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24241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NO 和 N2CNO 和 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 24CO 4CO2N 2= = = = =催 化 剂 解析:选 D。反应过程中 NO、O 2为氧化剂,N 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 N2不是污染物;NO 和 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

2、OO 2=2NO2,2NO 24CO= =N24CO 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 24CO 4CO2N 2。= = = = =催 化 剂 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作氨气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解析:选 C。A 项,氨气不溶于 CCl4,不会发生倒吸;B 项,导管末端连接倒置漏斗,漏斗下沿刚好没入水中可有效防止倒吸;C 项,会发生倒吸;D 项,导管末端连接干燥管,干燥管细口没入水中少许可有效防止倒吸。3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 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而液氨可用作制

3、冷剂CNO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解析:选 B。Mg 能在 N2中燃烧,A 项错误;NO 能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 NO2,C 项错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内,D 项错误。4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喷烟实验”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 X、Y 两种无色气体,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 NaOH 溶液,实验时将2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中,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褪为无色。则 X、Y 分别为( )ANH 3和 HCl BHCl 和 NH3CSO 2

4、和 HCl DNO 和 HCl解析:选 A。要想产生“喷烟”现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形成压强差,二是两种气体反应会生成白烟,排除 C、D 项。根据甲中溶液颜色发生的变化,结合题给条件“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 NaOH 溶液”可知,甲中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即 X 为 NH3,故Y 为 HCl,选 A。5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 C氯化铵和氯化钠 D碘和氯化铵解析:选 C。铵盐可与碱反应,因此选项 A 在加热时发生反应 2NH4ClCa(OH) 22NH32H 2OCaCl 2,不能用于分离。选项 B 中的 NH4HCO3受热分解,且= =

5、= = = 产生的 H2O 及 CO2能与 Na2O2反应,也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选项 D 中碘在受热时升华,NH4Cl 受热分解再重新化合后仍与碘混合,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对于选项 C,NH 4Cl 受热分解后可从体系中脱离,遇冷又重新化合为 NH4Cl 晶体,从而达到与 NaCl 分离的目的。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4H 2NO =Cu2 2NO 22H 2O 3DHNO 3 NO NO 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

6、验完成解析:选 A。A 项中加入 Cu(NO3)2固体后,Cu 和 H 、NO 发生反应:3Cu8H 2NO 3=3Cu2 2NO4H 2O,该项不正确。 37N 2O 俗称“笑气” ,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以下反应能产生 N2O:3CO2NO 23CO2N 2O。下列关于 N2O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催 化 剂 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2O,消耗 1.5 mol COB等物质的量的 N2O 和 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CN 2O 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N 2O 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3解析:选 B。由方程式知,生成 1 mol N2O 时消耗 3 mo

7、l CO,A 错误;1 mol N2O 与 1 mol CO2都含有 22 mol 电子, B 正确;N 2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所以 N2O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 错误;NO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D 错误。8(2015高考北京卷)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 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 Cu 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2B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C对比、

8、中现象,说明稀 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3D针对中现象,在 Fe、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解析:选 C。A.铁放入稀 HNO3中发生反应 Fe4HNO 3(稀)= =Fe(NO3)3NO2H 2O,NO逸出,遇到 O2生成 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B.铁放入浓 HNO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C.浓 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 HNO3。D.在铁、铜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根据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若电子由铁移动到铜,则铁被氧化。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 NO 物质的量最

9、多的是( )AFeO BFe 2O3CFeSO 4 DFe 3O4解析:选 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还原剂提供的电子越多,氧化剂硝酸生成的 NO 的物质的量就越多。1 g 题述四种物质能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 1 mol;B.0 mol;C. 1 mol;D. 1 156 16 156 32 164 1563 164mol(Fe3O4也可以写为 Fe2O3FeO),故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为 FeO。10对于 1 L H2SO4和 HNO3的混合溶液,若 H2SO4和 HNO3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H2SO4) c(HNO3)1.2 molL 1 ,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10、( )A0.80 mol B0.72 mol4C0.45 mol D0.40 mol解析:选 B。HNO 3、H 2SO4的混酸和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用离子方程式法计算,因为H2SO4电离出的 H 能与 NO 结合继续和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3Cu8H 2NO =3Cu2 2NO4H 2O,设 n(H2SO4) x,则 n(HNO3)1.2 mol x,当 3两者电离出的 H 之和与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合离子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表明两 3者完全反应,溶解的铜最多,有 ,得 x0.72 mol, n(NO )2x ( 1.2 mol x)1.2 mol x 82 30.48 mol,根

11、据离子方程式计算得 n(Cu)0.72 mol。二、非选择题11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1)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NH 3的稳定性比 PH3_(填“强”或“弱”)。(2)如图所示,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FeSO 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 2NH 3H2O=Fe(OH)2 2NH 和_。 4(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 NH3对水体污染的重

