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爱的小蘑菇美术教案篇一:美术第二册教案篇二:画图教案第三单元魔力画室活动一 走进魔力画室【 教学目标】:1 、认识画图程序,掌握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2、了解画图程序窗口的组成。3、会用画图程序打开图片文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和正确规范的上机操作习惯。【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是掌握画图程序的打开方法,了解程序窗口的组成,会用程序打开图片文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欣赏,打开准备好的图片素材,让学生欣赏。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图片画得好不好?想不想知道,这些图片是用什么画出
2、来的?怎么画出来的?” “对,是用电脑画的,并且老师找的这些都是其它学校的小学生们画的。 ”“以前,我们曾用手中的画笔,画过好多图画作品。从现在开始,老师讲带领大家走进我们的魔力画室,了解 windows“画图”程序,这里不仅有多种好用的画图工具,还有好多种颜色任你选择,修改也非常方便。好了,接下来让我们打开画图程序看个究竟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也会用画图程序画出更好的作品来。 ”二、学习新知:1、打开:单击“ 开始”“所有程序 ”“附件”“画图” 。这样就可以打开画图程序了。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2、针对于刚才同学们的操作情况,教师进行示范、讲解。重点介绍一下画图程序窗口的组成,方便学
3、生后面的学习。简单介绍一下窗口的组成:(1 )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根据需要任选一项工具。(4 )颜料盒: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 28 种颜色供选择。 (5 )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6)画面:在该区作图、绘画。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它可以自主选定任意形状的剪切块。 (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3 )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 )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可以选择图形中
4、你想要的颜色。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 )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 12 种,使绘图更为丰富。(8 )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只是它们留下的痕迹不同,它画出的形状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 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11 )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矩形或实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圆形。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每一种工具都有它独特
5、的用途,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慢慢的接触到它们,现在大家对它们先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4、用画图程序打开图片文件。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的 D 盘里面放了好多的图片文件,怎么去打开它们呢?演示:“文件”“ 打开”“我的电脑”“D 盘” ,然后找开图片打开。 让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总结。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示范、讲解。三、学生自评:根据课本 47 页中的评价表,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四、课后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windows“画图”程序,学会了“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了解了“画图”程序的基本界面,并掌握了如何在“画图”中打开已有图片的方法,去欣赏美丽的图片,同学们回家后可
6、以试着用 windows“画图”程序打开电脑中的图片文件。活动二 小蘑菇【 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铅笔工具、橡皮、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2、了解画图程序中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并能进行相应的设置和应用。3、会保存图画文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感受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画图程序中铅笔工具、橡皮工具、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2、认识前景色、背景色,并能对其设置和运用。难点: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认识和设置,图画的布局和色调的搭配。【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画图软件,这一
7、节课,我们就把手中的鼠标动起来,画出我们心中美丽的蓝图。二、讲解新知:1、同学们自学课本 “跟我来”中的内容,并试着动手去画一个小蘑菇。如有不懂的地方,先进行标记,在老师示范操作中进行重点学习。2、教师示范:(1 )画背景:从画图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对画图的布局有一个很好的掌控。 设置:选择好颜色之后,用颜料桶来填充。(2 )画小蘑菇:认识前景色和背景色,进行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颜色设置。前景色是由颜料盒左面的顶部方块表示的,是线条、形状边框和文字的颜色。用鼠标左键设置。背景色是由颜料盒左面的底部方块表示的,是文本框背景和填充形状的颜色。由鼠标右键设置。步骤:设置好颜色后,选择铅笔工具画出小
8、蘑菇的外轮廓,再重新选择颜色用填充工具为小蘑菇填充颜色。画时故意留出一个空隙,这样填充时学生会看到颜色填到了轮廓外面,让学生帮忙找原因,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提示:填充颜色时,提醒学生,填充工具只能把设置好的颜色填充在某一个封闭的区域内。选择橡皮工具给蘑菇的伞盖加上漂亮的斑点。提醒学生:橡皮工具会擦出背景色。(3 )保存作品。步骤: “文件”“保存”选择你要保存的位置,命名“确定” 。3、学生上机练习,完成后并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点评。四、小结:本活动主要学习了铅笔工具、橡皮工具和填充工具的使用。铅笔工具可以画出各种线条,但要画出形象生动的画
