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塑工序操作若干工艺守则(规定)一、 塑料工序防止粘模守则1、 生产前检查水、电开关是否正常,模具顶出系统是否灵活,对于一些曲面插芯模具检查是否装有保险装置。2、 加工前先将模具中导柱、导管、分型面中油污及在加工中遗留残丝清理干净。3、 对加工前首件必须喷射脱模剂的模具,其使用量定模部分应超过动模部分用量。加工零件后工序为涂装、焊接等工序时,首 8 件作废品处理。4、 正常或非正常停机前,必须将注射机料筒内的材料全部注射完毕,然后将注射座退回。二、 关于加工注塑产品时使用防锈剂、脱模剂的规定1、 因保养模具喷防锈剂的塑模,在初生产时应将防锈剂去净后方可将产品流入下道。2、 生产配光镜类零件时严
2、禁使用脱模剂,以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及产品的机械强度,防止热板焊接后出现漏气现象。3、 对后道加工工序为喷银粉漆或其它各类油漆的零件,生产时禁用目前使用的各种脱模剂,应从工艺及模具上解决脱模问题,实在无法解决时,只允许使用 BETA(B-202)干性脱模剂。三、 关于防止斜插芯塑模损坏规定1、 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按照工艺操作生产。2、 模具生产完毕后,应立即吹清水道内的水渍,并将末件交检验员确认盖章,同时将模具送交模库修理或保养。3、 日常保养除清除模具分型面上杂垢外,每班生产完毕后,在顶杆顶出部位涂上润滑油(耐高温润滑油与 10#机油的比例为 1:1 ) ,然后复位闭模,以保持移动顶
3、杆部位润滑状态。4、 定期(一个月)用清理模具水道的清洁剂清除水道一次。5、 对模具的保护装置,每班进行生产前必须进行点检、确认。四、 注塑工序临时停机操作规定塑料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临时事故或其它原因需停车 10 分钟以上时,为防止物料在料筒内降解、分解,针对不同的原料采取如下措施:1、 PC 树脂如需停止生产,应将其料筒温度用 200予以保温,如需更换原料时,首先用 PP 回料然后再用更换原料的回料进行清除,清除时应将料筒的进料口温度下调至 210±10的范围内。而将其它加料筒温度保持原来的温度。边清除边降低温度,直到 230左右。2、 PMMA、AES、F-PAB、ABS 如需停止
4、生产应将料筒温度用 150予以保温。3、 PP 树脂可不降低温度。4、 加工的所有塑料在停机吃饭前或下班前,首先将吸料机开关关上,然后打完注塑机小料筒的料和注塑机筒内的料,直至不能成形,然后将注塑机加料座退回原点。用对空注射法将其排空。在开车前(包括吃饭开车)应首先用对空注射法检查原料干燥度,对空注射不得少于三次。五、 料筒清洗规定1、 前加工的产品为低温时,而后加工产品为高温时。应先将料筒前几段温度按后加工工艺设定温度调定。但进料段温度则应按前加工产品温度维持不变。当前几段温度至调定温度时加入高温塑料加料预塑,待其高温塑料通过喷嘴出来时,方可调高加料段温度。2、 前加工的产品为高温时,而后加
5、工产品为低温时,应首先将进料段温度至后加工产品的设定温度。将前几段温度维持原温度,待其原料清除干净后,方可降低前几段温度至后加工工艺规定温度。3、 所有料筒清洗时,都应将设定螺杆距离比前产品距离防长 10mm,然后加料清洗。六、 车间模具故障应急处理规定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故障,又必须在机床上作应急处理时(一般由工装车间处理) ,为防止损伤模具型腔、型芯花纹等,应按下列步骤操作:1、 发现模具故障后,操作工拉亮警灯,由车间模修工负责整修,操作工不能擅自修模。 (如无修模工,则由班长或车间指定人员修理)2、 修模时,将模板距离放大。处理粘模、搭浇口时,应将型腔面及型芯面用产品或纸条封闭。3、 遇斜导柱滑块应将模具用点动缓慢合模,防止上述结构损坏。七、 调温机及模具水管接法规定注射机在生产时,为保证模具温度均一,除 55T、80T 注射机外,一律用两台模温机分别控制动、定模。为避免流速减低,一律只准并联接法,不准用串联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