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4242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CO 和 N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之间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N 2(g)2CO 2(g) H0, a bc B H0, a bc D Hn, Q 0 B mn p, Q 0C mn, Q v 正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Qv 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 mn,C 正确。6(2017高考海南卷改编)已知反应 CO(g)H 2O(g) CO2(g)H 2(g) 催 化 剂 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 K

2、增大B减小压强, 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 (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 n(H2)不变解析:选 D。A.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即升高温度, K减小,故 A说法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即 n(CO2)不变,故 B说法错误;C.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因此 CO的转化率不变,故 C说法错误;D.恒压下,充入 N2,容器的体积增大,组分浓度降低,但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变,因此化学平衡不移动, n(H2)不变,故 D说法正确。7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 2S(g)2H 2(g)

3、S 2(g) 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3下合理的说法是( )A加入催化剂,反应路径将发生改变, H也将随之改变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 2S分解率也增大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 H2后达新平衡,H 2浓度将减小解析:选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反应路径,但焓变与反应路径无关,A项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 H0,故平衡正向移动,H 2S分解率增大,B 项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向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C 项错误;恒容体系中注入 H2,平衡将向 H2浓度降低的方

4、向移动,但最终 H2的浓度仍比原来的大,D 项错误。8(2018黄冈高三质检) T 时在 2 L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反应过程中 X、Y、Z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T2,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3X(g)Y(g)4Z(g)B03 min 内, v(X)0.2 molL 1 min1C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D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 v(正)、 v(逆)都增大,且重新达到平衡前 v(正) v(逆)解析:选 D

5、。A 项,由图中 X、Y、Z 的物质的量变化可知反应为 3X(g)Y(g)2Z(g) ,错误;B 项,03 min内, v(X) 0.1 molL1 min1 ,错误;C 项,图 3与0.6 mol2 L3 min图 1相比,限度没有变,只是缩短了到达平衡的时间,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误;D 项,由图 2可知 T2T1,升高温度,Y 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正确。9(2015高考天津卷)某温度下,在 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g)和 2 mol Y(g)发生反应:X(g) mY(g) 3Z(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

6、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24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 与 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 molL1解析:选 D。A.根据再次加入 1 mol Z(g),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可知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因此 m2。B.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不变。C.因为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的反应物,因此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D.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反应前一样,

7、都为 4 mol,而平衡后 Z的体积分数为 10%,故平衡时 Z的物质的量为 4 mol10%0.4 mol,容器体积为 2 L,则 Z的浓度为 0.2 molL1 。10在三个容积均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 n(H2)/n(CO2)充入 H2和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 2(g)6H 2(g)C 2H4(g)4H 2O(g) H。CO 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H0B氢碳比:C在氢碳比为 2.0时,Q 点 v(正) v(逆)D若起始时,CO 2、H 2浓度分别为 0.5 molL1 和 1.0 molL1 ,则可得 P点对应

8、温度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512解析:选 D。A 项,由图像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 2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 项,相同温度时,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高,说明氢碳比高(提高 H2的比例,平衡正向移动,CO 2的转化率高),错误;C 项,相同温度下,氢碳比为 2.0时,平衡点是 P点,Q 点到 P点,CO 2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v(正) v(逆),错误;D 项,2CO 2(g)6H 2(g) C2H4(g)4H 2O(g)0.5 1.0 0 0c( 始 ) /molL 10.25 0.75 0.125 0.5c( 变 ) /m

9、olL 150.25 0.25 0.125 0.5c( 平 ) /molL 1K 512,正确。c( C2H4) c4( H2O)c2( CO2) c6( H2) 0.1250.540.2520.256二、非选择题11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CO(g) Fe(s)CO 2(g)。13 23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温度/ 1 000 1 150 1 300平衡常数 4.0 3.7 3.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 H_0(填“” “ c 加热 减压 2y x(3)CO(g)3H 2(g)=CH4(g)H 2O(g) H206 kJmol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