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12408830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之三板模 三板模 小水口DCtype 結構形式 三板模 小水口DCtype 運動過程 典型的三板模 小水口DCtype 運動過程 開模過程 三板模有兩次分型 第一次在剝料板與母模板之間 第二次在母模板與公模板之間1 當公模側起初受到注塑機的拉力時 公母模板之間由於裝有開閉器 而剝料板與母模板之間沒有任何連結和阻礙 多數情況下小拉桿上還裝有彈簧 這時在拉力作用下剝料板與母模板首先分開 母模板隨著公模板一起向後運動 運動到設定距離時 被小拉桿限位塊擋住 由於母模板隨注塑機繼續向後運動 這樣小拉桿也被帶動 它又帶動剝料板運動一個設定距離 以便將料頭打下 個設定距離運動完後 小拉桿和

2、母模板都停止運動 2 注塑機繼續向後運動 拉力不斷增大 超過開閉器鎖緊力 母模板與公模板分開 分開到設定距離時停止不動 3 在脊桿地推動下 頂出板帶動頂出機構 頂針 頂桿 斜稍etc 開始頂出運動 將成品頂出 自動落下或由機械手取走 合模過程 當頂出板上有拉回機構時 在合模前 頂出板被注塑機強制拉回 1 在注塑機地推動下 公模側向母模側運動 若頂出板沒有被預先拉回 RP最先接觸母模板 在反作用力下 頂出板在RP的帶動下回位 2 公模板壓向母模板和剝料板 最後完全合緊 注塑機上的噴嘴與模具上的注口襯套密合 開始注塑 這樣就完成塑膠模具的整個運動周期 小拉杆设计方法A 直径确定300 300以下

3、16300 450 20450 600 25600以上 30B 通常取四支两支 注意是否影响料头取出位置C 小拉杆行程 料头总长 20 35mmD 注意小拉杆上端T形套安装时需加装弹簧垫圈E 在剥料板与母模板间加弹簧 弹簧行程取20左右 三板模设计 A 大拉杆直径计算B 大拉杆位置D1 大拉杆直径 5mmC 大拉杆行程 小拉杆行程 剥料头行程 8mm 安全值 2mm D 400以下的模座可以不需要GP 上固定板的厚度一般為LP的直徑的1 5倍 大拉杆设计方法 注口衬套设计方法定位環與注口襯套一體 材質為S45C 頭部熱處理 拉梢斜的设计方法1 拉料梢的作用a 将料头从母模板中脱离 b 在第一次

4、开模时 拉料梢之倒勾形成上固定板与剥料板分开的阻力2 设计要点a 在进胶点上方 排布拉拉梢 b 对于料头长或有曲线变化时 每隔一段距离式在转弯处增加拉料梢 頂出系統簡介 頂出系統 1 頂針設計時應儘量排在成品垂直之壁厚之正下方 可獲得較大之頂出力量2 當在斜面或曲面上配置頂針時 需考慮沉頭定位問題及頂出時頂針先端會有頂滑現象3 頂針配置時在允許範圍內直徑應儘量加大且為標準規格品 相對也需考慮頂針 異材質 散熱問題否則將來成品表面會留痕跡4 每一套模具頂針直徑尺寸不宜太多種 否則加工時需頻頻換刀既浪費時間及易出錯 5 頂針孔配合公差模仁孔為 XX XX 0 02 0 01 XY方向位置度 0 1內即可 見附圖頂管X Y方向位置度公差需在 0 02 0 05內 6 頂針在配置時需考慮頂出時力量分佈是否平均成品深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考慮增方梢在側面咬花或局部增加頂出7 在排氣不良場所可考慮加頂針以利排氣 例如 十字肋下方8 在凸出模仁排布頂針需注意其模仁強度之限制 頂針防轉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