9、面,还需要多动手多实践。橡皮工具主要用来擦除前景色,它本身还能改变大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填充工具是画图不可缺少的工具,只有它才能让图片变得更加漂亮。活动三挺拔的松树【 教学目标】:1 、认识图画中的多边形图形。2、能使用多边形工具绘制各种多边形。3、能运用多边形工具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提倡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画图程序中的多边形工具,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难点: 运用多边性工具进行图画创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 (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
10、几副图,大家来看一下,然后想想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呢?这些图形都是用多边形工具画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二、知识新授:1、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请你们在工具箱中找一找,试一下,看看哪个工具可以画这多边形?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主动探究。2、许多同学在工具箱中已经发现了“多边形”工具可以画出多边形。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同学认为“多边形”工具不是很“听话” 。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做一次示范,看看怎样才能使“多边形”工具“听话” 。教师演示用多边形工具画一颗挺拔的松树,同时讲述多边形工具的使
11、用方法。步骤:选择好前景色和多边形工具,将指针移动到松树顶端开始拖动鼠标,在拐点处单击鼠标,然后继续拖动鼠标,依此方法再回到原来的起始点,双击鼠标,这时松树的松针部分就画好了。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画好松树的树干。画好之后,用橡皮工具把松树中间多余的线条擦掉,形成完整的松树轮廓。最后再用填充工具为松树填色,这样一棵挺拔的松树就完成了,看看,还不错吧。教师按课本“跟我来 ”中的操作步骤,为学生演示画出一颗挺拔的松树。提问: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答:树形的最后一条边不需要自己画,只要在最后一点处双击鼠标左键,计算机会自动将最后一条边画好。提问:那谁能总结一下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呢?学生
1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一拖、二点、三双击。3、学生上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三、课堂评价: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四、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多边形工具的用法,结合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统一讲解给予解决。二、新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多边形工具的用法,已经可以用多边形工具顺利的画出一棵挺拔的松树了。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选择多边形工具后,在工具栏的下面出现了三种选择模式。它默认选择的是第一种,那么这三种模式是什么意思呢,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呢?第一种(线框模式):默认的选择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13、可以用前景色画出一个只有边框的多边形,没有填充色。第二种(线框填色):在这种模式下,选择好前景色和背景色后,可以画出既有边框颜色(前景色)又有填充色(背景色)的多边形。第三种(只有填色):在这种模式下,可以画出一个没有边框颜色,只有填充色(前景色)的多边形。这三种模式,各有各的用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简化画图步骤。比如在画松树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选择好前景色和背景色(黑色和绿色) ,这样在画的时候选择第二种模式,那么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画出带有填充色的松树,可以省去用颜料桶填充这一步。那接下来,就用你们手中的“画笔”在画布上尽情的画吧,你们可以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试着画一画课本中“做一做”的山脉与松
14、树图画。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多边形工具画出各种东西,让你们画面更丰富,画面效果更好。三、学生上机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四、课后小结:这两节课主要学习了多边形工具的应用,要想利用多边形工具绘图,必须清楚多边形工具的功能。多边形工具生成的图形是由折线组成的封闭图形,要学会利用篇三:美术教案-纸偶剧院-教学教案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两个做好的立体纸偶和一个平面纸偶、一个画好的风景背景。教学过程:导入:t: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洪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们看!(展开风景图) s:哇 t:啊!你们都喜欢美的东西,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美的东西呢?s:?t: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他们
15、将告诉你们什么是真正美的东西。两位同学上来帮我撑着这幅画。 (教师蹲到桌底开始表演)表演结束后,t: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什么是真正美的东西了么?s:心灵美才是美的。t:嗯,说得真好,外表美不是真正的美,只有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问自己的小纸偶)现在你知道了吗?纸偶:我,我知道了 s:笑 t:同学们喜欢这个有趣的小纸偶吗?s:喜欢 t: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s:想! t:好,工具先不要动,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老师手里的纸偶有什么特点, (实物投影仪下观察)在这里请学生说到这么几个问题,1、可以套在指头上。 (那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大一点的套在手上的呀?)2、有嘴巴,会说话。 3、有个漂亮的小裙子和蝴蝶结,还有个漂亮的翅膀。 (教师依次展示制作方法)t:老师的纸偶是用白纸和塑料纸做得,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做?s:小瓶子,小盒子(提问两个学生就好)t:看来,待会我们的教室里将会出现许许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