12、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 NaOH 可使 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反应中有 0.3 mol 电子发生转移,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g。解析:(1)氮气电子式中存在叁键;根据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很容易判断出 NH3的稳定性强于 PH3。(2)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氨气溶于浓硫酸,能生成(NH 4)2SO4或 NH4HSO4;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 2O 22H 2O=4Fe(OH

13、)3。(3)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 2ONH 3H2ONH OH ,加入 NaOH 后 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 4于氨的脱除。(4)由方程式可看出,每当生成 1 mol HNO2,转移电子数为 6 mol,当有 0.3 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 0.05 mol,即 2.35 g。答案:(1) NN 强 5(2)NH 3HCl= =NH4ClNH 4HSO4或(NH 4)2SO44Fe(OH) 2O 22H 2O=4Fe(OH)3(3)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NH 3H2ONH OH ,加入 NaOH 后 OH 浓度增 4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4

14、)2NH33O 2 2HNO22H 2O 2.35= = = = =微 生 物 12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 NOx(NO 和 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 N2O4),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1)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 NOx,反应原理如下:4xNH36NO x (2x3)N 26 xH2O= = = = =催 化 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如下: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 D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2)工业上也常用 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 NOx。已知:NO 不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NONO 2Na 2CO3=2

15、NaNO2CO 2 ()2NO2Na 2CO3=NaNO2NaNO 3CO 2 ()当 NOx被 Na2CO3溶液完全吸收时, x 的值不可能是_(填字母)。A1.3 B1.6 C1.8将 1 mol NOx通入 Na2CO3溶液中,被完全吸收时,溶液中生成的 NO 、NO 两种离 3 2子的物质的量随 x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线段 a 表示_离子随 x 值变化的关系;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21.2%的Na2CO3溶液吸收,则需要 Na2CO3溶液至少_g。用足量的 Na2CO3溶液完全吸收 NOx,每产生 22.4 L(标准状况)CO 2(全部逸出)时,吸6收液质量就增加 44 g,则 N

16、Ox中的 x 值为_。(3)氨催化吸收法和 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 NOx尾气共同的优点是_。解析:(1)A 中发生的是实验室制 NH3的反应。碱石灰的作用是作干燥剂。(2)由信息可知,NO 不能过量,过量的 NO 不能被吸收,因此 n(NO2) n(NO),则 x1.5。当x1.5 时,该氮氧化物为等物质的量的 NO2、NO,只发生反应(),生成 NaNO2, a 表示 NO。最终生成 NaNO3和 NaNO2,由钠元素与氮元素守恒得 n(Na2CO3)0.5 mol,Na 2CO3溶液 2的质量为 250 g。由 N 原子与 C 原子的关系,可知每产生 1 mol 0.5 mol106

17、 g/mol21.2%CO2,消耗 2 mol NOx。产生 1 mol CO2,即质量为 44 g,溶液质量增加 44 g,说明通入的氮氧化物共 88 g,2 mol NO x质量为 88 g,则 NO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得 x 。158答案:(1)2NH 4ClCa(OH) 2 CaCl22NH 32H 2O= = = = = 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或作干燥剂)(2)A NO 250 (或 1.875 ) 2158(3)将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的物质,防止有毒气体的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3(2018台州模拟)图中所示的 X、Y、D、E、F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 Y 是单质,

18、X 是化合物,溶液 E 中滴入 KSCN 溶液呈血红色。这些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框图所示,根据框图及提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Y 和 X 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而该反应在常温下很难进行,其原因是_。(2)写出 F GX 的离子方程式:_。(3)HKL 的化学方程式是_。(4)在试管中制备 L,为了能观察到 L 的颜色,需要进行特殊的操作,该特殊的操作是7_。解析:该推断题的突破口是 E,即题目提供的“溶液 E 中滴入 KSCN 溶液呈血红色”证明 E 为三价铁盐,由此逆推 Y 为铁,在一个反应中过量的铁与适量的铁导致的反应产物不完全相同,而且产物各为三种,由此可以联想到 Fe 与 HNO3

19、的反应,故 H 为亚铁盐,结合已知的 E 为三价铁盐,可知 I、L 分别为 Fe(OH)3、Fe(OH) 2,Fe(OH) 2转化为 Fe(OH)3需要氧气、水,故 J、D 一种是氧气、一种是水。观察框图中 F、G、X、J 的关系及前面对其他物质的推断,可以联想到 2NOO 2=2NO2与 3NO2H 2O=2HNO3NO 两个反应,所以F、G、X、J 分别为 NO2、NO、HNO 3、O 2,因此 D 是水。答案:(1)加热 常温下,Fe 遇浓硝酸表面被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继续被氧化 (2)3NO 2H 2O=2H 2NO NO (3)Fe(NO 3)22NaOH= =2NaNO3Fe(OH) 32 (4)用长胶头滴管吸取 FeSO4溶液缓缓插入盛有稀 NaOH 溶液的试管中,胶头滴管管口位于溶液中,慢慢挤出 FeSO4溶液(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