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穿井得一人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5122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穿井得一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穿井得一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穿井得一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穿井得一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穿井得一人第 1 课时课 题 穿井得一人 课时安排 共(1)课时课程标准 标注课程标准页码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吕氏春秋的文学常识。3.理解两文的寓意,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疏通文意理解寓意。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朗读法 品味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作业 分角色朗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修改人: )环节 一一、研读穿井得一人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运用文言文学习的方法理解穿井得一人的寓意,以及掌握其中的文言词汇。资料助读【生快速阅读材料,了 解作品相关信息。 】吕不韦(?前 235),

2、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人。先为大商人,后被秦庄襄王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共同编撰的一部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串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2课中作业: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这个故事环节二三、深度读文(一)读准【字音、语气、节奏】先是教师范读,展示课件,提醒学生注意的字词,并且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接下来让学生大声地读,要求字正腔圆。(二)读通分两步走:一是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

3、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接下来用幻灯片对学生进行检测:1. 翻译重点词语:(1)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道,议论。(2)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 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向、对。宋君,宋国国君。(3)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 。于,介词,向、对。(4)常一人居外:常常派一个人在外面。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 通畅的现代汉语,然后组内交流。(四)读懂。 1.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讨论并归纳:意思是 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2.传言

4、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讨论并归纳: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33.质疑:这 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课中作业环节三四、展开想象、续编情节讨论并归纳: (1) 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2) 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 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具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五)小结: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 动力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意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 学问即说明了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的道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具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更不能以讹传讹。总之,这则喜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4(修改人: )课后作业设计: 这个事件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穿井得一人切忌道听途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