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设计世界风潮中的中国姿态 .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6174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世界风潮中的中国姿态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筑设计世界风潮中的中国姿态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建筑设计世界风潮中的中国姿态 第二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又要拉开帏幕,效果如何?现在我们无法妄言。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主办方已经开始总结首届双年展的失利之处,不再自己将自己束之高阁。 安德鲁也好,赫尔佐格也好,福斯特也好,虽然群星云集确实抬高了会展的身价,但遗憾的是并没提升会展的规格。曲高和寡是首届双年展最难堪的一笔,看来外国建筑大师也不是万金油,一露面就能万事大吉。 建筑缺乏个性、无法营造国际大都市的氛围;能够作为城市地标和历史载体的建筑稀缺;原有的古建筑群落遭到破坏曾经有段时间,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初次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难题,最速

2、成的方法就是像西方设计师学习。无论是工艺还是理念,西方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确实走在了中国之前,于是,再以后的很多年,中国人又猛然发现,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 大楼仅在北京,就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采纳了外国大师的设计方案。 于是又有中国的建筑大师疾呼,中国成了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实验场和发展商的游戏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TFP 中国区董事吴晨曾在文章中提到某些中国人面对建筑西风的心理:当技术被挑战之后,再把一个哲学的标签贴上,便成了大师的杰作。甚至,这个标签都不用大师自己去贴上,我们可以为他想象。从鸟巢中看到故宫神韵的其实是我们中国人。 任何事物一到被顶礼膜拜的程度,往往就要小心了,因为狂热

3、会让人失去理性。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极端陶醉还是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盲目推崇,都不是中国建筑设计该选择的方向。北京不能只接纳四合院,上海也不能只选择石库门,但是,更不能依靠国外设计师的摩天高楼或者蛋形、巢形的设计,就能 COPY 出一个国际大都市来!所谓的交流和融合,首先要建立在平等关系和理性心态之上,绝不是一方盲从另一方,或者一方压倒另一方。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实用、美观、环保的建筑,这才是全世界建筑设计师应该永远遵循的法则,至于其它,任尔东西南北风吧! 来源:中华建筑报摘要:无锡国宾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郊太湖饭店内部。项目基地坐落

4、于饭店南侧濒临太湖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小山上,四周被幽静茂密的香樟树丛林所环绕,山顶可以俯瞰烟波浩淼的太湖风光,项目面积约 7000 平米,具备住宿、会议、餐饮、休闲功能,是无锡市承担高规格接待任务的场所。 关键词:宾馆设计 建筑艺术 太湖风景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疗养胜地,建国以后环太湖周边陆续兴建了许多疗养建筑。上世纪八十年代,业主邀请东南大学的钟训正教授设计了太湖饭店一期工程,这组建筑以体现江南建筑的文脉而著称,曾被评为八十年代优秀建筑,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到了九十年代,又陆续在其西侧兴建了具有地中海建筑风格的二期工程,并对一期工程进行了翻修。国宾馆所在基地原址上曾建有一组约 1500 平米

5、的高档别墅,这组建筑依山而建,比较成功的融入了自然环境,掩映在密林之中。为了满足太湖饭店业务发展的需要,业主决定予以拆除别墅,新建规模更大功能更复杂的国宾馆。 基地四周优美的环境,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太湖饭店昔日建筑作品的成功,促使我们在这个建筑作品的创作上,没有沿用粉墙黛瓦的传统江南建筑模式,而是引入了回归的思想来进行创作,让建筑自然而然的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回归自然 基地四周以及基地外围是原生状态的山林湖泊,对此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筑的形体和布局充分考虑了小山的尺度和走势以及周围大树的高度,在设计和施工中特意保留了四周的高大树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国宾馆建筑群的造型和尺度。建筑的材料、

6、色彩也考虑了与四周环境的协调,尽量让建筑融入环境中。 回归旧时 小山别墅曾经拥有的历史,故人对它的记忆,以及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已经成为当地历史的组成。国宾馆虽然是在原址上新建,但设计风格上没有割断这段历史,新建筑依然体现着对旧时别墅的回归和传承。在造型风格上沿用了原有建筑为人们所熟悉的平缓的坡顶、露台、虎皮石墙等造型元素,赋予建筑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唤起对旧时的回忆。同时也体现着对太湖饭店老建筑群的尊重与回归。 回归本土 无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博大精深的吴文化的发源地。紫砂艺术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紫砂材料特有的色泽和质感,也赋予建筑高雅的品质和特定的本土地域文化性格,选用紫砂陶瓦做屋顶材料为建筑带来了一份独特的书卷气。其它部位也选用了现代的材料工艺,但在建筑的外墙干挂石材的肌理、钢制装饰板、木檐口、壁柱等细部处设计上仍然可以看到本土文化特有的符号,体现了让建筑回归本土的思路,和对传统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回归与超越 建筑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现,而应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螺旋上升。尽管建筑采用新的材料和工艺,但运用回归的思想来创作后,能让人感觉到建筑是新颖、自然和得体的,也能够体现意境上的回归和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