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doc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12408139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二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仿真,电路如图所示:(Q1 选用元件 Transistors 中的 BJT_NPN_VIRTUAL)图 2.1 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1、集电极电流 ic(1)设输入信号的振幅为 0.7V,利用瞬态分析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设置。要设置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和输出变量。(2)将输入信号的振幅修改为 1V,用同样的设置,观察 ic 的波形。(提示:单击 simulate 菜单中中 analyses 选项下的 transient analysi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在设置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不能过大,影响仿真速度。例如设起始时间为 0.03s,终止

2、时间设置为 0.030005s。在 output variables 页中设置输出节点变量时选择 vv3#branch 即可)(3)根据原理图中的元件参数,计算负载中的选频网络的谐振频率 0,以及该网络的品质因数 QL。根据各个电压值,计算此时的导通角 c。 (提示根据余弦值查表得出) 。由图可知 L1=126uH, C1=200pF, 可得谐振频率: MHz3.61052.102620410 固有谐振电阻 Re0=R1=30网络的品质因数 2126100: 1078.3. CRQeL2、线性输出(1)要求将输入信号 V1 的振幅调至 1.414V。注意:此时要改基极的反向偏置电压 V2=1V

3、,使功率管工作在临界状态。同时为了提高选频能力,修改 R1=30K。(2)正确连接示波器后,单击“仿真”按钮,观察输入与输出的波形;(3)读出输出电压的值,并根据电路所给的参数值,计算输出功率 P0,P D, C;二、 外部特性1、 调谐特性,将负载选频网络中的电容 C1 修改为可变电容(400pF) ,在电路中的输出端加一直流电流表。当回路谐振时,记下电流表的读数,修改可变电容百分比,使回路处于失谐状态,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2、负载特性,将负载 R1 改为电位器( 60k) ,在输出端并联一万用表。根据原理电路图知道,当 R1=30k,单击仿真,记下读数 U01,

4、修改电位器的百分比为 70%,重新仿真,记下电压表的读数 U02。修改电位器的百分比为 30%,重新仿真,记下电压表的读数 U03。R1(百分比) 50% 70% 30%i -835.22mV -774.06mV -809.902mV(1) 比较三个数据,说明当前电路各处于什么工作状态?放大状态当电位器的百分比为 30%时,通过瞬态分析方法,观察 ic 的波形。2、 振幅特性,在原理图中的输出端修改 R1=30K 并连接上一直流电流表。将原理图中的输入信号振幅分别修改为 1.06V, 0.5V,并记下两次的电流表的值,比较数据的变化,说明原因。V1(V) 0.7 1.06 0.5Ic0 -1.275 uA -1.776uA -1.275 uA3、 倍频特性,将原理图中的信号源频率改为 500KHz,谐振网络元件参数不变,使电路成为 2 倍频器,观察并记录输入与输出波形,并与第 2 个实验结果比较,说明什么问题?通过傅里叶分析,观察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