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 B. C. D.phH7T / 时间ph坏H7T / 时间pH7T / 时间pH7T / 时间第四节 中和反应一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 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CO2和 N2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 NaOH和 CaCO3固体2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3月季花适
2、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 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右表。该同学最好选用: (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氨水4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 pH变化的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5. 若想使某种 pH0 的溶液成为 pH8 的溶液,应加入下列何种物质才能实现(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pH0 的溶液6.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 KOH,HCl,KCl 3 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 A紫色石蕊试液 BBaCl 2溶液 CAgNO 3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7.30g 20%的氢氧化
3、钠溶液与 20g 30的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为( )A蓝色 B红色 C紫色 D无色8生活中常见的柠檬酸、番茄汁、柑橘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 )A.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 B.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C.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电离生成了氢离子9.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 D.用食醋除去水垢10.要测定某溶液是酸碱度,可采用下列物质中的(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pH 试纸 D.以上三种都可以11.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 pH变化的图象正确
4、的是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pH 7 8 5 11212某同学想用 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 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 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 pH B用干燥的 pH试纸测定 二氧化碳气体的 pHC用干燥的 pH试纸测定 浓硫酸的 pH D用干燥的 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 pH13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 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 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 U形管中溶液一 定呈
5、无色14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不仅能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上海世博会采取了许多节能环保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就是其中之一D.将某溶
6、液滴到 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16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 Al(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 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17.下图 X、Y、Z 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 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稀盐酸 B.Y 是水 C.Z 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 X、Y、Z18.“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生产常用科学方法,取武当山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五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
7、农作物适宜生长的 PH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氢氧化钠稀溶液稀盐酸滴有酚酞的蒸馏水3农作物 水稻 茶树 玉米 马铃薯6.07.0 6.07.0 7.08.1 4.85.5A.玉米 B.茶数 C.水稻 D.马铃薯19.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A B C D图像实验或事实向 pH12 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 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 KNO3晶体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喝碳酸饮料可治疗胃酸过多 B.酸雨就是指呈酸性的雨水C.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
8、的水垢 D.pH=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二、填空、实验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33分)2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氮气 生石灰 碳酸氢钠 熟石灰 二氧化硫 酒精。回答下列问题(均填序号):(1)可作燃料的是_ _ _。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3)能形成酸雨的是_ _。 (4)常用来改 良酸性土壤的是_。(5)可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 (6)充入灯泡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是_。22.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该实验操作者是将 添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
9、为 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4)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 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23.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 pH 5%的稀硫酸的 pH(填“” 、 “”或“” ) 。如果要使稀硫酸的 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要:(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2)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小华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4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 恰好中和乙 第二种可能性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实验 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稀盐酸和 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 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 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 、无水醋酸(一种酸,常 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 2(1)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实验 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 pH、温度变化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 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 pH、温度曲线如图 3(1)0- 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2)由图 3分析,酸和碱有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酸和碱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 三、计算题(本题共 7分)25.取碳酸钙的固体 10g,与质量为 73g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4.4g。 计算:(1)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4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