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 画家为
8、什么用这样的色调?(三) 向日葵 1、 大家猜想画家为什么喜欢向日葵?2、 这说明凡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4、 厚涂法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四) 星月夜 1、 夜晚的星空,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我们看凡高心中的夜空是什么样的?3、 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小结:正如画家所说的,他说要表现的是他内心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形象。五、 学生欣赏:打开教材,在书中所呈现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欣赏并完成欣赏卡。学生欣赏汇报。六、 欣赏回顾:凡高用色彩解释精神、用笔触表达情感,用强烈的色彩、旋转运动的线作画,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画家
9、凡高的绘画世界。欣赏视频。结束语:虽然画家凡高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用厚厚的颜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铸起了一座美的丰碑,将永远不会被磨灭。美术组:刘艳华篇三:教学案例 画家凡高第 17 课画家凡高 本课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及其作品进行专题性研究,学习从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 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通过欣赏活动,认识画家的绘画风格,用语言或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本课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选择恰当的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
10、想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 画家凡高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 17 课的学习内容,这是继前七册教材后首次出现的一种欣赏方式,以画家为专题进行的欣赏评述课程。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又是传播文化的手段,应鼓励学生做到有见识地熟悉多种文化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典范,能把各种艺术置于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给予描述、分析。所以欣赏课的内容扩展为:作品、画家、作品在社会中的地位及艺术现象。我们从一件美术作品上看到描绘了什么,还不足以说明我们真正理解一件作品。所以,本课从了解画家开始,感受画家在创作作品时,受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变化。使学生明白:很多时候必须深入了解画家,才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真实
11、含义。欣赏活动是一种视觉分析练习,是从感性开始的。 “看”是欣赏课中重要的一环,当学生第一次看到美术作品时的最初反应就是欣赏活动的开始。要让学生学会看,仔细看,看了想,有“看”了之后主动去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不仅要横向地看,也要纵向地看。但是,只有“看”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欣赏活动从感性层面逐步进入到理性层面,用美术语言、形式分析作品,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积累和建构起来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不仅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还要教给学生欣赏评述的方法,搭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支架,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达到潜在发展水平的高度(最近发展区理论) 。可以以凡高的生平和画风变化为主线,从题材
12、、主题、造型、色彩和构图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自我建构欣赏能力和审美趣味。凡高曲折短暂的一生,数量惊人的艺术作品,以及悲剧性的结局都让他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对于孩子们来说,作品中鲜活和华丽的颜色太让人震惊了,激起学生了解的欲望。通过欣赏,孩子近距离感受艺术大师的魅力:刻苦、顽强、执着、积极探索、充满激情?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画家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通过学习本课获得欣赏方法,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激起欣赏、了解更多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愿望,克服高不可攀的心理,让他们直接去感受,去与作品、作者对话。(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
13、两个版面,第 40 页左侧为简单的画家生平介绍。这是在小学美术教材中首次将画家生平作为资料介绍给学生。凡高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曲折的,书中选取了凡高一生之中的几个转折点和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对凡高一生做了简单叙述。学生通过阅读,能从中提取许多信息:国籍、经历、绘画风格、所受画派的影响、一生之中的重大事件?。便于学生在欣赏时对画作加深理解:凡高是一个顽强的、对艺术充满了狂热激情的人,从未停止创作和前进,尽管他是独自一人,生活坎坷,生前不被世人所认可,然而凡高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成就!对比旧教材,画家的每幅作品都标注了年代,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画家不同时期画风的变化。第 40 页以人物画为主,中间呈现的是
14、吃马铃薯的人 。教材中,对这幅画作了详细的描述。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画家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友谊。凡高早期接触社会下层,对劳动者的贫寒生活深有感触。他受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影响,想成为一名农民画家。吃马铃薯的人便是他该时期的杰作,也是他生平第一幅重要的代表作。同时,本画也是教材中唯一的一幅早期作品,色彩暗淡。把它与其它时期画作对比,能直观地感受到画家画风的变化:色彩、笔触、题材?教材中选用的其它画作都是凡高融入了印象派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独特的个人风格的作品。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页中作于 1887 年的自画像是凡高一生中最幸福的一个时期创作的。凡高前后共画过 30 多幅自画像,凡高的这一时期的自画像反映了他受当时新印象主义(点彩派)影响,在画布上采用富于变化的色点。这种画面所造成的气氛效果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旺盛的生命力:明亮、有序、灿烂、有力的色彩。新版教材删掉了割耳后的自画像一画。主要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还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逆境中应该怎样选择正确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另外,学生会被凡高割耳的经历所吸引,而忽略了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情感等方面感受与认识。应明白凡高是个顽强的人,从未停止创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