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焊线工艺规范一 范围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焊接的工艺能力,工艺要求,工艺参数,工艺调试程序,工艺治具的选用及注意事项2.适用范围a.ASM-EAGLE60,K&S1488 机型b.适用于目前在线生产的所有产品二工艺1.工艺能力a.焊盘最小尺寸:45um x 45umb.焊盘间距:大于等于 60umc.最低弧线高度:大于等于 6mild. 最高弧线高度:16 mile. 最大弧线长度:小于等于 7mmf.直径:ASM-EAGLE60:18 um-75 um,K&S1488:18 um-50 um2.工艺要求:焊接位置:1.焊接面积不能有 1/4 以上在芯片压点之外,或触及其他金
2、属体和没有钝化层的划片方格2.在同一焊点上进行第二次焊接时,重叠面积不能大于之前焊接面积的 1/33.引线焊接后与相邻的焊点或芯片压点相距不能小于引线直径的 1 倍焊点状况1. 键合面积的宽度不能小于引线直径的 1 倍或大于引线直径的 3 倍2. 焊点的长度不能小于引线直径的的 1 倍或大于引线直径的 4 倍3. 不能因为缺尾而造成键合面积减少 1/4,丝尾的总长度不能超出引线直径 2 倍 4. 键合的痕迹不能小于键合面积的 2/3,且不能有虚焊和脱焊焊球大小:焊球的直径应该大于 2 倍金线直径,小于 4 倍金线直径。焊球厚度:焊球的厚度应该大于 1.2 倍金线直径,小于 2.5 倍金线直径。
3、弧度要求:最低:第一点的高度应该高出低二点的高度,形成第一由点到第二点的抛物线形状最高:不能高出晶片本身厚度的 2 倍拉力控制:0.8-1.0 金线:拉力 =5g1.0-1.2 金线:拉力 =6g弧度要求1. 引线不能有任何超过引线直径 1/4 的刻痕,损伤,死弯等2. 引线不能有任何不自然拱形弯曲,且拱丝高度不小于引线直径的 6 倍,弯屏后拱丝最高点与屏蔽罩的距离不应小于 2 倍引线直径3. 不能是引线下塌在芯片边缘上或其距离小于引线直径的 1 倍4. 禁止引线松动而造成相邻两引线间距小于引线直径的 1 倍或穿过其他引线和压点5. 焊点与引线之间不能有大于的 30 度的夹角芯片外观1. 不能
4、因为键合而造成芯片的开裂,伤痕和铜线短路2. 芯片表面不能有因为键合而造成的金属熔渣,断丝和其他不能排除的污染物3. 芯片压点不能缺丝,重焊或未按照打线图的规定造成错误键合键合强度1. 对于 25 um 线径拉力应该大于 5g,23 um 线径拉力应该大于 4g,30um 铜线线径拉力应该大于 7g(当做破坏性试验时,断点不应该发生在焊点上)2. 对于 25 um 线径要求铜线剪切力度大于 25g框架不能有明显的变形,管脚,基底镀层表面应该致密光滑,色泽均匀呈白色,不允许有沾污,水迹,异物,发花,起皮,起泡等缺陷二 工艺调试程序:工艺调试员基本职责:1. 以“品质”和“UPH”为工作重点2.
5、从工艺方面着手逐步消除影响品质和 UPH 的因素3. 进行过程监控4. 协助主管工作5. 监控当班期间工艺参数的适应性并作出适当调整6. 监控当班期间劈刀使用状况7. 填写相关记录工艺监控程序监控人:工艺技术员,工艺工程师监控项目及参数1. 第一焊点焊接时间2. 第一焊点功率3. 第一焊点压力4. 第一焊点功率输出方式5. 第二焊点焊接时间6. 第二焊点功率7. 第二焊点压力8. 第二焊点功率输出方式9. 弧线高度10.反向弧度参数11.弧度因素12.烧球尺寸(BS)13.线径尺寸(WS)14.预加热时间15.加热时间16.预加热温度17.加热温度18.焊区温度19.劈刀打线总数20.规定的首
6、件检验项目监控时机1. 更换产品型号后2. 设备重新调试,维修后3. 交接班后4. 更换劈刀,金线后5. 更换新材料,新工艺投入生产后工艺调试作业依据1.焊接作业指导书2.设备使用手册3.本文件中的相关条款工艺治具的选用劈刀的选用1. 根据金线线径,选用劈刀孔径(H)估算公式:孔径= 金线线径+ 经验值(0.5mil0.8mil)Eg:1.采用线径为 23um-25um 的金线,应选用孔径为 30um 的劈刀(如:UTS-30IE-CM-1/16-XL 或 UTS-30HE-CM-1/16-XL,K&S:CU-N8-1224-R35)2. 采用线径为 38um-42um 的金线,应选用
7、孔径为 46-um-56um 的劈刀(如:UTS-46JI-CM-1/16-XL 或 UTS-56LJ-CM-1/16-XL)2. 根据焊盘尺寸选择劈刀头部直径(T)的 9 大小估算公式:内倒角直径(CD)=焊盘尺寸经验值(0.8 mil0.9 mil)3. 根据焊盘间距选择劈刀头部直径(T)大小估算公式:头部直径(T)=2X 焊盘间距 平均进球直径4. 焊盘间距大于 110um 的产品,可灵活选用 UTS 或 CU“打头”的劈刀5. 根据相邻弧度高度选用劈刀的头部形状6. 如果相邻间距小于等于 120um 的产品,一般选用 CU“打头”的劈刀7. 如果相邻间距大于 120um 的产品,一般选
8、用 UTS“打头”的劈刀劈刀相关参数:1. TIP Stype 劈刀头部类型细间距,瓶颈端面角为 100(T165um)普通型劈刀头部端面角度为 0 度,不适于细间距焊接使用2. Face Angle 头部端面角度Z-0°,F-4°,S-8°,E-11°3. Chamfer Angle 内倒角角度:内倒角角度标准为 90°4. Hole Size 内孔直径25 um(.0010) 28 um(.0011) 30 um(.0012 ) 33 um(.0013) 35 um(.0014)38 um(.0015) 41 um(.0016) 43 um
9、(.0017 ) 46 um(.0018) 51 um(.0020)56 um(.0022) 64 um(.0025) 68 um(.0027 ) 75 um(.0030)5. Tip Diameter 劈刀头部直径70 um (.0028) 75 um (.0030) 80 um (.0032) 90 um (.0035) 100 um (.0039) 110 um (.0043) 120 um (.0047) 130 um (.0051) 140 um (.0055) 150 um (.0059) 165 um (.0065) 180 um (.0071) 200 um (.0079) 2
10、25 um (.0089) Chamfer Diameter 倒角直径35 um (.0014) 41 um (.0016) 46 um (.0018) 51 um (.0020) 58 um (.0023) 64 um (.0025) 68 um (.0027) 74 um (.0029) 78 um (.0031) 86 um (.0034) 92 um (.0036) 100 um (.0039) 114 um (.0045) 127 um (.0050)6. Main Taper Angle 外端面锥角度(外端面夹角)7. Tool Length 劈刀长度8. Tool Diameter 劈刀外圆直径9. Finish 表面处理状况10.Material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