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 铵盐,氮气最重要的用途是什么?,氨在自然界中,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最易闻到氨的气味?,一、氨(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700)、易液化的气体。,-3,1、氨气的物理性质,思考与练习,为什么氨常用作致冷剂?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作致冷剂?,氨易液化(沸点-33. 35 ),还有氯气(沸点-34. 6 ),二氧化硫(沸点-10 ),请比较 氨、 氯化氢、 二氧化硫 和 氯气 的溶解度:,1:700,1:500,1:40,1:2,常温常压,经常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好方法,实验4-8:氨
2、的喷泉实验,现象:形成红色的喷泉,结论: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3)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1)氨溶于水时形成喷泉的原因?,想想看:,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溶于水,使烧瓶内气压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倒吸进烧瓶形成喷泉。,由于氨气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定含有少量空气。,(4)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想想看:,a.烧瓶干燥;b.装置的气密性好;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5)含水的胶头滴管在实验 中有什么作用?,(6)右图的装置如何形成喷泉?,引发水上喷,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科学视野
3、,思考与练习,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氨气体积设为VL,注意:氨水中溶质是NH3,不是NH3H2O ;,氨气物质的量为(V/22.4)mol,氨水溶液体积也是VL,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V/22.4)/V= 0.045 mol/L,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2、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 + H2O NH3H2O,NH4+OH,一水合氨部分电离,氨水是一种弱碱溶液,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 和 NH3H2O,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 和 OH-,液氨 是
4、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所以: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液氨是纯净物。,讨论: 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 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实验:把蘸有浓氨水的玻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棒靠近,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2)氨气与酸的反应:,(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NH4Cl 2NH3 + H2SO4=(NH4)2SO4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O+CO2 = (NH4)2CO3 NH3 + H2O+CO2 = NH4HCO3,生成铵盐,(3)氨气与氧气的反应:,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不接触溶液)观察到悬在液面上的
5、铂丝更加红亮,同时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并有白色烟雾产生,试解释原因。,-还原性,4NH3+5O2 = 4NO+6H2O 反应放热,铂丝维持红热,催化剂,2NO+O2 = 2NO2 生成红棕色气体,3NO2+H2O = 2HNO3+NO 形成白雾,NH3+HNO3 = NH4NO3 形成白烟,3、氨的用途:,NH3,4、NH3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4)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注意:收集时在容器口要塞一团棉花,用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是否收集满。,(3)净化(干燥):碱石灰(干燥管)注意:不能用无水CaCl2做干燥剂,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实验室有无其他简单可行的
6、方法来制得氨气?,浓氨水,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浓氨水,固体CaO,思考: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有此现象?,方法三,1、吸收水分,减少溶剂。2、增加OH-的浓度。3、放出热量,升高温度。,铵盐都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与碱反应可产生氨气。,二、铵盐(NH4+),(用于检验铵根离子),思考与练习,某学生用氨做喷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氨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收集氨气的烧瓶潮湿,装置漏气,思考与练习,检验氨气可用哪些方法?,NH3 + HCl = NH4Cl,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其它何种酸的玻璃棒相遇能形成白烟?浓硫酸可以吗?浓硝酸可以吗?为什么?, 能使湿润的红色
7、石蕊试纸变蓝, 和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产生白烟。,思考与练习,氨催化氧化(接触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请写出用氨制取硝酸的化学方程式。,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思考与练习,氨在纯氧中能燃烧:,请写出氨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氨气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在遇到氨气泄漏时,应该马上疏散到室外,最好到开阔地带,并站在上风头。在撤离时,最好准备一块湿毛巾捂住嘴巴。如果是在距离水面比较近的地方,就尽量跑到水边,因为氨气易溶于水。,通过今天的学习,若当你遇到氨气泄漏事故,你将如何应对?,1、为什么在氨气泄
8、漏现场会寒气逼人?,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气?,3、附近居民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液氨气化吸收热量,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防化兵在水幕的保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氨气罐,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思考:1.能将NH4Cl 、(NH4)2SO4、NaCl、 Na2SO4四种溶液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 A. NaOH B. AgNO3 C. BaCl2 D. Ba(OH)2,D,思考2 :某学生在氨气的喷泉实验基础上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
9、NaOH(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D,1.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习题巩固:,B,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方法是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AC,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10、AC,4.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NH3,Y是水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C,氮 肥,氯化铵的妙用,防火布,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科学视野,原来,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
11、的气体,一种是氨气,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这两种气体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象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例 1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 不稳定,实验室可用 NH4Cl 和石灰水制取氨
12、气DNH3 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不能用氨作制冷剂点拨:NH3 与 HCl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答案:A,A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 NH3C都是晶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 NH3点拨:铵盐受热并不一定都生成 NH3,如(NH4)2SO4、NH4NO3受热时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5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A发生装置与用 KClO3 制取 O2 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
13、铵盐不能是 NH4NO3,是因为 NH4NO3 受热易爆炸点拨:实验室制 NH3 用的装置是固固加热制气,NH3 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答案:B,实验探究,喷泉实验,1氨气的喷泉实验,特别提醒,利用 NH3 做喷泉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气体要充满,烧瓶;气体和烧瓶要干燥;装置气密性要好。,2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3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方法(1)减小容器内压强。,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
14、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2)增大容器内压强。,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3)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例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氯气的喷泉实验时(装置如右图),发现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喷入烧瓶后溶液的红色褪去。甲、乙两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甚至
15、呈酸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乙:因为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 HClO,由于 HClO 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2)如果将 NaOH 溶液改成酸性 KMnO4 溶液,把 Cl2 换成 SO2气体,试问用图示所给装置完成喷泉实验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请说明你的理由:_。(3)类似“褪色喷泉实验”还有多种“变色的喷泉实验”。请你按实验要求,分别设计 1 个“变色喷泉实验”并填写下列表格:,解析:本题是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并与实验探究结合在一起。为了探究氯气使含酚酞
16、的氢氧化钠褪色的原因。若乙同学的说法正确,则说明酚酞被氧化,再加入氢氧化钠不会变红色;而如果甲同学正确,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色。用高锰酸钾溶液和 SO2 进行喷泉实验,要考虑药品对仪器的影响,由于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橡胶(连接玻璃管的橡皮管、胶头滴管)腐蚀,因此,该实验不合理。无色变红色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是含酚酞的水溶液遇氨气。红色变无色的情况可以是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氢气体或 SO2(也就是酸性气体)相遇。,答案:(1)取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如,果溶液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如果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后,溶液不恢复红色,则说明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2)不合理,酸性 KMnO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塞,和胶头滴管的胶头,(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